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高级产物。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涉及到学校、师生、家长、环境、资源等多种因素,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将文化资本划分为三种表现形式: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为存在样态的具体形态;以图书、词典、机器等文化商品为表现形式的客观形态;将知识与技能得到承认并将其以社会公认的方式予以制度化的体制形态。本研究将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与智慧校园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运行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具体形态,定位智慧校园发展目标,开展研修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养成学生良好惯习,从而促进师生智慧成长;充实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智慧管理,完善资源配置营造智慧教育环境;形成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体制形态,开展教科研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发挥智慧教育功效,铸就学校文化品牌。从文化资本这一视角去指导智慧校园建设,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学校的系统变革,使智慧校园的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资本;智慧校园;智慧教育;学校文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智慧校园作为校园发展的高级形式,其建设发展受到众多教育技术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例,立足于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新时期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一)文化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文化资本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文化资本是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发挥着相同的功能。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具体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为存在样态;二是客观形态,以图书、词典、机器等文化商品为表现形式;三是体制形态,其表现为将知识与技能得到承认并将其以社会公认的方式予以制度化。在这三种状态中,具体形态是以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涵养知识、修炼技能、提高修养,最终通过交往、举止等形式表现出来;客观状态是理论知识以商品的形式展现,是可以传递的;而体制状态主要体现在得到法律制度的肯定,如教育资格认定方面的规定,从而使文化资本具有合法保障的价值。可以说,体制状态与前两种有所区别,是最重要的形态,因为它保护了文化资本的价值,赋予文化资本一种完全是原始性的资产。布迪厄认为,学生在学校这个场域中,通过身体力行,获得系统的知识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技能等文化资本,最终以考试的形式取得文凭获得社会承认。
(二)智慧校园的定义
关于“智慧校园”的定义,众多专家、研究者对此给出了多种的概念界定,黄荣怀教授定义智慧校园是一种通过互连互通的网络通信,向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以及智能决策,实现一种安全、便捷、开放、共享的教育教学环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利用各类智能设备积极开展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生态的重构和创新模式的研究,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目前,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是智慧教育在校园的落地应用,注重于构建泛在的全面感知环境,实施对校园服务、校园生活、教研活动的信息采集、智能分析、信息共享等智能化的管理,开展高效能的教与学,促进师生智慧发展的一种开放协同的新型校园生态。
(三)文化资本理论与智慧校园实践的契合点分析
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与文化资本的产出息息相关。文化资本的具体状态、客观状态和体制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本质特征,其路径离不开位于学校场域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文化产品(环境和资源)以及良好的体制化保障(社会认可)。通过学校场域中的教育实践活动,着重于学校文化资本的生成、积累、转化,实现文化的再生产(学校文化资本增值)以及教育产品的产出(师生良好惯习养成和学生学历的获得),从而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向前发展。
文化资本理论与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如图1所示)。一方面,文化资本理论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文化资本理论的指导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应注重教师、学生的身心熏陶,塑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智慧”教师,培养积极向上、踏实奋进的“智慧”学生,从而在学校场域中为教师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要求我们致力于开发学校的环境资源,加人更多的文化要素,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实现知识的有效传导;另一方面,智慧校园的建设促进了学校文化资本的增值。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学生养成良好惯习,有助于学校场域打造智慧空间,从而进一步获得政府与社会的认可,扩大学校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文化资本理论下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文化资本的运用实践,也彰显了文化资本理论的现实生命力。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运用文化资本理论,做到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
(一)运行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具体形态,助力师生智慧成长
布迪厄指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积累文化资本要在具体形式当中进行,通过预设的具体化和实体化的过程,采用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过程十分漫长,而且投资者必须身体力行。当积累的文化资本被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时,“对于隐藏在学校组织当中的文化资本,只有通过教育者推行教育实践、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成效,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劳动(身体和脑力的融合)、学生的学习劳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才能铸就文化资本的积累与提升。因此,學校在推行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在学校办学理念背景下定位建设目标,注重教师教学技能和师德修养的提升,着力关注学生惯习养成教育活动,从而实现师生的智慧成长。
1.根植学校文化理念,定位智慧校园目标
学校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精神理念是重要的文化资本,在学校办学理念背景下定位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对适应社会与学生的发展诉求大有裨益,从而打造智慧校园的品牌文化。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隶属于华南理工大学,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学校在“明理至善”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理通天地、善效古今”的办学口号鞭策下,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智慧校园建设总体目标设定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构建智慧环境,实施理善教育,实现学校智慧管理,重点打造“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融合”的特色品牌,将学生塑造成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健全体魄与智慧学习”等综合素养的良善公民,打造充满爱、有温度、有深度的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的确立,对学校建设新型的智慧育人生态,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深远。
