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中拓展情境提升作文立意的教学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持续提升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新课程背景下,考试内容与命题方式正在发生改革,指向实际运用的生活类、情境化的题目越来越多。因此,情境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载体,情境及情境教学再次成为研究热点。
  《现代汉语》中对情境的解释是“情景,境地”。即它包含(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以及生活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即情境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既指客观的景物和环境,也包含人的心境。
  情境教学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指教师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将学生的智慧不断导出、发展的过程。其教学过程为:问题—诘问—反思—引导—结论,因此被形象地成为“为思想之接生”。国外学者较早关注情境的是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重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在《我们怎样思维》中,他提出:“任何正常的经验都是这两种条件(指经验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两者合在一起,或在它们的交互作用中,它们便形成我们所说的情境。”
  在作文教学中研究情境和选材关系是提升作文立意很重要的实践。那么什么是情境作文呢?
  《语文教法辞典》定义为“以一定的文学艺术手段(如故事表演、范文朗读、回忆往事、实地观察、展示图片、播放音乐和看影视录像等),把学生引入意境,使学生触景生情后再作文的教学方法”。
  基于问题化学习的特点,尝试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各种类型的追问回忆往事,学生逐步设置作文情境,进而提升作文的立意。追问,是问题化学习的精髓所在,即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地问。意指针对之前已有问题以及问题的答案、结论或解决方案再一次进行追究探讨。接下来以《动起来,才好》作文教学为例,通过三方面来谈谈追问中创设情境、提升作文立意的具体实践:自我追问构建问题系统,还原情境,抒发感受;师生追问,再现情境,唤醒感受;生生追问,生成情境,丰富感受。
  一、自我追问构建问题系统,还原情境,抒发感受
  通過师生追问再现情境,唤醒感受。“动起来”的情境从弹吉他、克服困难升级到玩吉他、与乐器共舞。“好”从最初的技能提高,毅力增强升级到沉醉其中,品味提高(如图2)。
  三、生生追问优化问题系统,生成情境,丰富感受
  通过个人构建问题系统,师生追问升级问题系统,学生作文的情境和感受得到进一步丰富。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追问可以生成新的情境,增加学生原来没有的感受,从而提升立意。
  小组追问实录:
  组员:从成功了的好到审美情趣的好,你怎么想到的?
  作者:为了有深刻的立意,我回顾了跟吉他在一起的时光,其实情感是多面的,只是以前没有挖掘出来而已。
  组员:既然如此,会不会还有发生了你没有挖掘出来的情感呢?
  作者:我暂时想不到了,你们有什么高见?
  组员:你想想你带着这门手艺还干了些什么事?有没有参加过什么活动?有没有教过别人?
  作者:我想不起来了。
  组员:我曾经干过一些有意思的事儿,比如去敬老院讲故事,去阳光之家当义工。
  作者:那你的这些经历我能写进我的作文里吗?如此,我的作文的中心就还可以有分享乐曲让世界更好。
  组员:老师说过作文也不一定全真实,可以亚真实,我来给你详细讲讲我在阳光之家当义工的经历……
  通过小组追问,学生增设了到阳光之家献吉他曲的情境,抒发了帮助弱者、内心充盈的感受,立意从前面毅力增强,品味提高的“我才好”到“世界才好”,从个人的成长走向了对世界的关照(如图3)。
  不少老师认为,立意深刻的文章是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或读书很多的学生才能写出来的。但学生的原始体验通常较浅、较窄,而且大同小异。通过师生、生生追问可以从“有”到“有”,将发生过的没关注的细节和心理写进文章。也可以“无”中生“有”,将别人发生的或者以后将发生的事写进去。以前没做过,因为没有想到需要这么做,通过写作,或许以后就有了这份心,这就是写作的育人作用。好的文章就是要有视野,有格局,这是古人说的文以载道,说通俗点就是文章装着他人,装着这个世界。追问中拓展情境,从“小我”的探索到“大我”的观照,提升作文立意。
  另外,同样的事件改动或丰富情境还可以提炼哲理性思考。比如同样在弹吉他的事件中,因为太急于求成弹不好想放弃时,想到自己学吉他的初心,静下心来慢慢弹,反而沉浸其中,弹出了令自己感动的曲子。在这一情境中,得出“慢一些,比较快”的哲思,作文立意从而提升。
其他文献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航标,学校是智慧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因此探讨学校怎样以新样态迎接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于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揭示学校层面智慧教育发展态势,从学校管理、师生信息素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资源建设方面,分析国际国内相关实践经验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我国智慧教育学校实践路径的探索提供一些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情感教育,能够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融合的学习过程.本文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具体研究,探索更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笔者处身初中数学的教学岗位,基于学科特点、学生基础和教学要求,随着经验的累积和成效的反思,对数学教学的切身感悟愈加清晰明了——数学的逻辑性、系统性极强,任何章节之间都存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换而言之,随便打开一册数学教材,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知识点都有着某种内在的数理联系,无数知识点由浅入深、纵横链接,便构成了看似复杂、难以求解,实则找准了内在逻辑联系,问题也便迎刃而解的数学,但前提是基础扎实、步步为营、系统推进.以此为基,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便水到渠成.结合现如今的教
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育人.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有效地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育人观要切合国家对国民素养的要求,体现国家意志,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育人观要切合时代发展对人的素养的需求,以往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现在是大国办强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育人观要打破某些观念和模式的制约,回归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反复重申学生在教育中的核心位置.
期刊
自开展布类体育游戏以来,乐山市城北幼儿园积极致力于以主动学习为发展目标的教育实践,从主客观条件到研究工作的框架结构、实施路径、师幼关系、组织形式、发展评价都进行了逐一探索.幼儿园探索户外布类体育游戏,从幼儿主动学习特征和教师支持策略入手,不断丰富主动学习理念下的布类体育游戏理论与实践体系,为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学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个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寻找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对此,笔者在下文进行简要探讨,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通过对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探讨文化自信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以培养内容和实施路径为切入点,管窥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所体现的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服务的目标.
幼儿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发挥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也是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伙伴”和“朋友”,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我们称之为“教育者”和“游戏者”。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两个“身份”常常处于倾斜,表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比如,有些教师总是以教师权威者自居,居高临下,习惯以安排、控制、灌输和命令等方式对待幼儿,导致教师的“教育者”身份凸显,而“游戏者”身份明显不
期刊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加强学生的语文文化底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堂语言教学的效力,教育者们正在不断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本文提出采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可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以多种形式使学生学习真实、鲜活的英语,而新闻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机会。  一、调查背景与问题  研究表明,英语新闻阅读同其他英语学习途径相比,在夯实语言基本功、理解语言文化差异和信息化学习过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现有的英语新闻阅读研究从文本结构、媒介载体等方面呈现点状分布,缺乏纵深的思维品质培养。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