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的平衡路径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以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致使工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矛盾凸显。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产业的共同持续性发展, 需寻找生态文明与工业产业发展和谐共生的平衡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强市;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2-0073-04
  浙江省湖州市于2012年正式提出工业强市战略,实施至今已逾两年。此间,湖州于2014年获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意味着湖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在“十三五”期间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由此引发了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之间关系的争论。尽管在传统观念中环境污染与工业强大携天然矛盾而生,然反观各国工业化演进历程发现,自经济体逾越工业化阶段踏入后工业化阶段后,生态与工业往往能实现和平共处。在此借后工业化眼光重新审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两者之间的天然矛盾属性瞬间冰释,代之以和谐共生的属性凸显,此亦为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战略的本意。2013年湖州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696%,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40.17%(<第二产业比重),人均GDP达到10 004美元,与此同时,城市化率达到60.30%(2012年数据)。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这一系列指标表明湖州已经迈入工业化阶段的后期,即将跨越工业化向后工业化阶段。这预示着湖州在工业化演进轨道上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时代契机:生态与工业和谐共生的客观历史条件已经初步具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的平衡路径已然具备现实可能性。若湖州能够抓住此次历史机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则生态美好、工业强大的双赢梦想不难达成。
  一、疑问: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的兼容性
  自工业强市战略正式提出以来,湖州市工业增长态势强劲。表1中列举了2014年1—11月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部分工业增长指标,湖州均排名前二。2014年1—11月,湖州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72%,省内排名第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9.10%,省内排名第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率达11.50%,省内排名第6;工业用电量增长率达6.40%,省内排名第6;这些指标直观反映了湖州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取得的效果。
  然而,众所周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最大因素即为工业,改善生态环境的传统方法即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降低工业的比重)。仅以现实为据,湖州的工业强市战略及之前的工业化道路对湖州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有目共睹的冲击。表2列举了湖州市2012年、2013年的部分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从中足以窥见得工业的巨大“贡献”。2012年为湖州工业强市战略元年,这一年湖州市废水排放总量达22 283.6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为11 068.56万吨,占比49.67%;2012年湖州市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达40 551.27吨,其中工业SO2排放量为38 474.50吨,占比94.88%;2012年湖州市氮氧化物排放量达66 615.86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7 725.76吨,占比86.65%;2012年湖州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14.06亿,其中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为6.53亿,占比46.48%;2012年湖州仅工业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达1.88亿,而工业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更是惊为10.78亿。2013年湖州市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较之2012年并无实质性变化。除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外,2013年的其他指标均与2012年相差无几,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占烟(粉)尘排放总量的比重甚至还上升了2.82个百分点。
  大量的数据证明:工业在湖州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者队伍中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未来可能会沦为工业强市战略的牺牲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的兼容性由此产生巨大的疑问。
  二、答惑:来自张家港的证据
  为了解答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与工业强市战略的兼容性疑问,通过解析张家港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来寻找答案。
  (一)张家港与安吉的对比
  张家港是苏州市辖县级市,安吉为湖州市辖县,两者在行政区划中的级别相同。同时安吉的生态文明建设代表了湖州的最高水平,因此将张家港与安吉放在一起对比。张家港与安吉在同一年(2006年)获得国家生态县(市)称号,并且张家港早于安吉荣膺“联合国人居奖”(张家港于2008年获得,安吉于2012年获得),《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于2009年通过国家论证,成为国内首份通过论证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上荣誉与成就表明张家港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不输于安吉。然而在经济建设成就尤其是工业实力上,安吉与张家港显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安吉已然大幅度落后。表3列举了2013年张家港与安吉的部分经济指标,2013年张家港的GDP总量约为安吉的8倍;张家港的人均GDP约为安吉的4倍;工业实力的差距尤为巨大,2013年张家港的工业增加值约为安吉的12倍。
