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人成才及建设良好班级的重要保证。自信是对自身的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的正确评价,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完成预定目标、战胜困难的基础和前提。自信心的强弱将关系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自我肯定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自信心 培养方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保持下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委婉地批评,多给予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孩子展示自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自信心的过程;一次大胆地发言或许就是以后大胆发言的开始;教师的讲评课上,一次对学生习作的表扬或许就能燃起他们学习创作的希望的火光;课外活动中一次从容地表演或许能造就一个人的终身追求。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让学生引以为豪的那些能力,注重课外兴趣小组对学生的影响,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好,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自由展示自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尊重自由,让学生充满自信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因此,在美术课上,我做到时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因为当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尊重、欣赏、接纳时,就会全心全意地与老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老师,从而使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久而久之,自信心将会增强。
自由活泼、无所畏惧,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画画是自由的、毫无束缚的;在雪白的墙上乱涂乱画,有时涂得很兴奋,很有激情,甚至有点自鸣得意,事后却招致大人们的厉色呵斥,这是许多人有过的共同经历。可曾知这使几多的“艺术天才”胎死腹中?如稍加诱发,其中必有上乘的“抽象艺术品”面世。我在教学中从不用成人的思维对孩子做太多的规定,即使临摹范画也允许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增删,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想象中的向日葵》这一课时,孩子们初次接触想象画,即使对想象画没有太多的了解,也已经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我没有让他们参考书本画,而是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下来,没有做很多规定,完全由孩子自由发挥,相信自己能画得比范画更棒。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由此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为师生的沟通和相互信任奠定了基础。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只要教师真诚持久地热爱和相信学生,师生间互相信任的桥梁就会架起,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生活在自信之中。
二、找到自我,让学生确立自信
自信心建立在充分估价自己的基础上。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会说“我不会的”、“我不行的”这种谦虚有余、张扬不足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培养和树立起自信心。一次美术课上,一个孩子兴奋地举着手,我感到他迫切希望回答问题,看着他的表情,我暗想,等他回答完了一定要好好表扬他,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示意其他学生耐心地听他讲,可他绞尽脑汁还是说不出来。怎么回事?看他举手的神情应该是有自己的想法,难道是紧张导致暂时遗忘?想到这里,我对他大胆举手回答问题提出了鼓励和表扬,他显得格外高兴。这一节课,他听得特别专心,画画也比较积极。基于上面的经历,以后我不轻易请他发言,只是试探性地挑特别简单的问题请他回答,他好不容易答对了,我会及时给予表扬,望着他灿烂的笑容,我似乎看到了他向着成功迈出了一大步。在以后的美术课上,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尽量挑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让他回答,并适当地鼓励他,他逐渐有了自信。
在高中阶段,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女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她们时常会感到学习“吃力”,认为自己不如男生,此时就应及时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我常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掌握学习”的教育思想来与她们分析,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就能完成学习课题,并非只有能力强的人才有完成高级学习课题的潜力。告诉她们,人的潜力很大,人的一生只用了自身潜力的10%,我们没有理由自怨自艾,并用身边成功女生的榜样来鼓励她们。况且,女生拥有细心、踏实、稳重和文科上的优势。所以,只要充满自信,及早行动,扬长避短,努力挖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有进步,就会有所收获。
毋庸置疑,人们的天赋及后天条件存在差异,对中学生来说,不能期望人人都成绩优异,出类拔萃。但教师要“研究”学生,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他们及早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三、及时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
对中学生来说,老师和家长是他们心目中的重要人物,而老师的地位具有权威性,他们最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肯定积极的,那么他们取得成功的自信也相对就强一些。相反,如果所获得的评价多是消极、否定的,他们的自信相对就差一些。教育实践证明,那些缺乏成功体验,经常受到呵斥责骂的学生往往会丧失自信心。在一般情况下,即使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如果经常受到消极的评价,久而久之,也会动摇甚至丧失自信心,所以要保证教育获得成功,教师对学生应该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责备,多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和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这一点对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尤为重要,在辅导中你会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总是用手捂着作业,不让老师和同学看,这是一种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原因是他们怕遭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对于这部分同学,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鼓励。轻轻地移开他们的手,真诚地说一声:“你画得还不错,看看这个地方画得多好啊。”