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枳椇子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00W、乙醇浓度50%、10倍量溶剂、辐射时间20min。结论:微波提取技术能够快速高效的提取枳椇子总黄酮。
关键词:枳椇子 黄酮 微波提取
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成熟带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1],自古以来就是一味解酒良药,素有“千杯不醉枳椇子”之说。历代医书对其解酒的叙述各异[2],例如《新修本草》与《千金翼方》中为“以其木为屋,屋中酒则味薄”;《本草纲目》中为“枳椇消酒积”等。该药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中也有收载[3],功效为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用于酒精中毒、烦渴呕逆、二便不利等症。目前的文献资料表明总黄酮可能是其有效部位[4],故本文以總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微波法提取枳椇子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为寻求其最佳微波提取工艺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BS-223S分析天平(Sartorius) ,XH-100A微波萃取仪(北京祥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FWZ UV-2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龙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 枳椇子:购于宜春市,经鉴定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种子;芦丁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配制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0.1250g,置250ml量瓶中,加30%乙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50mg/ml)。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样品溶液2.0ml,置于25 ml量瓶中,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7ml。摇匀后放置6min,加10%硝酸铝溶液0.7ml,摇匀,放置6min,加氢氧化钠试液5ml,加3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显色l0min,即得。
2.2 吸收波长的测定 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1.00ml,按2.1.2项下的方法显色后, 在350nm~650nm进行波长扫描,结果见图1。可以看出,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500nm处测定波长。
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1.0、1.5、2.0、2.5、3.0、3.5ml分别置于25ml量瓶中,按2.1.2项下方法显色,以相应试剂为空白,于500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0.0101A+0.0251(r=0.9996),芦丁浓度在20~70μg/ml之间时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精密度、重现性实验RSD均小于2.0%,符合方法学要求。
2.4 回收率实验 精密量取正交试验表中的5号样品溶液2.0ml(共5份),置25ml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1.5ml,按2.1.2项下方法显色并测定它们的吸光度,计算回收率,结果回收率在95.2%~104.1%之间,RSD小于3%,表明重现性好,方法可行。
2.5 正交试验与结果
2.5.1 提取工艺 取枳椇子于烘箱中60℃干燥24h,粉碎,取20~40目粗颗粒10g置微波萃取仪配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溶剂,浸泡15min后放入微波萃取仪中(温度设定75℃),按正交表中的条件(见表1)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残渣用适量溶剂洗涤3次,最后并入250ml量瓶中,定容。按照前述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与表3。
注:F0.05(2,2)=19.0,F0.01(2,2)=99.0
2.5.2 结果与分析 由表3直观分析可知:各因素作用主次为C>A>B>D,且以A2 B3 C3 D3为最佳,即功率为300W,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0,辐射时间为20min。
方差分析中,由于D因素对提取影响极小,故将其列为误差列。从表3可以看出,C因素的改变对总黄酮的提取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影响,A因素的改变对总黄酮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与前面的直观分析相同。
2.5.3 正交试验验证 按照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进行提取,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2次验证的结果分别为1.49%、1.43%,优于正交试验表中的各次试验。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正交试验对枳椇子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为300W,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0,辐射时间为20min。采用文献报道的回流法[5]对枳椇子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所测结果为1.44%,与微波提取法所测结果接近,但耗时较长,故微波法在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40.
[2]陈绍红.枳椇子解酒的文献整理和药效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D],1996,63.
[4]张洪,叶丽萍,张如洪,等. 枳椇子有效部位的初步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2):111.
[5]文为,张洪,曾嵘,等.枳椇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J].医药导报,2008,27(1):77.
关键词:枳椇子 黄酮 微波提取
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成熟带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1],自古以来就是一味解酒良药,素有“千杯不醉枳椇子”之说。历代医书对其解酒的叙述各异[2],例如《新修本草》与《千金翼方》中为“以其木为屋,屋中酒则味薄”;《本草纲目》中为“枳椇消酒积”等。该药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中也有收载[3],功效为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用于酒精中毒、烦渴呕逆、二便不利等症。目前的文献资料表明总黄酮可能是其有效部位[4],故本文以總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微波法提取枳椇子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为寻求其最佳微波提取工艺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BS-223S分析天平(Sartorius) ,XH-100A微波萃取仪(北京祥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FWZ UV-2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龙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 枳椇子:购于宜春市,经鉴定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种子;芦丁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配制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0.1250g,置250ml量瓶中,加30%乙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50mg/ml)。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样品溶液2.0ml,置于25 ml量瓶中,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7ml。摇匀后放置6min,加10%硝酸铝溶液0.7ml,摇匀,放置6min,加氢氧化钠试液5ml,加3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显色l0min,即得。
2.2 吸收波长的测定 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1.00ml,按2.1.2项下的方法显色后, 在350nm~650nm进行波长扫描,结果见图1。可以看出,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500nm处测定波长。
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1.0、1.5、2.0、2.5、3.0、3.5ml分别置于25ml量瓶中,按2.1.2项下方法显色,以相应试剂为空白,于500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0.0101A+0.0251(r=0.9996),芦丁浓度在20~70μg/ml之间时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精密度、重现性实验RSD均小于2.0%,符合方法学要求。
2.4 回收率实验 精密量取正交试验表中的5号样品溶液2.0ml(共5份),置25ml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1.5ml,按2.1.2项下方法显色并测定它们的吸光度,计算回收率,结果回收率在95.2%~104.1%之间,RSD小于3%,表明重现性好,方法可行。
2.5 正交试验与结果
2.5.1 提取工艺 取枳椇子于烘箱中60℃干燥24h,粉碎,取20~40目粗颗粒10g置微波萃取仪配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溶剂,浸泡15min后放入微波萃取仪中(温度设定75℃),按正交表中的条件(见表1)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残渣用适量溶剂洗涤3次,最后并入250ml量瓶中,定容。按照前述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与表3。
注:F0.05(2,2)=19.0,F0.01(2,2)=99.0
2.5.2 结果与分析 由表3直观分析可知:各因素作用主次为C>A>B>D,且以A2 B3 C3 D3为最佳,即功率为300W,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0,辐射时间为20min。
方差分析中,由于D因素对提取影响极小,故将其列为误差列。从表3可以看出,C因素的改变对总黄酮的提取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影响,A因素的改变对总黄酮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与前面的直观分析相同。
2.5.3 正交试验验证 按照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进行提取,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2次验证的结果分别为1.49%、1.43%,优于正交试验表中的各次试验。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正交试验对枳椇子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为300W,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0,辐射时间为20min。采用文献报道的回流法[5]对枳椇子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所测结果为1.44%,与微波提取法所测结果接近,但耗时较长,故微波法在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40.
[2]陈绍红.枳椇子解酒的文献整理和药效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D],1996,63.
[4]张洪,叶丽萍,张如洪,等. 枳椇子有效部位的初步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2):111.
[5]文为,张洪,曾嵘,等.枳椇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J].医药导报,2008,2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