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宽:许身为国最难忘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崭露头角 学成归国
  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中产之家。1942年,他从著名的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战乱后的中国百业凋敝,面对与理想严重脱节的现实,陈能宽积极寻求出路,次年,他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远赴美国耶鲁大学。
  在耶鲁大学,他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又师从哥廷根学派大师、物理冶金学的著名学者麦休森(C. H. Mathewson)教授学习,于1950年获得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任职。
  在美9年,陈能宽系统钻研金属物理,作出了许多重要发现,发表了多篇有关“位错”的论文。他与R. B. Pond教授合作发表的《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被公认为是金属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创举,得到了国际冶金界同行的广泛认可。1952年10月,陈能宽在美国金属学会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这一论文后,当即引起了《纽约时报》科学记者的重视,在头版上给予新闻报道。也正是通过这篇文章,奠定了陈能宽在金属物理领域不可动摇的先驱地位。
  1955年底,陈能宽夫妇排除美国政府的重重干扰和阻挠回国,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他以长期在多种金属单晶体形变、再结晶以及核材料在高温高压下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经验,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验问题,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对新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 峥嵘岁月 攻克难关
  1960年6月,时年37岁的陈能宽突然接到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通知: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1964年改为院),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
  陈能宽受命担任一个重要研究室的室主任,身负两项重任:设计爆轰波聚焦元件,测定特殊材料的状态方程。这两项任务都是核武器事业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他率领一帮不满30岁的年轻人,来到官厅水库旁、长城脚下一座炸药试验场(代号17号工地),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在临时工号里,开始了前期炸药成型工艺试验。陈能宽身先士卒,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一站十几个小时,用一口普通大铁锅和幾只旧军用桶,熬煮和搅拌炸药。就这样,他们硬是用土办法浇铸出了上千枚实验炸药部件。
  炸药部件还要进行打炮实验,为了抓进度,往往是上个实验部件的硝烟尚未散尽,就要打第二炮。求得数据后,研究人员就用简陋的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来分析处理。
  三年饥荒时期,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塞外风沙弥漫,科技人员克服一切困难,患上了浮肿依然夜以继日地工作,陈能宽经常亲临一线组织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两年多几千次试验后,1962年9月,“内爆法”的关键技术环节获得验证,在化工、聚合爆轰设计、“增压”、实验测试等多方面的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核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状态方程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验问题。陈能宽和这帮年轻人果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
  3 两弹突破 功勋卓著
  1963年,陈能宽被任命为实验部主任和“冷试验”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爆轰物理、高压物理、中子物理、炸药部件和核材料部件研制等任务。
  1964年6月6日,进行的预定计划的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成功解决了核试验前一系列内爆物理学及相关的材料与工程问题,为我国首次核试验铺平了道路。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大地颤抖,天空轰鸣,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屹立天地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巨响,寰宇皆惊。短暂的兴奋后,陈能宽遵照上级精神,根据科技发展规律,立即率领全院职工致力于三件事:深化认识——原子弹研制的科技总结;扩大战果——原子弹要装备部队;继续攀登——向氢弹研制冲刺。
  因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氢弹研制,既要与法国争先,又要与美、苏比速度,难度相当之大。氢弹研制过程同样也遇到了一系列必须借助实验研究来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又是多次的探索—失败—总结—再探索的过程,又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在陈能宽的精心指导下,仍然是他率领那支年轻科技队伍艰苦奋战,与理论设计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将关键问题和工程科学问题逐一解决。
  1967年6月17日,在祖国大西北上空出现了两个太阳——中国人自力更生研制、设计、制造的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人仅用了4年的时间,我们不但赶在法国人前面爆炸了氢弹,而且所花的时间是所有核大国中最短的。
  4 多做少说 硕果累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陈能宽和王淦昌共同进行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的探索,开展了新一代起爆方式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验,陈能宽带领一大批工程师与电子学家,摸索出了一整套冷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技术途径以及工作制度,对我国的武器定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陈能宽再次抓住科技发展的脉搏,参与了中国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863”计划的前期论证工作,并直接参加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纲要的论证起草。
  1986年7月,陈能宽被任命为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次年2月,任国家863-410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这一年,他已64岁。
  履职新岗,陈能宽大力倡导在“两弹”研制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民主、自力更生、协同创新的优良作风。在原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他以“多做少说、多做不说”的工作作风,将全国各优势单位的科技力量集中起来协同攻关,组织专家作了大量跟踪、调研、动态分析、评估等工作,以及“863”计划有关领域的起草、制订和实施工作,为中国强激光技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0年,陈能宽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由他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他因多次成功领导核武器重大试验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5年,他因在“原子弹突破与武器化”和“氢弹突破与武器化”两项工作中的杰出贡献,和邓稼先一起,作为整个核武器集体的光荣代表,领取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6年5月27日,陈能宽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陈能宽心语
  如果我有什么不幸,你要想得开。当年我们抛弃洋房、轿车,带着儿女回国,正是为了干一番事业,让祖国富强。
  每一个人都应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我们抗战时期之所以能在窑洞里潜心读书,就是抱着要振兴祖国的坚定信念。
  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时至今日,面临着“复杂”的环境中的挑战,促进学科间的碰撞、交叉与融合,促进整体性认识,激发科学新思想,已是中国科学家需要再思三思的问题。
  我们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写篇大论文!