2.开展研修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了行动者在文化上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包括了其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气质以及文化背景的总和”。在学校这个场域中,教师作为文化资本的载体,其连接着学校和学生,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这一文化产品的教育效果。通过搭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发展平台,开展研修,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智慧型”教师,用自身的知识、技能、气质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引领者。通过校本研修,专家讲座,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比赛,运用技术改变教与学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技术应用的智慧型教师团队。探索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大數据手段、运用智慧课堂云平台,融入智能终端,积极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教学方法与策略。开展教育技术引领下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培养教师的科研兴趣,了解前沿的教育科研发展动向,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从而提升其科研能力,以课题为依托推进智慧校园实验研究项目的开展。开发具有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和评价的平台,如教师电子成长档案袋,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和展示教师在师德师风、学习进修、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性管理,以此成就教师,引领教师自主自觉的成长。采取积分制的开放共享资源中心,通过积分规则鼓励用户上传已有资源和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同时资源中心实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协同备课,线上线下的教研活动相结合,促进资源的共享。建立公开课报课评课平台,教师在平台可以自主申报公开课的时间、地点、科目、内容等,上传教案、课件陔资源与学校资源库对接,有积分兑现1,每位老师登录手机端就能清楚地了解每天公开课的详情,在手机端注册听课、评课;授课教师课后能及时看到大家的评论,反思优缺点,改进教学。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3.养成学生良好惯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脑力学习积累了个体身体内在的文化知识,使个体的精神和肉体融合的部分表现出一种固定的外在文化表象,从而使身体教育成为一种持久惯习化的文化资本。这种惯习化的文化资本更具记忆持久性,并通过身体行为的反复强化演变为“惯习教育”。智慧教育体系以核心素养为基点和核心,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这种身体化的惯习教育。
信息技术以其集成性、多样化、生动性等特点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拓了新的教育天地,使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更加注重分析、评价、创造等人的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学校依托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型学习生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储量、实践能力、思辨精神和合作创新等良好惯习,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如图2所示)。开展基于WISE平台的科学探究活动,利用交互白板、平板终端、传感器等技术设备,进行多学科的整合重构,提升学生综合探究能力。依托互联网络,开展STEM教育的《设计再生纸》课程,通过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系统性的知识架构,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引进VR全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景,参与沉浸式的体验,拓展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创客教育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先后开设了Scratch游戏设计课程、APP Inventor编程、3D造物、无人机航拍等课程,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法、情境法、问题指导法让学生通过课程中的知识工具来展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创作灵感,学生通过模仿、分析和动手操作等步骤来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小项目,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高校资源,开发融合人工智能及AR/VR的科学课程,以适应未来新的教育方式。在智慧课堂教学方面,利用智能终端(BYOD方式)进行互动反馈教学,为学生创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互动中学习新知,并且通过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基于智慧型应用开展的学生评价,体现了即时性、过程性、多元化特点。结合办学理念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制定了《至善少年评价方案》,开发V校评价系统,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即时的全方位评价。线下的至善币和线上的勋章奖励、教学评价和德育评价、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学校评价和家长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在V校平台开展,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档案。多维度、更客观的过程性综合素养评价,让学生即时感知和被激励,实现了“伴随式”大数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智慧评价。 这些智慧校园环境下开展的教育探究活动以及科学评价,使学生的文化知识不断累积、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文化视野愈益开阔,最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二)充实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营造智慧教育环境
布迪厄认为,“资本是一种价值或潜能,能够再生产或创造剩余价值,因此在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外化方式是必须借助确切的或固定的形式”。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是通过物体表现出来,例如绘画、书法作品等,这种资本可以像物质产品一样直接进行传递。这一观点给智慧校园建设的启示就是要创设智慧校园环境,建立完备的教育资源,实施智慧管理,同时提供教育产品支持。
1.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学校智慧管理
