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既有青年群体的一般属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当前,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偏重能力教育,忽视人文教育;重视课堂教育,忽视课外教育;重视学校教育,忽视家庭、社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顶层设计应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既有青年群体的一般属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试就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一)青年群体的一般特点
1.政治热情较高,鉴别是非能力较弱
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但由于对国情民情了解不深,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思考,使其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评判。
2.道德意识较强,道德实践不够
大学生能够接受社会主体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但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关系的处理上存在偏差,即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观念,却无法在行为规范上实践。
3.学习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较弱
大学生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不迷信权力,勇于探索创新,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弱,参加实践的愿望不强,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较弱。
4.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弱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批判性的认可,但在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群体性和协作性,不能明确自身的责任,正确协调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5.思想情感丰富,心理素质差
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大学生更注重人际交往。他们的情感变得充实而丰富,但他们心理素质差,缺乏信仰和毅力。
(二)高职大学生独有的特点
1.生源组成及生源质量的特殊属性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招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通过对口招考录取的职业高中毕业生,三是通过“3+2”升段招考录取的中专毕业生。第一类考生经过系统的考前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自控能力差,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目标意识不清、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第二类、第三类学生在中职阶段习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薄弱,普遍存在着学习方法不当,自觉性、自控力较差等问题。这样,生源的多样化、组成的多样化、录取标准的多样化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首要特点。
2.人生目标的模糊性
对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走进高职校园,并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而是不能参加高考或高考失利后被动的选择。因此,当他们想升入本科院校的理想受挫,被动进入高职院校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惘困惑,缺乏应有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表现为得过且过、无所事事。
3.学习成绩的分化性
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其共同性表现为:基础学科的成绩及格率普遍较低,而专业技能学科的成绩及格率相对较高。其差异性表现为:虽然高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但在同一届同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部分学生科科优秀,而部分学生多门挂科,这种严重的优劣现象在其他普通院校并不常见。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能力教育,忽视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为了彰显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产业发展,实行校企联合,企业进高校,学生进车间,工学一体化,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措施,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训的空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成绩较为显著。
相比之下,人文教育较为滞后。一是人文素质教育在学校整体规划中未受到足够重视;二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或内容不够合理;三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落后,没有针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四是人文素质教育缺乏职业特点,各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类型不相一致,但用的教材却比较统一,这种脱离专业实际的教育是学生对相关课程不能产生兴趣的首要原因。
(二)重视课堂教育,忽视课外教育
高职院校对课堂教学都非常重视,在规章制度建设和奖惩要求上都非常严格,但在课外教育环节上则重视不够。而大学教育主要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对知识进行探讨,关键在于课堂上的引导、启发之后,学生课外的活动和实践。缺少了这一环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巩固,科研兴趣不能建立,创新意识不能激发。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对学生课外活动缺乏整体的规划性,二是对课外活动缺少系统的指导性,三是对课外活动缺乏客观的评价性。这就使得不少大学生课外无目标追求,把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网络游戏中,以至于荒废学业。
(三)重视学校教育,忽视家庭、社会教育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来完成的。家庭给大学生提供物质基础,学校给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社会给大学生提供生存空间。三者对学生成长都有重要影响,三者合力才能加快大学生成才。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进入高校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并不通畅,学校承担了本应由家庭承担的教育任务。同时,学校也没有充分重视社会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大学生无论学制几年,他们终归要进入社会,在校期间的社会教育、国情教育、生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在校期间适应社会教育的手段之一。然而从当前统计数字看,高职院校中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不足在校生的20%。
三、关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设计
(一)高职院校顶层设计应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刘延东在教育部201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揭示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中须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求同一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共同遵守。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和强烈的民主法制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要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仅有一腔报国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报国的能力与本领。对高职院校来说,要引导学生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在学校能钻研,进就业单位能顶岗,就业有基础,创业有能力,毕业后就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三)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途径越来越多,学校与家庭建立交流的平台,两者共同发挥教育的职责已成为可能。一个软件的设计,足可以联结学校和家长,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使家长在与学生沟通时有话语权,也使学生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得到指导与鼓励,以顺利度过挫折,破解困惑,并在亲情的联系中,增加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同时,学校也要教育学生,人生是个大舞台,社会是个万花筒,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多样文化交织、真善美、假恶丑无处不在,理想与现实、奋斗与结果常常充满矛盾,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高宝立等.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
[2]温成涛,董雅致.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分析及教育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
