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对生态环节也愈加的重视,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高中地理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所以高中地理学科也就成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介绍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150
愈加严重的环境问题使我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教育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思考也日益成熟。高中地理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一、关于自然界具有对象性的思想
对象性指的是一物和多物之间的存在关系,一个事物有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事物来作为它的对象,它们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就被称为对象性关系。自然界的对象性,指的就是人类和自然界之间、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中所有事物既彼此区别又彼此联系,事物之间彼此制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相互转化,自然界以自身作为对象;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和自然界互为对象。人类让自然界为本身所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类成为了这一对象性关系中的主动方,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人类在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对生态环境承担主要责任,肩负起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生存环境的重担。同时,人和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是以两者的同时存在为前提条件的,要想让人和自然的关系得到一个良性循环发展,就要求人类要保持生态平衡,因为只有这样,自然才能以一个完整的人类实践的对象而存在。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化
(一)立足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其对地理学科感兴趣的点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将生活问题引入课堂,使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有利于强化学生思考,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基于此种方式开展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化以及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开展“温室效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温室效应形成的条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以致用,巧创生活情境贯彻生态文明观
当前生态文明观教育已经上升为社会层面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中学生大部份学习生活是在校园里完成的,但是他们学习之外的时间终究还是在家庭和社区生活中,因此我们的地理课堂生态文明观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家庭和社区,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模式。应该形成一种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要带到家庭和社区,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区为辐射范围而进行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学无所用或者所用无地。同时社区可以和学校联合设立实践活动中心,建立生态文明行为奖惩机制,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实践,并且享受自己“创造”的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使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长期执行而不是流于表面。以人和自然作为讨论的对象,在中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进行着自身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的丰富,它的精髓思想和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中心问题不谋而合,可以说地理学科是中国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天然”学科。同时,青少年作为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在中学实施生态文明观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今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责任感的现代化公民的伟大壮举,地理课程作为中国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以此为媒介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结合,是必然和明智的选择。
(三)挖掘多元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研究,结合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地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地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可结合实际,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如以学校周边街道、河流、天气作为教学资源,将其引入地理课堂。也可从风俗文化入手,强化学生对南北方差异的理解,如将农村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描写的地域特色、生活习俗等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学到该地域的地貌特征和生活习慣。
(四)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境教育
学生学习只靠课堂上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下辅助 。教师应当将课下活动和课堂内容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以身作则,多坐公交车上班,减少使用对环境不利的产品,鼓励学生实践每一个保护环境的行为。教师可带学生去看看被污染的水源和河流,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长期处于安稳环境中的学生必定会被污染的环境震撼,产生保护环境的动力,让爱护环境的理念深入内心。爱护环境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累积起来,就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大贡献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环境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更有责任克服困难,脚踏实地,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迎晓.生态文明教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2]杨铁.高中地理教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初论[J].统计与管理,2013.
仙游县盖尾中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150
愈加严重的环境问题使我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教育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思考也日益成熟。高中地理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一、关于自然界具有对象性的思想
对象性指的是一物和多物之间的存在关系,一个事物有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事物来作为它的对象,它们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就被称为对象性关系。自然界的对象性,指的就是人类和自然界之间、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中所有事物既彼此区别又彼此联系,事物之间彼此制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相互转化,自然界以自身作为对象;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和自然界互为对象。人类让自然界为本身所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类成为了这一对象性关系中的主动方,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人类在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对生态环境承担主要责任,肩负起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生存环境的重担。同时,人和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是以两者的同时存在为前提条件的,要想让人和自然的关系得到一个良性循环发展,就要求人类要保持生态平衡,因为只有这样,自然才能以一个完整的人类实践的对象而存在。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化
(一)立足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其对地理学科感兴趣的点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将生活问题引入课堂,使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有利于强化学生思考,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基于此种方式开展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化以及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开展“温室效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温室效应形成的条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以致用,巧创生活情境贯彻生态文明观
当前生态文明观教育已经上升为社会层面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中学生大部份学习生活是在校园里完成的,但是他们学习之外的时间终究还是在家庭和社区生活中,因此我们的地理课堂生态文明观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家庭和社区,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模式。应该形成一种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要带到家庭和社区,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区为辐射范围而进行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学无所用或者所用无地。同时社区可以和学校联合设立实践活动中心,建立生态文明行为奖惩机制,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实践,并且享受自己“创造”的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使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长期执行而不是流于表面。以人和自然作为讨论的对象,在中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进行着自身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的丰富,它的精髓思想和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中心问题不谋而合,可以说地理学科是中国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天然”学科。同时,青少年作为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在中学实施生态文明观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今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责任感的现代化公民的伟大壮举,地理课程作为中国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以此为媒介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结合,是必然和明智的选择。
(三)挖掘多元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研究,结合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地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地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可结合实际,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如以学校周边街道、河流、天气作为教学资源,将其引入地理课堂。也可从风俗文化入手,强化学生对南北方差异的理解,如将农村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描写的地域特色、生活习俗等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学到该地域的地貌特征和生活习慣。
(四)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境教育
学生学习只靠课堂上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下辅助 。教师应当将课下活动和课堂内容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以身作则,多坐公交车上班,减少使用对环境不利的产品,鼓励学生实践每一个保护环境的行为。教师可带学生去看看被污染的水源和河流,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长期处于安稳环境中的学生必定会被污染的环境震撼,产生保护环境的动力,让爱护环境的理念深入内心。爱护环境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累积起来,就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大贡献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环境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更有责任克服困难,脚踏实地,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迎晓.生态文明教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2]杨铁.高中地理教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初论[J].统计与管理,2013.
仙游县盖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