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陈,我的餐馆明天开张,你来谈下兔子价格和供货形式……”7月20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天仙文登村亿城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强一边观察兔子长势,一边用电话和商家洽谈业务。
陈强,一个80后的农村小伙儿,辞掉稳定的工作,回乡养殖獭兔。经过三年的努力,陈强的獭兔养殖基地占地3000平方米,存栏种兔800只,年出栏商品兔6万只,年销售200万元,纯利润可达4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已有152人入社养殖獭兔,每人平均增收5万元。2015年底,经层层推荐和评定,陈强于今年2月荣获“全国首批优秀农民工”称号。
不忘初心两次辞职不当经理当农民
陈强,今年28岁,家住纳溪区天仙镇牟观村七组。2008年,陈强高考成绩不理想,选择了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2011年毕业后进入泸州电信公司工作。由于陈强勤劳、肯干,很快由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升至部门经理。
尽管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但陈强不满足,他一心想创业。上中学时,陈强就梦想扎根农村搞种养殖、自主创业。上班之余,他多次到宜宾、自贡、重庆等地考察项目,也尝试过竹鼠、巴马香猪等特色养殖。经过不断试养选择,陈强最终选择了当时市场价格稳定、皮毛利用率高的獭兔养殖。
“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走出农村,你居然又想回来当农民。”陈强的创业梦想遭到父母的反对,陈强第一次提出辞职时,公司领导也没有批准,考虑到他家在纳溪,就把他安排到了纳溪分公司。
铁了心创业的陈强硬是瞒着父母再次提出了辞职,并于2013年初辞掉工作,回到天仙镇,并把创业基地选在离家不远的文登村。说干就干。陈强网购了60只优质种兔,租用了村民的闲置房屋做养殖场。两个月后,陈强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又流转6亩土地建起了养殖场。
赶到重庆陪酒三天只为“偷师学技”
开始创业,陈强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原以为自己以前的一二十万元积蓄可以干很多事,但现实情况是资金、技术、防疫和销售等难题一个接一个。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陈强说,再难也得往前走。
资金不够,他依靠创业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以及私人借款,筹集到45万元资金;没有技术,他就四处“偷师学技”。
为了学到养殖獭兔的技术,陈强想尽了办法。“重庆有一个老板养殖獭兔很有名,他很喜欢喝酒,我就专门赶到重庆学习。”在重庆,陈强陪着这位老板喝了三天酒,边喝边聊,学到了很多。“就是这一次,我学会了给獭兔人工授精。”
一有空,陈强还利用网络学习技术,并结合本地实际发明了獭兔人工授精——血配法。经过两年的反复试验,陈强发现,传统简单的药物催情对种兔伤害大,受精率也低。于是,陈强控制兔舍外界光照,用中草药、中成药喂养,以提高兔子发情率。“目前,我的种兔都采用血配法,比直接注射催情剂提前7天至10天保仔,平均每一只种兔每年多产仔一至二窝。”陈强说。
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走进陈强的养殖场,几乎闻不到臭味,圈舍很干净。兔舍的设计也是陈强设计的,用水泥板制作,有三个隔层,第一个隔层用青毛竹片,供兔子居住,不仅光滑,还确保干燥,下层用水泥板隔层,成30度倾斜,方便兔子排粪便。“这些都是平时总结出来的。”陈强说。
肯学、敢干,陈强的獭兔养殖慢慢走上正轨。他的养殖场从最初600平方米的小兔场发展成了2000平方米的獭兔养殖基地。2014年,陈强年出栏獭兔就达4万余只。
为了解决养殖场几万只兔子排泄问题,陈强在基地建起沼气池,并流转40多亩土地,种猕猴桃和牧草,搞起了循环经济。“从2014年到2016年,首先要在数量上下工夫,做大规模。后面三年,计划把加工也做起来。”陈强说,作为文登村党支部副书记,不仅要自己创业,还要带动村民创业,通过养殖增收。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致富,2014年,陈强主动申请加入孵化园,成立泸州市纳溪区亿城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 基地 养殖户”形式,带动养殖户抱团增收。
“基地商品兔子存栏随时保持在5000只左右,既有一定规模,又减少投资成本,滚动出栏,保证天天都有鲜兔存栏。”陈强说,为了保证兔子品质,合作社对基地和会员、农户都实行 “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由于兔子品质有了保证,陈强和合作社的兔子几乎都被泸州、重庆等经销商以及周边各大餐馆“抢走”,货俏时,商家上门排队等货。
目前,陈强的养殖场储备种兔800只,年出栏6万只,年销售200万元,纯利润可达4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已有152人入社养殖獭兔,每人平均增收5万元,带动周边30多户农户养殖。
“其实,农民工创业压力很大。”陈强说,“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我只有发展好獭兔养殖,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才对得起大家的关心,才对得起‘全国优秀农民工’奖章。”
陈强表示,下一步,他将以荣获 “全国优秀农民工奖章”为动力,开办家庭农场和成立电商团队,走獭兔养殖、加工、冷冻和配送一体化之路,让自己“兔司令”的名号实至名归。
陈强创业心得:
