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往往是文本中情节展开的重要依托,是人物性格彰显的有效媒介。对话描写理应成为习作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当下习作教学中,对话描写指导如果仅限于提示语内容描写的指导,显然还过于浅显,厚度不够。在学生的习作中,要想人物对话更丰富、生动,“活起来”,还应关注对话描写的其他方面。
一、提示语的“繁”与“简”
文章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各人物的重要程度不同,说话的繁与简也就有了区别。如《暖流》中,在写江主席与王辉的交流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王辉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江主席对他说,中国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江主席问王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读过吗?”王辉说:“这是我们必读的书。”江主席又问:“能背诵一些吗?”王辉没敢肯定地回答。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能背诵,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
认真阅读这段对话便会发现,两个人物的语言描写并不是都很具体,江主席说话的提示语描写很是细致,例如“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等,人物的动作、语气都进行了描写,而王辉的话却只有一个“说”做提示。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后,笔者让学生先试着加上了王辉说话的提示语,比较发现,如果都添加上提示语,那么主要人物就无法突出了,江主席和蔼可亲的形象也将被削弱。可见,人物对话的描写的繁与简,应视主要人物而定。
二、提示语的“有”与“无”
一段精彩的人物对话,往往离不开对提示语的细致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语气,皆可从这提示语中一一获得,“抓耳挠腮地说”“气势汹汹地说”“疑惑地问”……提示语恰到好处的描写,能让人物形象立体起来,如在眼前。为了避免提示语处于同一位置显得单调,教师也对提示语位置进行了指导:提示语在话前、话中、话后,使得对话描写更具张力。
在学生深入学习对话描写的过程中,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对话都有提示语的描写。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第一朵杏花>中,竺可桢爷爷听到孩子喊他,走出书房与孩子的一段对话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是第一朵吗?”“是、”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心情,为人物加上提示语。“激动地大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惊喜地说。”“响亮地说‘是’”加上这样一些提示语,人物的对话似乎变得生动起来,学生读得也有感情多了。此时,问学生:从这番话中,你体会到竺爷爷怎样的心情?“激动”“惊喜”学生脱口而出。再要求同学们带着这样一种心情与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当场演绎。读到一半,旁白还没读完,那个读竺可桢的学生抢先一步读了人物语言。这下问题出现了,学生开始发现,这里添加的提示语减慢了说话的速度,让原本有些急促的对话一下变惺了,人物激动心情的表达受到了影响。这时,删掉所有提示语,让学生再读,激动、惊喜的心情在急促的对话中得以彰显。此时,再去引导学生回看三年级上册《军神》一文中的对话
沃克医生查看了他的伤势,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刘大川。”“干什么的?”“邮局职员。”“不,你是軍人!”活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同样,让学生先将“年轻人”说话的提示语补充完整,再与课文中的对话做比较,会发现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显得温和、平常,无疑打破了这一严肃、紧张的氛围。如此安排,学生对于提示语的作用便会更为清晰。
可见,有时候,没有提示语的对话更胜一筹,它加快了说话的进程,或是将故事的氛围变得更加紧张,或是将人物激动的、惊喜的心情传达得更为妥帖。
三、对话内容的“简”与“略”
一段对话,既符合故事环境,又凸显人物性格。对话描写,让故事情节更生动。可是,仔细阅读教材,笔者发现,有时省去对话,往往更能让读者意犹未尽。
例如,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色鹿》以“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做结尾。仔细品读这一段文字,发现这里可以展开描写好几段对话国王与九色鹿的对话,表达歉意与愧疚:斥责调达的,谴责忘恩负义:与全国臣民的对话,下达命令等。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补充了大段对话。在修改整理出几段较为精彩的对话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一段精彩的对话,作者却进行了省略昵?学生比较后认为写对话,虽是让故事情节更为生动、具体,但却画蛇添足,远不如直接几句话交代结果更为妥当。虽没有了对话,却让读者自觉地在脑海中补充对话,让简单的文字丰富起来,此时无声胜有声。
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引导学生学用语言,品味词句的精妙、言语形式的精巧,以及文本结构的独具匠心。对话描写的指导是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特点,习得言语范式。需要指出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思维发展的过程,除了依托间接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辨,在阅读中善于辨析,从而内化规律,形成认知。对话描写的指导,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为什么不加提示语,为什么有的人物的对话只是寥寥几笔带过,而是通过加一加、读一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对比发现,从而明白作者设置对话的意图。
