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德性养成需要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才是德性养成的最终归属。道德理论知识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获得,而要将这种“知”转化为“行”,即“知行合一”,就需要二者的统一。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性养成;德性;德行
一、高校大学生德性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互相联系的一种内在品质。而关于“性”,是指人自身存在的本性品质。在我国,《中庸》首次将“德”与“性”作为一个用词结合起来,其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①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德性”具有深刻的道德意蕴。西方学者麦金泰尔认为:“一种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对实践而言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②对此,笔者认为:德性的获得,必然需要个人通过实践才能够获得内在利益。可见,关于“德性”的本质内涵,是指人的内在本质规定和内在精神品质。人之所以为人,乃因其德性使然,因为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人格和品质。
二、大学生德性养成存在问题
(一)校园缺乏良好的德育环境。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德性养成始终会受到德育环境的影响,而大学生德性养成又依赖于学校的德育环境。在现在市场经济社会,由于功利主义的思想日盛,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早已深入人心,而在社会上又不断充斥着诸多不道德的情况,即使个体拥有高尚的道德素养,也难以改变不道德的社会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很容易出现偏差。倘若学校缺乏良好的德育环境,那么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的模仿对象,甚至大学生会为其进行辩护,从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降低。
(二)德性的自我迷失。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个体的德性发展极其容易迷失在各种纷杂繁多的诱惑中,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向。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成熟完备的道德认知,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时,无法坚定地守护内心的本质规定,从而逐渐忽略或失去自身的内在精神品质。当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或领域对“善”与“恶”进行理解和断定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认可标准,而这种认可标准必定是混乱的。同时,不成熟的道德认知也会导致道德行为后果的畸形发展。如果大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那么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产生迷惑。而尽管学校道德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具有基础性的道德认知,但是这种基础性的道德认知对于德性养成却是杯水车薪。
(三)道德践行的缺失。道德践行的缺失是德性养成问题的关键与核心。道德践行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在现代社会,由于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以规范伦理为基础,这些学校过分关注“知性内容”的传输,有些学者甚至忽略或怀疑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自律。由此导致了这些学校的施教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造就学生们更加倾向于成为道德的“哲学家”,而不是道德的“践行者”。此外,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大学生更加沉迷于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大学生迷失在虚拟信息的海洋中,严重缺乏道德实践的基础,并最终阻碍他们德性的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德性养成建设
(一)营造校园良好的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需要凝练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包含着儒家、道家、佛家等一系列优秀文化思想,这些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并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的德性。这种文化内涵正是现今学校德育所要倡导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需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大学生德性发展与德性养成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诱惑时,都能够维持自己的评定标准,坚守自身的内在价值。所以,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学校有义务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德性教育过程中。
(二)加强大学生德性认知的培养。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是以宣扬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体的道德教育,而且这种道德教育是作为中国公民德性教育的最高要求而存在的。一方面当前学校开展德性教育应当重视大学生德性认知问题。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诉求,这种道德诉求意味着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规范教育的均衡化。学校应该正确看待和把握规范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作用,并从中做到不偏不倚。
(三)加强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统一。大学生德性养成需要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才是德性养成的最终归属。道德理论知识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获得,而要将这种“知”转化为“行”,即“知行合一”,就需要二者的统一。德性与德行的统一是学校德性教育的重要原则。大学生德性的培养只能从日常的道德行为方式积累起来。德性养成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它体现并行动出来才能是对“善”实际追求。因此,学校应当将德性教育与德行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只有在实践中,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才能促进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发展。
总之,学校德育要培养具备“善”的人,就必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开展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契合的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内在品格和价值。
注释:
①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3.
②伍志燕.德性:何为,为何——麦金泰尔的德性之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6):37-42.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黄翠新.道德实践:大学生德性培养之路径[J].广西钦州学院学报,2009(4).
[4]张倩倩.德行的培养与德行的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刘芳.论德性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性养成;德性;德行
一、高校大学生德性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互相联系的一种内在品质。而关于“性”,是指人自身存在的本性品质。在我国,《中庸》首次将“德”与“性”作为一个用词结合起来,其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①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德性”具有深刻的道德意蕴。西方学者麦金泰尔认为:“一种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对实践而言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②对此,笔者认为:德性的获得,必然需要个人通过实践才能够获得内在利益。可见,关于“德性”的本质内涵,是指人的内在本质规定和内在精神品质。人之所以为人,乃因其德性使然,因为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人格和品质。
二、大学生德性养成存在问题
(一)校园缺乏良好的德育环境。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德性养成始终会受到德育环境的影响,而大学生德性养成又依赖于学校的德育环境。在现在市场经济社会,由于功利主义的思想日盛,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早已深入人心,而在社会上又不断充斥着诸多不道德的情况,即使个体拥有高尚的道德素养,也难以改变不道德的社会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很容易出现偏差。倘若学校缺乏良好的德育环境,那么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的模仿对象,甚至大学生会为其进行辩护,从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降低。
(二)德性的自我迷失。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个体的德性发展极其容易迷失在各种纷杂繁多的诱惑中,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向。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成熟完备的道德认知,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时,无法坚定地守护内心的本质规定,从而逐渐忽略或失去自身的内在精神品质。当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或领域对“善”与“恶”进行理解和断定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认可标准,而这种认可标准必定是混乱的。同时,不成熟的道德认知也会导致道德行为后果的畸形发展。如果大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那么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产生迷惑。而尽管学校道德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具有基础性的道德认知,但是这种基础性的道德认知对于德性养成却是杯水车薪。
(三)道德践行的缺失。道德践行的缺失是德性养成问题的关键与核心。道德践行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在现代社会,由于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以规范伦理为基础,这些学校过分关注“知性内容”的传输,有些学者甚至忽略或怀疑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自律。由此导致了这些学校的施教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造就学生们更加倾向于成为道德的“哲学家”,而不是道德的“践行者”。此外,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大学生更加沉迷于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大学生迷失在虚拟信息的海洋中,严重缺乏道德实践的基础,并最终阻碍他们德性的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德性养成建设
(一)营造校园良好的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需要凝练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包含着儒家、道家、佛家等一系列优秀文化思想,这些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并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的德性。这种文化内涵正是现今学校德育所要倡导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需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大学生德性发展与德性养成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诱惑时,都能够维持自己的评定标准,坚守自身的内在价值。所以,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学校有义务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德性教育过程中。
(二)加强大学生德性认知的培养。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是以宣扬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体的道德教育,而且这种道德教育是作为中国公民德性教育的最高要求而存在的。一方面当前学校开展德性教育应当重视大学生德性认知问题。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诉求,这种道德诉求意味着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规范教育的均衡化。学校应该正确看待和把握规范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作用,并从中做到不偏不倚。
(三)加强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统一。大学生德性养成需要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才是德性养成的最终归属。道德理论知识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获得,而要将这种“知”转化为“行”,即“知行合一”,就需要二者的统一。德性与德行的统一是学校德性教育的重要原则。大学生德性的培养只能从日常的道德行为方式积累起来。德性养成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它体现并行动出来才能是对“善”实际追求。因此,学校应当将德性教育与德行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只有在实践中,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才能促进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发展。
总之,学校德育要培养具备“善”的人,就必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开展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契合的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内在品格和价值。
注释:
①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3.
②伍志燕.德性:何为,为何——麦金泰尔的德性之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6):37-42.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黄翠新.道德实践:大学生德性培养之路径[J].广西钦州学院学报,2009(4).
[4]张倩倩.德行的培养与德行的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刘芳.论德性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