  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为:湖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引以为豪的安吉是牺牲了GDP、牺牲了居民收入(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换来与张家港相近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此间既可感慨安吉的青山绿水来之不易,亦可感叹湖州市处理生态与工业之间关系的力度。
  (二)张家港带给湖州市的希望
  表4将张家港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发展成就放在一起对比,张家港集“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联合国人居奖”于一身,同时2013年张家港的GDP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工业增加值约为湖州市的两倍(张家港为县级市,湖州市为地级市)、工业总产值约为湖州市的1.4倍。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生态文明与工业强市在张家港实现了统一。   张家港的经验给湖州市带来了希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的兼容具备现实可能性。因此,寻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的平衡路径不是一个伪命题,而是一个存在现实答案的真命题。
  三、问道:如何实现生态与工业的平衡
  (一)理念更新:生态文明的后工业化定义
  在前工业化阶段及工业化阶段,生态文明被误解为“生态”,忽略了“文明”。由此导致实际工作中片面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从生产力进步的角度来解释“文明”,那么“生态文明”是一个生态美好与生产力进步相互融合的概念,此即为“生态文明”的后工业化定义。然生态美好与生产力进步相互融合的局面待经济体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方能普遍实现,而在前工业化与工业化阶段只能局部式、零星式实现。因此大部分地区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强大之间存在的只是零和博弈关系(即此消彼长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因之被引导到一个二选一的困境:生态与工业只能选其一。生态文明既意味着生态美好,也意味生产力进步,而工业强大正是生产力进步的显著标志。简言之,后工业化阶段生态文明的完整定义是:生态美好与工业强大(或生产力进步)和谐共生,两者不可偏废,否则即为“伪生态文明”。生态与工业在“生态文明”定义中展现的是统一性而非对立性。
  (二)思想清障:正确解读工业强市
  工业强市战略的核心词是“强”。“强”不应该被片面地解读为“大”与“快”,即GDP规模大、工业增加值规模大、工业增长速度快。“强”应该体现在经济增长质量(核心是工业增长质量)、经济增长方式(核心是工业增长方式)以及经济的辐射力与吸引力。工业强市的本义在于通过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提高工业增长质量以增强湖州经济的辐射力与吸引力,绝非不择手段拉高工业增长速度以实现工业增加值和GDP在数据上的飞跃。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摆脱要素依赖,转向创新驱动),工业增长质量的提高(能耗逐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逐步减量),正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核心途径。因此工业强市战略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甚至可以认为:本真意义上的工业强市战略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当然,现实情况是:工业强市战略不但被误读了本义,而且被塑造成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对立面。
  (三)战略定位:建议将工业强市战略确定为湖州未来的最高发展战略
  工业强市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两大战略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工业强市战略的主导地位。只有持续推进工业强市,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才能给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铺下坚实的路基,否则将会导致生态与工业之间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工业强市战略的推进历程决定了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高度,当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回归到工业强市的本义。因此将工业强市战略确定为湖州未来的最高战略既是湖州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根本保证。
  (四)宏观路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平衡的宏观路径在于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工业的转型升级)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有两大衡量指标:一是结构性指标,现代服务业在GDP中占比70%以上;二是质量指标,建立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其中现代工业的显著特征为劳动手段现代化、工业结构现代化、工业生产组织现代化、工业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工业职工结构的现代化。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工业强市(成果为现代工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从现代服务业占比提高获得助力)两大过程的统一。因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强市战略的最佳平衡路径。
  (五)微观路径:建议成立湖州生态产业基金
  以成立产业基金的方式定向扶持某项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内通行做法。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在生态产业基金方面走在了前列。例如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于数年前成立了中国生态产业投资基金,重庆市于2014年成立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福建省龙岩市于2013年正式设立首家专注于生态产业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龙岩原中央苏区生态产业基金。生态产业基金的募集方式通常为私募,在湖州市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议由湖州市政府牵头(具体部门包括发改委、经信委、国资委、财政局),联合湖州市一家或多家商业银行共同注资组建湖州生态产业基金。湖州市政府为基金投资方,建议委派国资委担任基金管理人(也可专门成立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合作的商业银行担任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负责发现或引进生态产业领域(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中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培育和扶持这类企业的成长。
