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县在校学生犯罪应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0月—2009年2月,Y县检察院共起诉在校学生犯罪案件7件14人,其中故意伤害案2件6人,抢劫案2件5人,盗窃案1件1人,寻衅滋事案1件1人,猥亵妇女案1件1人,年龄全部集中在17岁至19岁之间。这些被人们称为“祖国的未来”甚至“天之骄子”的学生相继涉足犯罪,成为让人唾弃的阶下囚,让人痛心不已。为此,结合本院办理的在校生犯罪案件,谈谈其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一、 特点
  1、涉及罪名少,以暴力侵财型犯罪为主。其中犯故意伤害罪6人,抢劫罪5人,共占在校学生犯罪总人数的78.5%。
  2、年龄段较集中,学历以高中为主。我院办理的在校学生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全部为17—19岁,高中学历的占总数的85.7%。
  3、农村在校学生犯罪比例大。14人有11人为农村人口,占到78.5%。
  4、犯罪的突发性、偶然性强,主观恶性小,作案手段简单,初犯、临时起意犯罪的占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往往因为一些小小的摩擦或矛盾,而引发其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团伙犯罪案件往往是在个别人提议的情况下,大家共同响应并实施,而在事前并没有经过精心准备和具体分工等。
  5、犯罪方式多以共同作案形式为主,作案时间大多发生在课余闲暇时间。由于在校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局限性,犯罪往往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于是一些“问题少年”就聚集在一起,互相称兄道弟,违法乱纪,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发案时间以课余、晚上及凌晨为主,也就是学校、家长管理的“空隙”衔接区最易发案。
  
  二、 发案原因
  1、家庭的不良因素是导致在校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一是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得当。或过于严厉,如在学习上过分严加管教,或过于溺爱,如只知道使子女衣食锦美,却忽视了给予子女必要的精神食粮,不关心孩子的道德培养、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没有及时约束、修正子女的不良品行,为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埋下了“伏笔”。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无疑会直接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的父母具有诸如赌博、酗酒、盗窃、卖淫嫖娼等不良恶习,或者犯罪史,都会给子女造成不良影响。三是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青少年缺乏监管。这一点在农村尤为突出。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祖辈或亲朋。而厌学、逃课、上网、违法乱纪,则是常有的事。如Y县院办理的刘某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刘某的法定监护人竟是其70岁高龄的外祖父,不管从精力上还是从能力上都无法胜任教育邓的职责,加之外祖父一辈对孙辈都较溺爱,往往只从金钱上进行关爱,忽视品行方面的培养,以致刘某伙同张某(另案处理)潜入自己就读学校的教室盗窃课本,走上不归路,让人实在惋惜。
  2、学校教育的失衡是导致在校学生犯罪的又一因素。近年来,许多学校向“钱”看,一手抓升学、一手抓创收。一是放松思想道德教育。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很多学校、家长和社会人士仍然把学校升学率的高低、学生文化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二是忽视校园文化建设。课外文化生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社会上的“黄、赌、毒”乘虚而入,侵蚀他们的心灵。三是学校管理松懈,缺乏严格系统的纪律制度,即使有了也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执法和惩处措施,常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3、认知能力低、自控能力差是在校学生犯罪的内在因素。从学生自身上看,他们自我意识强,但社会阅历浅,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性、表面性;他们在情感上处于“暴风骤雨”期,固执己见,体验强烈,喜幻想,易冲动,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当他们遭受某种刺激时,其行为往往会偏离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从而误入歧途。如Y县院办理的严某、周某、庄某故意伤害案,严某因对方抢其女朋友,且被对方多人殴打,心里不甘,遂伙同邓某、周某、庄某前去报复,持刀将对方二人砍伤。因一时冲动,严某、周某、庄某等三名“祖国的花朵”就这样走上犯罪道路。
  4、社会不良因素的腐蚀是诱发在校学生犯罪的外因。社会上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灵的冲击、腐蚀是在校学生犯罪严重化的主要社会根源。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成人们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腐败现象,如拜金主义、超前消费等,使在校学生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念和心理需求,并转化为潜在的消极因素,成为犯罪意念的“恶性肿瘤”。另外,黄祸泛滥对在校学生产生了极大的精神污染,一些在校学生经常接触淫秽书刊和影视作品,使性心理、性观念、性道德产生扭曲而踏入犯罪的深渊。如Y县院办理的王某猥亵妇女案,王出于对异性的好奇以及沉沦于黄色书刊,无法自拔,每次都想“如法炮制”,于是伙同秋某、唐某二人,商议去找个女的与之发生性关系。当行至一中学时采取拦路、威胁等手段迫使其与王某等三人耍朋友,并对该女学生恐吓,强行将该女孩带到王某家中,趁女子熟睡之机,对其乳房等部位进行抚摸、亲吻。为成一时之快,葬送大好青春,悔之晚已。
  5、痴迷赌博、游戏,追求享乐。主要表现在侵财犯罪中,这类学生自制力较差,好奇心又强,一旦迷上赌博就不能自拔,但在经济上又未独立,为了玩乐,不惜铤而走险,走上犯罪。较为典型的是Y县院在办理的李某抢劫一案。犯罪嫌疑人为初中生,一次偶然机会迷上了赌博机,前几次手气好赢了好几十元,为了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将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费全押赌,结果赔得精光。于是产生了抢劫出租车赚取生活费的念头。晚上12点,李携带铁棒上了一辆出租车,当行至一中学时,用铁棒猛击驾驶员头部,由于驾驶员的反抗,李抢劫未遂。 李荒废学业,痴迷赌博,终酿苦果。
  6、“哥们义气”思想较为严重,导致违法犯罪。主要表现在团伙犯罪中,这些人平常关系不错,经常一起玩乐,一旦有一人提议实施犯罪,其他人不辩对错,便随即响应,或者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不从。较为典型的是我院办理的邓某、严某、周某、庄某故意伤害案,此案中有三人在案发时系在校生,由于四人平时关系不错,严某在受气、被殴打后提议报复时,另外三人碍于情面,共同参与了这起故意伤害案。
  
  三、在校学生犯罪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预防是关键
  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法守法与矫正不良行为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的综合防治网络。
  1、在家庭方面。家庭是学生的重要生活场所,它以特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要求家长不仅要成为子女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是子女的良师益友。家长除了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品性好坏,还应密切注意子女身体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根据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生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不断补充精神“食粮”,使自己的孩子真正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在学校方面。把加强道德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在校生犯罪作为考核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正确的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尝试运用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开设法制课和明确法制副校长,要真正取得实效和发挥作用。加强对后进生的帮教工作,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利用学校阵地开展对学生家长的培训,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并加大对不履行义务的监护人的教育和处理力度。