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与创业能力,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类似国际贸易实务这样理论性较强课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案例教学,对具体问题做出更形象生动的解释,将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同时能更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生产实践,从而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国际贸易 案例教学 探索 教学效果
对于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中职学生而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其他操作性课程(如外贸单证、外贸跟单等)的基础,也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理论指导。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挖掘学生分析问题的潜力,以便学生能更好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一、课程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尝试
(一)课前认真备课,选择合适的案例
根据中职生知识水平,我的备课首先是把“备学生”放在首位,尽可能选择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案例,所选案例要通俗易懂、涵盖课程的知识点。我在教学中选择案例总是围绕教学目标,所选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反复推敲案例是否恰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也不直接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索赔条款的学习过程中,我举了如下案例:
我方出口大米一批,价格条件是FOBS广州,当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后,发现相当部分货物因船舱不清洁而发生严重污损,为此,客户向我方提出索赔。试问:客户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关于这个案例,很多同学由于没有认真预习课本,对基础知识没有掌握,都认为客户要求合理,还讲出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举了一些生活中一些实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们讨论发表意见时要有据可依,可从课本相关章节中寻找依据。同学们不时讨论,不时仔细阅读课本。最后我让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发言。其中一组的发言时这样的:客户的要求不合理,国为我出口大米的价格条件是FOBS广州,即FOB船上交货并理仓,买方承担租船订舱的义务,买方租的船应该适航、适货,我方的责任就是将大米装船并理舱,并无清洁船舱的责任。所以因船舱不洁所致的货物污损,责任不在我方,在买方。对于这个答案我是相当满意。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案例才是案例教学的前提。
(二)精心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有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精心组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因为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才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
1.教师要有效控制好课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组织引导者。教师要多通过各种有效的提问,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关系到案例主题的矛盾意见引发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根有据。充分尊重学生的分析,在发问中循序渐进,防止按事先准备好的想法,一味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走。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给予激励和肯定,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并有效地控制好讨论的主题和节奏。但由于国际经贸案例往往比较复杂,学生经验不足,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而偏离主题,缺乏整体观念,此时教师应注意疏导学生,将学生引入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创造一个和谐的分析环境,更好地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科学合理的课堂控制是关键。因此,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有效的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是分析材料、揭示问题、寻找答案的执行者,学生不能像过去的应试式教学那样被动地记录和接受;作为案例分析的主体,学生必须摒弃过去寻找标准答案、等待教师提供解决办法的学习习惯。事实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解决国际经贸问题没有最优、唯一的方法,总是存在许多可行的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求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主动、大胆提出不同观点,对问题进行多种解决方法的比较评估,从而选择解决问题的满意方案。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者,认识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用自己的双手触摸、操作,从而获取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它与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有本质的区别。教师只在关键环节上给以指点,给以激励,这样的引导正是学生所渴望的,它能使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各不相同的水平和层次上有所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敢于并热衷于发表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讨论与争论,进行广泛的交流,使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操作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操作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教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们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他们的操作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
四、结束语
21世纪的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案例教学法顺应这一要求。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可看到它既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又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我接受了以诱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重学习过程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更新,使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变革。即变被动接受为积极学习;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主动精神明显增强,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其他的教学中也运用这样的理念,也采取类似的手段,真正地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参考文献
[1]祝胜凯,刘荣梅.培养综合技能型外贸人才,创新对外贸易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消费导刊,2007(5).
[2]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商业经济,2010(3).
[3]汤耀平.贸易全球化与贸易保护扩大化的思考[J],华南金融研究,2001(6).
【关键词】国际贸易 案例教学 探索 教学效果
对于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中职学生而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其他操作性课程(如外贸单证、外贸跟单等)的基础,也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理论指导。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挖掘学生分析问题的潜力,以便学生能更好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一、课程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尝试
(一)课前认真备课,选择合适的案例
根据中职生知识水平,我的备课首先是把“备学生”放在首位,尽可能选择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案例,所选案例要通俗易懂、涵盖课程的知识点。我在教学中选择案例总是围绕教学目标,所选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反复推敲案例是否恰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也不直接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索赔条款的学习过程中,我举了如下案例:
我方出口大米一批,价格条件是FOBS广州,当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后,发现相当部分货物因船舱不清洁而发生严重污损,为此,客户向我方提出索赔。试问:客户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关于这个案例,很多同学由于没有认真预习课本,对基础知识没有掌握,都认为客户要求合理,还讲出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举了一些生活中一些实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们讨论发表意见时要有据可依,可从课本相关章节中寻找依据。同学们不时讨论,不时仔细阅读课本。最后我让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发言。其中一组的发言时这样的:客户的要求不合理,国为我出口大米的价格条件是FOBS广州,即FOB船上交货并理仓,买方承担租船订舱的义务,买方租的船应该适航、适货,我方的责任就是将大米装船并理舱,并无清洁船舱的责任。所以因船舱不洁所致的货物污损,责任不在我方,在买方。对于这个答案我是相当满意。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案例才是案例教学的前提。
(二)精心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有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精心组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因为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才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
1.教师要有效控制好课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组织引导者。教师要多通过各种有效的提问,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关系到案例主题的矛盾意见引发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根有据。充分尊重学生的分析,在发问中循序渐进,防止按事先准备好的想法,一味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走。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给予激励和肯定,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并有效地控制好讨论的主题和节奏。但由于国际经贸案例往往比较复杂,学生经验不足,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而偏离主题,缺乏整体观念,此时教师应注意疏导学生,将学生引入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创造一个和谐的分析环境,更好地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科学合理的课堂控制是关键。因此,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有效的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是分析材料、揭示问题、寻找答案的执行者,学生不能像过去的应试式教学那样被动地记录和接受;作为案例分析的主体,学生必须摒弃过去寻找标准答案、等待教师提供解决办法的学习习惯。事实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解决国际经贸问题没有最优、唯一的方法,总是存在许多可行的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求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主动、大胆提出不同观点,对问题进行多种解决方法的比较评估,从而选择解决问题的满意方案。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者,认识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用自己的双手触摸、操作,从而获取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它与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有本质的区别。教师只在关键环节上给以指点,给以激励,这样的引导正是学生所渴望的,它能使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各不相同的水平和层次上有所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敢于并热衷于发表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讨论与争论,进行广泛的交流,使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操作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操作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教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们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他们的操作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
四、结束语
21世纪的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案例教学法顺应这一要求。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可看到它既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又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我接受了以诱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重学习过程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更新,使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变革。即变被动接受为积极学习;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主动精神明显增强,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其他的教学中也运用这样的理念,也采取类似的手段,真正地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参考文献
[1]祝胜凯,刘荣梅.培养综合技能型外贸人才,创新对外贸易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消费导刊,2007(5).
[2]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商业经济,2010(3).
[3]汤耀平.贸易全球化与贸易保护扩大化的思考[J],华南金融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