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取舍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sm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要谈取舍,那么虽然收获感悟颇多,但也只能舍去,取一点印象最深的谈一谈了。
  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早以为人诟病。而在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这种环境下,我们这些成千上万农村教师中的一员,并不敢越雷池半步,认真按照教参,按照多年应试的经验,像“拼命三郎”一样使劲给学生讲,生怕遗漏了哪一点。学生们应接不暇,叫苦连连。一次培训学习观看了余小娟老师上的《雷雨》一课的课堂实录,余老师在上这一课时,并没有去深挖文本,而是聚焦到句式上,抓住关键词以句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在学中用,用中学,让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呈现在我们面前。原来,一直以来的这种教学方式,教学中没有取舍,全面抓并没有让学生对内容记忆深刻,反而过多的内容让学生学业加重,成了机械的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就成为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于是,我就此思考了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取舍”
  “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合理,目标定得太多,太少,太高,太低,都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果。教学目标的合理取舍,应是教学设计时考虑的重点。
  新课程倡导“三维”教学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它的达成是一个过程,某一堂课,只能全面考虑而不可能全面完成,所以教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反之,也不能把它们单独割裂开来,然后一一对应。教师要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有所取舍。
  二、内容的“取舍”
  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可一篇课文,能教可教的知识点很多,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编者的意图,充分认识课文的特点,从单元角度、全册大局去定位课文内容的价值和地位。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再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抓住教学的主旋律,对所教内容进行“深加工”,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学得适合,学得透彻,学得有深度。
  在课堂中,以往我认为给学生教得越多越全越广越好,习惯于铺天盖地的教法。一篇文章从字、词、句到修辞、写作特点,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以及拓展训练,不一而足,面面俱到,生怕漏了这点,忘了那些。几年下来,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甚至会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难怪,现在的低年级老师常常在喊:学生学习生字的“回生率”大得惊人,这跟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设计一堂课时,有的老师往往关注的不是教学内容,而是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教学方法设计中,在“教什么”还拿不定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从“怎么教”入手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带来了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也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
  三、情境的“取舍”
  课堂中的良好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于是,教师们尽情地创设情境,把竞争、游戏、动手操作等活动充分地引入课堂,课堂上尽是一些花哨的情境。课堂氛围是热闹了,却少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我们应该讲究情境的“实在、实用和适宜”,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情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课堂充满活力而又不失语文的味道。
  四、材料的“取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资料不在多,适合就行。有的课文需要引用与文本相关的知识点,以补充学生的认知肓区。但万变不离其宗,课外拓展的材料应该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增值。
  五、时间的“取舍”
  课堂学习只有宝贵的四十分钟,合理利用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切不可忽视这一点,向课外无止境地要时间。当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之时,我们应该珍视学生的这种能力,不要在学生已认知或容易接受的知识点上花大力气,而应该把时间用于学生的实际学习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得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还应该结合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特点,安排好教学时间,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取舍”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活动”。这些理念的提出使原本“平静”的语文课堂呈现了一幅繁忙的景象。唱歌、跳舞、绘画、表演层出不穷;课本剧、辩论赛、写作赛精彩纷呈。但是由于缺乏对上述课堂教学手段本质上的正确把握,只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走过场,那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本质有何价值呢?须知,方法手段是服务于内容,服务于目标的。如果与内容目标相背离,那么这种方法手段应当舍弃。
  语文教学虽然负载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使命,但我们教学却不能毕其功于一“课”,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多重功能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充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成长规律,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丢卒保帅”的取舍艺术是语文改革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一株小小的嫩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合理取舍而更加精彩吧!
  (作者单位:400717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心校)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3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这正凸显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后果是对汉字的理解出现误区,语言表达意思模糊,影响了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正常发挥,考试失分情况明显。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并从教师的指导、加强写字训练和常规管理等多渠道分析了规避错别字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错别字 原因分析 对策  笔者在深入农村学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发现农村学校小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非常严重。在一次对六年级
期刊
当今语文教学实在令人堪虑,笔者不揣冒昧,略陈鄙见。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严重缺乏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没有引起有些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学生当然也不重视了,不少学生总认为:语文水平是通过长久的学习积累起来的;语文是母语,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平时怎么学习,提升幅度都不大;高考前突击复习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激情,将学语文的时间用在了其他科目上。其实语言魅力是无限的,只要坚持,
期刊
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母语和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已经在他们的思维深处根深蒂固了,因而常常会不经意将其用于英语学习中,这就造成了中式英语。对于我们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就应该在进行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他们找出造成中式英语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此外,教师还应加强语法知识的传授,鼓励学生积累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方法,并多向他们介绍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以促进英语教学。  利用插图
期刊
【摘要】财务管理对上市公司十分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是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对财务风险问题的管理决策必须建立在对财务风险科学度量的基础之上。本文介绍了财务风险的计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意义,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现状,指出了造成财务风险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并提出要完善我国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必须合理再融资;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慎重选择并购项目;建立现金预
期刊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付诸行动。以下是我个人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些不很成熟的做法:  一、思想重视,以德为先  对于学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学优生的培养要坚持道德为先,做人为先。决不能只重视成绩,而不重视德育。早在宋朝时期,司马光就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德才论”, 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大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经说过:“道德是做人
期刊
一、用新课程理念,善待学困生  由于“学困生”学习有困难,往往缺乏学习的自信心,与老师产生心理距离。因此,要想转化他们,教师必须首先注重情感交流,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歧视“学困生”,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学困生”更是如此。“爱”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学会倾听,在班级门口设立一个“悄悄话信箱”,学生可将自己想对老师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求我们以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采用多种途径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能在每一节识字课中,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使课堂识字活跃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识字的好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低年级 识字教学  面对刚刚跨入小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师应着力培育
期刊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呢?  教师要投其所好,诱其读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平时的交谈中、课堂上、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喜好,并有意识地与他们一起分享教师读过这类书籍的感受,引起共鸣,并借此向他们推荐、介绍相关书籍,使学生对书产生向往之情,从而对读书产生兴趣。  教师要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
期刊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管理单位,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是否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养成教育正是低年级班级管理的一项关键教育。  一、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培养  好的习惯将让人终生受益。只有把抓好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