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工科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紧密与企业合作,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第一步。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中实施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出发点。教学实践证明,实施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育出深受企业欢迎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优质高职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33-02
高职专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是高职专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制定的依据是决定高职院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管理。传统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制定,更多的是考虑学校如何去组织教学,而往往较少考虑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的人才素质要求。因而基于校企合作机制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校企合作机制”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征,在于前者强调高等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性,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定位尺度。国家教育部早在2006年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要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把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将教学质量作为工程来做,视教学质量工程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基础;而对于专业教学来说,就在于做好专业的顶层设计,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然而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就是要在校企合作机制上有所创新,首先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进程和考核方法,校企合作不但贯穿于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案、教法与学法,还应该渗透到专业教学顶层设计中;其次,将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专业办学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可持续性、发展层次、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相互渗透程度;最后,校企合作不停留在合作文件的签署层面,比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包括生产项目信息的共享、专业课程教师与企业专家的相互聘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共同开发、产学研课题的共同申报与参与、校企合作成效的考核与奖励等。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流程
1.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基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开展专业教学的顶层设计,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社会输送优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依据。比如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综合考虑到大中小型船厂的实际情况,比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等大型造船企业校企合作,由于这些造船企业生产5万吨以上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天然气船等,它们代表了造船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因此与这些大型船舶企业合作,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解决,更重要的意义是为造船行业提供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目的与办学质量。在制定船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考虑到一些中小造船企业,比如泰州江北船厂、申泰船厂、泰州海联船厂等,这些中小船舶企业主要生产1千吨左右的船舶,船舶建造工艺比较传统,有的船厂如泰州申泰船厂主要为一些大型船厂生产配套的船舶分段,所以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也考虑到为地方小微经济建设服务,泰州地区有中小型船厂323家,已经成为泰州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有可持续性,又要有开拓创新性。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船舶专业办学立足于地方,服务于长三角造船企业,与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紧密深层次合作,成立厂中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放在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如船体放样、船体装配、船体焊接、船体检验实训项目在船厂完成,上述四项实训校内指导教师必须要驻厂,学生按照校企合作实训手册的要求完成相关实训科目训练,并通过技能考核,任课教师才能取得本实训课程的教学课时。其他一些实训课程如船舶CAD/CAM实训,则在学校船舶工程实训中心的机房去完成,钳工实训在学校省级机电实训中心进行。校企合作教学计划与以前的“2 1”模式不同,后者即前2年在学校上课,最后1年去船舶企业顶岗实习。根据“厂中校”的授课计划,第1学期在学校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数学、英语、工程力学、机械制图、计算机运用等;第2学期采取前1个月到“厂中校”造船企业参观,到车间做一些辅助工作,如板材预处理、套料等,对造船流程有大概了解,接着的2个月开始在本校讲授《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学期的最后1个月在“厂中校”上课,学校老师参与、主要由企业专家根据造船实际讲授一些船型的识图,如国外一些船舶设计所所设计的图纸等。第2学期的暑假到第3学期开学后1个月,到船厂做板材的成型加工、管路的预装、电器的预装配等,锻炼学生职业岗位的耐性。第3学期的第2、3月份在学校讲授《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设计基础》等课程,余下的时间直至春节在船厂进行船舶放样实训。其他时间安排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授课计劃,直至第6学期期中,均采取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船厂期间由厂方发给生活费,任课教师轮流跟班,吃住和学生一样在船厂,这样做的好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动力与努力方向,老师也得到锻炼,而学校提高了办学声誉。