再委婉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动手帮他们改一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而且内心会十分感谢你,就能激发出学习积极性。要想让学生喜欢你,那就多给他们鼓励信,多为他们加油。老师善于用亲和的语言使学生充满自信,比如:“你能跟同学愉快地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会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看到学生有了进步就要及时告诉他们:“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学生会因此信心倍增。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取得的点滴进步,以点燃心中的奋斗之火,使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还有希望”。当然,有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尽量不要用贬抑、否定的话语,更不可用“蠢货”、“白痴”、“傻瓜”、“笨蛋”、“不可救药”这类有伤学生自尊的词来批评学生。
四、体验成功,让学生增强自信
适度的成功体验往往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成功者的自我认识,从而增强自信,不断上进。因此教师应给他们创造各种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使他们在早期经历中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并确立适当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有这样一个初一年级的新生,在第一节绘画课上,同学们都在开心地画画,他却拿着笔不敢画。老师走到他旁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说:“你怎么不画画?”他说:“我不会画。”“会写你的名字吗?写出来让老师看看。”他慢慢地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你写的字很漂亮,怎么不会画画昵?正常字写得好的同学画就一定画得好。你会画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吗?”老师边鼓励边引导,他慢慢地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老师问他这个圆形像什么,他说像太阳。这位老师就启发他把圆形画成太阳后又因势利导:“你还会画什么形状?”他又画了三角形、正方形等,在老师的耐心启发下,他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画了出来。
五、挑战挫折,让学生巩固自信
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炼出来的。要使学生有所进步,将来有所成就,不仅要让他们在人生之初体验成功,而且要让他们适度地承受挫折,经受磨炼。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苦、痛、挫折和打击,心理素质相对较差。考试的失败、师长的批评、友情的失落、他人的误解等,都可能在他们的心中产生轩然大波,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这种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动摇在早期的顺境中通过体验成功而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因此,教师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坎坷与挫折。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品味”失败,引导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影响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一蹶不振。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时代,自信心则是迎接竞争与挑战的重要素质之一。教育工作者应面向未来,努力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为其成长和成才奠定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自信心 培养方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保持下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委婉地批评,多给予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孩子展示自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自信心的过程;一次大胆地发言或许就是以后大胆发言的开始;教师的讲评课上,一次对学生习作的表扬或许就能燃起他们学习创作的希望的火光;课外活动中一次从容地表演或许能造就一个人的终身追求。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让学生引以为豪的那些能力,注重课外兴趣小组对学生的影响,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好,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自由展示自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尊重自由,让学生充满自信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因此,在美术课上,我做到时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因为当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尊重、欣赏、接纳时,就会全心全意地与老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老师,从而使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久而久之,自信心将会增强。
自由活泼、无所畏惧,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画画是自由的、毫无束缚的;在雪白的墙上乱涂乱画,有时涂得很兴奋,很有激情,甚至有点自鸣得意,事后却招致大人们的厉色呵斥,这是许多人有过的共同经历。可曾知这使几多的“艺术天才”胎死腹中?如稍加诱发,其中必有上乘的“抽象艺术品”面世。我在教学中从不用成人的思维对孩子做太多的规定,即使临摹范画也允许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增删,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想象中的向日葵》这一课时,孩子们初次接触想象画,即使对想象画没有太多的了解,也已经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我没有让他们参考书本画,而是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下来,没有做很多规定,完全由孩子自由发挥,相信自己能画得比范画更棒。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由此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为师生的沟通和相互信任奠定了基础。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只要教师真诚持久地热爱和相信学生,师生间互相信任的桥梁就会架起,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生活在自信之中。
二、找到自我,让学生确立自信
