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管理是对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其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 。作为班主任他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他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1.制定适合学生的制度
邓小平说,好的制度,坏人也可以做好事,不好的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以此可见,制度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集体或者一个组织,都必须由他自己的管理制度,学生是步入社会前进入的一个“小社会”,班级则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不论一个班级如何发展,都要以学校的总体要求来制定本班相应的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前提尽可能地适合本班,易于让所有孩子接受并能通过努力做到的制定班级制度,不切实际的提高要求,不负责任的降低要求都会对班级的建设造成影响。
2.做学生的镜子,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书是载体,育人是根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不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变成一种无声的教育。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走近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一个好班主任他不会动不动就对学生大声呵斥,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使学生积极向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的学生,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不论上课或下课,都要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防范于未然。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学习和思想上掉队。因此,要把握学生的脉搏,必需要经常走近学生,发现问题,并能了解问题,才不会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给与肯定,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4.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自我管理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管是为了不管”。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真无邪,不知道天高地厚,对自己不良的言行举止将会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甚至是严重后果都是无法预知的。作为班主任需要管的事就会太多太碎,自然就伤心、伤身。只有培养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觉意识,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自我管理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需要有一定的途径,在正式的课堂中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严密的活动计划,明确重点,教给学生基本的生活知识、自理自律能力、日常行为规范、为人处世的本领等等,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怎么做,并给与指导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锻炼的机会。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的。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 。作为班主任他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他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1.制定适合学生的制度
邓小平说,好的制度,坏人也可以做好事,不好的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以此可见,制度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集体或者一个组织,都必须由他自己的管理制度,学生是步入社会前进入的一个“小社会”,班级则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不论一个班级如何发展,都要以学校的总体要求来制定本班相应的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前提尽可能地适合本班,易于让所有孩子接受并能通过努力做到的制定班级制度,不切实际的提高要求,不负责任的降低要求都会对班级的建设造成影响。
2.做学生的镜子,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书是载体,育人是根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不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变成一种无声的教育。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走近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一个好班主任他不会动不动就对学生大声呵斥,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使学生积极向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的学生,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不论上课或下课,都要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防范于未然。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学习和思想上掉队。因此,要把握学生的脉搏,必需要经常走近学生,发现问题,并能了解问题,才不会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给与肯定,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4.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自我管理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管是为了不管”。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真无邪,不知道天高地厚,对自己不良的言行举止将会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甚至是严重后果都是无法预知的。作为班主任需要管的事就会太多太碎,自然就伤心、伤身。只有培养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觉意识,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自我管理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需要有一定的途径,在正式的课堂中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严密的活动计划,明确重点,教给学生基本的生活知识、自理自律能力、日常行为规范、为人处世的本领等等,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怎么做,并给与指导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锻炼的机会。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