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编文言文,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读出层次,感受文言文语言特色
  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就要读好文言文。只有带有感情地读、掌握语感地读、抓住节奏地读,才能够读出文言文原本的语言特色。范读时,教师首先应注重字词的轻重缓急、语调语速、重音停顿。文言文读通读顺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随着理解的深入,教师再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技巧,最后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其读出层次,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情味、意味、趣味,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吟诵之美。
  二、 推敲习题,习得文言文阅读方法
  统编教材里的课后思考练习是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凭借,是“语文学科训练体系”的抓手。例如,在教学《精卫填海》这则文言文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聚焦课后的三个思考题展开教学:1.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2.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3. 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借助课后习题这个支架,引导学生从朗读、积累、理解、拓展、评价等方面去习得文言文学习的阅读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揣摩课后习题的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 创设情境,领悟文言文主题内涵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创设情境可以大大消减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例如在教学《精卫填海》一课时,笔者就紧扣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创设了一段有意思的生活情境。下面是我和一个学生的对话实录:
  师:精卫,大海这么深,你为什么还要衔树枝和石子来填平呢?
  生:想当初,我是在海里溺亡的,我不想让悲剧再次重演。
  师:但是你这样单枪匹马地干下去,要干到猴年马月啊?
  生:直到把大海填平,我才罢休!
  师:你的決心真大,可是仅仅靠决心能把大海填平吗?
  生:我不仅有坚定的决心,还有坚韧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
  师:真是一只锲而不舍的精卫鸟!
  这个生活情境的创设,点燃了学生想象的激情,激活了学生创造的火花,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融入自己的思考,会理解得更加透彻。
  四、 拓宽视野,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仅仅学好课内几篇文言文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结合所学课文,适时推荐学生阅读课外浅显短小的文言文。比如:学了《杨氏之子》后,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的小故事;学了《伯牙绝弦》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成语故事《入木三分》;学了《学弈》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励志故事《墨池记》。通过拓展阅读,学生可以扩大文言文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从而为进入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背诵名篇,吸取文言文传统精华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朗读,还应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比方说,教完《两小儿辩日》这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一些文章中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依照这些关键词对课文进行背诵,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背诵的效率。小学统编版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文化瑰宝,背诵这样的经典文言文,学生更容易领会文言文的机构之精、文采之丽、句式之美、哲理之深……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其他文献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宝藏,只要我们给孩子们创造挑战自我的契机,触碰他们内心的小宇宙,抓住一切可以发散思维的细节,学生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的教学过程,见证了孩子们的精彩,所以记之。  一、 “提出问题”体现学生表达功底“厚”  上课伊始,我给学生带来书上的主题图,提问:孩子们,你们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1:大客车和中巴车共有多少座位?  生2:中巴车再增加几个
期刊
笔者以一线教师的身份,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了小学生课堂插嘴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课堂规范的缺失是上课插嘴的原因之一。儿童插嘴现象行为可看作是自我冲动满足的过程,只不过冲动满足的过程和教师心理上预设的过程出现了偏差。因此,教师要强化儿童遵守纪律的意识,减少课堂上的随意性和不可控因素。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6—12岁的儿童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的阶段。当学生感到自己不被
期刊
从教学的双方来说,课堂提问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学生在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了思维的方法,最终形成质疑、提问的能力和习惯,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答问时反馈出来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协调教学活动,或及时改变教学内容,或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或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设计好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
期刊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具有实效性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体验中帮助学生将英语知识内容细化,使学生通过英语阅读、实际操作高效地完成综合性教学任务。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多多展开互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建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比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时,师生开展了记单词游戏活动。学生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
期刊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松下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从后三句的答句中,我们能推知出寻者的三问:一问,你师傅在哪?二问,在哪采药?三问,能找到他吗?寓问于答,言简意赅,字简情丰。  此诗围绕一问三答,两种表现结构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再由实而虚—就在此山而云深不知处,给人
期刊
学校要从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升对有效作业的认识,切实落实好上级政策,成为有效作业的责任人,才能从根本处抓实抓准抓清,抓出成效来。除此之外,还应该在“五性”上做足文章,将“五性”落到作业的全过程、教学的全过程、教育的全过程中。  一、 標本性—必须切实体现学科课程的具体要求  课程标准是整个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自然也是有效作业的纲领性文件。  以初中为例,十三门学科的学科价值与功能是不一样的,学习方法
期刊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想象”图形拼摆到“算式”多元表征,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含义。  2. 通过讨论、交流、比较等探索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求法,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有序性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和运算的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有序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及倍数的方法,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教学
期刊
七年级美术课《在临摹中感受》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大师的作品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创作,即学习变体画。  “著名大画家凡·高其实是米勒的头号粉丝!”我以凡·高、米勒的故事导入课程,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后,我乘机问他们:“同学们,知道怎么来画一幅变体画吗?”  考虑到本班学生都是农村孩子,之前极少接触大师作品与绘画名作,直接讲解变体画的创作方法无疑是非常不合适的。于是我拿出了自己当年的初中英语课本,
期刊
指导小学生习作入门,应当着力帮助他们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三个问题。我在写话教学中用“画画、说说、写写”的方法,为一、二年级学生铺设了走上习作之路的阶梯。  一、 优化习作心境,促使学生产生表达需求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为写话而写话”,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写话,孩子们会进入一种被动的状态,甚至会产生压抑、逆反的心理。而当学生心里明白了“为什么写”,有了“我要把这告诉他”的
期刊
一、 真诚的态度—有效倾听的前提  与幼儿交流时,我总是身体前倾甚至蹲下来,眼睛注视着他们,边听边点点头、摸摸头或拍拍肩,用期待的眼神、温暖的笑容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大胆畅快地讲。我总是饶有兴味地听他们分享的每一个故事,有时甚至要求孩子多讲讲有趣的细节。于是,许多孩子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家发生的或者看到的趣事讲给我听。我也始终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经常跟他们聊自己遇到的趣事,孩子们就更信任我,愿意对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