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证明,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吸收和掌握与学生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是紧密关联的。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学;兴趣;生活化;创新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考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新颖趣味的导入方式,美术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室要注意创设情境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营造的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也会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和技能,自身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教师要带领学生品尝美术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舒展与情感释放。笔者下面会围绕上述观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增强学生求知兴趣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联系。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有机地结合,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对教师及美术课堂有一种“新鲜感”。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造恰当的体验性学习情景,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学生求知的兴趣浓厚,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去认知。
例如: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是构成视觉形象的一种基本元素。在浙美版四年级美术《线的魅力》教学中,在继上周采风之后,本周美术课上,教师引导孩子们将对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树叶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课堂流程,通过“识线条--玩线条--评线条”几个环节的学习,体验叶脉,进一步探索运用线条这一绘画元素表现事物,让学生感受简简单单的线条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将他们采风喜爱的收集起来的叶子进行绘画创作,画好的叶子不要浪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气呵成,让学生做个简单的树叶贴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整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究中迎刃而解。
二、尊重学生的美术意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课堂学习。一个接近生活的导入,一个自主探究的引导,以及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学生积极的参与自身的“角色”,饱含热情的投入到美术创作中。教师还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他同学画面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之笔,或是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秀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达成知识目标。尊重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创作的意愿,实现层层阶梯式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例如:在浙美版一年级美术《走进新天地》带我们感受到了国画之美,美术之魅。教师课前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呈现彩陶和壁画等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利用工具进行绘画等兴趣。教师课前搜寻学生儿童作品制成的“百宝箱”吸引学生注意力,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之后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由于孩子们在学前教育就接触了油画棒和彩色水笔等,教师又详细介绍了有关国画绘画工具的几种基本用法,教师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也调动了积极性,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并在课程中融入“猜一猜,连一连”等游戏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展现了一节充满色彩的美术的乐趣。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活感受无处不在,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美术老师应該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尽精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体验的平台,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他们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增强了生活和游戏的经验。使学生在人文知识和普遍关怀里面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同时也在实践中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浙美版二年级美术《美丽的相框》教学中,陈老师精准运用多媒体教学,从学生校园生活的点滴入手,很快把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创作了多幅各具匠心的精美相框。教师用游戏激趣通过“设计、制作相框”环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用纸盘为自己的照片设计制作相框。在教师巧妙自然的步步引领下,学生明晰了相框的结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的学习形式,采用折、贴、粘、叠、剪、添等方法装饰相框,打开了创意的大门。整节课,教师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运用欣赏探究的方式,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思考,落实画、剪、贴等技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创意的花火,各种各样的内外框创意随之迸发。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美术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能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伟.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微[J]. 教师, 2014(16):84-84.
[2]李强.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快乐阅读, 2013(6):148-148.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学;兴趣;生活化;创新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考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新颖趣味的导入方式,美术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室要注意创设情境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营造的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也会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和技能,自身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教师要带领学生品尝美术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舒展与情感释放。笔者下面会围绕上述观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增强学生求知兴趣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联系。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有机地结合,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对教师及美术课堂有一种“新鲜感”。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造恰当的体验性学习情景,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学生求知的兴趣浓厚,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去认知。
例如: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是构成视觉形象的一种基本元素。在浙美版四年级美术《线的魅力》教学中,在继上周采风之后,本周美术课上,教师引导孩子们将对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树叶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课堂流程,通过“识线条--玩线条--评线条”几个环节的学习,体验叶脉,进一步探索运用线条这一绘画元素表现事物,让学生感受简简单单的线条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将他们采风喜爱的收集起来的叶子进行绘画创作,画好的叶子不要浪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气呵成,让学生做个简单的树叶贴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整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究中迎刃而解。
二、尊重学生的美术意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课堂学习。一个接近生活的导入,一个自主探究的引导,以及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学生积极的参与自身的“角色”,饱含热情的投入到美术创作中。教师还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他同学画面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之笔,或是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秀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达成知识目标。尊重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创作的意愿,实现层层阶梯式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例如:在浙美版一年级美术《走进新天地》带我们感受到了国画之美,美术之魅。教师课前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呈现彩陶和壁画等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利用工具进行绘画等兴趣。教师课前搜寻学生儿童作品制成的“百宝箱”吸引学生注意力,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之后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由于孩子们在学前教育就接触了油画棒和彩色水笔等,教师又详细介绍了有关国画绘画工具的几种基本用法,教师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观意愿也调动了积极性,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并在课程中融入“猜一猜,连一连”等游戏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展现了一节充满色彩的美术的乐趣。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活感受无处不在,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美术老师应該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尽精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体验的平台,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他们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增强了生活和游戏的经验。使学生在人文知识和普遍关怀里面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同时也在实践中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浙美版二年级美术《美丽的相框》教学中,陈老师精准运用多媒体教学,从学生校园生活的点滴入手,很快把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创作了多幅各具匠心的精美相框。教师用游戏激趣通过“设计、制作相框”环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用纸盘为自己的照片设计制作相框。在教师巧妙自然的步步引领下,学生明晰了相框的结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的学习形式,采用折、贴、粘、叠、剪、添等方法装饰相框,打开了创意的大门。整节课,教师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运用欣赏探究的方式,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思考,落实画、剪、贴等技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创意的花火,各种各样的内外框创意随之迸发。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美术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能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伟.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微[J]. 教师, 2014(16):84-84.
[2]李强.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快乐阅读, 2013(6):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