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限制与概括质疑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形式逻辑中,人们对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似乎已经取得了一致的见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负相关,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两类不同的定义,即可发现,对于第一类定义,内涵以“且”的形式揭示的概念,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限制与概括的理论是正确的;但对于第二类定义,内涵以“或”的形式揭示的概念,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限制与概括的理论就不正确了.这是因为这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增减是正变关系,而非反变关系.因此,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限制与概括的理论是不完整的;完整的表达应该是:概念的内涵、外延有共变关系.当概
其他文献
<正>20世纪20—50年代,逻辑经验主义被尊奉为正统的科学哲学,而今其影响已衰微.什么东西使它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呢?预设前提.逻辑经验主义纲领的核心就是,通过理论-观察的区分来说明“理论术语”是如何以“现察术语”为基础并得到解释的.理论-观察的区分在逻辑经验主义纲领中具有三种哲学功能:(1)充当意义标准:一切有意义的概念或术语都是从经验中获得意义的;(2)充当评价标准:一切有意义的命题或陈述都要参照经验来判断其真与伪、可接受性与不可接受性;(3)充当选择标准:一种“中性的观察”就为比较各种相互
<正>我写了评《辩证逻辑导论》(以上简称《导论》)和《辩证逻辑教程》(以下简程《教程》)的《辩证逻辑究竟是不是逻辑?》(以下简称《拙文》)后,蒙两教材作者不吝赐教,接连发表了3篇文章:周洪仁同志的《逻辑的类型难道是难一的吗?》(以下简称《周文》),马佩同志的《对〈辩证逻辑究竟是不是逻辑?〉的答复》(以下简称《马文》),孙显元同志的《辨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根本原则》(以下简称《孙文》).现愿借《哲学动态》宝贵篇幅,进一步论述鄙见,敬祈方家匡正.
<正>一、80年代的辩证逻辑研究及其四大倾向80年代,是我国辩证逻辑蓬勃发展的阶段.从1981年我国第一本专著问世,十年中出了二十多本专著,其中至少有十几本与整个理论体系有关.也许是由于对“文化革命”期间猖獗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文革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辩证思维问题上来.这种研究来势很热:一是很快成立了全国辩证逻辑研究会;二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很快就编出了有一定代表性的三本专著(吉林本、河南本、湖南本).它们把过去分散的观点综合成了理论体系.并且相对集中于辩证思维,尤其是探
<正>新近,张华金主编的《自由论》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由绪论和十章构成,共20余万字.这一上海市哲学社会利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的完成,是编著者们经过几年艰辛努力,不断深入理论探索的结晶.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正>北京市哲学会、高教学会哲学教学研究会,于1991年11月初联合召开座谈会,学习、讨论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有关反对和平演变的论述,研究高教哲学、马列主义原理课教学中应如何增加反对和平演变内容等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和平演变与
<正>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铁路建设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7月13日至18日在牡丹江铁路分局召开.研讨会是由铁道部党校、中国管理科学院管理哲学研究所与牡丹江铁路分局等单位联合发起的,20多名理论工作者和铁路部门的工作者与会,提供论文16篇.研讨会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认真分析了我国铁路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通过深化改革,寻求解决国民经济中铁路运输制约瓶颈的具体道路.现对会议内容概述如下.
<正> 1992年7月24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在广州宣告正式成立.来自省委、省政府、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与会代表130多人欢聚一堂,成立大会充满着热烈、隆重的气氛.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是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广东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的研究机构,挂靠在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与理论,为把广东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省份而贡献智慧和力量.“研究中心”的任务是:一、
<正> 北京大学宋文坚教授的专著《西方形式逻辑史》,于199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阐述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写起,全面介绍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世纪逻辑、近代逻辑和现代逻辑.与我国现有的几部关于西方逻辑史的著作相比较,本书有以下一些创新之处:
<正> 瑞典女哲学家埃弗斯(K.Evers)博士于1992年5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就“模糊实在的逻辑可能性”问题发表了演讲.埃弗斯说,对于“世界会是模糊的吗?”这个问题,经典的分析哲学家肯定竭力否定,他们不会承认世界上存在模糊的要素,也不承认任何模糊的边界或区分.但是,现在大量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已放弃了这种实在是由分离确定的部分组成,或者彼此光滑连接形成统一体的观点.一系列的证据表明,模糊实在的逻辑可能性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反对模糊实在的主要逻辑证据即,(1)语词表达;(2)自我同一性;
<正> (二)哲人科学家的科学实在论变种科学家(尤其是科学实验家)大都信奉科学实在论,但只是在哲人科学家身上,才有意识地形成了比较自觉的科学实在论观点.在这里,我想选择三位现代超级哲人科学家,阐述一下他们各自的实在论观点.1.彭加勒的关系实在论 彭加勒是关系实在论(relation-realism)的先驱.在彭加勒看来,实在即是关系,真实对象之间的真正关系是我们能够得到的唯一实在.科学能够达到的并不是象朴素的教条主义者所设想的事物本身,而只是事物之间的关系.他把客观实在理解为世界的和谐(事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