自信心建立在充分估价自己的基础上。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会说“我不会的”、“我不行的”这种谦虚有余、张扬不足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培养和树立起自信心。一次美术课上,一个孩子兴奋地举着手,我感到他迫切希望回答问题,看着他的表情,我暗想,等他回答完了一定要好好表扬他,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示意其他学生耐心地听他讲,可他绞尽脑汁还是说不出来。怎么回事?看他举手的神情应该是有自己的想法,难道是紧张导致暂时遗忘?想到这里,我对他大胆举手回答问题提出了鼓励和表扬,他显得格外高兴。这一节课,他听得特别专心,画画也比较积极。基于上面的经历,以后我不轻易请他发言,只是试探性地挑特别简单的问题请他回答,他好不容易答对了,我会及时给予表扬,望着他灿烂的笑容,我似乎看到了他向着成功迈出了一大步。在以后的美术课上,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尽量挑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让他回答,并适当地鼓励他,他逐渐有了自信。
在高中阶段,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女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她们时常会感到学习“吃力”,认为自己不如男生,此时就应及时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我常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掌握学习”的教育思想来与她们分析,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就能完成学习课题,并非只有能力强的人才有完成高级学习课题的潜力。告诉她们,人的潜力很大,人的一生只用了自身潜力的10%,我们没有理由自怨自艾,并用身边成功女生的榜样来鼓励她们。况且,女生拥有细心、踏实、稳重和文科上的优势。所以,只要充满自信,及早行动,扬长避短,努力挖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有进步,就会有所收获。
毋庸置疑,人们的天赋及后天条件存在差异,对中学生来说,不能期望人人都成绩优异,出类拔萃。但教师要“研究”学生,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他们及早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三、及时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
对中学生来说,老师和家长是他们心目中的重要人物,而老师的地位具有权威性,他们最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肯定积极的,那么他们取得成功的自信也相对就强一些。相反,如果所获得的评价多是消极、否定的,他们的自信相对就差一些。教育实践证明,那些缺乏成功体验,经常受到呵斥责骂的学生往往会丧失自信心。在一般情况下,即使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如果经常受到消极的评价,久而久之,也会动摇甚至丧失自信心,所以要保证教育获得成功,教师对学生应该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责备,多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和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这一点对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尤为重要,在辅导中你会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总是用手捂着作业,不让老师和同学看,这是一种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原因是他们怕遭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对于这部分同学,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鼓励。轻轻地移开他们的手,真诚地说一声:“你画得还不错,看看这个地方画得多好啊。”再委婉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动手帮他们改一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而且内心会十分感谢你,就能激发出学习积极性。要想让学生喜欢你,那就多给他们鼓励信,多为他们加油。老师善于用亲和的语言使学生充满自信,比如:“你能跟同学愉快地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会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看到学生有了进步就要及时告诉他们:“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学生会因此信心倍增。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取得的点滴进步,以点燃心中的奋斗之火,使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还有希望”。当然,有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尽量不要用贬抑、否定的话语,更不可用“蠢货”、“白痴”、“傻瓜”、“笨蛋”、“不可救药”这类有伤学生自尊的词来批评学生。
四、体验成功,让学生增强自信
适度的成功体验往往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成功者的自我认识,从而增强自信,不断上进。因此教师应给他们创造各种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使他们在早期经历中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并确立适当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有这样一个初一年级的新生,在第一节绘画课上,同学们都在开心地画画,他却拿着笔不敢画。老师走到他旁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说:“你怎么不画画?”他说:“我不会画。”“会写你的名字吗?写出来让老师看看。”他慢慢地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你写的字很漂亮,怎么不会画画昵?正常字写得好的同学画就一定画得好。你会画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吗?”老师边鼓励边引导,他慢慢地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老师问他这个圆形像什么,他说像太阳。这位老师就启发他把圆形画成太阳后又因势利导:“你还会画什么形状?”他又画了三角形、正方形等,在老师的耐心启发下,他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画了出来。
五、挑战挫折,让学生巩固自信
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炼出来的。要使学生有所进步,将来有所成就,不仅要让他们在人生之初体验成功,而且要让他们适度地承受挫折,经受磨炼。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苦、痛、挫折和打击,心理素质相对较差。考试的失败、师长的批评、友情的失落、他人的误解等,都可能在他们的心中产生轩然大波,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这种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动摇在早期的顺境中通过体验成功而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因此,教师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坎坷与挫折。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品味”失败,引导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影响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一蹶不振。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时代,自信心则是迎接竞争与挑战的重要素质之一。教育工作者应面向未来,努力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为其成长和成才奠定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