  Abstract: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s rapidly with ecological damage and the cost of sacrificing the environment,but it also causes th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ustry.To achieve comm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find the equilibrium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dustry contributes to strengthen city;industry system
  责任编辑:任德靖
其他文献
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让乡村富起来、美起来,让百姓的笑容多起来。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致富带头人,带领更多的百姓走上脱贫致富路。  精准扶贫,他们永远在路上。  魏廷峰,带着乡亲敲开“幸福门”  “出栏3000只肉鸡,除去饲料、人工工资,净赚4万多元。”7月21日,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村民苟发银坐在炕上,乐呵呵地和妻子算着近4个月的收入。  苟发银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常年在外跑运输的他
期刊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拥有湄洲湾深水良港。西吉县,位于宁夏六盘山西麓,农产品资源丰富。  在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下, 1997年,莆田市与西吉縣确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开启了一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接力长跑”。  六盘山高,闽江水长。23年来,莆田市与西吉县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断深化市县、镇村、部门之间的结对帮扶。
期刊
炎炎夏日,銀川的夜生活也迎来了一年中的高峰期。  灯火耀眼、人流不息的夜市,人声喧嚷、撸串不止的烧烤摊,歌乐高扬、舞姿多彩的街头广场,衣鬓香影、杯酒言欢的夜店,挥汗如雨、运动至上的健身馆,三五一局、健脑益智的牌屋共同构成了银川夜生活的主场。当然,也有茶舍、书店、影院,只是,它们呈献了另一种气质的夜生活。  沉沉夜幕下,霓虹绚丽处。夜生活延续了城市的活力与丰富,每一个城市的人也因夜生活,有所排遣、有
期刊
说到西吉,就不得不说六盘山,因为西吉就是六盘山的一部分,西吉的一切和六盘山难以分割。  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海拔近3000米,逶迤200余公里,雄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  六盘山云海苍茫,重峦叠嶂,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镇,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古代多民族在
期刊
在西吉脱贫攻坚第一线,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发展经济,帮助村民想办法、出实招,在他们的帮扶下,告别贫困的步伐在加快,走上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宽阔。它们就是驻村工作队。  丁彦东“贷款”记  从一开始的拒绝贷款,到现在整天追着领导要贷款,西吉县平峰镇八岔村村民丁彦东近段时间的举动,让工商银行宁夏分行派驻帮扶驻村第一书记郑伟有点哭笑不得。因为在这之前,为让丁彦东贷款搞养殖,郑伟没
期刊
8月的西吉县,青山滴翠,绿草如茵,山川竞秀。  为了绿色梦想,西吉县干部群众改山治水、植树造林,用智慧和汗水在黄土地上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态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实施“四个一”林草工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如今,西吉县林业用地面积从20世纪末的36万亩增加至137.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5%上升到17
期刊
近年来,西吉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经过多年努力,西吉县“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危房改造2万多户,安全住房覆盖率100%;适龄儿童8万多人全部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2万多人,参保率100%。  兴教育 提素质  盛夏7月,西吉县葫芦河流域的农田里绿浪翻涌,河畔的将台堡火集村小学校园内,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孩子们都在这
期刊
他们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沉下身子,扎根一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向贫困发起总攻,用苦干实干换来群众的幸福生活,在脱贫一线彰显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西吉,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已收官,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日子已告别。回望来路,这“千年之变”,与一群被称为“第一书记”的人息息相关。  王元明:啃下硬骨头,蹚出致富路  王元明,固原市供销社副主任。2015年至今,一直
期刊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唱不尽黄河与宁夏人深切的情感渊源。  “长渠活活泻苍波,塞北风光果若何……”一首吟诵至今的古诗,更是对朔方八景之一“长渠流润”的真实写照。  我拍摄的这组图片关注的是长城护卫下的引黄灌区润泽的一方风土,自青铜峡108塔发端的唐徕渠水滋养的一方百姓。  穿越千年的引黄灌溉古渠系,成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与荣光,赋予了神奇宁夏
期刊
贺兰山亘古至今养育、呵护了一方生灵,被誉为宁夏的“父亲山”,无论地理位置还是对生态的影响,他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慷慨地赠予生活在这里人们他所有的一切。  除了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贺兰山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厚,矿产资源储量以煤炭为主,次为建材非金属矿产,如磷矿、硅石、冶镁白云岩和砂石等,金属矿产较贫乏。人们熟知的宁夏五宝之一的贺兰石也出自贺兰山。  贺兰山的矿产资源尤其煤矿资源,在20世纪50年代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