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对死亡士卒的收瘗及管理

来源 :文物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宋代;死亡士卒;收瘗;漏泽园
  【摘 要】大战之后,收瘗、掩埋阵亡士卒遗骸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北宋前期有就地掩埋、责令寺僧收瘗和护送返乡等几种方式,至宋徽宗时开始建立专门埋葬阵亡士卒遗骸的园区——漏泽园。本文依据文献资料所载,对宋代收瘗、掩埋阵亡士卒的几种方式进行了考察,并借鉴已有的考古成果,重点论述对漏泽园的管理、监督及其数量、地点等问题,对漏泽园的规模及其中军人墓穴的数量、规格、军种、番号、掩埋方式等问题均有所阐述。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极端化的表现之一,其残酷性、破坏性是人类其他行为所无法比拟的。大战后战场上遗留下的大量阵亡士兵遗骸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否则不仅是对亡灵的不敬,“亦损天地之和气”,而且尸体经“春晴熏蒸化为疠疫”[1],会对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尸横遍野的凄怆景象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降低军队战斗力。因此,收瘗、掩埋阵亡士卒遗骸就成为战后亟待解决的重要工作。有宋一代,宋廷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战争频仍,伤亡众多,这更成为统治者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依据文献资料所载,对宋代收瘗、掩埋阵亡士卒的几种方式进行了考察,重点论述创于宋徽宗时、专门埋葬阵亡士卒遗骸的漏泽园的诸多问题,并借鉴已有的考古成果,对漏泽园的规模及其中军人墓穴的数量、规格、军种、番号、掩埋方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斧正。
  一、北宋前期收瘗遗骸的方式
  自宋朝建立伊始,就始终与周边政权征伐不断,战后妥善处理阵亡者遗骸,不仅可起到慰藉士卒心理、维护军队内部稳定的作用,亦可安抚当地百姓,提高统治者的公信力,“此古之帝王所以既用人之力,必恤人之身,非徒恤其生而必恤其死也”[2] 。是凡大战后,宋统治者总是在第一时间内发布诏令,收瘗士卒遗骸,并对其家属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给予一定的补偿,以告慰逝者,抚恤生者。
  乾德三年(965)正月,北宋军队一举歼灭后蜀政权,宋太祖即诏令收瘗阵亡者遗骸,对后蜀士卒“死于兵及暴露原野者”,亦责令“所在州县官吏,速与收瘗”[3]。此举不仅安抚了宋军士卒,还赈恤了后蜀阵亡士卒,对于提高宋政权在蜀地的公信力具有积极作用。后世诸君主对此项工作也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宋太宗即位后,于太平兴国四年(979)灭北汉,战后即下诏“命录死事将校子孙”,并收瘗阵亡士卒遗骸[4]。不仅及时责令所在州县收瘗遗骸,还派大臣亲临现场祭奠,以示朝廷的重视。淳化四年(993)二月,四川爆发大规模的茶农起义,宋廷派兵镇压,事态平息之后,宋太宗诏令“所在州府”,立即将“战阵亡殁,及饥馑疾疫致死,无主收瘗”者遗骸“捃拾埋殡”,并“遣使致祭”,以示皇帝“哀痛之意焉”[5]。
  从上述论述中不难看出,宋统治者对收瘗阵亡士卒遗骸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史籍中有关太祖、太宗时期收瘗士卒遗骸之事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仅可知此项工作是由“管内州县”的地方官来承担。自真宗后相关记载才逐渐增多。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北宋前期收瘗、埋葬士卒遗骸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就地掩埋,祭奠亡灵
  就是将阵亡者遗骸就地掩埋,“聚为坟垄”[6] ,并派朝廷官员亲赴墓地进行祭祀。“澶渊之战”后,宋辽两国罢兵,为了维护河北诸军州安定,安抚军民,宋真宗于景德二年(1005)正月下诏赈恤河北,派监察御史朱抟亲赴德清军,收瘗、掩埋“战没遗骸”并“致祭” [7],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还专设水陆斋会。庆历七年(1047)十一月,宣毅卒王则据贝州城而叛,但旋即被平定,事态平息后,北宋朝廷令所在官吏将战没者遗骸收葬,并分别在恩州旌忠寺、京城普安院“设水陆斋”为阵亡将士追福[8]。
