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g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本文就笔者多年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作简单的见解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审美能力;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表达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之中。”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作简单的见解分析。
  一、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审美注意是学生审美活动的入口处,审美注意力的入口处在于发现课文中的审美点。在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语言,凝练生动优美的字、词、句、篇和感人的色彩。因此,教师需从小到字、词、句,大到篇和色彩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精神美,这种美包括家国之美、朋友之情、人格魅力、哲理启迪,等等。
  精神美无处不在,小到词、句,大到篇、章,我们只要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就能从中发现。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爱国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思乡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朋友之情 ;《桥》的老支书舍生忘我,为村民搭起生命之桥的人格魅力之美;《桃花心木》中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哲理启迪……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形象美:《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不仅仅是“镭”的美,更体现的是居里夫人端庄的形象,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着、淡泊名利、刚毅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之美。
  课文都是名篇名作,它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文中的声音美:杜甫春夜吟诵,李白月下思乡,放翁卧听夜阑,东坡举杯祝福,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古诗配上古典音乐,更使语文的课堂以声衬静,偶有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山泉在呜咽、波涛在澎湃……
  此外,语文学习还非常注重日常的积累,正如古人所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若没有基本的语文功底,又何以在字词句篇中发现美呢?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学生多读、多记、多写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就是学生对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能力,它以一定的文化知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及丰富的审美情感为底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在平时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内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培养学生深入解读课文的习惯。例如,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来感知课文内容,为鉴赏美打下基础。
  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的:“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这一片段时,学生通过多读来欣赏到“我”过去的故乡的美:1.人美: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2.物美: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3.环境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们只要强调学生多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优美词句,了解正确的表达方法,掌握恰当的表现手法,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要多训练,来熟知鉴赏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同时,还要结合社会、大自然,通过思考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新的鉴赏点,才能使学生鉴赏能力更上一层楼。
  三、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美的认识过程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但是文字中所表达的美又是抽象的,所以,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引导学生鉴赏朱自清《春》里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段描述春花图的文段时,就应该让学生抓住“春花”这一形象来找到鉴赏物,从视觉、嗅觉、听觉来感受到春天的美。
  此外,要真正领会美的实质所在,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还必须调动审美心理的多种功能,对美做综合体验。如,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设身处地地将自己置身于文字的美景中,更应从文学修养的角度欣赏语言的表达美等。
  四、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句是精妙的体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最高层次便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感悟的美。所以,培養学生表达美的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精辟的词语并加以运用。例如,以下两个词:秋雨染晴、万紫千红。我们让学生不仅掌握这两个词,还要懂得“秋雨染晴”“万紫千红”该用在什么样的美景;2.语文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多积累优美的句子。如,写夕阳的句子:夕阳的光线像是被风吹散消失,正如同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年华,像是一个时代最后的剧终。我们指导学生能仿写这些句子,运用于写作;3.引导学生善于将感悟、累积跃然纸上,做生活的有心人,将生活的实际和书本积累结合起来,通过多写多练,不断完善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有极其重要意义。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要把美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S].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把“打草稿”做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和大部分老师对“草稿纸”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是无视。但是,我们的数学教学可以说是时时离不开“打草稿”。“打草稿”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行为习惯,草稿的价值就在于提高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方方面面的能力。“打草稿”是保证计算准确率的前提;“打草稿”是提升分析题目的关键;“打草稿”是知识结构内化的升华。 
本期点评名师    李桂珍湖北省武汉市区级骨干教师,现任年级组长,中学一级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所带班级曾被评为区级、市级“先进班集体”:所写多篇论文获得区级、市级、省级奖:多次辅导学生在国家和省级英语竞赛中获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
【摘要】语文是汉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学习是开展一切教育的根基所在,也是语文基础性的一个体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当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语言文字当成沟通交际的工具以及获取文化资源的平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学习习惯,它可以为高年级学生解决语言学习难题提供助力。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耐心指导,让学生能够良好地适应学习节奏,
【摘要】在“文溪雅荷”課程背景下,根据幼儿园实际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情况,对主题进行适度的园本化,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场景化空间、材料、主题内容,发掘幼儿园地域文化特点,合理建构和优化《春天》主题课程资源。本文主要以《春天》为例,从主题课程资源实践、整合、优化与创新,探讨以“基于幼儿生活,传承本土文化,以问题为导向,以场景为支持”为指导思想,更好地开发幼儿园《春天》主题课程资源。  【关键词】园本课程
编者注: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写作水平,使大家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广大师生的要求,我们开辟了“学生习作名师点评”栏目。同学们如果想让自己的英语习作得到名师的点评,请邮寄给我们。老师们如果发现自己学生的优秀习作需推荐的话,请按栏目要求邮寄给我们。 本文为全文
【摘要】本文从营造课堂气氛、善用教材、改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急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对现代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虽然现在许多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
摘要:本文通过对Oracle Profile文件选项设置的介绍,来增强Oracle用户口夸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Oracle 安全管理 口令设置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2-0091-02 本文
刚“出道”那两年,我脑海里时常琢磨一个问题,以分数论学生成败,该如何着力把拖后腿的后进生拉入中等生行列?明明百般武艺用尽,众“后” 依然“独领风骚”,对于一个经验尚浅又满心功利的我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再后来几年,在教书道路上,“烂泥扶不上墙”成了后进生的标签,是我一手贴上去的,同时,也一手把育人的情怀抛诸脑后了。  记得有一个调皮小男孩,他小心翼翼问我:“老师,我每天按时倒垃圾,我想要一颗糖果,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如何转化后进生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根据笔者的教育实例围绕后进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以仁爱为核心转化后进生的几点对策,以期有助于班主任育人工作。  【关键词】后进生;仁爱;转化  一、后进生的概念、特点及形成原因  1.后进生的概念  后进生是指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者所有方面都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后进生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财经素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操作实践。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学习中启蒙财经素养;在课堂实践操作活动中感知财经素养;在实际应用活动中获取财经素养;在估算策略运用中应用财经素养;在学习过程经历中提升财经素养。从这几方面提高学生对数的触觉,在学习的环境中逐步渗透,获取财经素养的教育,使学生心中有数。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经验;课堂实践;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