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视觉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视觉形象”这个词都是美术史所关注的核心概念之一,被认为是艺术的基本特征。而搜索艺术家范勃的名字,我们会知道他在视觉描绘中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对形象的敏感,还不如说是上帝对部分人的馈赠。曾经有批评家把他称为有品位的写实绘画的代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艺术家,范勃对于视觉形象所要求的“造型”“色彩”“质感”“笔触”“构图”等全因素的绘画能力,至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今天的艺术对艺术家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操作层面,而是需要通过艺术创作不断地修正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同时还必须承担起知识转型之后,面对未来的责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视觉资源。显然,范勃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逐渐游离自己早期选择的艺术逻辑,对他的过去进行着一次叉一次的修正,更新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挑战自己,也挑战观众。他让自己的创作形成陌生化的语境,与大家一起分享他重新开启的形象命题。如果说今天他画面中的形象已不同于我们对一般绘画的理解时,范勃并不再着力追求对象外表而映射出的社会性,而是通过对造型节点的强调,以抚摸的感触来经营一种“冷漠”“理性”的语言,以此来接近与客观对象的距离,滋生出不同的空间体验。
  这次范勃似乎又进一步在画面中推进他的“视觉革命”:将现实生活中的切片放置茌盲文中,强调具有重叠的时空关系、多重叙事的结构空间;画面中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景之间也不再维持线性的关系,艺术家不再诉求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试国以一种碎片化的、个体化的语言方式在画面中重新强调出冷静和有趣的形而上思考,形成一种时隐时现的创作特征,在面对这些已经失去上下文语境的画面中,观众的感受没有了经验的作用,只剩下探索。这有点像2014年他的《手稿》展览的场景。在那个系列中,范勃尝试用一种更为轻松、自由的书写方式,全面、立体地建构自己关于绘画中社会学、历史学、符号学的认识。从此以后,他很少再从形象、构图、叙事这样传统的视觉维度去思考他的创作,而是转向了对方法论、媒介、表达对象的关注。至此,范勃的艺术创作脱离了传统的视觉力量的控制,而更多地建立在知识系统之上,这就对他自己和观看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或许是当代艺术对创作必然性的冲动,叉或者是在理解艺术中的感知上,他想形成有别于过去的体验。
  这次“平行”展由《世界》《切片》《B2》三组作品构成,三组作品的共同之处就是利用了盲文,一个存在于视觉之外的特殊人群的符号系统。在《世界》中,范勃搜集了一整墻的彩色图片,就是那些随时间漂流而过的杂志封面、海报、广告、照片等五花八门的、社会生活交织的印刷复制品。但究其细节我们才会发现,在这些斑驳的视觉痕迹中,还隐秘着断断续续的凹凸。在《切片》中,艺术家刻意在有盲文的笔记本上用形象记录人体的不同器官以及相对应的各种检查波线、化验单数据、药物名称、分子结构、化学方程式等医学符号,而这些零散的符号也只是庞大医学体系中某个局部小小的片断,就像散落在城市社区角落的生活碎片。而在《B2》中,艺术家则收集了大量的盲文,并将其用维生素B2药片放大到失去触摸可能的程度,直接放置于墙面上。无论是视觉图像与盲文的交织,还是这些媒介的直接使用,都表明作者的创作意国是希望观众与他一道来体验来自两个“平行”系统的信息,但这恰恰又是一个创作中的悖论。这三组作品,无论是一位用眼睛捕获信息还是一位用触觉感知世界的观众,呈现出的都是陌生而不完整的信息,这是艺术家有意为之的创造,还是艺术家试图让他与观众一道去寻找视觉所不能触碰的虚无,我想这正是这次展览的另一个出发点。
  所以,当我看到艺术家范勃希望用这种更为陌生的方式来规划这个展览时,当画面中国像的隐退让我的眼睛在这些片断的、琐碎的、信手拈来的涂抹和形象面前找不到熟悉的路径和视觉规律时,我不禁会想范勃是否也是一位怀疑论者。“平行”在这里仅仅只是一种对未知文化的假设,或者他想寻找更为单纯的媒介,来审视我们对这个景观社会的依籁;或者说艺术家是想通过两个感知系统的意义叠加来涉及另一个完全非视觉感知的世界,从而放弃艺术家作为视觉生产者长期以来所拥有的话语权。今天,在这个如此依赖感官的经验世界里,借用边缘的感知经验,来重新调动自己的视觉资源;或者通过对所谓真实的图像世界的怀疑,来寻找艺术作为绘画本身而并非作为工具的初衷时,在这样一种双向陌生化的创作实践中,通过盲人与艺术家的手与眼、心灵与感知、知识与直觉转换,让观者从不同的维度来进行一次日常经验和艺术史经验双向被陌生化的体验,由此去击溃原来被视觉经验和知识经验所建构起来的那个“我”的真实感受,挣脱眼睛的束缚,去体验另外一个潜在世界的真实,并在这个“平行”的真实世界中,簇拥这两个主体,两套经验系统。它的背后,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知识体验,或许仅仅只是期待,如果彼此真能通过展览的通道,形成视觉上的交融,这也许就是艺术家想与观众一起经历的交流历程。