智慧校园作为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实现了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人、设备、环境与资源以及社会性等因素进行有机整合。智慧校园的建设为文化资本的渗透提供了载体。首先,做好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的顶层设计,成立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智慧校园建设目标、任务、措施、步骤等,有序高效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把智慧校园建设经费列入专项经费,有保障建设、应用、运维经费,并形成制度化、可持续投入机制。建立完备各种智慧校园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專用场室、教师培训、运行维护、校园安防系统管理制度等,确保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其次,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家长五个方面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校园中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和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实现联互通,促进校园各种数据的有效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云端共享、应用服务的高度集成,搭建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在学校层面,构建高效的校园管理体系,例如行政办公OA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管理等涉及校园各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建设,进行对学校安全、基础服务、日常办公、教学教务、后勤管理、能源资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标准化的管理,实现学校工作的智慧运行。在教师层面,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的各大系统,例如网络教研系统、教师研修中心、教师成长档案系统、教师绩效管理系统、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等,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将教学工作信息化与规范化。在学生层面,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平台、智能课堂、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长情况的过程性管理。在社会层面,通过基础服务平台、校园门户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号系统的建设,让全校对外展示、对内管理形成统一的窗口,提升学校知名度。在家长层面,建立家校互联的家校互通平台,结合校比邻APP实现考勤推送、拓展选课、素质评价、课堂表现、校园动态、校园缴费、在线直播、成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自动推送到家长的手机终端,拓宽教育渠道,实现家校共育。
2.完善资源配置,打造智慧教学空间
智慧校园拥有虚实结合的特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学校的每间教室、功能室都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纳米黑板,建设有录播室、智慧课室、全部接人了无线网络并配有公共平板电脑或学生自带设备,接人智慧课堂云平台等,有效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分层教学和智能化精准教学。在充分共享国家、省、市、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校内“教学视频资源云平台”,购置资源和校本资源相结合,丰富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研究院资源,建立科技教育联合研究基地、各类数字化教学实验室、创客实验室、机器人活动室、AR/VR实验室等信息化特色场室,使学生能利用互联网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有效实现以自主协作、个性按需、泛在感知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培养智慧型学生。
学校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结合信息化的硬件营造氛围,充实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利用数字化智能信息传播终端,滚动播放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安装电子班牌,利用V屏展示学校德育特色、班级文化特色,形成积极向上、明理至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一班一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智慧图书馆,装配几十万册电子书籍,实现自动借阅,方便师生阅读,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学校应将交互技术融合于各种校园活动,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并形成特色。学科节活动中,教师用交互技术进行互动游戏,寓教于乐。校歌《梦想闪亮》融入“白板”元素,体现了现代技术的深度运用,创设了灵动的教学活动、幸福的校园生活,形成一定的校园文化信息化特色。
(三)形成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体制形态,铸就学校文化品牌
在学校场域中,体制形态的文化资本实际上是具体形态的文化资本的客观化。体制形态的文化资本给个体带来超常的价值,开展智慧校园的探索彰显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学校得到更多有合法保障的文化资本,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遇。
1.教学成果收效显著,得到体制认证
智慧校园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使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解决原有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灌输而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心灵呵护的问题,学校依托国家、省、市多级多项科研课题,借助交互技术(含交互式电子白板、即时应答器、互动软件、移动终端、APP等),努力探索“互联网 ”的智慧课堂新型模式,深入研究技术、工具和学习方式间的具体关系,在理论建构、教学流程、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课堂文化、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了“交互技术促进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和实践”的系列教学成果,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交互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融合”理念,即软件与硬件的融合、软件与软件的融合(如知识建构类的互动软件、互动资源)、硬件与硬件的(如传感器与白板)融合、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构建了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从“深度融合”走向“融合创新”,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智慧生态环境下,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2.学校文化品牌形成,影响辐射广泛
在智慧校园生态环境下,学校开展了基于信息化平台为载体的德育特色活动、“明理至善”办学理念下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技术赋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有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探索,荣获中央电教馆颁发的“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卓越学校”的称号,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首批智慧校园实验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天河区科技项目特色学校。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智慧校园开放日活动,协办全国规模的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承办天河区教育信息化推广会,交流智慧校园建设经验,展示师生智慧应用成果,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带动了学校文化的建设,塑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影响辐射广泛,吸引全国各地同行来校参观学习。
学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利用智慧校园的现代化信息平台,通过对接帮扶等途径,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学校长期与云南、贵州、青海和广东清远等多所中小学校,结成帮扶对子,着力对广西、云南、贵州等教育资源稀缺的边远省份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远程支教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环境,面向结对学校师生,开放各种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研讨、协同教学等结对帮扶活动,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而不懈努力。结对帮扶成果两次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得到社会一致认可。
