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学习的互动活动。互动活动需要提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并吸引他们深入思考和讨论。那么如何才能问得巧妙,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找准切入点
教学中的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凡是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理解的掌握的内容之内,或大大超出学生现在难以理解和领悟的范围之外的问题都是伪问题,都是不妥当的。问题太容易,学生轻视它,觉得无需思考;问题太深奥,学生会觉得摸不着头绪,不知从何处着手答起,会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故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把难度值掌握在学生经过思考或努力能够回答出来的范围内,使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苹果”,这样问题难易适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的设计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既是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又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关键点。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他们的心智,激活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如教《变色龙》时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中变了几次?不变的是什么?教《故乡》时,我选择课文开头、结尾部分中“悲凉”“悲哀”两个词作为教学切入点。我说,一个在异地他乡多年的人回到故乡时,其心情一定是高兴、激动的,但《故乡》开头写道,“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结尾写离开故乡时“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我的心情“悲凉”“悲哀”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看法。讨论最后归纳到一个焦点问题上,原因是故乡的一切“变”了,眼前的故乡不如原来的故乡那么好。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于文本,又针对学生。可以说是“一问千金”,围绕这一问题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
二、问题设计要提倡曲问,提倡追问
曲问就是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诱导学生开启思维的闸门,积极思考。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为了解释“孀妻”“遗男”二词,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个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学生一时傻了眼,答不上来,仔细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个寡妇,自己是个孤儿。由于提问方式新颖,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大大加深了对“孀妻”“遗男”这两个词的印象。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教师再接着问的一个教学步骤或者说是教学手法,从阅读文本上看是学生回答问题不尽完美,不够深入探讨的继续,更为重要的是,只有追问可以最为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思维的宽度,挖掘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和品质。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的集中体现。也只有通过追问,才能对文本的理解层层深入下去。如我教《背影》时提问: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细腻?有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看待父亲买橘子的行为和“我”流泪的内心思想?(这些问题不是教师一下子提出来的,而是在对话过程中,学生阐明了前面问题后教师再及时追问)使得父爱子、子感动于父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追问中,学生的思维极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中。常言“急中生智”,就是此理。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于此可以看见。
三、问题设计要有探究性
一篇课文,安排有限的时间组织学习,不可能要学习这个又要研讨那个。曾记得一个教育专家提出“一课一得”的观点,我们认为为了这“一得”,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就必须删繁就简,放弃与课文关系次要的、繁杂的问题,只要抓住一两个值得探讨的关键题就可以了。如我教《最后一课》时,将课文三要素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内容简略带过,重点设计了“小弗郎士是不是一个好学生?韩麦尔先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两个问题。由这两个大问题让学生在文本中找话由找根据,结果学生个个有理有据,讨论得面红耳赤,明白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前后变化的原因,对失去国土的震撼,最后自然而然地深入到了爱国这一主题上来,学生也为自己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而兴奋不已。在文章最后讲到“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做了个手势”时,我让学生联想拓展,此时此景,如果要你设计韩麦尔先生想说些什么,该如何设计?比较你设计的话题跟原文的“动作”哪一个更有说服力?通过想象对比,学生既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能领悟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四、问题设计要有质疑性
质疑性问题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发现的可供质疑之处,若能精心设疑,会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如在揣摩“百草园”部分的形容词时,师问:“石井栏”之前的“光滑的”能否换成“精致的”?这个词与表现“百草园”是“乐园”有何关系?经过激烈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光滑的”一词用得好,它能说明孩子们经常来到这里爬树(连井栏也爬光滑了),说明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是“乐园”。又如教《陈太丘与友期》文中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友人便怒”。我问:既然友人失约,陈太丘也没有“怒”,而现在友人却怒骂陈太丘,这友人是否有礼?再说元方,指责友人“对人骂父,则是无礼”,而眼前的友人已感到自己惭愧,“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元方是否“失礼”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质问,同学们都陷入思考之中,然后各抒己见,争辩得非常激烈。教师不判断学生发言中的谁是谁非,是因为教师明白,设计质疑性问题只是为了激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达到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优化问题设计,不但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还要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授之鱼”,还要“授之以渔”。阅读本身就是文体与主体对象思维的碰撞,应当允许和鼓励主体对象有不同的声音。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考虑是否具有开放性,是否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对学生审美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一位教师上《背影》一文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谈谈你眼中的父亲?”这是一个导向丰富的话题,学生的话题权可以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并生成许多高质量的问题。在这个话题情景下,学生摆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展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如果提问:“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就直接确定学生回答的范围,那么学生话语权活动空间就较为狭窄,且又处于被动状态。又如上《我的信念》一课时,当讲到居里夫人拒绝申请镭的专利时,教师问:“你们同意居里夫人的这种做法吗?”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同居里夫人的做法,且赞颂她的精神品质。但有一位学生提出了他的观点:“我不同意居里夫人的做法。”“那你说怎样做呢?”教师反问道。“如果我是居里夫人,我会申请镭的专利权,用获得的报酬来改善实验条件。”教师当时给予的评价是:“从现实出发,更利于搞好实验,是一种很切合实际的做法。”由于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故才有学生较为开放的话语交流与讨论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因此,教师提问的“音调”应立足学情,音域宽泛,尽可能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这个音域就是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优劣与问题设计的好坏有密切关系。问题就好比石头,可能石沉大海,也可能激起千层浪。教师备课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问题的设计,要问得巧妙,问得灵活,要问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要问在学生内在情感的触发点上,以引起学生的快乐思考,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乐清市虹桥镇第二中学)
