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2020年的学校德育,班主任要更新观念,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活动的特征,积极发挥班级活动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生活经验和真切体验,不断学会认知,将活动的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班级活动网络化
班级活动网络化是传统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班级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班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班级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借助网络教育资源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实现班级活动网络化,要用心创建班级主页。班主任要定期检查、协助和维护网页制作工作,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栏目设置,不断丰富内容,及时更新。班级主页的栏目设置一般包括网上课堂、班级管理(数据库)、班级日志(Blog博客)、网上班队活动、网上德育基地、虚拟社区、网上论坛、网上咨询、网上娱乐、学生园地、网上家长学校、邮件列表等类别,通过网上栏目内容组织相应的班队活动。如学生个人档案,可以随时修改、删减或添加管理内容,把大量的内容进行压缩,这样浏览起来就比较方便。又如网络班队活动,信息时代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成为班队活动的新平台。班主任可围绕活动主题,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网络资源,进行再处理和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把自己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网页、画册等与同学们交流展示,或者将优秀网页发布到班级或学校主页上,学生在展示中会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做到资源共享,素质互补。再如网上交流媒介,中国教师研修网开通的“三人行网络班级”,还有班级BBS、QQ和电子邮件等交流媒介,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交际沟通平台,虚拟的网络交流环境,可以消除学生面对面心理压力,释放不良情绪,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带来心理上的放松,实现平等交流,很好地凝聚起班级所有同学的人心,增强班集体的依恋感和认同感。
组织形态课程式
近日,教育部王定华副司长在《面向2020年的学校德育》一文中强调要加强课程育人,发挥学校德育类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的早会课、班队活动、品德课和综合实践课,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计划,属于学校的德育类课程。与传统的班级活动形态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活动更具有明显的“预设”特征。以前,小学阶段各年级的教育内容比较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存在着问题。由于班级活动没有教材,没有教案,突击式、加塞式、一律式和自由式的班会多,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学校里随处可见。由此可见,班队德育活动的辅导教材恰恰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盲点。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把握好小学阶段品德教育和行为训练的极佳时机,从小抓,平时抓,持续抓,多做“宣传队”,少做“灭火队”。学校或班主任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等相关内容和要求,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条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着眼整体,科学合理地安排德育内容,做到学期有计划,每月有重点,每周有内容,保证教育时间和内容的落实,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在有些学校重视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组织有经验的老师编写各年级《班队活动指南》和《中华美德素养》等校本辅导教材,供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联系班级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时参考使用,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参与对象主体性
以往的班级活动,许多班主任总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搞,包办代替成了习惯,慢慢地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思想,阻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锻炼成长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教师无论是想通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是陶冶学生情操,都必须依赖学生的思考和实践,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都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级活动,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儿童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个体性,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激活学生的参与愿望,充分信任学生,放手发动学生,让每个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共同推动班级活动的进行。如,计划的拟定、主题的提炼、内容的安排、程序的设计、场所的布置、对外的联络等环节,都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制定,并付诸实施。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要摆正自身的位置,以集体中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自治能力,培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习惯,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班主任还要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善于将自己的教育意图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内容生活化
不管是“教育就是生活”,还是“教育是养成习惯”“教育是培养信心”的提法,总归一点,生活就是教育的本身,教育不可能离开生活。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活化。班级活动不应该被单纯看作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它同时应该是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本身。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是班级活动内容开发的源头活水。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学生与自然、社会、他人等生活世界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开放的,多样的,变化的,也是长久的,伴随1学生一生一世。生活世界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这是学科课程内容或者说教的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学生的发展需要从生活世界中获得直接而又真切的经验与体验营养。缺少生活气息的班级活动,如死水一潭,没有生气,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也难以促使学生经历心灵感受过程。只有贴近生活的活动,才能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准备。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社会生活和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生活经验进行推论提升的智慧潜能。班级活动就是要以“儿童中心,生活中心”为开发原则,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转化为动态的德育资源,以学生的校园、家庭和社区生活为载体,采用开放的活动方式,揭示和提炼生活问题,通过个体和班级集体活动的运作,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细节问题探究的兴趣,迎合学生心理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生活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处处留意生活、時时改善生活,学会选择智慧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活动方式体验型