  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
  我们国家实行院士不退休制,那么就要愉快地工作到底。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对国外走过的路,力求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因而敢于攻关探险,能够少走弯路。我们注意在基础预研、单项技术和产品上下功夫,所以能够做出自己的发明创造来,而所花的人力、物力比国外却少很多。
其他文献
2015年,"工匠精神"重回大众视野;2016年,"工匠精神"首登政府工作报告。为致敬工匠,进一步宣传与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企业活力的源泉,3月28-31日,由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
在曾自硫化氧的油井上到底有多少气体在腐蚀管线,如伺检测腐蚀程度?这项检测技术如今被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的技木人员所掌握。日前在金马油田洼10站现场看到,技木人员将一种
综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稀土冶金和稀土新材料合成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发现微波加热通过物料能量耗散,对介质直接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明显改善产品性
简要介绍了合成氨装置液氮洗工艺原理,分析了液氮洗冷量外损和尾气排放的原因和现状,提出了液氮洗向甲醇洗送液氮和增加尾气压缩机回收尾气的措施,实现了冷量和尾气的合理利用。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中,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起模范作用呢?本文就大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修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江邻,同海亲,江海铸就我军工人;  追求卓越塑品牌,走向世界展雄风;  巨鲸震海迎潮立,神舟飞天举世惊;  言行一致讲诚信,科学发展永创新;  啊……武船人,啊……军工人;  强军报国是我们的天职,和谐的武船,  ……与时俱进。”  在长江之滨、黄鹤楼畔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船”)的广播里,播放着武船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军工人》。这首气势恢弘的歌曲由武船员工集体作词、国家一级作
对校园安全防护知识与急救技能进行研究,发现国民整体安全防护与急救相关知识薄弱,技能欠缺,整体素养差,专业人才匮乏,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健康中国2030”建设、中国梦的
张恩和 1939.06-2016.11  辽宁营口人  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  “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  2016年11月13日,中国航空发动机知名专家、“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中国航发动力所原副所长张恩和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7岁。从早到晚,航发人的朋友圈被不断刷屏,大家纷纷表达对老人的怀念之情,沉痛悼念这位在航空发动机行业广受爱戴和尊敬的总师,这位值得我们永远记住并终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做出的重要指示。一时间,“获得感”引爆了社会舆论。那么科研院所如何让广大员工有更多获得感?近年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航材院”)从身心的幸福感、创新的成就感、成长的动力感三方面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让员工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身心的幸福感  “作为组织,我们要真心关爱员工,不仅要关爱
2011年11月3日凌晨,北京飞控中心灯火通明,大厅里每一个人紧盯大屏幕,屏住呼吸,空气仿佛凝固了。  “5公里停泊”、“400米停泊”、“30米停泊”……  大厅内弥漫着忙碌紧张的情绪,伴随着一声声沉稳而又清晰的指令发出,两个8吨重的飞行器在340公里的高空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快速接近。  此时此刻,坐在电脑前的张崇峰没有一丝倦意,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一组组不断跳动的数据,虽然类似的场景已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