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于学生历史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呢?这是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史料,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接下来,笔者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59
一、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思想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整合和对历史的客观性学习,选取不同的历史资料和材料从多个角度来对历史进行考证和判断,从而在主观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历史性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独立运用历史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辩证性看法,从史料实证的学习过程中,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这成为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中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学生应具备辨别历史事件真伪的能力,并能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学生在观看历史材料或数字以及图片时,应能从中快速的提取出历史知识,并能依据相关的历史知识来对其进行佐证或否定。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教学过程中,应以历史客观资料为主要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的去认真的研读历史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质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深化学生的史料实证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底蕴,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历史文化学习方法,并强化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应用
(一)创设史料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对于史料会感到陌生,而且史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借助史料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例如,教师在教学“五四运动”时,首先播放《五月的花海》这首歌曲作为导入,让学生体会“五四运动”中青年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导入历史故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合理选择史料,促进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 多的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引导 者的角色,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第一步是提高 对这一素养的认识,实现这一目标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为学生挑选合适的史料资料,让学生意识到史料资料 对于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 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就需要学生对史料实证产生一定 的兴趣,树立史料实证意识。面对大量史料资源必须选择有效信息,学生需要依托阅读理解高效整合史料,以此为基础继续设计问题完成论证。教师可以选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首先,了解史料的相关背景。其次,勾画史料的句子成分,主要观察句子及关键词,归纳其中的表象信息。再次,寻找重要句子的成分及修饰的关键词,根据设计的问题归纳史料信息。最后,归纳史料之中含义比较深刻的信息。例如,教学“巴黎和会”时,学生并不熟悉“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学习知识的渴望。笔者先为学生展示史料:巴黎和会中,我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提交议案,北京及广州共同构成代表团,其中人员有顾维钧、魏宸及王正延等。我国代表团提出七个条件:第一,废除势力范围;第二,撤退巡警及外国军队;第三,撤销所有外国的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第四,撤销领事裁判权;第五,归还租借地;第六,归还租界;第七,在制定关税上具有自由权。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分析材料,完成如下的问题:①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为谁?②中国代表团所给出的要求是否具有合理性,这些要求能否得到解决?③我国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由此可以推断出什么问题?接下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完成上面的问题。
(三)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学生史料查找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培养的過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文献资料和历史信息的查找,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或者以去参观博物馆的方式,或者从学校的图书馆中去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教师在进行讲课之前,应将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查找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历史资料非常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如何去辨别历史资料的真伪。这就要求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解答,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与梳理,组织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来源进行查找,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史料查找能力,以此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利用虎门销烟等一系列的历史事迹来对学生进行验证,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搜集,以图片文字资料或视频资料为主,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以此来还原历史史事,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能力。培养新时期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通过史料实证教学,培养学生看待历史事件的理性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查找史料的能力,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利用史料实证的学习方法,来对历史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内容,为学生选取合适的史料,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历史知识点进行理解,进而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林纲毅.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115-116.
[2]雷晓容.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9):63-64.
[3]邵静.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价值[J].教育科学论坛,2014(07):25-27.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59
一、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思想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整合和对历史的客观性学习,选取不同的历史资料和材料从多个角度来对历史进行考证和判断,从而在主观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历史性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独立运用历史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辩证性看法,从史料实证的学习过程中,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这成为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中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学生应具备辨别历史事件真伪的能力,并能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学生在观看历史材料或数字以及图片时,应能从中快速的提取出历史知识,并能依据相关的历史知识来对其进行佐证或否定。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教学过程中,应以历史客观资料为主要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的去认真的研读历史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质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深化学生的史料实证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底蕴,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历史文化学习方法,并强化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应用
(一)创设史料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对于史料会感到陌生,而且史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借助史料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例如,教师在教学“五四运动”时,首先播放《五月的花海》这首歌曲作为导入,让学生体会“五四运动”中青年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导入历史故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合理选择史料,促进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 多的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引导 者的角色,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第一步是提高 对这一素养的认识,实现这一目标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为学生挑选合适的史料资料,让学生意识到史料资料 对于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 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就需要学生对史料实证产生一定 的兴趣,树立史料实证意识。面对大量史料资源必须选择有效信息,学生需要依托阅读理解高效整合史料,以此为基础继续设计问题完成论证。教师可以选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首先,了解史料的相关背景。其次,勾画史料的句子成分,主要观察句子及关键词,归纳其中的表象信息。再次,寻找重要句子的成分及修饰的关键词,根据设计的问题归纳史料信息。最后,归纳史料之中含义比较深刻的信息。例如,教学“巴黎和会”时,学生并不熟悉“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学习知识的渴望。笔者先为学生展示史料:巴黎和会中,我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提交议案,北京及广州共同构成代表团,其中人员有顾维钧、魏宸及王正延等。我国代表团提出七个条件:第一,废除势力范围;第二,撤退巡警及外国军队;第三,撤销所有外国的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第四,撤销领事裁判权;第五,归还租借地;第六,归还租界;第七,在制定关税上具有自由权。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分析材料,完成如下的问题:①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为谁?②中国代表团所给出的要求是否具有合理性,这些要求能否得到解决?③我国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由此可以推断出什么问题?接下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完成上面的问题。
(三)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学生史料查找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培养的過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文献资料和历史信息的查找,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或者以去参观博物馆的方式,或者从学校的图书馆中去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教师在进行讲课之前,应将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查找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历史资料非常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如何去辨别历史资料的真伪。这就要求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解答,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与梳理,组织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来源进行查找,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史料查找能力,以此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利用虎门销烟等一系列的历史事迹来对学生进行验证,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搜集,以图片文字资料或视频资料为主,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以此来还原历史史事,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能力。培养新时期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通过史料实证教学,培养学生看待历史事件的理性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查找史料的能力,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利用史料实证的学习方法,来对历史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内容,为学生选取合适的史料,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历史知识点进行理解,进而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林纲毅.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115-116.
[2]雷晓容.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9):63-64.
[3]邵静.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价值[J].教育科学论坛,2014(0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