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源自生活,又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可见物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开展生活化教学,从而赋予物理课堂以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联系策略
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师要顺应新课程的理念,把课堂教学内容多与生活进行联系,使课堂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实现物理知识的构建,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 运用生活导入,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将要讲述的内容精心为学生安排生活事例作为课堂导入,就会很容易使学生有熟悉的感觉,可又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主动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功率》时,教师指着窗外正在兴建的教学楼:在地面上还有很多的砖需要运到上面去,你能想到什么方法?由于教学楼已经建了一段时间,学生每天都从那里经过,学生对运砖这个生活场景很熟悉:可以让工人把砖沿着楼梯搬上去,也可以用滑轮一批一批地运上去,还可以用起重机吊上去。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显得很满意:思考一下不论哪种方法,做的功是一样的吗?教师问到这里,学生就感觉不再只是生活问题了,学生沉下心开始思考教师的问题:是一样的。教师追着学生的回答:那么在这些方法中存在哪些区别?面对教师的一再追问,学生的物理思维被唤醒,经过讨论、交流,最终给出了答案:这些方法的用时不同。单靠工人搬时间会很长,而起重机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师用物理语言引导学生:换个说法就是做功不仅看多少,还要看做功的快慢。今天我们将学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新课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有种亲切感,这样学生就很容易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进行思考、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就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二、 引发生活冲突,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看到与自己认知出现偏差的情况,那么就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学生就会很积极地思考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这时教师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力的分解》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铁块和细线放到了讲桌上,在上课时就用细线把铁块绑住,并在两端各系一个绳套,这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分别用其中的一根细线和两根细线把铁块提起来,并要思考哪种情况细线更容易断掉。学生看着这个生活中总遇到的事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这时教师就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实际操作一下,只见学生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细绳慢慢地吊起了重物,很显然操作的学生神情很紧张,下面观察的学生的心也随着铁块被吊起悬了起来,好在细绳没有断掉;这时再用兩根细绳吊物体时就没有了刚刚的紧张感,观察的学生心情也很放松,这样两根细绳也安然把铁块吊了起来。就在学生暗自高兴的时候,教师接过这个装置,在学生不知情的状况下教师把两根细绳张开了一个很大的角度,学生看到了惊人的一幕:细绳断了,铁块随之掉了下去。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刚刚也是在用两根细绳想吊起铁块,细绳怎么就断了呢?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摆在了学生的面前,这时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学生就很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出现在哪里,回想学生与教师的实验操作哪里存在着不同,很自然就会想到是因为两根细绳的夹角发生了变化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教师给学生创设与认知出现冲突的场景,就会让学生在这种冲突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出现的问题,这将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这样就更加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探索物理知识。
三、 利用生活问题,培养探究精神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向学生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之间就会有争论和辨析,这样就会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很好地发挥出主体的作用,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而是让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教师首先让学生站在墙边,然后并拢双脚,用手支撑身体呈现出倾斜的状态,当学生完成了这个动作后,教师就要求学生在双脚不动的情况下恢复成站立的姿势。学生要想恢复姿势,势必要在手上用力支撑一下墙面。动作完成后,教师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请你回忆一下刚刚在恢复姿势时你所做的动作是什么?学生就会回想刚刚的动作,教师接着问: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时学生开始从物理的角度去思考,经过分析,学生就进入了讨论、交流状态,课堂上不时传来了争论声、辨析声、认同声,最后大家形成了一致的认识:要想站起来就要对手用力按压墙面,这时就能感觉到墙面也给手一个作用力。教师又让学生举例说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方面的实例,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思考生活中的这方面的实例,这时教师就给学生出示了两个弹簧秤互拉的情形,学生亲眼看到两个弹簧秤的读数是一样的,最终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体验,再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有相互的探究、讨论、交流,对于出现的不同意见,学生就会重新思考,自然就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后通过争论和辨析,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内容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让物理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理的影子,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这种欢愉的课堂氛围下,就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滕玉永,现就职于江苏省淮阴中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联系策略
