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网是WTA的四大顶级赛事之一,就像WTA的孩子一样。对于其他国家,中网是WTA亚太区的一张名片,是引以为豪的赛事。
陈述原本是中国级别最高的网球裁判。从最初接触裁判工作到现在,已经执裁网球赛事整整20年。在这漫长的是时间旅行中,他从一名大学生成为WTA亚太区副总裁,完成了华丽的转身。2008年的奥运网球赛事结束后,因机缘巧合和具备丰富的赛事管理经验,他加入了WTA,成为其中的一员。
从2004年到2009年,陈述参加了6届中网赛事的5届(2008年没有参加)。从第一年到升级后的中网,他的工作内容和身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中网从第一年我就参加了,当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主裁,因为我的裁判资格还不是很高,不能执法后面更重要的比赛。奥运会前(2007年)我参加的时候是做裁判组长,统管整个裁判员和司线员的安排了。就不上场直接执法比赛了,开始做监督、协调配合其他裁判的工作。”
2009年陈述以裁判长的身份回归中网,此时他还身兼WTA方面的赛事监督,“我的角色在变化,中网也在快速的成长。”陈述说。
在中网第七年即将到来之际,陈述以WTA亚太区副总裁和中网亲历者的双重身份,为我们讲述了关于这张“WTA亚太区的名片”和WTA与中网间的协作。
Q:WTA亚太区办事处是2008年7月成立的,是中网升级之后。中网升级是不是WTA亚太区办事处成立的原因之一?
A:有一定的原因。从WTA的角度来讲它也看重中国的网球市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受当时市政府的邀请,应该在北京有个办事处,多方面的原因。
Q:今年中网已经第7年了,皇冠赛再举行也是第2年了。中网升级之前,和升级之后,WTA亚太区办事处和中网有哪些合作?
A:升级前中网只是一个二级赛事,相对来讲无论是参赛选手的水平,还是整个规模都相对比较小。升级之后就成为WTA四大顶级赛事之一,对WTA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赛事。
为了把这个赛事搞好,WTA不仅有很多工作人员参与到赛事当中,赛时我们还需要安排竞赛人员、医务人员、新闻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在中网这块,我们和他们密切配合,赛前着重准备工作。这么大的赛事,他的准备工作是繁琐而细致的。有很多事情,我们要让它提早做好。WTA也和中网有非常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无论从硬件上还是安排上,都做到最好。
Q:您指的硬件是哪些?
A:办公室的安排,功能用房的安排,运动员的餐饮、住宿和交通等。
Q:赛事的级别之外,中网和其他赛事有什么区别或者特色?
A:每个赛事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要谈中网的特点,就必须和赛事本身结合。
中网本身是男女合赛,这个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而且它的级别非常高,参赛运动员水平高。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是在亚太区办的一个高水平的赛事。从这个方面来讲,它有一些咱们自己独到的特点,文化背景、传统和习惯上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中网运行的主干力量都是咱们中国人,这个也是很少有的。在国外本地人会多一些,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存在语言的障碍。中网毕竟是中国人做的赛事,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语言情况怎么解决,这是实际的情况,也是中网的特点。
Q:WTA亚太区办事处是不是也在向其他国家宣传中网?
A:这是肯定的,因为中网是WTA的四大顶级赛事之一,可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于其他国家,中网是WTA亚太区的一张名片,是引以为豪的东西。
Q:作为中网的亲历者,这几年里有没有一些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A:就是看到了赛事的变化,看到了我们自己办赛的变化。从一开始大家经验都不足,场地也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到现在我们在奥运会的赛场举行,可以说设备是世界一流的,参赛阵容可以说是最顶级的。工作起来也开始觉得得心应手。
Q:ITF挑战赛作为中网系列赛的组成部分,您在其中担任了女子赛事的裁判长,为什么还在继续做裁判的工作?
A:因为这个赛事正好在北京举行,运作挑战赛的团队就是中网的团队,相互之间很熟悉,我们配合起来更有默契。对于中网来说,大型赛事已经做过了,对于这种小赛事也有一些独特的东西,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把这个赛事办得更好。
Q:您本人主要还是扮演WTA亚太区副总裁的角色,为什么还再做回一个裁判长呢?
A:到今年为止,我差不多做了20年裁判了。对于裁判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另外,我们要保住裁判资格的话,每年还得再做一定数量的比赛。做这个裁判长的时候我的身份就是一个裁判,就要以一个专业的角度去看这个赛事。
Q:做裁判的经历对您现在的工作有哪些帮助?
A:通过做裁判的经历才了解一个赛事的基本构成,和基本的运行模式,才能够更多的了解帮助他们协调、筹备,按照要求使赛事达到水准。
如果只是做一个单纯的主裁,就是只负责运动员在场上的判罚,判定界内界外。我之前做过裁判长后来又做奥运会。裁判长的工作实际上是综合性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赛事的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的规则衡量赛事是否达到标准。比如说运动员的衣食住行,这就是赛事组织部分了。
Q:作为亚太区办事处的副总裁,您平时的工作是什么?
