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自2001年初审通过,经过各试验区试行使用,日臻完善,现全国试行。教材以“活动与探究”方式,打破以往教材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内容体系。提倡科学探究,强化学生过程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学生兴趣倍增,教师耳目一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新世纪教育的体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活动与探究”的教学更能培养出全面.创新的人才。工作在初三一线化学教师深有感触,“活动与探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活动与探究”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如丢失了开启科学宝库的钥匙。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学生主动积极揭开化学中的各种神秘面纱,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1.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活动与探究”课的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社会阅历,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入手,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开展活动与探究。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情境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提出问题,要一改传统教学中读问题,听问题。例如在学习铁生锈的知识时,切完青菜后刀放在磁砧板上,第二天生锈了,学生根据生活经历,猜想菜刀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提出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防锈的方法如何?接着周五让学生向商店购买崭新的小铁钉,发给学生每人三枚,安排他们分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和干燥的空气中及隔绝的空气环境中(用纸或薄膜包裹着)。周一全部带回课堂进行比较、探究、交流。从而得出铁生锈的主要原因和防治铁生锈的一些方法。这样,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探究的水平。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听、读、接受性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过程“活动与探究”都要求教师善于诱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能够去体验探究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会不断滋长。
二、进一步加强化学实验中的“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果把活动与探究比作一条船,教师应该是导航仪,而学生才是真正的船长。“活动与探究”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科学探究应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的自主性。独立实践能力是化学学科中的特殊能力,学生掌握好基本操作技能后,教师应提供多样性的“活动与探究”内容。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对实验设计等途径,使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得到发展。初中学生与社会接触,实践能力,水平都相对低下,要充许学生犯错,教师可以及是纠正,而不是批评,漫骂。要多鼓励多支持,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商洽,而不要总把自己当作 “师父”,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一种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2.加强“活动与探究”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日后必将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学生的创造性总是在迫切需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开始的,“活动与探究”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点时,开展以下活动与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例,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有机化合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甲烷,乙醇,葡萄糖;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例,淀粉、蛋白质。通过如此“活动与探究”就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3.培养“活动与探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性思维是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为学生设疑,然后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活动与探究”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操作时学生很容易先熄灭酒精灯再移离导气管,导致试管炸裂。所以教师要强调离熄不能换位,学生便会积极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好的效果。
三、教师要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生“活动与探究”的效果进行评价
每次“活动与探究”,教师应记录学生的表现:是否热心,能否坚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情况和同学合作的情况,对探究活动的体验等。记录学生的活动结果:是否顺利地实现探究活动计划,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原先的设想是否得到检验,能否明晰地表达结果,交流的情况如何等。同时学生要开展自我评价。检查探究活动的总体安排是否妥当,探究能力有无提高等。从评价中查找问题,不断尝试与措索,以提高自身理解和组织实施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活动与探究”不能极限于教材,而要面向社会、工厂、日常生活进一步延伸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社会、工厂、生产、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例如,在学习水的污染时,让学生星期六、星期天回家观察河流的污染源,锦江河畔昌盛造纸厂的排污情况,株潭镇河畔居民生活垃圾任意向锦江河倾倒问题等等。同时鼓励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可能这些建议简单或不成熟,但是,对提高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力和增强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社会责任感非常有益。
五、在“活动与探究”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
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探究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敢于创造的时代新人。通过“活动与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以下优良品质。(1)、要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逐步树立崇高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3)、在活动与探究有目的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计论,使学生会学分享和合作。(4)、通过亲身经历的“活动与探究”发展学生敢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它对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用是其它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每位初中化学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一、“活动与探究”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如丢失了开启科学宝库的钥匙。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学生主动积极揭开化学中的各种神秘面纱,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1.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活动与探究”课的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社会阅历,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入手,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开展活动与探究。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情境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提出问题,要一改传统教学中读问题,听问题。例如在学习铁生锈的知识时,切完青菜后刀放在磁砧板上,第二天生锈了,学生根据生活经历,猜想菜刀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提出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防锈的方法如何?接着周五让学生向商店购买崭新的小铁钉,发给学生每人三枚,安排他们分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和干燥的空气中及隔绝的空气环境中(用纸或薄膜包裹着)。周一全部带回课堂进行比较、探究、交流。从而得出铁生锈的主要原因和防治铁生锈的一些方法。这样,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探究的水平。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听、读、接受性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过程“活动与探究”都要求教师善于诱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能够去体验探究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会不断滋长。
二、进一步加强化学实验中的“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果把活动与探究比作一条船,教师应该是导航仪,而学生才是真正的船长。“活动与探究”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科学探究应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的自主性。独立实践能力是化学学科中的特殊能力,学生掌握好基本操作技能后,教师应提供多样性的“活动与探究”内容。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对实验设计等途径,使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得到发展。初中学生与社会接触,实践能力,水平都相对低下,要充许学生犯错,教师可以及是纠正,而不是批评,漫骂。要多鼓励多支持,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商洽,而不要总把自己当作 “师父”,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一种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2.加强“活动与探究”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日后必将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学生的创造性总是在迫切需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开始的,“活动与探究”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点时,开展以下活动与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例,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有机化合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甲烷,乙醇,葡萄糖;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例,淀粉、蛋白质。通过如此“活动与探究”就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3.培养“活动与探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性思维是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为学生设疑,然后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活动与探究”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操作时学生很容易先熄灭酒精灯再移离导气管,导致试管炸裂。所以教师要强调离熄不能换位,学生便会积极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好的效果。
三、教师要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生“活动与探究”的效果进行评价
每次“活动与探究”,教师应记录学生的表现:是否热心,能否坚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情况和同学合作的情况,对探究活动的体验等。记录学生的活动结果:是否顺利地实现探究活动计划,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原先的设想是否得到检验,能否明晰地表达结果,交流的情况如何等。同时学生要开展自我评价。检查探究活动的总体安排是否妥当,探究能力有无提高等。从评价中查找问题,不断尝试与措索,以提高自身理解和组织实施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活动与探究”不能极限于教材,而要面向社会、工厂、日常生活进一步延伸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社会、工厂、生产、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例如,在学习水的污染时,让学生星期六、星期天回家观察河流的污染源,锦江河畔昌盛造纸厂的排污情况,株潭镇河畔居民生活垃圾任意向锦江河倾倒问题等等。同时鼓励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可能这些建议简单或不成熟,但是,对提高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力和增强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社会责任感非常有益。
五、在“活动与探究”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
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探究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敢于创造的时代新人。通过“活动与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以下优良品质。(1)、要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逐步树立崇高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3)、在活动与探究有目的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计论,使学生会学分享和合作。(4)、通过亲身经历的“活动与探究”发展学生敢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它对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用是其它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每位初中化学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