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非遗技艺的特色出发,提出用非遗体验吸引参与者。分析了“非遗”体验对象,提出了“非遗”体验情境,最后总结了“非遗”体验推进非遗传承发展策略。
【关键词】非遗;体验;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78-02
传统技艺类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是关键,传承人的优秀与否,与传承人的数目有密切的关系。传承人数多,在多数的传承人中总有出类拔萃者;传承人屈指可数,传承的技艺就前途堪忧。如何有更多的传承人,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传承技艺的特点特色,让技艺本身吸引爱好者,让更多爱好者加入,才能从爱好转为从事传统技艺者,在诸多从事传统技艺者中,优秀人才才能出现。如何让传统技艺吸引爱好者呢?传统技艺的体验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非遗”体验对象
(一)幼儿园教育中的亲子活动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国的非遗文化博大精深,非遗技艺对于儿童的动手能力有促进作用,不仅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能让儿童在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中,了解中国非遗文化。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是家长参与下幼儿的学习交流活动,它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非遗技艺体验融入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搭建起非遗文化与幼儿及其家长、家长与传统技艺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从而能够让家长也参与到非遗传承的了解队伍之中,既满足了幼儿对于非遗技艺的探索欲望,又能够让幼儿对于非遗技艺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制作过程中因为有亲人的呵护而保证非遗技艺的顺利实施。该活动也不仅仅限于幼儿及家长,少儿与大学生也可以实施。
(二)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体验相结合的实践
1.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
我国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涉及广泛,工业造型、视觉传达等。本科院校、专科院校都有相关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基本是在通识教育公选课中加入部分非遗类基础课程,或者在专业基础课中(必修和选修)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作为专业的拓展课程。非遗传承人的授课方式也基本以理论为主,非遗体验(实践)为辅。也不排除一些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就与“非遗”紧密相关,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陶都中等专科学校等。
2.高校中校园文化“非遗”体验活动
很多高校组织“非遗”进校园系列,学生成立 “非遗”爱好组群,部分大学生开展“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非遗”体验,同时也将“非遗”文化渗透到美育活动之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三)城市居住区老年活动中心
我国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扶持。“非遗”体验走进老年活动场所,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置体验流程,在相关工作者的协助下,在社区组织内开展“非遗”体验交流活动,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肢体活动、培养老年人的兴趣,也使非遗文化有了更加宽泛的传播。
二、“非遗”体验情境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课堂中线上线下培训
当前高校,师生们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并不陌生。由于中国高校慕课课堂中资格考试、技能考级的人群较多,而导致“非遗”文化在慕课中比例较少。但还是有部分高校教师在校园网内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郭琳教授在江苏理工学院开设SPOC课堂“留青竹刻鉴赏与技法”,同时,开设留青竹刻技法选修课程。在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中,利用线上答疑、线下指导等形式教授学生学习留青竹刻的刻作。有部分学生先是因为学分而来,看了部分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中刻作的物品较为简单、成效较快,就有了竹刻体验的冲动,要求线下指导刻作。当学生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就会有一部分的学生喜欢刻作、爱好刻作。这些学生会继续报名SPOC课堂,继续刻作作品直到学业结束。还有少数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继续刻作,通过网络与教师联系,继续制作留青竹刻作品。甚至于再次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完全以刻作谋生。