  神宗即位后“志在刷耻”,大举拓边西北,至熙宁六年(1073),熙、河、洮、岷、迭、宕已尽归宋所有,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士卒死伤者不可胜计。熙宁六年(1073)十月,熙州大威德禅院、河州德广禅院“岁各赐钱五十万”,“设道场,为汉蕃阵亡人营福”[9]。河、岷、洮等州“诸处蕃部各怀震怖”,又经常受到官员的役使,致使人心不稳,为了维护这些地方的稳定,宋神宗下令禁止官吏“擅差及科配”番部[10],并派宦官“李舜举往彼多方究寻,如法收瘗”,专“作水陆斋会”来哀吊死难者,以期用这种方式安抚番部,防止叛乱的发生[11]。熙宁七年(1074)四月,宋军又与鬼章、杓摩雅克等蕃部战于踏白城,斩获甚巨,王韶领兵入城后,首要之事就是“葬祭阵亡将士”[12]。是年五月,又派熙河路走马承受长孙良臣代表皇帝前往熙州,“为踏白城阵亡将士作浮图道场七昼夜”[13]。
  虽然宋廷在战后及时派专人到战场收瘗阵亡者遗骸,并设水陆道场为亡灵祈福,显示了对此事的重视,也确实为维护军队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纰漏。首先,宋廷将阵亡者遗骸聚为“义冢”,但却缺乏相应的管理,岁月滋久,这些遗骸再次暴露于野。再者,遗体掩埋地点一般会在战场附近,这些地方不是与辽、西夏毗邻之地,就是诸番部汇聚之所,加之路途遥远,给家属祭拜带来一定的不便。最后,宋廷对该项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管,致使官员在甄别遗骸时并不认真。宋神宗就曾指出,虽然将阵亡将士遗骸“官为瘗埋,聚为坟垄”,却与“逆党京观相杂”[14]。(所谓京观,就是中国古代战争中胜利方用来封镇敌尸、纪念自己战功的一种标志性建筑[15]。)在宋神宗看来,将阵亡者与叛贼尸体混杂,“甚非所以旌别”,这是对英灵的不敬,也抹杀了他们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功绩,因此神宗下令“别为表识,所过以官钱致祭”[16]。
  2.责令寺僧进行收瘗
  基于上述诸多弊端,熙宁八年(1075)三月,有臣僚言:“西福顺天王院旧有砖藏收瘗军士遗骸”, 建议“一岁度人为僧”,令其专门负责看守。神宗采纳此建议,但只允许“每三岁度一人” [17]。令寺僧收瘗遗骸的方法其实在真宗、仁宗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只是收瘗“贫不能葬”者,或是无主者,并未指明收葬阵亡士卒。然而,据史继刚先生所论,这一做法可能引起了寺僧的不满,“便采取消极对抗的办法, 对送来的棺柩不及时安葬,而是将其长期寄留僧舍”[18],致使“旅寄棺柩”“岁久暴露”。于是,元丰二年(1079)三月,宋廷令河州“依太原府例”,“以城东北隅附山不食之地二顷作墓园,瘗蕃汉阵亡暴骸”,并“二年度僧一人”,令其专门“看管修葺”,并赐额“慈济”[19]。同时为了提高寺僧对该项工作的热情,宋廷又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与紫衣,有紫衣与师号” [20]。可以说,这一举措不仅杜绝了寺僧消极应付的情况,而且不占用寺院土地或耕地,很好地解决了人地关系。   3.赙赠椟,护送返乡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方式之外,仁宗时期,宋廷还曾赙赠阵亡者棺椁,护送家属返乡,令亡者落叶归根。皇五年(1053)二月,狄青率军平定侬智高之乱,战后,宋廷下令“凡战殁者,给椟护送还家”,而将“无主者”或遗骸无法识别者就地掩埋,并“葬祭之”[21]。文献中并未对此做明确的交代,但笔者认为这与士卒来源不无关系。战前,狄青曾向仁宗提及,侬智高所率士卒“便于乘高履险”,而宋军以步兵抗乘高履险之贼,故每战必败,他希望从西北番部中抽调士卒。枢密使高若讷也建议抽调西北骑兵,在他看来,“蕃落善射,耐艰苦,上下山如平地,当瘴未发时,疾驰破之,必胜之道也”。因此,仁宗下令从“延、环庆、泾原路择蕃落广锐军曾经战斗者”各五千人,各路并“遣使臣一员押赴广南行营”[22]。战后,若将这些阵亡的西北番部士卒就地掩埋,不仅是对亡灵的不敬,同时也怕引起诸番部的不满。但对宋廷来讲,所耗费的财力、人力却是巨大的,因此,文献中记载使用这种方式仅此一次。
  二、漏泽园的修筑与士卒遗骸的收瘗
  为了进一步对遗骸收瘗、掩埋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同时也是为了彰显朝廷施行仁政,体恤黎庶之意,崇宁三年(1104)二月五日,宋徽宗敕令各地“实广熙宁之诏”,将“四方人物繁庶州县城外贫无以葬者”, “或寄留寺舍,弃掷道旁”者,或“无人识认,孤骨无归”者,进行收瘗,责令“州俾择官私高原”进行集体掩埋,并定名为“漏泽园”,是为“取泽及枯骨,不使有遗漏之义也”[23],并将这一制度推广至全国。
  1985年春,三门峡市文物工作者在配合甘棠路的修筑时,在向阳村东一片缓坡地上发现了一处分布密集、排列整齐的北宋土坑小墓。1993年和1994年春,文物工作者先后两次对该墓地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共发掘墓葬849座。这些墓葬均为单人葬,以陶缸作为葬具,并伴有砖墓志。考古工作者通过发掘研究,认定这片墓地就是北宋陕州地区的漏泽园[24]。
