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我大学毕业。在省城工作。17年前。父母随我一起居住生活。老屋空留乡间。风蚀雨驳,残破不堪。老屋屋檐下何时长出的两棵榆树,使老屋还不至于过于荒凉。但老屋是家。保留着家的历史、回忆和全部应有之义。
老屋并算不上老。大概建于1976年左右。那时农村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的兄弟姐妹都已长大,除了我和弟弟上学外,哥哥姐姐们都是生产队的棒劳力。工分最高,分粮最多,终于从上顿不接下顿走到了“不断顿”。但他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母亲着急。一方面筑巢引凤,一方面四处托媒婆,给儿子找媳妇。
那时,我10岁左右,依稀明白父母的难处,母亲是总设计师,她精打细算,冬天农闲时让哥哥姐姐把大米背到城里换成玉米面,以少换多,既可够吃,多余的又可换成钱。记得他们从这里出发,妈妈把一袋袋大米给他们送到肩上,把一个个烙馍给兜好,目送他们走出院子、再送出村头,嘱咐他们早点回来。我们家紧邻陇海铁路,附近有个四等小站,每天有许多客车、货车在这里停靠,算是交通便利。但他们没有车票钱,只能偷偷地爬上货车,有时是煤车,有时是油罐子车,有时是装生猪的。货车寒冷、没有准点、不知道能不能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抑或中途什么地方被赶下车,总之是听天由命。
也许一个冬季下来,会攒下买砖瓦的钱。
老屋前,原是一个大院子,种植了一院的榆树、楝树,又粗又高,遮天蔽日。盖老屋时,都成了栋梁之材。老屋的房梁、椽子、门窗都取之于院中的树木。
小时候,我常痴痴地观看燕子衔泥搭窝。一根根草衔过来,一口口泥土吐出来,用唾液把它们黏结在一起,一点点,日积月累,屋檐下,树杈上出现了一个个燕窝,
我的老屋就是这样盖起来的。砖瓦、水泥、石灰、沙子都是这样由父亲带领着哥哥姐姐用架子车拉回来的。
老屋六间,砖木结构。比起“里生外熟”(内侧是土坯,外层用砖)又进步一些。一分为三。两侧二哥、三哥住,中间我、弟弟与父母一起住。20世纪90年代初,二哥、三哥在老屋前面各自又建了新房,老屋成了放农具和杂物的地方。
老屋前是很平整的院子。夏天,常在院子中铺上凉席,听大人们聊天,看天上的银河和星辰,不知不觉进入梦乡;秋天,常在院子中晒玉米和棉花,特别是棉花,天天晒不完一样,我最怕让我摘棉花上附着的花叶。
老屋很简陋,但很温暖。每年冬天,母亲在屋中生起炉子,炉子旁泡上一大盆黄豆,膨胀、发芽。那一季,黄豆芽炖粉条白菜,酸汤丸子,吃得浑身上下热腾腾的:我怕冷,每天放学,母亲把我冰凉的手握在她手心中捂着,晚上用热水为我烫洗常生冻疮的手脚。那时我就懂我是最幸福的孩子。
在这间老屋,我享受着她的恬适、宁静和温暖。就像入了佛门圣地一样,没有诱惑、没有欲望、也没有让人心猿意马的理想,心无旁骛,闻鸡既起,挑灯夜战,读完初中,一路考上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很自然,很平淡,似乎就应该是这样的轨迹。
父母随我生活后,我很少回老屋。但老屋在我心中,永远是最安逸、最温暖、最踏实的地方。
摘自《档案界》网站
老屋并算不上老。大概建于1976年左右。那时农村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的兄弟姐妹都已长大,除了我和弟弟上学外,哥哥姐姐们都是生产队的棒劳力。工分最高,分粮最多,终于从上顿不接下顿走到了“不断顿”。但他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母亲着急。一方面筑巢引凤,一方面四处托媒婆,给儿子找媳妇。
那时,我10岁左右,依稀明白父母的难处,母亲是总设计师,她精打细算,冬天农闲时让哥哥姐姐把大米背到城里换成玉米面,以少换多,既可够吃,多余的又可换成钱。记得他们从这里出发,妈妈把一袋袋大米给他们送到肩上,把一个个烙馍给兜好,目送他们走出院子、再送出村头,嘱咐他们早点回来。我们家紧邻陇海铁路,附近有个四等小站,每天有许多客车、货车在这里停靠,算是交通便利。但他们没有车票钱,只能偷偷地爬上货车,有时是煤车,有时是油罐子车,有时是装生猪的。货车寒冷、没有准点、不知道能不能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抑或中途什么地方被赶下车,总之是听天由命。
也许一个冬季下来,会攒下买砖瓦的钱。
老屋前,原是一个大院子,种植了一院的榆树、楝树,又粗又高,遮天蔽日。盖老屋时,都成了栋梁之材。老屋的房梁、椽子、门窗都取之于院中的树木。
小时候,我常痴痴地观看燕子衔泥搭窝。一根根草衔过来,一口口泥土吐出来,用唾液把它们黏结在一起,一点点,日积月累,屋檐下,树杈上出现了一个个燕窝,
我的老屋就是这样盖起来的。砖瓦、水泥、石灰、沙子都是这样由父亲带领着哥哥姐姐用架子车拉回来的。
老屋六间,砖木结构。比起“里生外熟”(内侧是土坯,外层用砖)又进步一些。一分为三。两侧二哥、三哥住,中间我、弟弟与父母一起住。20世纪90年代初,二哥、三哥在老屋前面各自又建了新房,老屋成了放农具和杂物的地方。
老屋前是很平整的院子。夏天,常在院子中铺上凉席,听大人们聊天,看天上的银河和星辰,不知不觉进入梦乡;秋天,常在院子中晒玉米和棉花,特别是棉花,天天晒不完一样,我最怕让我摘棉花上附着的花叶。
老屋很简陋,但很温暖。每年冬天,母亲在屋中生起炉子,炉子旁泡上一大盆黄豆,膨胀、发芽。那一季,黄豆芽炖粉条白菜,酸汤丸子,吃得浑身上下热腾腾的:我怕冷,每天放学,母亲把我冰凉的手握在她手心中捂着,晚上用热水为我烫洗常生冻疮的手脚。那时我就懂我是最幸福的孩子。
在这间老屋,我享受着她的恬适、宁静和温暖。就像入了佛门圣地一样,没有诱惑、没有欲望、也没有让人心猿意马的理想,心无旁骛,闻鸡既起,挑灯夜战,读完初中,一路考上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很自然,很平淡,似乎就应该是这样的轨迹。
父母随我生活后,我很少回老屋。但老屋在我心中,永远是最安逸、最温暖、最踏实的地方。
摘自《档案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