A:包括几方面:我要负责几个赛事,在世界范围内的,我作为监督。不光是亚太区的,欧洲也包括美洲的,今年刚开始做监督。所以我要做这些赛事准备工作,要跟当地的组织者进行沟通和协调。(会世界各地到处飞)但是不会像以前那么频繁。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一小部分时间,6-7个赛事出去做比赛。
第二个工作是做网球赛事的推广,草根活动,这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面向中国的),包括将来青少年的培养一系列的东西。
还有就是WTA合作的机会,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网球的设施,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如何利用好这些设施,如何让WTA的资源更好的发挥,这将来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随着WTA的工作开展的越来越丰富,这个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
Tips
WTA亚太区办事处都管谁?
WTA亚太区办事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中国。WTA有三个办公室:总部在佛罗里达,欧洲的办公室在伦敦,亚太区的就在北京。
北京办公室成立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作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做了很多工作。除了中网是主要工作方向和目标之外,WTA亚太区办事处也在和亚洲其他赛事做协调和沟通。工作人员也到亚太区其他赛事去工作,在地里位置、人员和文化背景上都会更便捷。
WTA办事处扮演了管理、推广和联络的角色。因这些赛事都已经成型了,WTA并不提供直接的管理,而是和赛事的支持、配合。和亚太区其他赛事的沟通更多的是赛事组织方面。一个赛事比如在运动员方面都有一个系统,尽管其他赛事规模比较小,但在运动员衣食住行的安排都是需要提前做的。
另外,还要负责市场推广,运动员在赛事当中参加活动,包括赞助商的合作机会。比如WTA刚和匹克签了一个赞助协议,它开始参与亚太区的五个赛事。WTA借助这个平台,把中国企业引入国际市场。
WTA这个组织有很多很系统的管理和先进的理念,同时有很好的资源。如果有机会融入到本地当中去,那么就对整个网球的推广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双方都拿出自己非常强的东西来合作,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这是WTA亚太区办事处对中国网球产业和网球运动的发展能带来的优势。
WTA进驻中国之后,会引进一套青少年的训练体系。这个正在酝酿之中,因为这个办事处成立刚刚两年,有很多需要熟悉了解捋顺的一个过程,这样一个办事处在中国是长期的,这些东西会慢慢地开展起来。
陈述20年
1990年(大学)
开始接触亚运会
1992年
考取国家裁判等级
1994年
国际网联的白牌裁判(国际裁判的预备阶段)
1997年
铜牌(正式成为了国际裁判)
1998年
相继参加澳网、温网、美网
2001年
考取裁判长资格
2005年
考取裁判组长资格
2006年
加入奥组委
2008年
参加奥运会、加入WTA
陈述原本是中国级别最高的网球裁判。从最初接触裁判工作到现在,已经执裁网球赛事整整20年。在这漫长的是时间旅行中,他从一名大学生成为WTA亚太区副总裁,完成了华丽的转身。2008年的奥运网球赛事结束后,因机缘巧合和具备丰富的赛事管理经验,他加入了WTA,成为其中的一员。
从2004年到2009年,陈述参加了6届中网赛事的5届(2008年没有参加)。从第一年到升级后的中网,他的工作内容和身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中网从第一年我就参加了,当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主裁,因为我的裁判资格还不是很高,不能执法后面更重要的比赛。奥运会前(2007年)我参加的时候是做裁判组长,统管整个裁判员和司线员的安排了。就不上场直接执法比赛了,开始做监督、协调配合其他裁判的工作。”
2009年陈述以裁判长的身份回归中网,此时他还身兼WTA方面的赛事监督,“我的角色在变化,中网也在快速的成长。”陈述说。
在中网第七年即将到来之际,陈述以WTA亚太区副总裁和中网亲历者的双重身份,为我们讲述了关于这张“WTA亚太区的名片”和WTA与中网间的协作。
Q:WTA亚太区办事处是2008年7月成立的,是中网升级之后。中网升级是不是WTA亚太区办事处成立的原因之一?
A:有一定的原因。从WTA的角度来讲它也看重中国的网球市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受当时市政府的邀请,应该在北京有个办事处,多方面的原因。
Q:今年中网已经第7年了,皇冠赛再举行也是第2年了。中网升级之前,和升级之后,WTA亚太区办事处和中网有哪些合作?
A:升级前中网只是一个二级赛事,相对来讲无论是参赛选手的水平,还是整个规模都相对比较小。升级之后就成为WTA四大顶级赛事之一,对WTA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赛事。
为了把这个赛事搞好,WTA不仅有很多工作人员参与到赛事当中,赛时我们还需要安排竞赛人员、医务人员、新闻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在中网这块,我们和他们密切配合,赛前着重准备工作。这么大的赛事,他的准备工作是繁琐而细致的。有很多事情,我们要让它提早做好。WTA也和中网有非常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无论从硬件上还是安排上,都做到最好。
Q:您指的硬件是哪些?
A:办公室的安排,功能用房的安排,运动员的餐饮、住宿和交通等。
Q:赛事的级别之外,中网和其他赛事有什么区别或者特色?