  漏泽园制度在古代社会救济、军队抚恤等方面发挥了颇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学界的关注点。前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赡,特别是宁文阁先生的《从陕州漏泽园看宋朝的“招刺”“刺配”制度》 [25] 、崔松林先生的《从陕州漏泽园墓志看北宋兵士的劳役情况》[26]、今泉牧子先生的《从漏泽园墓志铭看国家和家族》[27],这三篇文章以陕州漏泽园出土的砖墓志为考察对象,对漏泽园所埋士卒的身份、军种、劳役、移屯等相关问题做了深入探讨。笔者试图通过对此墓地出土遗物的研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宋代漏泽园制度做一些探讨。
  (一)漏泽园的规制
  按照北宋制度规定:“应葬者,人给地八尺”,“军民贫乏,亲属愿葬漏泽园者,听指占葬地,给地九尺”,墓穴深九尺,如无棺椁,则由政府免费提供。对于应葬者,为其提供“方砖二口”,在上边镌刻死者相关信息[28]。对那些“无名不识者,别作一丛冢,庶无相混淆” [29]。下葬时根据埋葬时间,以“千字文为号”[30]。每三十“为坎,皆沟洫”[31],“沟广二尺,深六尺,乃相一低处,笕沟水出溪” [32]。墓地四周修建“墙栅”,“放牧者勿入,樵采者有禁”[33]。倘若死者家属想要改葬,“官为开葬验籍给付”[34]。对于漏泽园的整体情况,“各置图籍,令厅置柜封锁”[35],令寺僧“掌其籍”[36]。同时,为了加强漏泽园日常的维护工作,并让亡灵能“日闻法音演无量义,俾沉魂幽魄咸证善因,郁气滞冤往生乐土”,还在漏泽园一隅修建佛寺[37]。
  以陕州漏泽园出土情况来看,砖墓志上多刻死者姓名、年龄、军种、死亡地点、验尸时间、埋葬时间、籍贯等,至于文献记载的以“千字文为号”,有些出土的砖志是以干支与千字文相结合排序,如广勇右三指挥军人冯贵,埋葬时间为七月二十九日,编号为“甲子籍”。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避免重复。每30个坟墓“为坎,皆沟洫”,就是将30个坟墓作为一组,在每一组四周各挖一道沟洫,作为防止雨水浸泡墓穴的排水设施。也有学者认为“坎”应解释为“坑”,每三十为坎,就是将30具尸体集中放在一个坑内做成大墓。此说应不足取,从出土情况看,每一具遗骸都是放在陶缸中单独掩埋,并未出现集体掩埋的情况[38]。
  1992年,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三门峡市崤山路与209国道交叉处发现了长兴禅院崇公卯塔遗址,该塔应是长兴禅院的寺僧墓,修建时间为崇宁二年(1103)六月二十五日。推测长兴禅院应在此遗址附近不远,且该遗址仅距陕州漏泽园墓地大约1000米,因此,长兴禅院可能就是为看管漏泽园而专门修建的寺院[39]。
  (二)陕州漏泽园所埋葬军人情况
  在朝廷大力倡导之下,各地纷纷开始修建漏泽园。据统计,现已发掘、整理出土的宋代漏泽园墓葬约1000座,分布在全国8个省市,发现砖志约400块[40]。在这些已发掘的漏泽园遗址中,所埋葬者大部分为普通士卒。就目前考古发掘情况来看,陕州漏泽园是现存宋代最大、保存较好、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共清理墓葬849座,出土砖墓志372块[41]。据《虢州卢氏县漏泽园记》碑所述,陕州漏泽园修建于崇宁三年(1104)十二月初一,修建工作由虢州卢氏县承担,经费以常平钱支破。碑文中还出现了“同管勾漏泽讲经论沙门宗莹”“管勾漏泽园讲经论赐紫沙门法”及琅莹,这三位僧人应该是负责遗骸收瘗、埋葬并管理、修缮漏泽园工作的。从发掘报告来看,墓穴一般长1.5~2米,宽0.5~0.8米,深1米左右,这些情况与《宋会要辑稿》中的记载大体吻合。从砖墓志的记载来看,能确定身份的有175座,其中军人120座,军人妻子两座,占确定身份者总数的68%强,因此笔者认为,陕州漏泽园是主要埋葬军人的宋代公墓。
  在这120个亡卒中,有21人是可确认军人身份的“无名氏”,“由于脸上刺有字,和一般人有明显的区别”[42]。这120名亡卒以禁、厢士卒为主,年龄最大者为陕州“三门西山河匠指挥兵士翟政,年约八十一二岁”,年龄最小者为□进“保捷……指挥寄招熙河路……,年一十八九”。其中禁军士卒31名,仅4人为陕州士卒,其他27人均来自外地,而东京禁军士卒多达17人,这可能与宋代禁军移屯、就粮军的出现有关。按照宋朝军制规定,禁军移屯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就粮、屯驻、驻泊,所谓“就粮者,本京师兵,而便廪食于外,故听其家往”[43],“其出戍边或诸州更戍者,曰屯驻;非戍诸州而隶总管者,曰驻泊”[44] 。至宋真宗时,北宋各地方也陆续设置禁军,这些禁兵不再回驻开封,于是出现了就粮军。就粮军可出戍外地,而且按照惯例,“京东、西路就粮禁兵与在京诸军一处差拨出戍”[45] 。有大量外地士卒埋葬于陕州漏泽园,也证实了宋代这种军制的实行。   (三)漏泽园的弊端