3.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校企合作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根据课程教学来支撑,其中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开发相应的专业课程,是校企合作的基石,如《船舶材料与焊接工艺》这门课,焊接工艺的讲授既要照顾到传统工艺,又要兼顾到现代造船焊接工艺,如大型船舶企业,广泛采用自动化焊接,而在焊接课堂教学对于自动化焊接只能讲授其原理、功能,而自动化焊接工艺结合船厂实际使用,在造船情境讲授自动化焊接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焊接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处理,焊缝质量如何检验,在船厂讲授此类课程效果远比在学校上课好。因而,经过筛选出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应该深度校企合作开发,对于学校和船厂都有利,从而让学校有限的财力花在实训室建设的刀刃上。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深度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和一般专业人才培养的执行特征不同。就拿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来说,不但需要船厂的支持,还要综合考虑船厂的实际生产情况、企业专家的工作状态,其次才考虑校内专业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进度,力求在讲授课程知识点,校内教师与企业授课专家无缝对接,学校课程考核方式和船厂专家考核融通。在船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定期召开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专业共建座谈会,专任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深入到船体分段建构车间、船台大合拢工位等核心岗位,共同培养造船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造船一线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办学的指南针,又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课程学习内容、讲授方式方法、考核项目组合等,均需要依靠具有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需要全面体现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与学的关系,因而在制定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得到充分体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教研室对专业课程的教与学问题经过长时间调研和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由以下几个层面组成:(1)课程层面。对于高职教育开发的课程要充分研究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对象的接受特点和心智规律,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对于陈述性的知识点取舍应该按照情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原则,因而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课程开发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问题剖析;案例分析;任务分解;课程编制。(2)教学层面。教学层面是介于课程层面与学生接受层面之间。根据德国纳维亚职教理论,教学具有积极的内涵,使用一个教与学策略达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3)普通专科生接受层面。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得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以上的智能。职业院校教育的培养对象,与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相比,在智能结构方面有很大区别,是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培养,没有智能的高低之分,只有智力类型的不同。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都证明,具有不同智能类型的人,对于知识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形象思维强的人能比较快地获取策略性和经验性知识,这是高职教育学生的优势。
高职船舶教育学生传统式的学习通常是由教师准备、学校组织和控制,教师主要关注知识的再现。然而学习过程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学习的整体组成部分,因此,让高职学生学会自我定位,引导他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学习风格,教育他们找到对自己学问长进最为有效的自我导向学习方式。根據本课题组调查,船舶专业学生更偏向于行动学习型,即习惯于实际动手操作,所以在编写高职船舶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学生接受能力考虑制定不同层次、分层培养的授课计划。
参考文献:
[1]翟志华.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5).
[2]刘风娟.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33-02
高职专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是高职专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制定的依据是决定高职院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管理。传统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制定,更多的是考虑学校如何去组织教学,而往往较少考虑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的人才素质要求。因而基于校企合作机制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校企合作机制”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征,在于前者强调高等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性,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定位尺度。国家教育部早在2006年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要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把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将教学质量作为工程来做,视教学质量工程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基础;而对于专业教学来说,就在于做好专业的顶层设计,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然而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就是要在校企合作机制上有所创新,首先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进程和考核方法,校企合作不但贯穿于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案、教法与学法,还应该渗透到专业教学顶层设计中;其次,将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专业办学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可持续性、发展层次、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相互渗透程度;最后,校企合作不停留在合作文件的签署层面,比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包括生产项目信息的共享、专业课程教师与企业专家的相互聘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共同开发、产学研课题的共同申报与参与、校企合作成效的考核与奖励等。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流程