[3]朱伟才.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4]周茂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责编:一 萧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既有青年群体的一般属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试就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一)青年群体的一般特点
1.政治热情较高,鉴别是非能力较弱
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但由于对国情民情了解不深,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思考,使其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评判。
2.道德意识较强,道德实践不够
大学生能够接受社会主体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但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关系的处理上存在偏差,即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观念,却无法在行为规范上实践。
3.学习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较弱
大学生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不迷信权力,勇于探索创新,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弱,参加实践的愿望不强,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较弱。
4.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弱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批判性的认可,但在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群体性和协作性,不能明确自身的责任,正确协调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5.思想情感丰富,心理素质差
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大学生更注重人际交往。他们的情感变得充实而丰富,但他们心理素质差,缺乏信仰和毅力。
(二)高职大学生独有的特点
1.生源组成及生源质量的特殊属性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招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通过对口招考录取的职业高中毕业生,三是通过“3+2”升段招考录取的中专毕业生。第一类考生经过系统的考前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自控能力差,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目标意识不清、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第二类、第三类学生在中职阶段习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薄弱,普遍存在着学习方法不当,自觉性、自控力较差等问题。这样,生源的多样化、组成的多样化、录取标准的多样化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首要特点。
2.人生目标的模糊性
对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走进高职校园,并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而是不能参加高考或高考失利后被动的选择。因此,当他们想升入本科院校的理想受挫,被动进入高职院校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惘困惑,缺乏应有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表现为得过且过、无所事事。
3.学习成绩的分化性
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其共同性表现为:基础学科的成绩及格率普遍较低,而专业技能学科的成绩及格率相对较高。其差异性表现为:虽然高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但在同一届同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部分学生科科优秀,而部分学生多门挂科,这种严重的优劣现象在其他普通院校并不常见。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能力教育,忽视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为了彰显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产业发展,实行校企联合,企业进高校,学生进车间,工学一体化,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措施,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训的空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成绩较为显著。
相比之下,人文教育较为滞后。一是人文素质教育在学校整体规划中未受到足够重视;二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或内容不够合理;三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落后,没有针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四是人文素质教育缺乏职业特点,各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类型不相一致,但用的教材却比较统一,这种脱离专业实际的教育是学生对相关课程不能产生兴趣的首要原因。
(二)重视课堂教育,忽视课外教育
高职院校对课堂教学都非常重视,在规章制度建设和奖惩要求上都非常严格,但在课外教育环节上则重视不够。而大学教育主要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对知识进行探讨,关键在于课堂上的引导、启发之后,学生课外的活动和实践。缺少了这一环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巩固,科研兴趣不能建立,创新意识不能激发。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对学生课外活动缺乏整体的规划性,二是对课外活动缺少系统的指导性,三是对课外活动缺乏客观的评价性。这就使得不少大学生课外无目标追求,把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网络游戏中,以至于荒废学业。
(三)重视学校教育,忽视家庭、社会教育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来完成的。家庭给大学生提供物质基础,学校给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社会给大学生提供生存空间。三者对学生成长都有重要影响,三者合力才能加快大学生成才。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进入高校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并不通畅,学校承担了本应由家庭承担的教育任务。同时,学校也没有充分重视社会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大学生无论学制几年,他们终归要进入社会,在校期间的社会教育、国情教育、生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在校期间适应社会教育的手段之一。然而从当前统计数字看,高职院校中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不足在校生的20%。
三、关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思考与设计
(一)高职院校顶层设计应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刘延东在教育部201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揭示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中须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求同一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共同遵守。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和强烈的民主法制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要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仅有一腔报国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报国的能力与本领。对高职院校来说,要引导学生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在学校能钻研,进就业单位能顶岗,就业有基础,创业有能力,毕业后就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三)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途径越来越多,学校与家庭建立交流的平台,两者共同发挥教育的职责已成为可能。一个软件的设计,足可以联结学校和家长,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使家长在与学生沟通时有话语权,也使学生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得到指导与鼓励,以顺利度过挫折,破解困惑,并在亲情的联系中,增加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同时,学校也要教育学生,人生是个大舞台,社会是个万花筒,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多样文化交织、真善美、假恶丑无处不在,理想与现实、奋斗与结果常常充满矛盾,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高宝立等.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
[2]温成涛,董雅致.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分析及教育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
[3]朱伟才.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4]周茂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责编:一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