  我在想,“平行”展览中艺术家是否有着另一种希望,想通过盲文与彩色印刷品、维生素药片以及医学信息等媒介图形符号的交叉、重叠、置换来隐喻死亡、生存、希望、恐惧、敏感、痛苦、脆弱等人性中的种种倾向,对应格林伯格所说“艺术即媒介”,尤其是自“二战”后,媒介的物质形式就常常被艺术家利用为改变艺术创作轨迹的利器。今天的艺术发展当然也不会允许艺术家过多地沉溺于制造单纯的视觉快感和常规的视觉交流方式。显然,作为艺术家的范勃在这个问题上仍保持着警惕,2014年的《手稿》系列,范勃就将媒介由画布转换成了日记,后来叉将日常的报纸作为了创作的载体。而“平行”展中,他期望利用盲文的形式、盲人的感知切片,来洗礼我们对于视觉经验的认知,找出生命中那些所谓转换意义的体验内容。这就像马克-奎恩利用血液、赫斯特利用尸体、黄永利用标本、蔡国强利用火药那样去完善和开发媒介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艺术向更广阁的领域去延伸,这也许才是艺术家在这次视觉实验中有意强调的视觉文本。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盲文或者那些依附于盲人触碰而形成的客观世界的诉说,都是我们十分陌生而又常常忽略的体验,艺术家借用盲文或许并不真正指望我们一定能沿着他卢斤指定的路线进一步地接近他的企图,或许他就是希望运用这个新的载体,启动触觉去改造绘画中的矫揉造作、自我表现,以及在视觉内容中过分情感化的瑕疵。从这个层面讲,范勃在媒介上的探索,有可能会让我们重新回到我们关于“作品”的定义。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媒介对于艺术家而言,它的作用力和从中包裹着的思想因素远不是过去的艺术家可以涉及和想象的,今天艺术也并不一定只能在视觉、听觉的过程中来营造自己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任何一种感知系统所贯穿的艺术创作,或者思想所产生的穿越,都有可能成为一种自我净化的修行,从而实现艺术创作另外的可能。
  应该说“平行”展览在感知体验上的这种陌生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我们过去的视觉经验和知识经验的通道,反而去体验那些对正常人而言带有陌生的本能感知。或许这正是艺术家的另一种尝试,有可能这样的涉及很难为其寻觅到合适的解释。积极地看,今天的艺术史写作维度已经逐渐在用更为广泛的视角来适应许多新的文化需求,我们对于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借鉴与应用,已经使艺术品延伸出更多的感知触角,拓展了艺术作品的空间,开发了表达的可能性。像“平行”展这样借用他人感知来消解艺术家自身一贯持有的文化态度时,或许会从某种意义上转化创作的表达形式。
  所以这次展览不仅仅只是一次视觉旅程的探索,它也是制造出某种可供人与人之间相遇的环境。如果我对范勃的努力再作推测,这次展览是不是基于艺术家想要实现的更为公共化的思考我不得而知。对艺术而言,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想彻底地摆脱他一贯为之的主体创作意识。而隐去了作为范勃式的标签,使展览本身显得并不限于观看。从展览功能上看,当代艺术一直受困于相对矛盾的交流模式,艺术家常常茌两难的处境中,无法真正与观众相遇。如果范勃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自己过去的工作模式,而进入到一种真实意义上的思想交流,来使展览的主体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欣赏”,就有可能让“平行”在他假设的真实性中运行,制造出展览最终与观众的交流。
其他文献
雀儿姐姐:  你好!前几天上数学课,我在下面悄(qiāo)悄地搞(gǎo)小动作,被老师发现后,老师批评(pī píng)了我。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很快就改正了。可是这之后,我觉得老师看我的眼神变得怪怪的,我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也不叫我的名字。难道我的错误(cuò wù)不可原谅(liàng)吗?老师就那么“小心眼”吗?  烦恼的卡卡  卡卡:  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悄悄告诉你,雀儿姐姐小时候也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