  漏泽园在北宋时迅速在全国推广,并延续成为南宋时期埋葬军人遗骸的主要方式,被视为“中兴之要务”[46]。然而,宋廷为彰显朝廷体恤黎庶之意,不顾具体实施效果,强制推广漏泽园,而地方官员、寺僧抓住漏洞,欺瞒朝廷,弄虚作假,使得漏泽园弊端丛生,以致后世学者对其评价并不高,如清代学者赵翼在提及漏泽园时就曾说,这一制度“不管活人,只管死尸”[47]。朝廷规定守园僧“以所葬多为最,得度牒及紫衣”,于是这些僧人“有析骸以应数者”,以冒领朝廷恩赏[48]。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完成朝廷下达的任务,将“无病及已葬人充者” [49]。
  此外,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致使漏泽园被乱占的现象颇为严重。绍兴十四年(1144),边知白曾向朝廷反映,“漏泽园地多为豪猾请佃”,“而后死者失掩埋之所”,请朝廷加强对漏泽园的监管[50]。绍兴十八年(1148)八月,再次有臣僚向朝廷建议加强监察力度[51],可是到绍兴二十二年(1152)时,漏泽园土地“为人占佃”现象依旧存在。这反映出宋廷对漏泽园一直缺乏妥善管理、有效监管,致使乱占现象十分普遍。庆元二年(1196)正月,赵彦在《重建漏泽园记》中也提到,东阳县漏泽园由于年久失修,“阙然樊墙,莫逋为主。斧斤之所樵苏,牛羊之所践履,终风冻雨,骸骨累然,过者莫不为之酸鼻”,当地百姓宁可将亡故亲人火化,也不愿葬于此[52]。甚至在宁宗时,军官郭荣将一处漏泽园占为己有,“辟创立亭馆,种植花木以备游乐,及布种粟豆谋取微利,挥锄之际白骨纷如,过者伤心”[53] 。
  三、结 语
  在中国古代军队抚恤制度中,对阵亡者及其家属的优恤最为重要,病故者、因战被伤者次之,现役将士又次之。而收瘗、掩埋死亡士卒遗骸是军队抚恤制度中颇为关键的一项举措,这不仅是对亡灵的慰藉,更能对安抚士卒、维护军队稳定、激励士气起到一定作用,这一点已经成为历代军事思想家、统治者的共识。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北宋前期对于战死士卒往往采取就地掩埋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地点,而漏泽园作为埋葬军人遗骸的固定公墓,始于徽宗时期,后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不断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延续成为南宋收瘗、埋葬死亡士卒的主要方式。虽然这一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弊端丛生,但在中国古代军队抚恤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其影响是颇为深远的。
  [1]宋·许翰:《襄陵文集》卷5《乞加恩死事疏》,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35《察军之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5]《宋大诏令集》卷222《政事七十五·褒恤下》,中华书局,1962年。
  [4][7][21]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61、127、234页。
  [6][8][9] [12] [13] [14] [16] [17] [19][20][22][4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6786、3906、6021、6179、6190、6786、6786、6364、7069、7217、4175、5820页。
  [10] [1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九之一》,中华书局,1957年。
  [15]王亚林:《“京观”和“狱坟”》,《文化史知识》2010年4期。
  [18]史继刚:《宋代助葬制度述略史》,《青海大学学报》1994年3期。
  [23]明·张岱:《夜航船》卷2《地理部·漏泽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4][33][37]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北宋陕州漏泽园》,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90页。
  [25] 宁文阁:《从陕州漏泽园看宋朝的“招刺”“刺配”制度》,载《三门峡考古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