1.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基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开展专业教学的顶层设计,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为社会输送优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依据。比如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综合考虑到大中小型船厂的实际情况,比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等大型造船企业校企合作,由于这些造船企业生产5万吨以上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天然气船等,它们代表了造船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因此与这些大型船舶企业合作,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解决,更重要的意义是为造船行业提供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目的与办学质量。在制定船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考虑到一些中小造船企业,比如泰州江北船厂、申泰船厂、泰州海联船厂等,这些中小船舶企业主要生产1千吨左右的船舶,船舶建造工艺比较传统,有的船厂如泰州申泰船厂主要为一些大型船厂生产配套的船舶分段,所以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也考虑到为地方小微经济建设服务,泰州地区有中小型船厂323家,已经成为泰州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有可持续性,又要有开拓创新性。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船舶专业办学立足于地方,服务于长三角造船企业,与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紧密深层次合作,成立厂中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放在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如船体放样、船体装配、船体焊接、船体检验实训项目在船厂完成,上述四项实训校内指导教师必须要驻厂,学生按照校企合作实训手册的要求完成相关实训科目训练,并通过技能考核,任课教师才能取得本实训课程的教学课时。其他一些实训课程如船舶CAD/CAM实训,则在学校船舶工程实训中心的机房去完成,钳工实训在学校省级机电实训中心进行。校企合作教学计划与以前的“2 1”模式不同,后者即前2年在学校上课,最后1年去船舶企业顶岗实习。根据“厂中校”的授课计划,第1学期在学校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数学、英语、工程力学、机械制图、计算机运用等;第2学期采取前1个月到“厂中校”造船企业参观,到车间做一些辅助工作,如板材预处理、套料等,对造船流程有大概了解,接着的2个月开始在本校讲授《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学期的最后1个月在“厂中校”上课,学校老师参与、主要由企业专家根据造船实际讲授一些船型的识图,如国外一些船舶设计所所设计的图纸等。第2学期的暑假到第3学期开学后1个月,到船厂做板材的成型加工、管路的预装、电器的预装配等,锻炼学生职业岗位的耐性。第3学期的第2、3月份在学校讲授《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设计基础》等课程,余下的时间直至春节在船厂进行船舶放样实训。其他时间安排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授课计劃,直至第6学期期中,均采取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船厂期间由厂方发给生活费,任课教师轮流跟班,吃住和学生一样在船厂,这样做的好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动力与努力方向,老师也得到锻炼,而学校提高了办学声誉。
3.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校企合作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根据课程教学来支撑,其中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开发相应的专业课程,是校企合作的基石,如《船舶材料与焊接工艺》这门课,焊接工艺的讲授既要照顾到传统工艺,又要兼顾到现代造船焊接工艺,如大型船舶企业,广泛采用自动化焊接,而在焊接课堂教学对于自动化焊接只能讲授其原理、功能,而自动化焊接工艺结合船厂实际使用,在造船情境讲授自动化焊接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焊接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处理,焊缝质量如何检验,在船厂讲授此类课程效果远比在学校上课好。因而,经过筛选出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应该深度校企合作开发,对于学校和船厂都有利,从而让学校有限的财力花在实训室建设的刀刃上。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深度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和一般专业人才培养的执行特征不同。就拿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来说,不但需要船厂的支持,还要综合考虑船厂的实际生产情况、企业专家的工作状态,其次才考虑校内专业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进度,力求在讲授课程知识点,校内教师与企业授课专家无缝对接,学校课程考核方式和船厂专家考核融通。在船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定期召开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专业共建座谈会,专任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深入到船体分段建构车间、船台大合拢工位等核心岗位,共同培养造船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造船一线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办学的指南针,又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课程学习内容、讲授方式方法、考核项目组合等,均需要依靠具有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需要全面体现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与学的关系,因而在制定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得到充分体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教研室对专业课程的教与学问题经过长时间调研和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由以下几个层面组成:(1)课程层面。对于高职教育开发的课程要充分研究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对象的接受特点和心智规律,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对于陈述性的知识点取舍应该按照情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原则,因而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课程开发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问题剖析;案例分析;任务分解;课程编制。(2)教学层面。教学层面是介于课程层面与学生接受层面之间。根据德国纳维亚职教理论,教学具有积极的内涵,使用一个教与学策略达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3)普通专科生接受层面。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得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以上的智能。职业院校教育的培养对象,与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相比,在智能结构方面有很大区别,是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培养,没有智能的高低之分,只有智力类型的不同。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都证明,具有不同智能类型的人,对于知识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形象思维强的人能比较快地获取策略性和经验性知识,这是高职教育学生的优势。
高职船舶教育学生传统式的学习通常是由教师准备、学校组织和控制,教师主要关注知识的再现。然而学习过程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学习的整体组成部分,因此,让高职学生学会自我定位,引导他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学习风格,教育他们找到对自己学问长进最为有效的自我导向学习方式。根據本课题组调查,船舶专业学生更偏向于行动学习型,即习惯于实际动手操作,所以在编写高职船舶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学生接受能力考虑制定不同层次、分层培养的授课计划。
参考文献:
[1]翟志华.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5).
[2]刘风娟.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