建立学校与家长互动教育机制,明确家长协助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3、在社会方面。一是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定期研究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建立和完善在校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二是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在校学生犯罪的预防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教育资源,各相关部门,如共青团、教委、关心下一代协会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对一些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指定专人负责,或成立帮教小组,不定期对其进行教育管理,促使其改正不良行为。三是进一步清理文化市场,对那些渲染暴力、色情的娱乐场所予以取缔,与此同时逐步增加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场馆等有益于其健康发展文化设施。四是加强社区流动人口和无业青年的管理,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在校学生的腐蚀和侵害。五是各级司法机关在办理学生犯罪案件时,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在办案中一旦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相互沟通,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犯罪的预防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汽车成为一种消费品也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汽车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快捷享受的同时,也带来矛盾与冲突。其中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大量车祸的发生,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与影响。而从“撞了白撞”到“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机动车强制责任险的出现,亦体现了我国的立法机关在寻求一种平衡,即如何更好更公平地分担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期刊
“检察建议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向人民法院再审民事行政裁判时使用的文书,或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对有关单位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以及认为应当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党纪或政纪责任,向有关单位正式提出文书。笔者就“检察建议”在民事行政检察与刑事检察实践工作中应用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异同处。    一、适用的范围  1、民检部
期刊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只有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罪中罪与非罪的界限,才能做到既严厉打击合同诈骗活动,又及时调整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下面,笔者结合多年以来的司法实践,对合同诈骗罪的司法界限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合同诈骗罪的基本特征  (一)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期刊
摘 要:保险利益原则是海上保险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它在海上货物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它产生的那天起,人们对其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更是有人提出应该废除保险利益这一概念。本文通过对海上保险利益的涵义和各国立法及实践的分析,浅谈一下自己对保险利益的认定标准的看法。  关键词:保险利益;经济利益;商业便利    一、 保险利益概述  保险利益原则起源于海上保险,发展于海上保险,英
期刊
摘 要:针对我国逮捕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运用刑事和解理念对逮捕程序进行改革,可以对已达成和解协议的犯罪嫌疑人不采取逮捕措施。兼顾被害人和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层保护功能,有助于加害人矫正与回归社会,也有助于平复被害人的心理创伤,和解不捕制度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又易于实施,可作为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突破口,也是和谐社会刑事政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刑事和解;不捕制度;宽严相济    刑事和解
期刊
刑罚执行处于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其效果直接关系着国家刑罚权的运行和整个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因此,必须构建有效的刑罚执行监督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由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进行严格的司法控制则比其他任何监督机关的监督更具有优势,因此刑罚执行检察监督体制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刑罚执行的质量。派驻检察制度的不健全,已经严重影响了法律监督效果。目前,人民检察院主要有派驻检察和巡回检察两种检察方式。在派驻检察方面还没有形
期刊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日益完善,聋哑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立法和司法的关注。然而,近年来聋哑人犯罪问题的凸现,让国家公权力不得不在对其合法权益进行积极保护的同时,开始对其犯罪的根源、特点等给予重视。因为,相对于保护其合法权益,预防聋哑人犯罪则是对其更为基础性的保护。近日,笔者就聋哑人犯罪的现象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通过对近三个月以来本市聋哑人犯罪所呈现的现状、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检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反腐败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惩防体系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基本精神,主动地适应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需要,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再生证据的概念、司法实务中划分再生证据的目的、对再生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等,主张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应积极探讨和实践“再生证据”的运用,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在刑事犯罪案件中,一些犯罪分子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往往销赃匿迹、串供翻供,结果却是欲盖弥彰,留下新的痕迹,更加暴露自己的罪行。检察机关在参加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收集这些再生证据,并据此查明真相,揭露犯罪,作
期刊
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刑事诉讼的灵魂,刑事诉讼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证据展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与世界诉讼制度相适应的完备的刑事证据制度,为此,笔者从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刑事证明标准问题  证明标准的确定和把握是刑事司法的关键和核心,英美法系的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大陆法系是“法官内心确信”,这两种表述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法官内心都是肯定要确信到排除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