一、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找准切入点
教学中的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凡是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理解的掌握的内容之内,或大大超出学生现在难以理解和领悟的范围之外的问题都是伪问题,都是不妥当的。问题太容易,学生轻视它,觉得无需思考;问题太深奥,学生会觉得摸不着头绪,不知从何处着手答起,会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故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把难度值掌握在学生经过思考或努力能够回答出来的范围内,使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苹果”,这样问题难易适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的设计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既是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又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关键点。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他们的心智,激活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如教《变色龙》时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中变了几次?不变的是什么?教《故乡》时,我选择课文开头、结尾部分中“悲凉”“悲哀”两个词作为教学切入点。我说,一个在异地他乡多年的人回到故乡时,其心情一定是高兴、激动的,但《故乡》开头写道,“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结尾写离开故乡时“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我的心情“悲凉”“悲哀”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看法。讨论最后归纳到一个焦点问题上,原因是故乡的一切“变”了,眼前的故乡不如原来的故乡那么好。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于文本,又针对学生。可以说是“一问千金”,围绕这一问题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
二、问题设计要提倡曲问,提倡追问
曲问就是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诱导学生开启思维的闸门,积极思考。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为了解释“孀妻”“遗男”二词,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个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学生一时傻了眼,答不上来,仔细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个寡妇,自己是个孤儿。由于提问方式新颖,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大大加深了对“孀妻”“遗男”这两个词的印象。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教师再接着问的一个教学步骤或者说是教学手法,从阅读文本上看是学生回答问题不尽完美,不够深入探讨的继续,更为重要的是,只有追问可以最为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思维的宽度,挖掘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和品质。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的集中体现。也只有通过追问,才能对文本的理解层层深入下去。如我教《背影》时提问: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细腻?有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看待父亲买橘子的行为和“我”流泪的内心思想?(这些问题不是教师一下子提出来的,而是在对话过程中,学生阐明了前面问题后教师再及时追问)使得父爱子、子感动于父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追问中,学生的思维极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中。常言“急中生智”,就是此理。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于此可以看见。
三、问题设计要有探究性
一篇课文,安排有限的时间组织学习,不可能要学习这个又要研讨那个。曾记得一个教育专家提出“一课一得”的观点,我们认为为了这“一得”,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就必须删繁就简,放弃与课文关系次要的、繁杂的问题,只要抓住一两个值得探讨的关键题就可以了。如我教《最后一课》时,将课文三要素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内容简略带过,重点设计了“小弗郎士是不是一个好学生?韩麦尔先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两个问题。由这两个大问题让学生在文本中找话由找根据,结果学生个个有理有据,讨论得面红耳赤,明白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前后变化的原因,对失去国土的震撼,最后自然而然地深入到了爱国这一主题上来,学生也为自己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而兴奋不已。在文章最后讲到“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做了个手势”时,我让学生联想拓展,此时此景,如果要你设计韩麦尔先生想说些什么,该如何设计?比较你设计的话题跟原文的“动作”哪一个更有说服力?通过想象对比,学生既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能领悟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四、问题设计要有质疑性
质疑性问题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发现的可供质疑之处,若能精心设疑,会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如在揣摩“百草园”部分的形容词时,师问:“石井栏”之前的“光滑的”能否换成“精致的”?这个词与表现“百草园”是“乐园”有何关系?经过激烈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光滑的”一词用得好,它能说明孩子们经常来到这里爬树(连井栏也爬光滑了),说明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是“乐园”。又如教《陈太丘与友期》文中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友人便怒”。我问:既然友人失约,陈太丘也没有“怒”,而现在友人却怒骂陈太丘,这友人是否有礼?再说元方,指责友人“对人骂父,则是无礼”,而眼前的友人已感到自己惭愧,“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元方是否“失礼”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质问,同学们都陷入思考之中,然后各抒己见,争辩得非常激烈。教师不判断学生发言中的谁是谁非,是因为教师明白,设计质疑性问题只是为了激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达到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优化问题设计,不但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还要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授之鱼”,还要“授之以渔”。阅读本身就是文体与主体对象思维的碰撞,应当允许和鼓励主体对象有不同的声音。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考虑是否具有开放性,是否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对学生审美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一位教师上《背影》一文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谈谈你眼中的父亲?”这是一个导向丰富的话题,学生的话题权可以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并生成许多高质量的问题。在这个话题情景下,学生摆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展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如果提问:“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就直接确定学生回答的范围,那么学生话语权活动空间就较为狭窄,且又处于被动状态。又如上《我的信念》一课时,当讲到居里夫人拒绝申请镭的专利时,教师问:“你们同意居里夫人的这种做法吗?”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同居里夫人的做法,且赞颂她的精神品质。但有一位学生提出了他的观点:“我不同意居里夫人的做法。”“那你说怎样做呢?”教师反问道。“如果我是居里夫人,我会申请镭的专利权,用获得的报酬来改善实验条件。”教师当时给予的评价是:“从现实出发,更利于搞好实验,是一种很切合实际的做法。”由于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故才有学生较为开放的话语交流与讨论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因此,教师提问的“音调”应立足学情,音域宽泛,尽可能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这个音域就是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优劣与问题设计的好坏有密切关系。问题就好比石头,可能石沉大海,也可能激起千层浪。教师备课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问题的设计,要问得巧妙,问得灵活,要问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要问在学生内在情感的触发点上,以引起学生的快乐思考,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乐清市虹桥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