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应该从关注自身的“教”逐步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化,从而在摸准学生的认知起点之后,以学生的“学”为起点,参与到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感知、升华提炼、迁移训练的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契合需要;创设活动;言语历练;方法习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36-01
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如何教学,而对学生如何学习却关注甚少。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是衡量阅读教学效益重要标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新课标颁布之后,教师应该从关注自身的“教”逐步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化,从而在摸准学生的认知起点之后,以学生的“学”为起点,参与到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感知、升华提炼、迁移训练的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在考量起点契合学生认知需要
学生在进入阅读课堂、感知文本的那一刻,由于生活经历和自身悦纳的原因,他们都已经对教学内容形成了一定的思考,并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的认知体验效果还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认知起点进行准确洞察,教学的设计就无法真正作用于学生的思考与关注,难以真正契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编排体系,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内容中彼此连接,在起承转合中不断丰富知识表象,引领学生朝着知识点不断迈进。而如果教师无视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很多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对学生而言都将是无功而返,作用不大。例如,低年级学生就需要掌握“有的……有的……”这一句式,我们常常发现不管在什么学段,教师对这一句式的教学要求都会是惊人的相似,这种简单无效的重复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而从学生的“学”的视角出发,教师则可以定位两个阶段:(1)链接句式形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借助生活中的活动练习说话;(2)淡化结构模式,引导学生说得丰满细腻,形成运用句式丰富表达内容的载体。
二、在置换角度中创设学生自主活动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性地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走进文本感受器内在价值与思考。诚然,高效的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策略。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的提问过于琐碎,导致课堂教学呈现出一问一答的机械僵硬的模式中而不能自拔。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文本特色,设置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提升活动效果。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一文中,教师依据文本按照四季呈现烟台的海的特色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以导游带团旅游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撰写导游词为核心环节,引领学生对烟台的海的特点进行感知,对文本语言的魅力进行体验,从而在最后导游词的创作中让学生得心应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避免了重复机械提问引发的种种问题,对于他们的认知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在活动中,学生依然高效地感知了文本、品味文本,促进了他们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在串联整合中推进学生言语历练
在课程改革的初期,阅读教学异常流行感悟式教学。的确,感悟式教学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对于突进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多元化感悟课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空间。但同时也呈现出教学指向不明、教师点拨缺位的问题。因此,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所倡导的“语用”理念已经逐渐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主宰。每教一篇课文,教师总要从文本特点出发,探寻出适切学生的言语训练价值点,并在创设相应平台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中,教师就采用了“感悟教学”与“语用教学”相结合的策略,让学生从文本语言入手,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和壁画的精妙绝伦。而后,教师并没有过多的在文本内容上纠缠,而是迅速调整教学的指向,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文本语言上来,引领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并创设了言语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结合文本的语言,描写课文中没有写到的彩塑、壁画,实现了阅读感知与积累运用的双重感知。
四、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方法习得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其中值得学生品味探究的方面很多很多。教师总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解读的全部成果都直接灌输给学生,表面上看学生学习的东西非常之多,学习成果斐然,但细加考量不难发现,学生对这些内容也都是蜻蜓点水般地接触,并没有能够深入进去,真正习得而成为自己的东西却是少之又少。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最好在保障学生“学”的基础上选择核心的教学内容,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化、聚焦,实现“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教师就紧紧把握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先从表层入手,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感受到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特点,感受其香气十足、还能拒虫的特性。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及时补充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帮助学生从寻找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共性存在,从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樟树就是宋庆龄的代表与想象。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貌似在写樟树,其实每一言每一字都指向了对宋庆龄的描写。
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删繁就简,凸显了课文最为核心的创作方法,引领学生从感知到深入,将教学内容深深镌刻在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才有了明确的意义,才会有明确的方向,阅读教学才能扎实而有效。
参考文献:
[1]吴红耘,皮连生.试论语文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分类及其教学含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3).
[2]王小明,等.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契合需要;创设活动;言语历练;方法习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36-01
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如何教学,而对学生如何学习却关注甚少。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是衡量阅读教学效益重要标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新课标颁布之后,教师应该从关注自身的“教”逐步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化,从而在摸准学生的认知起点之后,以学生的“学”为起点,参与到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感知、升华提炼、迁移训练的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在考量起点契合学生认知需要
学生在进入阅读课堂、感知文本的那一刻,由于生活经历和自身悦纳的原因,他们都已经对教学内容形成了一定的思考,并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的认知体验效果还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认知起点进行准确洞察,教学的设计就无法真正作用于学生的思考与关注,难以真正契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编排体系,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内容中彼此连接,在起承转合中不断丰富知识表象,引领学生朝着知识点不断迈进。而如果教师无视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很多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对学生而言都将是无功而返,作用不大。例如,低年级学生就需要掌握“有的……有的……”这一句式,我们常常发现不管在什么学段,教师对这一句式的教学要求都会是惊人的相似,这种简单无效的重复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而从学生的“学”的视角出发,教师则可以定位两个阶段:(1)链接句式形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借助生活中的活动练习说话;(2)淡化结构模式,引导学生说得丰满细腻,形成运用句式丰富表达内容的载体。
二、在置换角度中创设学生自主活动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性地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走进文本感受器内在价值与思考。诚然,高效的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策略。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的提问过于琐碎,导致课堂教学呈现出一问一答的机械僵硬的模式中而不能自拔。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文本特色,设置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提升活动效果。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一文中,教师依据文本按照四季呈现烟台的海的特色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以导游带团旅游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撰写导游词为核心环节,引领学生对烟台的海的特点进行感知,对文本语言的魅力进行体验,从而在最后导游词的创作中让学生得心应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避免了重复机械提问引发的种种问题,对于他们的认知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在活动中,学生依然高效地感知了文本、品味文本,促进了他们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在串联整合中推进学生言语历练
在课程改革的初期,阅读教学异常流行感悟式教学。的确,感悟式教学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对于突进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多元化感悟课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空间。但同时也呈现出教学指向不明、教师点拨缺位的问题。因此,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所倡导的“语用”理念已经逐渐成为了阅读教学的主宰。每教一篇课文,教师总要从文本特点出发,探寻出适切学生的言语训练价值点,并在创设相应平台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中,教师就采用了“感悟教学”与“语用教学”相结合的策略,让学生从文本语言入手,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和壁画的精妙绝伦。而后,教师并没有过多的在文本内容上纠缠,而是迅速调整教学的指向,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文本语言上来,引领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并创设了言语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结合文本的语言,描写课文中没有写到的彩塑、壁画,实现了阅读感知与积累运用的双重感知。
四、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方法习得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其中值得学生品味探究的方面很多很多。教师总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解读的全部成果都直接灌输给学生,表面上看学生学习的东西非常之多,学习成果斐然,但细加考量不难发现,学生对这些内容也都是蜻蜓点水般地接触,并没有能够深入进去,真正习得而成为自己的东西却是少之又少。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最好在保障学生“学”的基础上选择核心的教学内容,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化、聚焦,实现“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教师就紧紧把握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先从表层入手,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感受到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特点,感受其香气十足、还能拒虫的特性。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及时补充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帮助学生从寻找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共性存在,从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樟树就是宋庆龄的代表与想象。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貌似在写樟树,其实每一言每一字都指向了对宋庆龄的描写。
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删繁就简,凸显了课文最为核心的创作方法,引领学生从感知到深入,将教学内容深深镌刻在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才有了明确的意义,才会有明确的方向,阅读教学才能扎实而有效。
参考文献:
[1]吴红耘,皮连生.试论语文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分类及其教学含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3).
[2]王小明,等.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