时刻学习创新,不走别人的老路,在别人的基础上改进和改良,少走弯路;充分利用好党和国家的帮扶政策,减少自身创业压力,增加成功率;多做市场调研,因地制宜选择项目,循序渐进,不要贪多;抱团发展,走产业化、规模化之路,积极对接市场,降低市场风险。
陈强,一个80后的农村小伙儿,辞掉稳定的工作,回乡养殖獭兔。经过三年的努力,陈强的獭兔养殖基地占地3000平方米,存栏种兔800只,年出栏商品兔6万只,年销售200万元,纯利润可达4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已有152人入社养殖獭兔,每人平均增收5万元。2015年底,经层层推荐和评定,陈强于今年2月荣获“全国首批优秀农民工”称号。
不忘初心两次辞职不当经理当农民
陈强,今年28岁,家住纳溪区天仙镇牟观村七组。2008年,陈强高考成绩不理想,选择了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2011年毕业后进入泸州电信公司工作。由于陈强勤劳、肯干,很快由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升至部门经理。
尽管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但陈强不满足,他一心想创业。上中学时,陈强就梦想扎根农村搞种养殖、自主创业。上班之余,他多次到宜宾、自贡、重庆等地考察项目,也尝试过竹鼠、巴马香猪等特色养殖。经过不断试养选择,陈强最终选择了当时市场价格稳定、皮毛利用率高的獭兔养殖。
“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走出农村,你居然又想回来当农民。”陈强的创业梦想遭到父母的反对,陈强第一次提出辞职时,公司领导也没有批准,考虑到他家在纳溪,就把他安排到了纳溪分公司。
铁了心创业的陈强硬是瞒着父母再次提出了辞职,并于2013年初辞掉工作,回到天仙镇,并把创业基地选在离家不远的文登村。说干就干。陈强网购了60只优质种兔,租用了村民的闲置房屋做养殖场。两个月后,陈强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又流转6亩土地建起了养殖场。
赶到重庆陪酒三天只为“偷师学技”
开始创业,陈强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原以为自己以前的一二十万元积蓄可以干很多事,但现实情况是资金、技术、防疫和销售等难题一个接一个。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陈强说,再难也得往前走。
资金不够,他依靠创业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以及私人借款,筹集到45万元资金;没有技术,他就四处“偷师学技”。
为了学到养殖獭兔的技术,陈强想尽了办法。“重庆有一个老板养殖獭兔很有名,他很喜欢喝酒,我就专门赶到重庆学习。”在重庆,陈强陪着这位老板喝了三天酒,边喝边聊,学到了很多。“就是这一次,我学会了给獭兔人工授精。”
一有空,陈强还利用网络学习技术,并结合本地实际发明了獭兔人工授精——血配法。经过两年的反复试验,陈强发现,传统简单的药物催情对种兔伤害大,受精率也低。于是,陈强控制兔舍外界光照,用中草药、中成药喂养,以提高兔子发情率。“目前,我的种兔都采用血配法,比直接注射催情剂提前7天至10天保仔,平均每一只种兔每年多产仔一至二窝。”陈强说。
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走进陈强的养殖场,几乎闻不到臭味,圈舍很干净。兔舍的设计也是陈强设计的,用水泥板制作,有三个隔层,第一个隔层用青毛竹片,供兔子居住,不仅光滑,还确保干燥,下层用水泥板隔层,成30度倾斜,方便兔子排粪便。“这些都是平时总结出来的。”陈强说。
肯学、敢干,陈强的獭兔养殖慢慢走上正轨。他的养殖场从最初600平方米的小兔场发展成了2000平方米的獭兔养殖基地。2014年,陈强年出栏獭兔就达4万余只。
为了解决养殖场几万只兔子排泄问题,陈强在基地建起沼气池,并流转40多亩土地,种猕猴桃和牧草,搞起了循环经济。“从2014年到2016年,首先要在数量上下工夫,做大规模。后面三年,计划把加工也做起来。”陈强说,作为文登村党支部副书记,不仅要自己创业,还要带动村民创业,通过养殖增收。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致富,2014年,陈强主动申请加入孵化园,成立泸州市纳溪区亿城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 基地 养殖户”形式,带动养殖户抱团增收。
“基地商品兔子存栏随时保持在5000只左右,既有一定规模,又减少投资成本,滚动出栏,保证天天都有鲜兔存栏。”陈强说,为了保证兔子品质,合作社对基地和会员、农户都实行 “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由于兔子品质有了保证,陈强和合作社的兔子几乎都被泸州、重庆等经销商以及周边各大餐馆“抢走”,货俏时,商家上门排队等货。
目前,陈强的养殖场储备种兔800只,年出栏6万只,年销售200万元,纯利润可达4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已有152人入社养殖獭兔,每人平均增收5万元,带动周边30多户农户养殖。
“其实,农民工创业压力很大。”陈强说,“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我只有发展好獭兔养殖,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才对得起大家的关心,才对得起‘全国优秀农民工’奖章。”
陈强表示,下一步,他将以荣获 “全国优秀农民工奖章”为动力,开办家庭农场和成立电商团队,走獭兔养殖、加工、冷冻和配送一体化之路,让自己“兔司令”的名号实至名归。
陈强创业心得:
时刻学习创新,不走别人的老路,在别人的基础上改进和改良,少走弯路;充分利用好党和国家的帮扶政策,减少自身创业压力,增加成功率;多做市场调研,因地制宜选择项目,循序渐进,不要贪多;抱团发展,走产业化、规模化之路,积极对接市场,降低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