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的价值意蕴探微——以思政课为例

来源 :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oka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方哲学从逐利正当、捍卫尊严维度进行的价值反思,赋予获得感以人的生存价值诉求的内涵.马克思给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既是对获得感价值意蕴的唯物史观诠释,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得以形成的重要源泉.聚焦思政教育领域,高校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主旨内容,“思政课获得感”作为学生主体基于需要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作出的认知与评价,以学生群体根本利益的体现和实现为最终价值指向,本质上体现的是学生对于自由全面发展不懈追求的类特性,彰显的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其他文献
“经久不衰”的校外“兴趣热”应当受到严肃的教育检视,通过检视发现:“兴趣热”实际产生于家长群体的教育焦虑,兴趣班的产品市场也良莠不齐.校外兴趣班整体上不能承担培养儿童兴趣的使命,兴趣教育的主阵地应向校园回归.这首先需要对兴趣教育的真正内涵重新加以澄清,即兴趣应源于儿童的自我意志,兴趣应指向儿童的全面发展,兴趣教育的使命在于尊重儿童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并为儿童从事多方面兴趣活动打开大门.兴趣教育回归校园需要学校为儿童创造兴趣选择的主体并提供兴趣活动的“富源”.
为了变革育人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地积极开展课程改革,调整课程体系设计,但课程体系改革仍存在诸多弊端:课程单调,无法满足高中生自主选择性;选修课缺失,抑制高中生专项发展;课程难度固定,不适应高中生个体差异;缺少选课指导,学生选课具有随意性.为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改革,学校应丰富课程体系,充分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加大选修课的开发,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设计不同难度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落实选课指导政策,引导学生科学选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需要以法学教育为基础,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新时代,如何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熟悉我国法律体系且能够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成为当代经济法学教育,乃至于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立足经济法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深刻把握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原则,探究如何创新经济法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以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必然逻辑.在此转化过程中,立体、多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也逐步形成.教学空间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包括受教育者、教育者与教学组织.探索主体在教学空间中的需求,可以分析出教学空间演进的动力,进而推动静态教材体系向动态教学体系的有效转换,技术要素的需求介入,为这个转化进程赋予时代的表征与特色.
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推进高校党的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推动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推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度融合;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不断开创高等教育持续、快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由于对语文课程自足性确认不够,语文课程的内容建构争议不断,语文教学成效饱受争议,语文教师专业尊严受损严重.语文不是随意开放、完全借重他者的,语文课程自有其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相对独立的学科内涵.语文课程的自足性体现在学科内涵具有清晰、明确性,语文学科的知识具有系统、边界性,语文学科的价值具有丰富、独特性,母语习得的规律具有特殊、规范性.对语文课程自足性的确认,有助于增强教师“语文课程”意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助于强化语文教师专业思想表达,增强语文教学专业性;有助于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在后疫情时代,西方一些国家和政客企图利用疫情大搞意识形态渗透、颠覆活动,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破立与升维:首先,以“破”为基,直击本质,执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其次,以“立”为本,正本清源,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最后,价值升维,放眼世界,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责任意识是青少年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青少年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内心尺度并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和人际关系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的影响已经渗入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化为青少年责任认知形成提供丰富资源,为青少年责任情感激发提供多样途径,为青少年责任行为倾向生成提供崭新空间.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并存使青少年责任认知陷入迷惘,网络文化中的消极内容淡化青少年的责任情感,网络文化依存的虚拟环境干扰青少年的责任行为倾向.针对青少年责任意识培育面临的复杂境遇,提出弘扬先进网络文化、发挥积极网络文化的育人价值、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从理论构想到实践探索,已历经数个阶段.到如今,有必要以一种宏观的视角重新审视并规划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共生理论有助于明确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应然表征,构建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概念模型,厘定其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的内涵和体系结构.在审视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体化理念的碎片化理解、一体化方式的同质推进、一体化进程的良性挫败和一体化环境的缺失等问题的基础上,从共生单元的内生力、共生环境的外驱力和共生界面的耦合力等三个方面联合发力,为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提供共
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系统性工作的基础环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为适应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分析国内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探索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对策.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构建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教育体制,促进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融合式、内涵式发展.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