对话,从来就不是简单地“你说我说”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
一、提示语的“繁”与“简”
文章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各人物的重要程度不同,说话的繁与简也就有了区别。如《暖流》中,在写江主席与王辉的交流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王辉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江主席对他说,中国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江主席问王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读过吗?”王辉说:“这是我们必读的书。”江主席又问:“能背诵一些吗?”王辉没敢肯定地回答。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能背诵,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
认真阅读这段对话便会发现,两个人物的语言描写并不是都很具体,江主席说话的提示语描写很是细致,例如“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等,人物的动作、语气都进行了描写,而王辉的话却只有一个“说”做提示。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后,笔者让学生先试着加上了王辉说话的提示语,比较发现,如果都添加上提示语,那么主要人物就无法突出了,江主席和蔼可亲的形象也将被削弱。可见,人物对话的描写的繁与简,应视主要人物而定。
二、提示语的“有”与“无”
一段精彩的人物对话,往往离不开对提示语的细致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语气,皆可从这提示语中一一获得,“抓耳挠腮地说”“气势汹汹地说”“疑惑地问”……提示语恰到好处的描写,能让人物形象立体起来,如在眼前。为了避免提示语处于同一位置显得单调,教师也对提示语位置进行了指导:提示语在话前、话中、话后,使得对话描写更具张力。
在学生深入学习对话描写的过程中,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对话都有提示语的描写。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第一朵杏花>中,竺可桢爷爷听到孩子喊他,走出书房与孩子的一段对话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是第一朵吗?”“是、”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心情,为人物加上提示语。“激动地大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惊喜地说。”“响亮地说‘是’”加上这样一些提示语,人物的对话似乎变得生动起来,学生读得也有感情多了。此时,问学生:从这番话中,你体会到竺爷爷怎样的心情?“激动”“惊喜”学生脱口而出。再要求同学们带着这样一种心情与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当场演绎。读到一半,旁白还没读完,那个读竺可桢的学生抢先一步读了人物语言。这下问题出现了,学生开始发现,这里添加的提示语减慢了说话的速度,让原本有些急促的对话一下变惺了,人物激动心情的表达受到了影响。这时,删掉所有提示语,让学生再读,激动、惊喜的心情在急促的对话中得以彰显。此时,再去引导学生回看三年级上册《军神》一文中的对话
沃克医生查看了他的伤势,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刘大川。”“干什么的?”“邮局职员。”“不,你是軍人!”活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同样,让学生先将“年轻人”说话的提示语补充完整,再与课文中的对话做比较,会发现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显得温和、平常,无疑打破了这一严肃、紧张的氛围。如此安排,学生对于提示语的作用便会更为清晰。
可见,有时候,没有提示语的对话更胜一筹,它加快了说话的进程,或是将故事的氛围变得更加紧张,或是将人物激动的、惊喜的心情传达得更为妥帖。
三、对话内容的“简”与“略”
一段对话,既符合故事环境,又凸显人物性格。对话描写,让故事情节更生动。可是,仔细阅读教材,笔者发现,有时省去对话,往往更能让读者意犹未尽。
例如,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色鹿》以“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做结尾。仔细品读这一段文字,发现这里可以展开描写好几段对话国王与九色鹿的对话,表达歉意与愧疚:斥责调达的,谴责忘恩负义:与全国臣民的对话,下达命令等。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补充了大段对话。在修改整理出几段较为精彩的对话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一段精彩的对话,作者却进行了省略昵?学生比较后认为写对话,虽是让故事情节更为生动、具体,但却画蛇添足,远不如直接几句话交代结果更为妥当。虽没有了对话,却让读者自觉地在脑海中补充对话,让简单的文字丰富起来,此时无声胜有声。
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引导学生学用语言,品味词句的精妙、言语形式的精巧,以及文本结构的独具匠心。对话描写的指导是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特点,习得言语范式。需要指出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思维发展的过程,除了依托间接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辨,在阅读中善于辨析,从而内化规律,形成认知。对话描写的指导,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为什么不加提示语,为什么有的人物的对话只是寥寥几笔带过,而是通过加一加、读一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对比发现,从而明白作者设置对话的意图。
对话,从来就不是简单地“你说我说”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