学校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智慧校园的建设对学校管理的变革、教学模式的创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的环境下,智慧校园必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从文化资本这一社会学的角度,提供新的视角去指导智慧校园建设,必将使智慧校园的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资本;智慧校园;智慧教育;学校文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智慧校园作为校园发展的高级形式,其建设发展受到众多教育技术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例,立足于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新时期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一、文化资本理论与智慧校园实践的契合点
(一)文化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文化资本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文化资本是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发挥着相同的功能。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具体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为存在样态;二是客观形态,以图书、词典、机器等文化商品为表现形式;三是体制形态,其表现为将知识与技能得到承认并将其以社会公认的方式予以制度化。在这三种状态中,具体形态是以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涵养知识、修炼技能、提高修养,最终通过交往、举止等形式表现出来;客观状态是理论知识以商品的形式展现,是可以传递的;而体制状态主要体现在得到法律制度的肯定,如教育资格认定方面的规定,从而使文化资本具有合法保障的价值。可以说,体制状态与前两种有所区别,是最重要的形态,因为它保护了文化资本的价值,赋予文化资本一种完全是原始性的资产。布迪厄认为,学生在学校这个场域中,通过身体力行,获得系统的知识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技能等文化资本,最终以考试的形式取得文凭获得社会承认。
(二)智慧校园的定义
关于“智慧校园”的定义,众多专家、研究者对此给出了多种的概念界定,黄荣怀教授定义智慧校园是一种通过互连互通的网络通信,向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以及智能决策,实现一种安全、便捷、开放、共享的教育教学环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利用各类智能设备积极开展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生态的重构和创新模式的研究,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目前,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是智慧教育在校园的落地应用,注重于构建泛在的全面感知环境,实施对校园服务、校园生活、教研活动的信息采集、智能分析、信息共享等智能化的管理,开展高效能的教与学,促进师生智慧发展的一种开放协同的新型校园生态。
(三)文化资本理论与智慧校园实践的契合点分析
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与文化资本的产出息息相关。文化资本的具体状态、客观状态和体制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本质特征,其路径离不开位于学校场域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文化产品(环境和资源)以及良好的体制化保障(社会认可)。通过学校场域中的教育实践活动,着重于学校文化资本的生成、积累、转化,实现文化的再生产(学校文化资本增值)以及教育产品的产出(师生良好惯习养成和学生学历的获得),从而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向前发展。
文化资本理论与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如图1所示)。一方面,文化资本理论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文化资本理论的指导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应注重教师、学生的身心熏陶,塑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智慧”教师,培养积极向上、踏实奋进的“智慧”学生,从而在学校场域中为教师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要求我们致力于开发学校的环境资源,加人更多的文化要素,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实现知识的有效传导;另一方面,智慧校园的建设促进了学校文化资本的增值。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学生养成良好惯习,有助于学校场域打造智慧空间,从而进一步获得政府与社会的认可,扩大学校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文化资本理论下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文化资本的运用实践,也彰显了文化资本理论的现实生命力。
二、文化资本理论支持下智慧校园的构建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运用文化资本理论,做到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
(一)运行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具体形态,助力师生智慧成长
布迪厄指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积累文化资本要在具体形式当中进行,通过预设的具体化和实体化的过程,采用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过程十分漫长,而且投资者必须身体力行。当积累的文化资本被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时,“对于隐藏在学校组织当中的文化资本,只有通过教育者推行教育实践、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成效,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劳动(身体和脑力的融合)、学生的学习劳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才能铸就文化资本的积累与提升。因此,學校在推行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在学校办学理念背景下定位建设目标,注重教师教学技能和师德修养的提升,着力关注学生惯习养成教育活动,从而实现师生的智慧成长。
1.根植学校文化理念,定位智慧校园目标
学校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精神理念是重要的文化资本,在学校办学理念背景下定位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对适应社会与学生的发展诉求大有裨益,从而打造智慧校园的品牌文化。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隶属于华南理工大学,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学校在“明理至善”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理通天地、善效古今”的办学口号鞭策下,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智慧校园建设总体目标设定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构建智慧环境,实施理善教育,实现学校智慧管理,重点打造“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融合”的特色品牌,将学生塑造成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健全体魄与智慧学习”等综合素养的良善公民,打造充满爱、有温度、有深度的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的确立,对学校建设新型的智慧育人生态,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深远。