  [26] 崔松林:《从陕州漏泽园墓志看北宋兵士的劳役情况》,载同[25]。
  [27][42](日)今泉牧子:《从漏泽园墓志铭看国家和家族》,《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4年3期。
  [28][34][35][49]同[10],《食货六八之一三一》。
  [29]《全宋文》第141册,第182页。
  [30][32][51]同[10],《食货六○之一○》。
  [31][36]宋·徐度:《却扫编》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8][40]张新宇:《试论宋代漏泽园公墓制度的形成原因和渊源》,《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5期。
  [39]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崤山西路发现三座古墓》,《华夏考古》1993年4期。
  [41]宁会振,宁文阁:《从陕州漏泽园看北宋末年的陕州》,载同[25]。
  [4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52《两朝国史志》,中华书局,1986年。
  [44]宋·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后集卷40,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6][50]同[10],《食货六八之一四○》。
  [47]清·赵翼:《陔余丛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577页。
  [48]宋·施宿等:《会稽志》卷13《漏泽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2]同[29],第242册,第199页。
  [53]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185《去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责任编辑:成彩虹〕
其他文献
张沅先生,祖籍北京市宣武区,出生于湖南沅陵,1951年随父来到邯郸市峰峰矿区。1961年毕业于邢台师范学院,分配在磁县学校任教,后调到磁县文化馆工作。1976年至1977年到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进修班深造一年,自1978年开始走上文物考古工作岗位,曾任邯郸市文物局副局长、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支部书记,直至2003年正式退休,从事文物工作25个春秋(图一)。    1978年4月,张先生任邯郸地区文
期刊
【关键词】旧石器遗址;泥河湾;遗迹  【摘 要】泥河湾盆地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非常集中的地区,从1923年至今,已经发现了众多早、中、晚期遗址,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和许多重要的遗迹。本文对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迹进行梳理与分析,对不同的遗迹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提出在发掘中对遗迹现象应予以重视。  如果将1920年法国神甫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地区发现打制石器作为叩开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大门的标志,
期刊
[关键词]南宋;公牍文书;巡辁;收籴制度;食盐运销  [摘要]《舒州无为军都巡检使刘德收籴划一申禀状》收入《宋人佚简》一书,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整理、说明,认为应改称《宋绍兴三十二年舒州无为军都巡检使刘德申禀状为收籴诸事》,并就文书作者的官称——巡检,及该文书在研究南宋中期基层经济状况时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博物馆共同编纂的《宋人佚简》第5卷公牍部分,收入一件定名为《
期刊
【关键词】北京;大兴康庄;辽代墓葬;发掘  【摘要】2009年9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抢救发掘了北京大兴康庄墓葬一座,出土了瓷器、银器、铜器、木器等随葬品。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分析,该墓时代为辽代晚期。  康庄辽墓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北部,东邻兴业大街,南邻清源西路,北为康庄子村(图一)。2009年9月,为配合北京市大兴区康庄项目经适房地块工程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
