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但语文的学习又是枯燥无味的。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语文问题提炼出来,再将语文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语文,增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08025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08-042-02 收稿日期:2011-07-27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而教学活动却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形式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生活化”,如何让语文真正“活”起来呢?
一、架起生活通往语文的桥梁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尤其是综合性学习和写作方面最为突出,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语文,应用语文,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从而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渗透生活化
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语文,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中,我打破了利用校园里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而是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到自己村子上的布告以及电视上所使用的标语广告和各种物品的说明书、报纸刊物等所使用的语言加以搜集,然后进行分类,变成小册子,最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经历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语文搜集资料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生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索和个性发现带来的乐趣,使枯燥无味的语文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冰冷的美丽”,而是“火热的思考”。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理解和用多种方法解决语文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二) 创设情景要注意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本节课的“切入点”。语文重在品味,重在欣赏,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但是我们的学生却是呆在教室学习的,为此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我利用学校操场上的草坪,将学生带入那里,让他们亲自观察,亲自体验,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的、有积极意义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
(三) 知识回归生活,作业要体现生活化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但语文的学习又是枯燥无味的。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语文问题提炼出来,再将语文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语文,增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活力源泉”。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应在日常学习中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如设计到环境保护的问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双休时间,到自己家乡的小河进行垃圾处理,然后将此次活动写成一篇文章。这样,随着生活问题的引入、交流,课堂教学不再封闭,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二、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师生平等互爱、乐教、乐学、师生人格平等。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要善于用眼神、语调和体态形象去渲染气氛,达到“乐教”状态,让学生愿学、乐学。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激励,形成良好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步步诱导,深入浅出,学生要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大胆创新,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得以落实。同时和谐气氛的营造还表现在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的关注上,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享受,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奋点,最终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 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希望你们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我得出一条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东西。”而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讲授,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为此,老师必须转变“教”的方式,做到精讲,学生必须转变“学”的方式,做到会学。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觉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当好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再辅以平等的商讨对话,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才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把提问和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自问始,疑为学先。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敢问,能问。同时老师要善于科学引导,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而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教学内容的评价权利要放心的交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思想的碰撞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借由学生的评价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宽泛或更深刻的层次。
总之,通过上述方法,真正贯彻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语文生活化的指引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08025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08-042-02 收稿日期:2011-07-27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而教学活动却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形式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生活化”,如何让语文真正“活”起来呢?
一、架起生活通往语文的桥梁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尤其是综合性学习和写作方面最为突出,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语文,应用语文,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从而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渗透生活化
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语文,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中,我打破了利用校园里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而是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到自己村子上的布告以及电视上所使用的标语广告和各种物品的说明书、报纸刊物等所使用的语言加以搜集,然后进行分类,变成小册子,最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经历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语文搜集资料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生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索和个性发现带来的乐趣,使枯燥无味的语文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冰冷的美丽”,而是“火热的思考”。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理解和用多种方法解决语文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二) 创设情景要注意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本节课的“切入点”。语文重在品味,重在欣赏,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但是我们的学生却是呆在教室学习的,为此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我利用学校操场上的草坪,将学生带入那里,让他们亲自观察,亲自体验,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的、有积极意义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
(三) 知识回归生活,作业要体现生活化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但语文的学习又是枯燥无味的。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语文问题提炼出来,再将语文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语文,增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活力源泉”。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此外,教师还应在日常学习中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如设计到环境保护的问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双休时间,到自己家乡的小河进行垃圾处理,然后将此次活动写成一篇文章。这样,随着生活问题的引入、交流,课堂教学不再封闭,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二、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师生平等互爱、乐教、乐学、师生人格平等。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要善于用眼神、语调和体态形象去渲染气氛,达到“乐教”状态,让学生愿学、乐学。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激励,形成良好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步步诱导,深入浅出,学生要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大胆创新,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得以落实。同时和谐气氛的营造还表现在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的关注上,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享受,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奋点,最终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 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希望你们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我得出一条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东西。”而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讲授,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为此,老师必须转变“教”的方式,做到精讲,学生必须转变“学”的方式,做到会学。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觉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当好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再辅以平等的商讨对话,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才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把提问和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自问始,疑为学先。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敢问,能问。同时老师要善于科学引导,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而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教学内容的评价权利要放心的交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思想的碰撞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借由学生的评价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宽泛或更深刻的层次。
总之,通过上述方法,真正贯彻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语文生活化的指引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