2.开展研修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了行动者在文化上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包括了其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气质以及文化背景的总和”。在学校这个场域中,教师作为文化资本的载体,其连接着学校和学生,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这一文化产品的教育效果。通过搭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发展平台,开展研修,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智慧型”教师,用自身的知识、技能、气质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引领者。通过校本研修,专家讲座,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比赛,运用技术改变教与学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技术应用的智慧型教师团队。探索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大數据手段、运用智慧课堂云平台,融入智能终端,积极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教学方法与策略。开展教育技术引领下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培养教师的科研兴趣,了解前沿的教育科研发展动向,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从而提升其科研能力,以课题为依托推进智慧校园实验研究项目的开展。开发具有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和评价的平台,如教师电子成长档案袋,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和展示教师在师德师风、学习进修、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性管理,以此成就教师,引领教师自主自觉的成长。采取积分制的开放共享资源中心,通过积分规则鼓励用户上传已有资源和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同时资源中心实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协同备课,线上线下的教研活动相结合,促进资源的共享。建立公开课报课评课平台,教师在平台可以自主申报公开课的时间、地点、科目、内容等,上传教案、课件陔资源与学校资源库对接,有积分兑现1,每位老师登录手机端就能清楚地了解每天公开课的详情,在手机端注册听课、评课;授课教师课后能及时看到大家的评论,反思优缺点,改进教学。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3.养成学生良好惯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脑力学习积累了个体身体内在的文化知识,使个体的精神和肉体融合的部分表现出一种固定的外在文化表象,从而使身体教育成为一种持久惯习化的文化资本。这种惯习化的文化资本更具记忆持久性,并通过身体行为的反复强化演变为“惯习教育”。智慧教育体系以核心素养为基点和核心,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这种身体化的惯习教育。
信息技术以其集成性、多样化、生动性等特点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拓了新的教育天地,使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更加注重分析、评价、创造等人的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学校依托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型学习生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储量、实践能力、思辨精神和合作创新等良好惯习,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如图2所示)。开展基于WISE平台的科学探究活动,利用交互白板、平板终端、传感器等技术设备,进行多学科的整合重构,提升学生综合探究能力。依托互联网络,开展STEM教育的《设计再生纸》课程,通过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系统性的知识架构,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引进VR全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景,参与沉浸式的体验,拓展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创客教育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先后开设了Scratch游戏设计课程、APP Inventor编程、3D造物、无人机航拍等课程,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法、情境法、问题指导法让学生通过课程中的知识工具来展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创作灵感,学生通过模仿、分析和动手操作等步骤来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小项目,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高校资源,开发融合人工智能及AR/VR的科学课程,以适应未来新的教育方式。在智慧课堂教学方面,利用智能终端(BYOD方式)进行互动反馈教学,为学生创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互动中学习新知,并且通过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智慧成长。
基于智慧型应用开展的学生评价,体现了即时性、过程性、多元化特点。结合办学理念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制定了《至善少年评价方案》,开发V校评价系统,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即时的全方位评价。线下的至善币和线上的勋章奖励、教学评价和德育评价、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学校评价和家长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在V校平台开展,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档案。多维度、更客观的过程性综合素养评价,让学生即时感知和被激励,实现了“伴随式”大数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智慧评价。 这些智慧校园环境下开展的教育探究活动以及科学评价,使学生的文化知识不断累积、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文化视野愈益开阔,最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二)充实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营造智慧教育环境
布迪厄认为,“资本是一种价值或潜能,能够再生产或创造剩余价值,因此在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外化方式是必须借助确切的或固定的形式”。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是通过物体表现出来,例如绘画、书法作品等,这种资本可以像物质产品一样直接进行传递。这一观点给智慧校园建设的启示就是要创设智慧校园环境,建立完备的教育资源,实施智慧管理,同时提供教育产品支持。
1.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学校智慧管理
智慧校园作为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实现了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人、设备、环境与资源以及社会性等因素进行有机整合。智慧校园的建设为文化资本的渗透提供了载体。首先,做好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的顶层设计,成立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智慧校园建设目标、任务、措施、步骤等,有序高效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把智慧校园建设经费列入专项经费,有保障建设、应用、运维经费,并形成制度化、可持续投入机制。建立完备各种智慧校园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專用场室、教师培训、运行维护、校园安防系统管理制度等,确保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其次,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家长五个方面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校园中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和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实现联互通,促进校园各种数据的有效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云端共享、应用服务的高度集成,搭建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在学校层面,构建高效的校园管理体系,例如行政办公OA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管理等涉及校园各个方面的应用系统建设,进行对学校安全、基础服务、日常办公、教学教务、后勤管理、能源资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标准化的管理,实现学校工作的智慧运行。