期刊
【关键词】热河文庙;历史背景;建筑规模;保护修复    【摘要】热河文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皇家寺庙的历史背景及宏大的建筑规模,是集尊孔、教学、藏书三者为一体的清代承德最高学府。对热河文庙进行全面修复,进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同时全面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是深化避暑山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始建于康熙时期的避暑山庄是清朝政府的第二个政治活动中心。避暑山庄的肇建及其
期刊
【关键词】宋金元时期;磁州窑;仿烧工艺;品种特点  【摘要】本文以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三工区窑址和彭城盐店窑址为例,对其中发现的磁州窑仿烧不同窑口的陶瓷产品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对其所反映的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的仿烧工艺进行了分析,认为磁州窑的仿烧随时代发展而变换,仿烧品种及技法面向主流产品,既有改良与变通,又有发展与创造,其仿烧工艺的发展对满足大众需求、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及发展空间、提高自身工艺技术水平
期刊
【关键词】北京;南苑;汉代;窑址;发掘  【摘要】 2010年10月至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丰台区南苑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D1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窑址7座。此次发掘对研究北京南部地区汉代窑址的形制特征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苑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D1地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东南部,东邻南苑路,西邻京开高速公路,南邻南五环路,北邻南四环路。东北距南苑镇约2公里(图
期刊
【关键词】河北;文安县; 太子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摘 要】2009年,廊坊市文物普查队在文安县太子务村发现了一处面积大、遗物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对采集遗物对比分析,推断该遗址应为仰韶时期后岗一期文化与龙山时期后岗二期类型。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廊坊市文物普查队在文安县太子务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因该时期遗址在廊坊市辖区内发现很少,现将调查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
期刊
[关键词]北京;清官;旧藏玉器;类比分析  [摘要]清官旧藏玉器中,唐、宋、元玉器比较有代表性,各地出土的与之相对应时代的玉器也很丰富。选择出土地点和时代均明确的标准器,与旧藏的传世古玉在形制、花纹等方面作对比研究,从而重新找出传世古玉当初的时空与地点,为我们研究、确定传世古玉的年代和归属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经过器形、纹饰、玉质、加工特点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拽出了传世
期刊
【关键词】《逸周书》;西周金文;献俘礼  【摘要】献俘礼见于古代文献记述,但其具体程序已不为人所知,传世和近出的青铜器铭文为我们重新认识这种古代军礼提供了可能。根据《逸周书·世俘》的记述及小盂鼎等西周青铜器铭文的内容,先秦时期的献俘礼包括告俘、献俘于天、燎祭、献俘于周庙、审讯俘酋、告成、■祖、饮至、封赏将领等诸项内容。    献俘礼属于古代军礼的一种。关于西周时期的献俘礼,古代文献与出土材料虽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