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对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和教育的实施者,可以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不断完善和突破自己,不断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现代素质,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师。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估 与时俱进 教师 现代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214-02
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是高等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对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而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和的教育的实施者,在推进教学评估工作和提高教育质量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同时在推进教学评估工作中也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学院本次的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全体教师竭尽全力、同心同德,付出了很多努力,在评估工作中得到了赞扬和肯定。同时,很多年青教师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表现出了经验不足、紧张、焦虑甚至表現失常的情况,暴露出自己在教育和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本次教学评估工作的分析和总结,让我们找到了今后教育和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教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要不断突破自己,因为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所以,高校教师要以评估为契机,在教学过程中勇敢开拓,大胆改革,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师。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教师如何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现代素质,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师。
一、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愈来愈取决于国民的素质。这对教育如何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人才来自于现代化的教育,而现代化的教育则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教师思想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面对新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国家需要创新,民族需要创新,教育更需要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思想必须具有创新性。即教师在实施自己作为教育者不能忽略创新和学生个性意识的挖掘。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时代,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现在自己已经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的知识来源,现代的学生可以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可以获取的知识范围也很广泛,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本身,而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自己需要的知识。在这种教育形式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教育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近年來,教育服务正在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不断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教育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精神性的特殊服务,而教师是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所以教师要首先树立“教育服务意识”,即教师要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学生服务,不应只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主动跟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服务关系,即建立在尊重和平等基础上的共同学习关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教师自觉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服务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原教育应该有的样子。让学生在平等自由地互动中找到自我,找到自我完善的途径,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现代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在坚持创新的基础上,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话语权,让学生在更自由、宽容的氛围中被熏陶和感染,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
二、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终身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严肃地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长青不老之保证。”时代在变化,生活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文化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教师必须认识到终身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新的时代,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终身学习是当代高校教师寻求自身发展和延续职业生涯的必由之路。“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态度。
教师的终身学习首先体现在不要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变成无源头的死井。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说过:“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获取知识的范围,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以及新知识长久的好奇和敏锐,从而活化自己的知识积累。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服务和工作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和千篇一律的,而是极具时代特色的。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专业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学生,也才能赢得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学生的信服,从而收获为人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的终身学习还表现在对自我内在修养和人格魅力的持续关注上。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要提高别人,首先自己应该是崇高的。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人文素质、人格魅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教师的人格内涵中,除了那些最基本、永恒的,如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教师能与时俱进地去充实和完善的。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树立一个做人的榜样和典范,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用自己高尚的修养和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给他们以正面的影响。所以,教师除了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地完善内在修养,多观察生活,多阅读,多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导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教学艺术是熔铸着知识、智慧、人格的真实表演”,教师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當前,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的心理压力都很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进入21世纪后,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0年,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担当好学生的心理维护者,但在此之前,首先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当了很多角色,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成长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临时代理者,学生人格和心灵的重要影响者。因此,教师要健康地开展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也影响着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很多研究显示,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没有必然的联系。2015年9月,上海一家医院的一名医生被上海市文来中学一名女教师因为情绪失控打到骨折、尿失禁。当时这名女教师正参评优秀教师,这个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多公愤和质疑。最近,这名教师正在申请落户上海,对此很多知名人士和市民先后向媒体和人社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反对。一名教师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纵然教书多好,也已经偏离了“育人”的根本。所以,教师在育人之前,先要育己,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高校教师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就要学会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接纳自己,积极而智慧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爱自己、爱生活、爱学生的乐观开朗的人。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会关注和关心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成长。在尊重和接纳自我的前提下,给学生以足够的尊重、理解和接纳,善待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注、被尊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以评促建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必须以评估为契机,通过评估,发现自己教育和教学工作中不足的地方,不断完善和突破自己,讓自己与时俱进地成长为具有现代气息的新一代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杰.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丁中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张丽,女,1974年3月生,山东烟台人,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估 与时俱进 教师 现代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214-02
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是高等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对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而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和的教育的实施者,在推进教学评估工作和提高教育质量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同时在推进教学评估工作中也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学院本次的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全体教师竭尽全力、同心同德,付出了很多努力,在评估工作中得到了赞扬和肯定。同时,很多年青教师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表现出了经验不足、紧张、焦虑甚至表現失常的情况,暴露出自己在教育和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本次教学评估工作的分析和总结,让我们找到了今后教育和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教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要不断突破自己,因为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所以,高校教师要以评估为契机,在教学过程中勇敢开拓,大胆改革,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师。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教师如何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现代素质,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师。
一、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愈来愈取决于国民的素质。这对教育如何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人才来自于现代化的教育,而现代化的教育则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教师思想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面对新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国家需要创新,民族需要创新,教育更需要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思想必须具有创新性。即教师在实施自己作为教育者不能忽略创新和学生个性意识的挖掘。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时代,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现在自己已经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的知识来源,现代的学生可以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可以获取的知识范围也很广泛,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本身,而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自己需要的知识。在这种教育形式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教育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近年來,教育服务正在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不断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教育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精神性的特殊服务,而教师是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所以教师要首先树立“教育服务意识”,即教师要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学生服务,不应只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主动跟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服务关系,即建立在尊重和平等基础上的共同学习关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教师自觉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服务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原教育应该有的样子。让学生在平等自由地互动中找到自我,找到自我完善的途径,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现代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在坚持创新的基础上,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话语权,让学生在更自由、宽容的氛围中被熏陶和感染,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
二、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终身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严肃地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长青不老之保证。”时代在变化,生活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文化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教师必须认识到终身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新的时代,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终身学习是当代高校教师寻求自身发展和延续职业生涯的必由之路。“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态度。
教师的终身学习首先体现在不要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变成无源头的死井。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说过:“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获取知识的范围,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以及新知识长久的好奇和敏锐,从而活化自己的知识积累。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服务和工作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和千篇一律的,而是极具时代特色的。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专业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学生,也才能赢得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学生的信服,从而收获为人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的终身学习还表现在对自我内在修养和人格魅力的持续关注上。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要提高别人,首先自己应该是崇高的。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人文素质、人格魅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教师的人格内涵中,除了那些最基本、永恒的,如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教师能与时俱进地去充实和完善的。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树立一个做人的榜样和典范,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用自己高尚的修养和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给他们以正面的影响。所以,教师除了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地完善内在修养,多观察生活,多阅读,多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导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教学艺术是熔铸着知识、智慧、人格的真实表演”,教师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當前,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的心理压力都很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进入21世纪后,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0年,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担当好学生的心理维护者,但在此之前,首先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当了很多角色,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成长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临时代理者,学生人格和心灵的重要影响者。因此,教师要健康地开展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也影响着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很多研究显示,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没有必然的联系。2015年9月,上海一家医院的一名医生被上海市文来中学一名女教师因为情绪失控打到骨折、尿失禁。当时这名女教师正参评优秀教师,这个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多公愤和质疑。最近,这名教师正在申请落户上海,对此很多知名人士和市民先后向媒体和人社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反对。一名教师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纵然教书多好,也已经偏离了“育人”的根本。所以,教师在育人之前,先要育己,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高校教师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就要学会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接纳自己,积极而智慧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爱自己、爱生活、爱学生的乐观开朗的人。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会关注和关心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成长。在尊重和接纳自我的前提下,给学生以足够的尊重、理解和接纳,善待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注、被尊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以评促建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必须以评估为契机,通过评估,发现自己教育和教学工作中不足的地方,不断完善和突破自己,讓自己与时俱进地成长为具有现代气息的新一代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杰.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丁中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张丽,女,1974年3月生,山东烟台人,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