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oce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中,无论是概念教学、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一些示范实验,甚至是让学生做实验。可见,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物理实验是指将物理学的教授与实践的应用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的思路,然后通过具体实验进行案例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45-02
  1   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的思路
  1.1  与实际生活应用相结合
  学习物理实验不仅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提高生存技能和综合素质,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因此,当学生解决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学习物理实验是非常有用的。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从实践到生活,不仅要有理论上的丰富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应用和实际生活的角度来看。通过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对物理知识价值的真正了解。首先,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物理实验,而物理实验不仅是实用教学,通过实践环节的增加,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连续性和系统化学习的模块效应,从而加深对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理解,同时强调学习的步伐,采取渐进的方法,从容易到难,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1]。如在“光的折射”中可以设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以及池水变浅这样联系生活的实际教学实验,这就让将实验更多的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讲述关于电源的第二节课时,教材通过彩色图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如普通干电池、手机电池、手表电池、相机电池、汽车电池等。
  1.2  让学生更多主动学习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发挥教育最根本的作用,需要让学生专心学习、自主探索问题,更深入了解知识点,从而达到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目的,这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建设。这种教育模式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学习,这个问题是在学生的基本理解知识点基础上,说出与知识点有关的实际问题、项目、案例等,问题可能有解或者没有答案,答案可能有多种形式。通过设置物理实验问题,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所学的东西给予自己的理解。这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或者最正确的答案,可是,必定是学生考虑之后的回答。教师的作用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领导者、意义构筑的协助者、促进者。另外,信息可以说是生活中必要的东西。根据设定问题可以利用信息或处理信息。这时,利用问题的提交和设置,可以找到有用的、更有价值的信息。在物理实验的教育实施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辨别的能力,并利用设置问题展示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实验的意义,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对于这一节课,先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表现的是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教师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然后就会更容易往下探讨,获取更多的知识,有的同学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通过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物理有趣的现象,进一步吸引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并且提高想进一步操作物理实验的兴趣[2]。
  1.3  改革考核方式
  物理学实验教学通常是在常规课程考试模式内进行的,基本上是根据最后考试的结果进行的,正常情况下的考试要求通常是形式上的,而不是根据实验教学课程的特点来进行的。物理实验目前这种考核方法在学生教学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首先,它不利于教师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由于年终成绩会作为他们的最终考核成绩,平时出勤和平时的操作考试根本不重要,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听甚至长期缺课。第二,这种考核方法也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相关知识。因此,需要改革考核方式。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建立一个科学上合理的考试制度,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满足他们的需要。其次,在实践中,必须强调平时的成绩。
  1.4  高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目前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以及需要进行演示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图书馆来选择适合的课件和媒体资源,并结合上课进行演讲物理实验的内容;或者使用PowerPoint或某些制作工具来讲解物理实验知识。多媒体不同于教科书,教科书展示的内容是二维平面,有些内容学生可能看不明白,其中一些内容难以理解,用多媒体图表显示动态过程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因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计算机代替了传统媒体,如幻灯片、投影仪、粉笔、黑板等,并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动态教学内容。一方面多媒体的应用除了在课堂中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使用之外,还需要增加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资料查询的力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去进行大量知识或者信息的獲取,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多媒体中的课程时间安排,对一些基础性或者需要讨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选择课下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讨论,更多的是在课上引领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信息,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案例,同时在课上进行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共同寻求进步。如可以再“探究物体的重力”这节实验课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失重环境下的影视等,这样使得学生对重力有更深的印象。
  2   结束语
  通过实践体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做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培训和发展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得知识。物理实验的本质是思维活动教学,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这种启发式、创造性和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设置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应用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是在学习方面可以选择更多的角度和方法,而且运用在生活中也可以成为解决问题和困惑的多个渠道,提高便利性和快捷度。
  【参考文献】
  [1]王建中.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2.
  [2]冯杰.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形势下,教学也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来说,也要把握好教学中的“慢”和“快”,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配,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让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主要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慢”和“快”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慢”和“快”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学的执行者——教师,应该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本文探究了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43-01  数学作为初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知识点繁多,且各章节知识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生记忆,而通过复习课堂有助于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脉络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本文以高中化学复习课堂为例,分析提高复习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复习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40-02  復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出与实施,初中数学在初中阶段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需要改变与创新,在初中数学实践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提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解题能力的策略,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分析和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几何动点问题是中考数学的热点和必考题型,其综合性强、难度大,变量多,因而得分率相对较低。本文主要讲解用解析法解决几何动点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一次函数;几何动点问题;解析法;坐标系;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47-01  1 基本思路  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幾何图形的点、线、角、长度、面积等基本量,利用
期刊
【摘 要】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给与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问候,引领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探索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所以教师需要致力于提高和修养自身的人格魅力,用真情实感对待学生,以高尚品德感化学生,用知识以身作则的带领学生。从内而外的展现良好的心态和气质,用行为和个性感化学生影响学生。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的内容非常重要,但对很多学生来说也是难度较高的一部分内容。要学好这一部分,解题方法是关键,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整体法是高中力学解题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解题方法,合理灵活的运用能够提高解题效率。整体法是从整体层面来研究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将所有的受力物看成是一个整体,将受力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等,然后逐步分析进行解题。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简
期刊
【摘 要】STEM教育思想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是物理教学实验改革的重点内容。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积极渗透STEM教育思想,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学科知识、科学源流、科学价值和科学应用的探索兴趣,建立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STEM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64-01  STEM是英文“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已经逐步进入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期,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营造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逐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高教学质量;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刷题就是一切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学成为机械式的解题训练,解题不讲究缘由,谈的都是答题模板。教师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教师应教授数学的本质思想方法概念,多讲授通性通法。本文以数列教学为例,讲述了通性通法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注重数学教学的简洁性与统一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教学策略;通性通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