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师要顺应新课程的理念,把课堂教学内容多与生活进行联系,使课堂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实现物理知识的构建,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 运用生活导入,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将要讲述的内容精心为学生安排生活事例作为课堂导入,就会很容易使学生有熟悉的感觉,可又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主动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功率》时,教师指着窗外正在兴建的教学楼:在地面上还有很多的砖需要运到上面去,你能想到什么方法?由于教学楼已经建了一段时间,学生每天都从那里经过,学生对运砖这个生活场景很熟悉:可以让工人把砖沿着楼梯搬上去,也可以用滑轮一批一批地运上去,还可以用起重机吊上去。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显得很满意:思考一下不论哪种方法,做的功是一样的吗?教师问到这里,学生就感觉不再只是生活问题了,学生沉下心开始思考教师的问题:是一样的。教师追着学生的回答:那么在这些方法中存在哪些区别?面对教师的一再追问,学生的物理思维被唤醒,经过讨论、交流,最终给出了答案:这些方法的用时不同。单靠工人搬时间会很长,而起重机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师用物理语言引导学生:换个说法就是做功不仅看多少,还要看做功的快慢。今天我们将学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新课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有种亲切感,这样学生就很容易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进行思考、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就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二、 引发生活冲突,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看到与自己认知出现偏差的情况,那么就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学生就会很积极地思考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这时教师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力的分解》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铁块和细线放到了讲桌上,在上课时就用细线把铁块绑住,并在两端各系一个绳套,这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分别用其中的一根细线和两根细线把铁块提起来,并要思考哪种情况细线更容易断掉。学生看着这个生活中总遇到的事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这时教师就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实际操作一下,只见学生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细绳慢慢地吊起了重物,很显然操作的学生神情很紧张,下面观察的学生的心也随着铁块被吊起悬了起来,好在细绳没有断掉;这时再用兩根细绳吊物体时就没有了刚刚的紧张感,观察的学生心情也很放松,这样两根细绳也安然把铁块吊了起来。就在学生暗自高兴的时候,教师接过这个装置,在学生不知情的状况下教师把两根细绳张开了一个很大的角度,学生看到了惊人的一幕:细绳断了,铁块随之掉了下去。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刚刚也是在用两根细绳想吊起铁块,细绳怎么就断了呢?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摆在了学生的面前,这时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学生就很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出现在哪里,回想学生与教师的实验操作哪里存在着不同,很自然就会想到是因为两根细绳的夹角发生了变化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教师给学生创设与认知出现冲突的场景,就会让学生在这种冲突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出现的问题,这将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这样就更加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探索物理知识。
三、 利用生活问题,培养探究精神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向学生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之间就会有争论和辨析,这样就会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很好地发挥出主体的作用,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而是让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教师首先让学生站在墙边,然后并拢双脚,用手支撑身体呈现出倾斜的状态,当学生完成了这个动作后,教师就要求学生在双脚不动的情况下恢复成站立的姿势。学生要想恢复姿势,势必要在手上用力支撑一下墙面。动作完成后,教师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请你回忆一下刚刚在恢复姿势时你所做的动作是什么?学生就会回想刚刚的动作,教师接着问: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时学生开始从物理的角度去思考,经过分析,学生就进入了讨论、交流状态,课堂上不时传来了争论声、辨析声、认同声,最后大家形成了一致的认识:要想站起来就要对手用力按压墙面,这时就能感觉到墙面也给手一个作用力。教师又让学生举例说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方面的实例,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思考生活中的这方面的实例,这时教师就给学生出示了两个弹簧秤互拉的情形,学生亲眼看到两个弹簧秤的读数是一样的,最终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体验,再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有相互的探究、讨论、交流,对于出现的不同意见,学生就会重新思考,自然就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后通过争论和辨析,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内容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让物理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理的影子,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这种欢愉的课堂氛围下,就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滕玉永,现就职于江苏省淮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