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许多幼儿园已经意识到学科整合教学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学科整合化、课程综合化、教学融合化。
一、寻找理论依据,确定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整合的三种模式
1.单科渗透式,指在艺术分科的课程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或者在科学分科的课程中渗入艺术教育的内容。
2.多科并列式,是分科教育向綜合教育过渡的一种融合,以分科的形式为基础,选择艺术与科学学科中的共同概念、原理或主题,如轻和重、冷和暖、柔软与坚硬等,从不同的学科组织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相通的理解。
3.主题网络式,是适用于综合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围绕一个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对主题所涉及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一系列相关联的活动。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现象,开展单科渗透式集体教学
1.科学认知渗透舞蹈体验
教学案例:中班科学活动《我的身体会弯曲》
(1)目标的整合:积极探索人体弯曲的奥秘,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名称及部位;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身体弯曲,并了解关节的作用。
(2)过程的整合:首先,设计一个“弯曲大舞台”剧场,以欣赏及体验木偶人《机器人舞》感知人体颈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的弯曲;接下来,欣赏并体验迈克杰克逊《太空舞》,了解人体腕关节、指关节、踝关节、髋关节的弯曲,并知道关节的作用是使身体更灵活;最后,玩游戏《红绿灯》,了解关节的重要性,懂得保护关节的基本方法。
2.美术创作渗透科学探索
教学案例:中班美术活动《隐身动物》
(1)目标的整合:通过各种绘画形式发现 “油水分离”现象;利用“油水分离”现象进行创造画。
(2)过程的整合:导入环节讲故事并以水粉画的形式在纸上涂色,寻找“隐身动物”,激发幼儿创作兴趣;之后,幼儿自由探索用各种绘画工具创作“隐身动物”,发现只有用油画棒和彩色水粉配合作画才能出现“隐身动物”;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油水分离现象。
3.音乐欣赏渗透科学实验
教学案例:小班音乐活动《好听的声音》
(1)目标的整合: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能辨别美好的声音;实验操作制造好听的声音。
(2)过程的整合:导入环节欣赏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鸟鸣声、流水声,感受美好的声音;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说说美在哪里?自主探索,制造好听的声音。
三、反思单科渗透式集体教学活动的整合效果
1.科学教育渗透艺术形式的整合效果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科学活动中整合艺术形式,是否会淡化科学知识的达成,意味着放弃科学知识目标呢?”恰恰相反,在幼儿用艺术形式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用“艺术美”凸显了幼儿体验与感受,实质是强化了幼儿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自身知识,此时的知识才真正是内在于幼儿生命的东西,终身受用。
2.艺术教育渗透科学探索的整合效果
在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中,想象、情感、理性等诸多要素彼此渗透,情感通过与理性的对话而变得更加深刻。因此,在《隐身的动物》和《好听的声音》艺术活动中,我们用科学探究式手段(观察、实验、比较、记录),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理性的参与,很好地展示了艺术与科学之间一种互动、互利和互惠的关系。
四、以单科渗透活动为切入点,开展主题网络式教学
单科渗透式活动得到孩子们的喜欢,往往在一节教学活动之后,孩子们总是意犹未尽,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及新的想法。例如,在《影子的形成》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探索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件,第一需要光源,第二需要不透明的物体,第三需要投射的背景。但是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们影子的故事可不止这些。
为了满足孩子对影子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多个关于“影子”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科学活动、可以是音乐活动、可以是美术创作活动,于是就是形成了一个主题网络“影子趣事”。
教育是艺术,其价值在于创造。科学的真与艺术的美是统一的,不可分割,这坚定了我们继续走科学和艺术融合之路。(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红岭幼儿园)
一、寻找理论依据,确定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整合的三种模式
1.单科渗透式,指在艺术分科的课程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或者在科学分科的课程中渗入艺术教育的内容。
2.多科并列式,是分科教育向綜合教育过渡的一种融合,以分科的形式为基础,选择艺术与科学学科中的共同概念、原理或主题,如轻和重、冷和暖、柔软与坚硬等,从不同的学科组织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相通的理解。
3.主题网络式,是适用于综合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围绕一个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对主题所涉及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一系列相关联的活动。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现象,开展单科渗透式集体教学
1.科学认知渗透舞蹈体验
教学案例:中班科学活动《我的身体会弯曲》
(1)目标的整合:积极探索人体弯曲的奥秘,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名称及部位;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身体弯曲,并了解关节的作用。
(2)过程的整合:首先,设计一个“弯曲大舞台”剧场,以欣赏及体验木偶人《机器人舞》感知人体颈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的弯曲;接下来,欣赏并体验迈克杰克逊《太空舞》,了解人体腕关节、指关节、踝关节、髋关节的弯曲,并知道关节的作用是使身体更灵活;最后,玩游戏《红绿灯》,了解关节的重要性,懂得保护关节的基本方法。
2.美术创作渗透科学探索
教学案例:中班美术活动《隐身动物》
(1)目标的整合:通过各种绘画形式发现 “油水分离”现象;利用“油水分离”现象进行创造画。
(2)过程的整合:导入环节讲故事并以水粉画的形式在纸上涂色,寻找“隐身动物”,激发幼儿创作兴趣;之后,幼儿自由探索用各种绘画工具创作“隐身动物”,发现只有用油画棒和彩色水粉配合作画才能出现“隐身动物”;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油水分离现象。
3.音乐欣赏渗透科学实验
教学案例:小班音乐活动《好听的声音》
(1)目标的整合: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能辨别美好的声音;实验操作制造好听的声音。
(2)过程的整合:导入环节欣赏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鸟鸣声、流水声,感受美好的声音;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说说美在哪里?自主探索,制造好听的声音。
三、反思单科渗透式集体教学活动的整合效果
1.科学教育渗透艺术形式的整合效果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科学活动中整合艺术形式,是否会淡化科学知识的达成,意味着放弃科学知识目标呢?”恰恰相反,在幼儿用艺术形式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用“艺术美”凸显了幼儿体验与感受,实质是强化了幼儿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自身知识,此时的知识才真正是内在于幼儿生命的东西,终身受用。
2.艺术教育渗透科学探索的整合效果
在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中,想象、情感、理性等诸多要素彼此渗透,情感通过与理性的对话而变得更加深刻。因此,在《隐身的动物》和《好听的声音》艺术活动中,我们用科学探究式手段(观察、实验、比较、记录),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理性的参与,很好地展示了艺术与科学之间一种互动、互利和互惠的关系。
四、以单科渗透活动为切入点,开展主题网络式教学
单科渗透式活动得到孩子们的喜欢,往往在一节教学活动之后,孩子们总是意犹未尽,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及新的想法。例如,在《影子的形成》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探索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件,第一需要光源,第二需要不透明的物体,第三需要投射的背景。但是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们影子的故事可不止这些。
为了满足孩子对影子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多个关于“影子”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科学活动、可以是音乐活动、可以是美术创作活动,于是就是形成了一个主题网络“影子趣事”。
教育是艺术,其价值在于创造。科学的真与艺术的美是统一的,不可分割,这坚定了我们继续走科学和艺术融合之路。(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红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