(二)社会组织的文艺活动
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群艺)馆等属于社会文艺活动组织场馆阵地,很多地区利用这些场馆面向少年儿童举办非遗体验,有的城市还在“老年大学”开设非遗体验、非遗学习班。此类非遗体验基于学员对于技艺本身的兴趣,但是限于时间短促和场地的限制,不能够形成体系化的培训机制。但是,参与“非遗体验”的人员越多,对于了解非遺的人也越深入,对于从事该非遗技艺人也有更多的尊重。实践中,对于非遗技艺人良好的沟通,也是对非遗的进一步宣传。上海嘉定竹刻博物馆利用本博物馆竹刻艺术的优势,经常举办关于竹刻文化的讲堂、活动。在竹刻艺术亲子活动中,利用10-15分钟简约介绍一下留青竹刻的刻刀用途,分发竹片,教导学生刻作。如果时间充裕,刻作图形可由儿童自己决定,有的参加者就刻作出了海绵宝宝、铜钱等图形。现场气氛融洽,参与者和举办者都收获良多。
(三)旅游中的非遗体验组织
现在的体验基本上渗透在很多旅游之中,但作为非遗体验还是一种新的旅游模式。这种活动渗入到体验式旅游之中,又能够将地域文化进一步宣传。留青竹刻是常州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拉动旅游经济的机遇下,外地游客来到常州,游玩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其他地区很少涉足。皆因为常州市没有着力打造本地区的“常州旅游文化生态”。常州留青竹刻从业人数近百人,完全可以组织留青竹刻体验旅游,邀请老一辈的刻作人讲讲刻作的历程,看看中层刻作者的刻作室,体验一下留青竹刻的刻作,结束时每人都有自己刻作的小作品,集游览、鉴赏、听讲座、刻作体验为一体,全方位地宣传常州的非遗文化。 三、“非遗”体验推进非遗传承发展策略
(一)保留非遗技艺中实践的特点与特色
本文所述的“非遗”体验是指将繁复的传统工艺简化后,使之保留相应的趣味性流程,让有好奇心的人们易于上手制作,让人们在了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传统技艺体验。它有时效高、易操作、流程快的特点。
以留青竹刻为例,留青竹刻的刻作流程包括:采竹、煮竹、晾晒、保管、制器、回稿、刻作、上光等工序,其中的每一道工序又分为诸多小知识点,一件作品的成稿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如何将如此耗时的竹刻技艺传达给参加体验的人员呢?这就需要找出工序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刻作。参加体验的人员都是对于刻作有一定兴趣的人员,有的人员刻作过木刻,有的人员学习过篆刻。体验时效较短的状况下,教师讲解一下刻作的流程,刻刀的使用,注意的问题,就可以安排学员参与体验了。有时面对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员,刻作的图形可以因人而异,基本以图形简单、内容单一为主。刻作时没有太多的图形绘画基础要求。安排一个文字(如福)、一个简单的图案(如梅花、海绵宝宝)等较为适宜。
(二)着重突出非遗技艺体验的互动性
把繁复的流程简单介绍,重点讲述非遗体验中实践操作的部分,能够更多地吸引参与者。非遗体验的核心是通过人们的参与,提高参与人员对该技艺的兴趣,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员持久的刻作。如果讲述文化内容太多,刻作时间太少,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互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留青竹刻之中,竹刻历史、竹文化、竹人介绍等内容繁复,如果非遗体验中不能抓住重点,会让听众一头雾水。留青竹刻体验中,教师应该讲述简短的开场白,重点讲述刻刀的运用。详细地讲述刀具的刻作方法、刻作效果即可。安排更多的时间给参与者刻作,在其中进行良好的互动。只有参与者第一次刻作的作品较为完整,才能激励参与者对该技艺的信心。
(三)非遗体验需要依据非遗本身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够提供具有特色的体验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非遗文化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的形态,展现出了相应的地域特征。竹刻艺术基本上产生在南方竹林较多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方,地域艺术形式特征浓厚。安徽的竹刻艺术以陷地深刻、高浮雕为主,江苏的竹刻艺术以留青竹刻、浅刻为主,上海的竹刻以薄地阳文、透雕为主。不同的地域,竹刻艺术呈现的形式也不一样,使用的刀具也不同。非遗体验也应该因地制宜,各个地区依据本地域的竹刻特征,设计不一样的竹刻体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竹刻体验者在不同的地区感受到竹刻艺术的魅力。
“非遗保护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培育过程,非遗是文化延续的根脉,一种文化要想长盛不衰,必须整理、保存并保护好這些真正能代表本民族或地区文化特色的非遗,才有条件在这个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无论非遗用什么样的形式传播,非遗体验的最终目的还是非遗的传承。把非遗技艺中最引起观众兴趣的部分、最有特色的部分简化后与参与者互动,满足参与者的成就感,继而引导参与者爱好技艺,最终成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刘鑫,苏俊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辨析与实现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
作者简介:
丁大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班2020届学生。
【关键词】非遗;体验;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78-02
传统技艺类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是关键,传承人的优秀与否,与传承人的数目有密切的关系。传承人数多,在多数的传承人中总有出类拔萃者;传承人屈指可数,传承的技艺就前途堪忧。如何有更多的传承人,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传承技艺的特点特色,让技艺本身吸引爱好者,让更多爱好者加入,才能从爱好转为从事传统技艺者,在诸多从事传统技艺者中,优秀人才才能出现。如何让传统技艺吸引爱好者呢?传统技艺的体验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非遗”体验对象
(一)幼儿园教育中的亲子活动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国的非遗文化博大精深,非遗技艺对于儿童的动手能力有促进作用,不仅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能让儿童在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中,了解中国非遗文化。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是家长参与下幼儿的学习交流活动,它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非遗技艺体验融入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搭建起非遗文化与幼儿及其家长、家长与传统技艺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从而能够让家长也参与到非遗传承的了解队伍之中,既满足了幼儿对于非遗技艺的探索欲望,又能够让幼儿对于非遗技艺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制作过程中因为有亲人的呵护而保证非遗技艺的顺利实施。该活动也不仅仅限于幼儿及家长,少儿与大学生也可以实施。
(二)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体验相结合的实践
1.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
我国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涉及广泛,工业造型、视觉传达等。本科院校、专科院校都有相关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基本是在通识教育公选课中加入部分非遗类基础课程,或者在专业基础课中(必修和选修)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作为专业的拓展课程。非遗传承人的授课方式也基本以理论为主,非遗体验(实践)为辅。也不排除一些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就与“非遗”紧密相关,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陶都中等专科学校等。
2.高校中校园文化“非遗”体验活动
很多高校组织“非遗”进校园系列,学生成立 “非遗”爱好组群,部分大学生开展“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非遗”体验,同时也将“非遗”文化渗透到美育活动之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三)城市居住区老年活动中心
我国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扶持。“非遗”体验走进老年活动场所,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置体验流程,在相关工作者的协助下,在社区组织内开展“非遗”体验交流活动,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肢体活动、培养老年人的兴趣,也使非遗文化有了更加宽泛的传播。
二、“非遗”体验情境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课堂中线上线下培训
当前高校,师生们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并不陌生。由于中国高校慕课课堂中资格考试、技能考级的人群较多,而导致“非遗”文化在慕课中比例较少。但还是有部分高校教师在校园网内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郭琳教授在江苏理工学院开设SPOC课堂“留青竹刻鉴赏与技法”,同时,开设留青竹刻技法选修课程。在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中,利用线上答疑、线下指导等形式教授学生学习留青竹刻的刻作。有部分学生先是因为学分而来,看了部分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中刻作的物品较为简单、成效较快,就有了竹刻体验的冲动,要求线下指导刻作。当学生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就会有一部分的学生喜欢刻作、爱好刻作。这些学生会继续报名SPOC课堂,继续刻作作品直到学业结束。还有少数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继续刻作,通过网络与教师联系,继续制作留青竹刻作品。甚至于再次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完全以刻作谋生。
(二)社会组织的文艺活动
