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魅力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可以引导影响对象向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历史教师也有其独特的职业群体魅力,笔者认为特定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形象魅力、教学魅力是历史教师魅力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历史教师;魅力;构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93-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所谓魅力,就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不同于美丽,不受年龄的制约,不因人的衰老而消失;也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因形象一般而不存在魅力。古往今来,大多成功的教育家,无一不是魅力四射的好教师。笔者认为,优秀的历史教师也有其特定的群体魅力。
一、人格魅力:充满智慧、幽默、宽容、乐观和爱
人格是教師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主要通过智慧、幽默、宽容、乐观和爱表达出来,能够展现历史老师深厚的人格积累。我们学校每学年都要让学生选出最受欢迎的老师,每次历史老师占大多数,他们毫无列外的幽默、乐观积极、有激情、有活力,能感染学生。爱也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爱的教育就是拥有爱心的教师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教育家夏丏尊在《爱的教育》中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课堂上,老师一张温暖的笑脸,这是魅力;老师能弯腰为学生捡起掉落在地上的水笔,这是魅力;在学生愤怒、激动的时候,老师能够安静地倾听,这是魅力;面对故意捣乱、挑衅的学生时,老师用智慧,轻松地幽它一默,化解所有的剑拔弩张,这是魅力……
二、学识魅力:终身学习,主动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除去尊敬老师的高尚人格外,还在于他们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人问一个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一堂效果非常好的观摩课,得到的回答是:我准备了整个一生!我的办公桌上、床头柜上、随身背包里,永远都会有一本书,所以我留给学生和同事印象就是手不释卷,我对自己的生活高度概括为两个词,教书,读书。其结果就是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了,作为中学课堂,很多学生曾经慕名来听我的课,我知道原因是什么。每次想到会有半个小时的集中阅读时间,我会由衷的喜悦
三、形象魅力:得体大方的仪态举止
形象魅力主要指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姿态表情等给人的印象,它是一名教师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精神面貌的外在显现。夏夫兹博里认为,“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丽而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教师的穿戴要体现出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职业美,做到协调和谐、得体入时、因地制宜。教师的形象魅力还表现为教态美和语言美,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境,组织恰当的言语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个体,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的师爱和人格、教师的学识和气质是教育的载体和风帆,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所携带的课程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魅力。教师以其独特的魅力支撑着教育这座千秋大厦。
四、教学魅力:生动有效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决不能单纯地照本宣科,而是通过自身准确生动的语言,落落大方的教态,美观合理的板书布局等将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健全心智,陶冶情操,吸收科学的“营养”。这种寓教于美的教学方式,就是讲课的艺术,从中方显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应增强课堂教学魅力,营造生动有效的教学氛围,从而成就课堂的精彩。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听课来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魅力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论
有人说:“教师必须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成就自己。”的确,作为教师要懂得“教学相长”这个道理。有追求、负责人、热爱历史教育事业的教师应该懂得发展自己,在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形象魅力和教学魅力的提升上下功夫,在创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军:对加强历史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新西部(理论版)[J],2015年第3期.
[2]王美琦:浅谈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修养,品牌[J],2014年第3期.
[3]李碧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的素质重塑,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09年第12期.
[4]刘春香: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方法,传承[J],2015第6期.
[5]郭继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结构要求,中国现代教育装备[J],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蒋业琼(1975年6月—),女,汉族,安徽含山人,中共党员,安徽省含山中学历史教师,管理学硕士。
【关键词】历史教师;魅力;构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93-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所谓魅力,就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不同于美丽,不受年龄的制约,不因人的衰老而消失;也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因形象一般而不存在魅力。古往今来,大多成功的教育家,无一不是魅力四射的好教师。笔者认为,优秀的历史教师也有其特定的群体魅力。
一、人格魅力:充满智慧、幽默、宽容、乐观和爱
人格是教師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主要通过智慧、幽默、宽容、乐观和爱表达出来,能够展现历史老师深厚的人格积累。我们学校每学年都要让学生选出最受欢迎的老师,每次历史老师占大多数,他们毫无列外的幽默、乐观积极、有激情、有活力,能感染学生。爱也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爱的教育就是拥有爱心的教师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教育家夏丏尊在《爱的教育》中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课堂上,老师一张温暖的笑脸,这是魅力;老师能弯腰为学生捡起掉落在地上的水笔,这是魅力;在学生愤怒、激动的时候,老师能够安静地倾听,这是魅力;面对故意捣乱、挑衅的学生时,老师用智慧,轻松地幽它一默,化解所有的剑拔弩张,这是魅力……
二、学识魅力:终身学习,主动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除去尊敬老师的高尚人格外,还在于他们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人问一个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一堂效果非常好的观摩课,得到的回答是:我准备了整个一生!我的办公桌上、床头柜上、随身背包里,永远都会有一本书,所以我留给学生和同事印象就是手不释卷,我对自己的生活高度概括为两个词,教书,读书。其结果就是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了,作为中学课堂,很多学生曾经慕名来听我的课,我知道原因是什么。每次想到会有半个小时的集中阅读时间,我会由衷的喜悦
三、形象魅力:得体大方的仪态举止
形象魅力主要指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姿态表情等给人的印象,它是一名教师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精神面貌的外在显现。夏夫兹博里认为,“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丽而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教师的穿戴要体现出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职业美,做到协调和谐、得体入时、因地制宜。教师的形象魅力还表现为教态美和语言美,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境,组织恰当的言语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个体,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的师爱和人格、教师的学识和气质是教育的载体和风帆,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所携带的课程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魅力。教师以其独特的魅力支撑着教育这座千秋大厦。
四、教学魅力:生动有效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决不能单纯地照本宣科,而是通过自身准确生动的语言,落落大方的教态,美观合理的板书布局等将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健全心智,陶冶情操,吸收科学的“营养”。这种寓教于美的教学方式,就是讲课的艺术,从中方显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应增强课堂教学魅力,营造生动有效的教学氛围,从而成就课堂的精彩。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听课来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魅力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论
有人说:“教师必须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成就自己。”的确,作为教师要懂得“教学相长”这个道理。有追求、负责人、热爱历史教育事业的教师应该懂得发展自己,在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形象魅力和教学魅力的提升上下功夫,在创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军:对加强历史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新西部(理论版)[J],2015年第3期.
[2]王美琦:浅谈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修养,品牌[J],2014年第3期.
[3]李碧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的素质重塑,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09年第12期.
[4]刘春香: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方法,传承[J],2015第6期.
[5]郭继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结构要求,中国现代教育装备[J],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蒋业琼(1975年6月—),女,汉族,安徽含山人,中共党员,安徽省含山中学历史教师,管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