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胁迫下两种鹅耳枥的光合生理特性变化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116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2胁迫的耐受力,为选择抗大气污染的园林树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2.0 mg/m3的NO2对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1年生幼苗进行熏气处理,熏气时间分别为胁迫零点(0h,CK)、1、6、12、24、48、72 h,以及熏气后30d测定两种鹅耳枥幼苗的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不同NO2熏气时间与苗木光合生理响应特征的关系,比较两种鹅耳枥对NO2胁迫的适应性.[结果]NO2胁迫后欧洲鹅耳枥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较低的光补偿点(LCP)和较高的光饱和点(LSP),表明欧洲鹅耳枥在较宽泛的光照强度下能够正常生长;欧洲鹅耳枥与普陀鹅耳枥的NO2熏气1 h处理组最大PSⅡ光能转换效率(Fv/Fm)值增加,在6h处理中仅欧洲鹅耳枥的Fv/Fm值增加,PSⅡ活性增强,用于光合电子传递的能量增多.[结论]推测认为欧洲鹅耳枥能够在NO2胁迫下有序适应外界不良环境,耐受性更强.这对城市道路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黄斑新生血管(MNV)在高度近视眼中的患病率高达10%,视力下降早期是由于MNV形成,远期的主要原因是出现MNV相关黄斑萎缩,最终导致病理性近视眼的中心视力丧失。本文介绍了MNV的自然
期刊
从性激素的发现到将其研制成口服避孕药直至上市,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口服避孕药诞生已有61周年,第一种口服避孕药“异炔诺酮(以Enovid为商标)”于1960年5月由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目前口服避孕药仍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节育形式。口服避孕药的研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这期间,一大批优秀的内分泌学家和化学家为口服避孕药的诞生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口服避孕药的诞生不仅缓解了
目的研究探讨miR-9是否在调控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表达,影响Wnt/β-catenin通路活性和OA发病中起作用。方法采集50例我院接受OA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软骨组织和外伤性截肢后的正常软骨组织,比较miR-9、GSK-3β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试验验证miR-9与GSK-3β之间是否存在靶向调控关系。建立OA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关节腔液中Hyp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
《温热经纬》是清朝著名医家王孟英的代表作,其内容是王氏温病学理论的精华,然而此书的7位评参者,却在医学史上鲜为人知。根据这7位评参者的生平,简述他们在医学方面的造诣,从而明晰他们对《温热经纬》的贡献,以丰富医学史的相关内容。
新能源纯电动拖拉机是发展环保绿色农业的重要工具,由于电池和电机技术的不成熟,为了提高电动拖拉机整车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还需要对变速器进行优化设计.为此,在电动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