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培养教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者管好一所学校的根本性工作。
校本研训具有目标的直接指向性、组织的自我主体性、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校内涵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基于现代教育的种种现实,学校尝试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建立成长档案、创新培养途径、改进研训措施和完善激励机制等研训途径的探索,寻找建立一套以学校为本、适合现代教师实际的校本研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力地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营造文化氛围。感召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一名专业人员,获得专业理论知识是专业成长重要维度。格里芬在《初任教师知识基础》一书的最后一章,赫然以“知识推动的学校”为题,突出了教师的知识在学校教师专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知识来源于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知识与经验,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好书伴我行”的读书活动。
1.学校除了为每位教师征订一份业务杂志,还给予每人每年200元的购书资金。鼓励教师经常性地光顾书店。选取适合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师业务指导书籍,不断充实与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2.确定双周星期三下午为学校读书日,全校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提高。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勤作摘记:开展读书笔记传阅与评比活动。
二、建立成长档案,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成长档案的建立,形成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它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就人的一般发展来说,自我意识起着重要作用。人只有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和自觉实践的对象,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才能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如此。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使得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实施终身教育成为必要。
学校引导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以档案的形式真实地记录教师成长的足迹。成长档案记录的内容一般为:对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认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认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在自己未来专业发展中,希望能够得到学校或同事的哪些帮助,现在专业发展中取得的点滴成绩等。每学年装档一次,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进行自身纵向与同事横向的对比与评价。
这种方式的付诸行动,使得教师能够理智地复现自己,控制今日的行为,筹划未来的自我,使得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也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以至最终真正达到理想的专业水平。
三、创新培训途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如果说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主动发展是内因,那么适宜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与专家的学术引领就是外因,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健康、快速地成长。
1.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促进作用。
一是采用新老教师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要求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拜一名老教师为师,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
二是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作用。每周定期由教研组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加强年级学科组的交流。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三是成立学科指导组。指导组成员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加强集体研讨活动,对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的教学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研究。
四是搞活校本培训。我校的校本培训不搞一刀切,培训内容也不相同,教师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求教师每周撰写一则读书笔记,每个月撰写一则课堂故事。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2.重视发挥专业引领的导向作用。
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尤其是经常性地与教研员、教科所、培训部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业务知识讲座,既解决了学校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许多疑难问题,又有效地扫除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充分利用专家讲学的机会,吸收成熟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让教师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四、改进研训措施。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实效
1.搭建校内备课与教学研讨平台。
从2001年起,学校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试行集体备课制,遵循“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原则。即先教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修改,课后再进行反思。备课在学校备课平台中操作,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更重要的是为下一学年的教学积累了资料与成功的经验。
引导教师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并专门建立了学校科研网和论文库,搭建起教师日常交流的平台。
2.认真开展教学反思,形成思考习惯。
认真开展课后反思,定期开展课堂故事讲演。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是教师自我更新的基础,没有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也就不可能取得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为了促使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不被遗忘,我校把教师的自我反思制度化,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个人课堂故事集。
3.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意识。明确解决教育教学的困难疑惑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明确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应该从属于教育本身。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科研为抓手,通过教科研的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研活动时围绕课题广泛讨论,有利于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师系统化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助于从经验走向规律,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现象走向本质,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
校本培训时根据课题开展学习,使教研活动有效地围绕课题,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重点,将学校教科研落到了实处,避免了以往教科研中的“从理论到理论,有用的没有研究,研究的没有用处”的怪现象,既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又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校本研训具有目标的直接指向性、组织的自我主体性、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校内涵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基于现代教育的种种现实,学校尝试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建立成长档案、创新培养途径、改进研训措施和完善激励机制等研训途径的探索,寻找建立一套以学校为本、适合现代教师实际的校本研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力地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营造文化氛围。感召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一名专业人员,获得专业理论知识是专业成长重要维度。格里芬在《初任教师知识基础》一书的最后一章,赫然以“知识推动的学校”为题,突出了教师的知识在学校教师专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知识来源于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知识与经验,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好书伴我行”的读书活动。
1.学校除了为每位教师征订一份业务杂志,还给予每人每年200元的购书资金。鼓励教师经常性地光顾书店。选取适合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师业务指导书籍,不断充实与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2.确定双周星期三下午为学校读书日,全校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提高。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勤作摘记:开展读书笔记传阅与评比活动。
二、建立成长档案,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成长档案的建立,形成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它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就人的一般发展来说,自我意识起着重要作用。人只有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和自觉实践的对象,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才能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如此。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使得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实施终身教育成为必要。
学校引导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以档案的形式真实地记录教师成长的足迹。成长档案记录的内容一般为:对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认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认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在自己未来专业发展中,希望能够得到学校或同事的哪些帮助,现在专业发展中取得的点滴成绩等。每学年装档一次,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进行自身纵向与同事横向的对比与评价。
这种方式的付诸行动,使得教师能够理智地复现自己,控制今日的行为,筹划未来的自我,使得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也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以至最终真正达到理想的专业水平。
三、创新培训途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如果说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主动发展是内因,那么适宜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与专家的学术引领就是外因,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健康、快速地成长。
1.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促进作用。
一是采用新老教师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要求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拜一名老教师为师,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
二是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作用。每周定期由教研组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加强年级学科组的交流。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三是成立学科指导组。指导组成员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加强集体研讨活动,对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的教学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研究。
四是搞活校本培训。我校的校本培训不搞一刀切,培训内容也不相同,教师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求教师每周撰写一则读书笔记,每个月撰写一则课堂故事。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2.重视发挥专业引领的导向作用。
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尤其是经常性地与教研员、教科所、培训部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业务知识讲座,既解决了学校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许多疑难问题,又有效地扫除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充分利用专家讲学的机会,吸收成熟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让教师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四、改进研训措施。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实效
1.搭建校内备课与教学研讨平台。
从2001年起,学校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试行集体备课制,遵循“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原则。即先教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修改,课后再进行反思。备课在学校备课平台中操作,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更重要的是为下一学年的教学积累了资料与成功的经验。
引导教师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并专门建立了学校科研网和论文库,搭建起教师日常交流的平台。
2.认真开展教学反思,形成思考习惯。
认真开展课后反思,定期开展课堂故事讲演。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是教师自我更新的基础,没有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也就不可能取得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为了促使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不被遗忘,我校把教师的自我反思制度化,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个人课堂故事集。
3.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意识。明确解决教育教学的困难疑惑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明确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应该从属于教育本身。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科研为抓手,通过教科研的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研活动时围绕课题广泛讨论,有利于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师系统化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助于从经验走向规律,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现象走向本质,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
校本培训时根据课题开展学习,使教研活动有效地围绕课题,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重点,将学校教科研落到了实处,避免了以往教科研中的“从理论到理论,有用的没有研究,研究的没有用处”的怪现象,既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又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