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群艺)馆等属于社会文艺活动组织场馆阵地,很多地区利用这些场馆面向少年儿童举办非遗体验,有的城市还在“老年大学”开设非遗体验、非遗学习班。此类非遗体验基于学员对于技艺本身的兴趣,但是限于时间短促和场地的限制,不能够形成体系化的培训机制。但是,参与“非遗体验”的人员越多,对于了解非遺的人也越深入,对于从事该非遗技艺人也有更多的尊重。实践中,对于非遗技艺人良好的沟通,也是对非遗的进一步宣传。上海嘉定竹刻博物馆利用本博物馆竹刻艺术的优势,经常举办关于竹刻文化的讲堂、活动。在竹刻艺术亲子活动中,利用10-15分钟简约介绍一下留青竹刻的刻刀用途,分发竹片,教导学生刻作。如果时间充裕,刻作图形可由儿童自己决定,有的参加者就刻作出了海绵宝宝、铜钱等图形。现场气氛融洽,参与者和举办者都收获良多。
(三)旅游中的非遗体验组织
现在的体验基本上渗透在很多旅游之中,但作为非遗体验还是一种新的旅游模式。这种活动渗入到体验式旅游之中,又能够将地域文化进一步宣传。留青竹刻是常州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拉动旅游经济的机遇下,外地游客来到常州,游玩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其他地区很少涉足。皆因为常州市没有着力打造本地区的“常州旅游文化生态”。常州留青竹刻从业人数近百人,完全可以组织留青竹刻体验旅游,邀请老一辈的刻作人讲讲刻作的历程,看看中层刻作者的刻作室,体验一下留青竹刻的刻作,结束时每人都有自己刻作的小作品,集游览、鉴赏、听讲座、刻作体验为一体,全方位地宣传常州的非遗文化。 三、“非遗”体验推进非遗传承发展策略
(一)保留非遗技艺中实践的特点与特色
本文所述的“非遗”体验是指将繁复的传统工艺简化后,使之保留相应的趣味性流程,让有好奇心的人们易于上手制作,让人们在了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传统技艺体验。它有时效高、易操作、流程快的特点。
以留青竹刻为例,留青竹刻的刻作流程包括:采竹、煮竹、晾晒、保管、制器、回稿、刻作、上光等工序,其中的每一道工序又分为诸多小知识点,一件作品的成稿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如何将如此耗时的竹刻技艺传达给参加体验的人员呢?这就需要找出工序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刻作。参加体验的人员都是对于刻作有一定兴趣的人员,有的人员刻作过木刻,有的人员学习过篆刻。体验时效较短的状况下,教师讲解一下刻作的流程,刻刀的使用,注意的问题,就可以安排学员参与体验了。有时面对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员,刻作的图形可以因人而异,基本以图形简单、内容单一为主。刻作时没有太多的图形绘画基础要求。安排一个文字(如福)、一个简单的图案(如梅花、海绵宝宝)等较为适宜。
(二)着重突出非遗技艺体验的互动性
把繁复的流程简单介绍,重点讲述非遗体验中实践操作的部分,能够更多地吸引参与者。非遗体验的核心是通过人们的参与,提高参与人员对该技艺的兴趣,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员持久的刻作。如果讲述文化内容太多,刻作时间太少,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互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留青竹刻之中,竹刻历史、竹文化、竹人介绍等内容繁复,如果非遗体验中不能抓住重点,会让听众一头雾水。留青竹刻体验中,教师应该讲述简短的开场白,重点讲述刻刀的运用。详细地讲述刀具的刻作方法、刻作效果即可。安排更多的时间给参与者刻作,在其中进行良好的互动。只有参与者第一次刻作的作品较为完整,才能激励参与者对该技艺的信心。
(三)非遗体验需要依据非遗本身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够提供具有特色的体验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非遗文化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的形态,展现出了相应的地域特征。竹刻艺术基本上产生在南方竹林较多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方,地域艺术形式特征浓厚。安徽的竹刻艺术以陷地深刻、高浮雕为主,江苏的竹刻艺术以留青竹刻、浅刻为主,上海的竹刻以薄地阳文、透雕为主。不同的地域,竹刻艺术呈现的形式也不一样,使用的刀具也不同。非遗体验也应该因地制宜,各个地区依据本地域的竹刻特征,设计不一样的竹刻体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竹刻体验者在不同的地区感受到竹刻艺术的魅力。
“非遗保护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培育过程,非遗是文化延续的根脉,一种文化要想长盛不衰,必须整理、保存并保护好這些真正能代表本民族或地区文化特色的非遗,才有条件在这个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无论非遗用什么样的形式传播,非遗体验的最终目的还是非遗的传承。把非遗技艺中最引起观众兴趣的部分、最有特色的部分简化后与参与者互动,满足参与者的成就感,继而引导参与者爱好技艺,最终成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刘鑫,苏俊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辨析与实现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
作者简介:
丁大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班2020届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