A:每个赛事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要谈中网的特点,就必须和赛事本身结合。
中网本身是男女合赛,这个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而且它的级别非常高,参赛运动员水平高。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是在亚太区办的一个高水平的赛事。从这个方面来讲,它有一些咱们自己独到的特点,文化背景、传统和习惯上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中网运行的主干力量都是咱们中国人,这个也是很少有的。在国外本地人会多一些,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存在语言的障碍。中网毕竟是中国人做的赛事,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语言情况怎么解决,这是实际的情况,也是中网的特点。
Q:WTA亚太区办事处是不是也在向其他国家宣传中网?
A:这是肯定的,因为中网是WTA的四大顶级赛事之一,可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于其他国家,中网是WTA亚太区的一张名片,是引以为豪的东西。
Q:作为中网的亲历者,这几年里有没有一些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A:就是看到了赛事的变化,看到了我们自己办赛的变化。从一开始大家经验都不足,场地也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到现在我们在奥运会的赛场举行,可以说设备是世界一流的,参赛阵容可以说是最顶级的。工作起来也开始觉得得心应手。
Q:ITF挑战赛作为中网系列赛的组成部分,您在其中担任了女子赛事的裁判长,为什么还在继续做裁判的工作?
A:因为这个赛事正好在北京举行,运作挑战赛的团队就是中网的团队,相互之间很熟悉,我们配合起来更有默契。对于中网来说,大型赛事已经做过了,对于这种小赛事也有一些独特的东西,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把这个赛事办得更好。
Q:您本人主要还是扮演WTA亚太区副总裁的角色,为什么还再做回一个裁判长呢?
A:到今年为止,我差不多做了20年裁判了。对于裁判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另外,我们要保住裁判资格的话,每年还得再做一定数量的比赛。做这个裁判长的时候我的身份就是一个裁判,就要以一个专业的角度去看这个赛事。
Q:做裁判的经历对您现在的工作有哪些帮助?
A:通过做裁判的经历才了解一个赛事的基本构成,和基本的运行模式,才能够更多的了解帮助他们协调、筹备,按照要求使赛事达到水准。
如果只是做一个单纯的主裁,就是只负责运动员在场上的判罚,判定界内界外。我之前做过裁判长后来又做奥运会。裁判长的工作实际上是综合性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赛事的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的规则衡量赛事是否达到标准。比如说运动员的衣食住行,这就是赛事组织部分了。
Q:作为亚太区办事处的副总裁,您平时的工作是什么?
A:包括几方面:我要负责几个赛事,在世界范围内的,我作为监督。不光是亚太区的,欧洲也包括美洲的,今年刚开始做监督。所以我要做这些赛事准备工作,要跟当地的组织者进行沟通和协调。(会世界各地到处飞)但是不会像以前那么频繁。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一小部分时间,6-7个赛事出去做比赛。
第二个工作是做网球赛事的推广,草根活动,这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面向中国的),包括将来青少年的培养一系列的东西。
还有就是WTA合作的机会,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网球的设施,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如何利用好这些设施,如何让WTA的资源更好的发挥,这将来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随着WTA的工作开展的越来越丰富,这个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
Tips
WTA亚太区办事处都管谁?
WTA亚太区办事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中国。WTA有三个办公室:总部在佛罗里达,欧洲的办公室在伦敦,亚太区的就在北京。
北京办公室成立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作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做了很多工作。除了中网是主要工作方向和目标之外,WTA亚太区办事处也在和亚洲其他赛事做协调和沟通。工作人员也到亚太区其他赛事去工作,在地里位置、人员和文化背景上都会更便捷。
WTA办事处扮演了管理、推广和联络的角色。因这些赛事都已经成型了,WTA并不提供直接的管理,而是和赛事的支持、配合。和亚太区其他赛事的沟通更多的是赛事组织方面。一个赛事比如在运动员方面都有一个系统,尽管其他赛事规模比较小,但在运动员衣食住行的安排都是需要提前做的。
另外,还要负责市场推广,运动员在赛事当中参加活动,包括赞助商的合作机会。比如WTA刚和匹克签了一个赞助协议,它开始参与亚太区的五个赛事。WTA借助这个平台,把中国企业引入国际市场。
WTA这个组织有很多很系统的管理和先进的理念,同时有很好的资源。如果有机会融入到本地当中去,那么就对整个网球的推广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双方都拿出自己非常强的东西来合作,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这是WTA亚太区办事处对中国网球产业和网球运动的发展能带来的优势。
WTA进驻中国之后,会引进一套青少年的训练体系。这个正在酝酿之中,因为这个办事处成立刚刚两年,有很多需要熟悉了解捋顺的一个过程,这样一个办事处在中国是长期的,这些东西会慢慢地开展起来。
陈述20年
1990年(大学)
开始接触亚运会
1992年
考取国家裁判等级
1994年
国际网联的白牌裁判(国际裁判的预备阶段)
1997年
铜牌(正式成为了国际裁判)
1998年
相继参加澳网、温网、美网
2001年
考取裁判长资格
2005年
考取裁判组长资格
2006年
加入奥组委
2008年
参加奥运会、加入W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