在教师层面,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的各大系统,例如网络教研系统、教师研修中心、教师成长档案系统、教师绩效管理系统、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等,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将教学工作信息化与规范化。在学生层面,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学习资源平台、智能课堂、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长情况的过程性管理。在社会层面,通过基础服务平台、校园门户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号系统的建设,让全校对外展示、对内管理形成统一的窗口,提升学校知名度。在家长层面,建立家校互联的家校互通平台,结合校比邻APP实现考勤推送、拓展选课、素质评价、课堂表现、校园动态、校园缴费、在线直播、成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自动推送到家长的手机终端,拓宽教育渠道,实现家校共育。
2.完善资源配置,打造智慧教学空间
智慧校园拥有虚实结合的特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学校的每间教室、功能室都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纳米黑板,建设有录播室、智慧课室、全部接人了无线网络并配有公共平板电脑或学生自带设备,接人智慧课堂云平台等,有效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分层教学和智能化精准教学。在充分共享国家、省、市、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校内“教学视频资源云平台”,购置资源和校本资源相结合,丰富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研究院资源,建立科技教育联合研究基地、各类数字化教学实验室、创客实验室、机器人活动室、AR/VR实验室等信息化特色场室,使学生能利用互联网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有效实现以自主协作、个性按需、泛在感知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培养智慧型学生。
学校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结合信息化的硬件营造氛围,充实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利用数字化智能信息传播终端,滚动播放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安装电子班牌,利用V屏展示学校德育特色、班级文化特色,形成积极向上、明理至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一班一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智慧图书馆,装配几十万册电子书籍,实现自动借阅,方便师生阅读,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学校应将交互技术融合于各种校园活动,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并形成特色。学科节活动中,教师用交互技术进行互动游戏,寓教于乐。校歌《梦想闪亮》融入“白板”元素,体现了现代技术的深度运用,创设了灵动的教学活动、幸福的校园生活,形成一定的校园文化信息化特色。
(三)形成智慧校园文化资本的体制形态,铸就学校文化品牌
在学校场域中,体制形态的文化资本实际上是具体形态的文化资本的客观化。体制形态的文化资本给个体带来超常的价值,开展智慧校园的探索彰显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学校得到更多有合法保障的文化资本,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遇。
1.教学成果收效显著,得到体制认证
智慧校园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使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解决原有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灌输而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心灵呵护的问题,学校依托国家、省、市多级多项科研课题,借助交互技术(含交互式电子白板、即时应答器、互动软件、移动终端、APP等),努力探索“互联网 ”的智慧课堂新型模式,深入研究技术、工具和学习方式间的具体关系,在理论建构、教学流程、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课堂文化、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了“交互技术促进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和实践”的系列教学成果,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交互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融合”理念,即软件与硬件的融合、软件与软件的融合(如知识建构类的互动软件、互动资源)、硬件与硬件的(如传感器与白板)融合、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构建了i5E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从“深度融合”走向“融合创新”,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智慧生态环境下,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2.学校文化品牌形成,影响辐射广泛
在智慧校园生态环境下,学校开展了基于信息化平台为载体的德育特色活动、“明理至善”办学理念下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技术赋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有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探索,荣获中央电教馆颁发的“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卓越学校”的称号,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首批智慧校园实验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天河区科技项目特色学校。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智慧校园开放日活动,协办全国规模的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承办天河区教育信息化推广会,交流智慧校园建设经验,展示师生智慧应用成果,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带动了学校文化的建设,塑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影响辐射广泛,吸引全国各地同行来校参观学习。
学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利用智慧校园的现代化信息平台,通过对接帮扶等途径,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学校长期与云南、贵州、青海和广东清远等多所中小学校,结成帮扶对子,着力对广西、云南、贵州等教育资源稀缺的边远省份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远程支教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环境,面向结对学校师生,开放各种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研讨、协同教学等结对帮扶活动,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而不懈努力。结对帮扶成果两次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得到社会一致认可。
三、结语
学校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智慧校园的建设对学校管理的变革、教学模式的创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的环境下,智慧校园必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从文化资本这一社会学的角度,提供新的视角去指导智慧校园建设,必将使智慧校园的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