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儿女,9岁3个月,因“右足异常、下肢不等长9年,加重2年”入院。患儿出生后其右足外观异常,呈马蹄内翻状,来本院门诊,行Ponseti方法石膏矫形两次。但患儿未及时复诊,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患儿逐渐出现右足外观明显异常,右小腿发育细小,右下肢短缩。5年前,患儿至当地医院门诊复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占位,右下肢短缩约3 cm;患儿4岁、5岁时在外院分别行“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非骨化性纤维瘤。近2年患儿右足马蹄内翻及双下肢不等长症状较前加重,行走时易摔倒,遂来本院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苏州 215000 俞皋现在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骨科,苏州 215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女,9岁3个月,因“右足异常、下肢不等长9年,加重2年”入院。患儿出生后其右足外观异常,呈马蹄内翻状,来本院门诊,行Ponseti方法石膏矫形两次。但患儿未及时复诊,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患儿逐渐出现右足外观明显异常,右小腿发育细小,右下肢短缩。5年前,患儿至当地医院门诊复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占位,右下肢短缩约3 cm;患儿4岁、5岁时在外院分别行“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非骨化性纤维瘤。近2年患儿右足马蹄内翻及双下肢不等长症状较前加重,行走时易摔倒,遂来本院就诊。患儿系足月顺产,出生情况无特殊,2岁能独立行走,但跛行,智力发育基本同正常同龄儿;无性早熟、性腺功能衰退;视力正常。家族内无类似病例。入院体检:全身皮肤菲薄,多处可见散在咖啡色素斑(n 图1),双膝关节处可见2处长约6 cm纵行手术瘢痕,行走时右下肢跛行,右足尖着地,足跟不着地,平卧位时体表测量右下肢短缩约4 cm,右侧足弓高,跟腱紧张,腓骨长短肌肌力0级,踝关节可背伸约-20°。入院诊断:①先天性马蹄内翻足;②双下肢不等长;③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非骨化性纤维瘤切除术后;④Jaffe-Campanacci综合征。入院后完善检查、科内讨论后,建议一期矫正右足跖屈畸形,二期行截骨矫形纠正下肢不等长,遂于2015年8月7日行“右侧跟腱延长术+右胫后肌转移术+跖筋膜松解术+石膏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门诊定期随访。n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癫痫定性及定位诊疗中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诊的可疑癫痫患儿31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观察记录患儿痫样放电检出率、放电特征、癫痫定性、癫痫持续状态和癫痫灶定位的具体情况。结果:在310例可疑癫痫患儿中,187例患儿为痫样放电(60.32%,187/310),其中清醒期痫样放电25.57%(48/187),睡眠期痫样放电64.71%(121/187),睡眠期和清醒期均出现痫样放电9.62%(18/187),睡
目的:探讨和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252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64例和足月儿组18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及临床转归。结果:两组患儿首发临床表现均以发热最常见,但早产儿组嗜睡、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n P0.05)。合并感染均以败血症为主,并发症主要为硬膜下积液和脑积水,早产儿脑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60
目的:分析6月龄以下婴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探讨其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及新生儿内科收治的61例川崎病婴儿[男34例,女24例,年龄2.2(1.7,3.1)个月]的临床资料。患儿病程1年冠状动脉n Z值仍≥2.5者定义为持续冠状动脉瘤。Cox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转归的相关因素。n 结果:61例婴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为52.5%(32/61),发生于病程的5(4,8)d。随访547(399,782)d,
目的:分析儿童威廉斯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主要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美国儿科学会威廉斯综合征表型评分标准,筛选出的可疑威廉斯综合征患儿19例为研究对象,行心脏CT及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19例患儿中,威廉斯综合征评分均≥6分,临床高度可疑。19例患儿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瓣上狭窄及肺动脉狭窄最多见(63.2%,12/19),其中3例合并主动脉弓缩窄,1例合并二尖瓣瓣叶畸形。主动脉
目的:研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经过以及预后,为其提供及时干预指导方向。方法:将2015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CAR-T治疗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免疫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需要转入PICU进一步治疗的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经过和多项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接受CAR-T治疗后出现CRS反应进入PICU,临床症状以呼吸窘迫(13例)和循环障碍(10例
目的:探讨脓毒症期间不同免疫器官内T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数量变化。方法:将8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脓毒症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脓毒症早期(造模后24 h)和晚期(造模后16 d)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和骨髓中CD4n +T细胞、CD8n +T细胞、CD4n +CD25n highFoxp3n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和CD4n
目的:探讨儿童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患儿(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抽取同期住院的110例无合并感染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108例,男68例,女40例,年龄(2.6±1.8)岁,5岁以下儿童100例(92.6%)。发病月份分布:1~3月61例,4~6月15例,7~9月13
目的:比较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laparoscopic pyloromyotomy,LP)与开腹幽门肌切开术(open pyloromyotomy,OP)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的安全性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中文关键词“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及英文关键词“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laparo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腔镜技术在小儿胸部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胸外科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经机器人辅助腔镜技术治疗的7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4例,女27例;患儿中位年龄为1岁4个月,范围为7个月11 d至14岁;患儿中位体重为11.5 kg,范围为7.2~93.5 kg。手术种类包括肺叶或肺段切除术50例,纵隔肿瘤切除术10例,食道裂孔疝修补联合抗反流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8例,膈肌折叠术1例。结果:除1例(1.4%,1/71)左
目的:检测中国儿童横膈高度指数(diaphragmatic height index,DHI)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在膈膨升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确诊为膈膨升的52例患儿相关资料。其中,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15.7个月,范围在2.0~132.0个月,将此52例患儿作为膈膨升组。收集同时期排除心肺疾病、脊柱侧弯畸形及无产伤外伤史儿童的胸部前后位X线片,共280例,作为正常儿童组,按年龄将280例儿童分为4个年龄段:①年龄<1岁儿童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