情感体验是新课程强调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情感体验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它具有主体性、个体性、真实性、情景性的特征,是学习者本人自己的体验,是本人亲历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传统班会通常的活动方式是由学生围 绕主题表演几个文艺节目,十八般武艺一起上,为活动而表演,热热闹闹。但对这些节目的内涵缺少深度开掘,不能给个体带来内心体验,班会活动的教育功能没有内化达及每个学生,让学生经历心灵感受过程,获取真实的内心体验。常见几种体验方式有:一是真情体验。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外部合理评价,从而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调整自己的情绪,升华道德情感。二是移情体验。心理换位、角色转换和角色模拟是移情教育的不同形式,往往能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其内化机制是使主体对象化,又使对象主体化的心理体验、置换过程。三是情境体验。少儿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由具体形象构成的情境所支配,通过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感官,使学生的心理从抑制状态转为主动参与状态,调动感官,真情投入,积极参与。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
教育活动拓展性
新课程特别强调课外教育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班级活动要从学校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弹性延展,纵横联系,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学生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是一个连续过程。不管是班级活动,还是劳动课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学生虽然初步形成了一些道德观点,学习了一些生活知识和技能,但要促其品德内化或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技能,还需要课后延伸生活触角来深化和训练,习惯才能成自然。拓展性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衍生性活动。即上一次活动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解决,或者有些问题没能在上次活动中得到解决,需要新的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二是互动式作业。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重视和配合,也只有让家长参与进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班级结合每月的教育重点和操作细则,布置德育家庭作业,建立“德育家庭作业记录反馈表”制度,家校监管,互相督促,养成习惯;三是系列化活动。也就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后续活动来拓展、深化。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起点,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继续。它可以是贯穿到整个学期,也可以延续一个学年,或随着学生年龄的逐渐增长,伴随学生成长的問题不断延伸、深化。通过不同形式的衍生活动,让学生经历新的过程,受到新的启示,发现新的境界,追求新的目标,悟出新的道理。
班级活动网络化
班级活动网络化是传统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班级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班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班级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借助网络教育资源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实现班级活动网络化,要用心创建班级主页。班主任要定期检查、协助和维护网页制作工作,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栏目设置,不断丰富内容,及时更新。班级主页的栏目设置一般包括网上课堂、班级管理(数据库)、班级日志(Blog博客)、网上班队活动、网上德育基地、虚拟社区、网上论坛、网上咨询、网上娱乐、学生园地、网上家长学校、邮件列表等类别,通过网上栏目内容组织相应的班队活动。如学生个人档案,可以随时修改、删减或添加管理内容,把大量的内容进行压缩,这样浏览起来就比较方便。又如网络班队活动,信息时代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成为班队活动的新平台。班主任可围绕活动主题,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网络资源,进行再处理和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把自己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网页、画册等与同学们交流展示,或者将优秀网页发布到班级或学校主页上,学生在展示中会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做到资源共享,素质互补。再如网上交流媒介,中国教师研修网开通的“三人行网络班级”,还有班级BBS、QQ和电子邮件等交流媒介,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交际沟通平台,虚拟的网络交流环境,可以消除学生面对面心理压力,释放不良情绪,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带来心理上的放松,实现平等交流,很好地凝聚起班级所有同学的人心,增强班集体的依恋感和认同感。
组织形态课程式
近日,教育部王定华副司长在《面向2020年的学校德育》一文中强调要加强课程育人,发挥学校德育类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的早会课、班队活动、品德课和综合实践课,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计划,属于学校的德育类课程。与传统的班级活动形态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活动更具有明显的“预设”特征。以前,小学阶段各年级的教育内容比较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存在着问题。由于班级活动没有教材,没有教案,突击式、加塞式、一律式和自由式的班会多,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学校里随处可见。由此可见,班队德育活动的辅导教材恰恰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盲点。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把握好小学阶段品德教育和行为训练的极佳时机,从小抓,平时抓,持续抓,多做“宣传队”,少做“灭火队”。学校或班主任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等相关内容和要求,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条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着眼整体,科学合理地安排德育内容,做到学期有计划,每月有重点,每周有内容,保证教育时间和内容的落实,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在有些学校重视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组织有经验的老师编写各年级《班队活动指南》和《中华美德素养》等校本辅导教材,供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联系班级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时参考使用,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参与对象主体性
以往的班级活动,许多班主任总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搞,包办代替成了习惯,慢慢地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思想,阻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锻炼成长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教师无论是想通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是陶冶学生情操,都必须依赖学生的思考和实践,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都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级活动,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儿童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个体性,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激活学生的参与愿望,充分信任学生,放手发动学生,让每个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共同推动班级活动的进行。如,计划的拟定、主题的提炼、内容的安排、程序的设计、场所的布置、对外的联络等环节,都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制定,并付诸实施。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要摆正自身的位置,以集体中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自治能力,培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习惯,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班主任还要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善于将自己的教育意图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内容生活化
不管是“教育就是生活”,还是“教育是养成习惯”“教育是培养信心”的提法,总归一点,生活就是教育的本身,教育不可能离开生活。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活化。班级活动不应该被单纯看作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它同时应该是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本身。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是班级活动内容开发的源头活水。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学生与自然、社会、他人等生活世界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开放的,多样的,变化的,也是长久的,伴随1学生一生一世。生活世界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这是学科课程内容或者说教的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学生的发展需要从生活世界中获得直接而又真切的经验与体验营养。缺少生活气息的班级活动,如死水一潭,没有生气,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也难以促使学生经历心灵感受过程。只有贴近生活的活动,才能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准备。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社会生活和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生活经验进行推论提升的智慧潜能。班级活动就是要以“儿童中心,生活中心”为开发原则,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转化为动态的德育资源,以学生的校园、家庭和社区生活为载体,采用开放的活动方式,揭示和提炼生活问题,通过个体和班级集体活动的运作,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细节问题探究的兴趣,迎合学生心理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生活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处处留意生活、時时改善生活,学会选择智慧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活动方式体验型
情感体验是新课程强调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情感体验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它具有主体性、个体性、真实性、情景性的特征,是学习者本人自己的体验,是本人亲历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传统班会通常的活动方式是由学生围 绕主题表演几个文艺节目,十八般武艺一起上,为活动而表演,热热闹闹。但对这些节目的内涵缺少深度开掘,不能给个体带来内心体验,班会活动的教育功能没有内化达及每个学生,让学生经历心灵感受过程,获取真实的内心体验。常见几种体验方式有:一是真情体验。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外部合理评价,从而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调整自己的情绪,升华道德情感。二是移情体验。心理换位、角色转换和角色模拟是移情教育的不同形式,往往能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其内化机制是使主体对象化,又使对象主体化的心理体验、置换过程。三是情境体验。少儿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由具体形象构成的情境所支配,通过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感官,使学生的心理从抑制状态转为主动参与状态,调动感官,真情投入,积极参与。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
教育活动拓展性
新课程特别强调课外教育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班级活动要从学校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弹性延展,纵横联系,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学生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是一个连续过程。不管是班级活动,还是劳动课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学生虽然初步形成了一些道德观点,学习了一些生活知识和技能,但要促其品德内化或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技能,还需要课后延伸生活触角来深化和训练,习惯才能成自然。拓展性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衍生性活动。即上一次活动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解决,或者有些问题没能在上次活动中得到解决,需要新的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二是互动式作业。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重视和配合,也只有让家长参与进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班级结合每月的教育重点和操作细则,布置德育家庭作业,建立“德育家庭作业记录反馈表”制度,家校监管,互相督促,养成习惯;三是系列化活动。也就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后续活动来拓展、深化。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起点,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继续。它可以是贯穿到整个学期,也可以延续一个学年,或随着学生年龄的逐渐增长,伴随学生成长的問题不断延伸、深化。通过不同形式的衍生活动,让学生经历新的过程,受到新的启示,发现新的境界,追求新的目标,悟出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