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毅融合的美感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ne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未见陈仁毅,没想到再见是在福建的偏僻山乡。为了“德古当代中式家具设计美术馆”的开幕,他忙得不亦乐乎。同时自己的力作《中国当代家具设计》英文版也正式在全球发行,从“春在”到“德古春在”,他也没想到自己从学习芭蕾出身,到1987年一头裁进古代艺术品的世界,再到因个人兴趣而开始家具设计,自己会在当代中式家具设计这条路上如此上下求索。但又正因为醉心古代艺术,所以熟悉汉唐的精彩、两宋的美好、明清的优秀……“那我们这个时代又能留下些什么呢?”他在西方生活了30多年,为多个世界级博物馆做东方古代艺术顾问,常对他们提起茶、香、漆、竹就必言日本感到遗憾,“这种误读在西方已经存在100年了,这100年日本人用了很多功夫去让它沉淀下米,中国人现在少说也要用50年去‘纠正’吧。这种观点任我们现在怎样辩驳都没有用,唯有好好去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自己的家具设计里加入禅宗的思想,加入书法的线条,就是因为我们想把那种文化上极致的东西通过最生活器用的物件去传递表达。让西方人、年轻人去使用、去感受,比解释一万句都管用。我们必须身体力行去做,也需要很多人一起来做,看能否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注脚。”而他现在为当代中式家具所做的一切,正是希望能为文化和生活搭一道阶梯,令它们真正融合一处、无有断层。

Q:你怎么理解“融合”这个概念?有没有好的例证?


  A:融合是对彼此理解与消化之后的一种转化。中国家具就是一个关于融合的好例子。它最能将人类上接宇宙的哲学观用艺术方式落实到日常生活里的媒介,譬如圈椅。很多人说中国其实本身没有家具这个概念,我们最初是席地而坐,家具西来之后,才慢慢从矮凳到高椅一路发展起来,到宋、明时有了自己的高峰。一直以来,中国家具在尺寸、工艺美术和材料上都在不断融合,譬如隆庆开放海禁、郑和下西洋,之后大量南方的好材料进入内陆,被打造成家具……最后还有工艺技术的融合,譬如现在“德古春在”的很多五金件都是用德国的。但最终,它还是一种文化与生活之间的融合,所以我常说我们创作的不是家具,而是一件雕塑或一种行为,甚至一件文学作品。我希望“春在”能做一个从文化到生活的阶梯,让这二者融合起来。

Q:关于美,有古今中西的融合点吗?


  A:我个人认为这个融合点应该是一种从“平衡”到“安定”最后到“空无”的一种禅宗的状态。所以很多东西不用说,而用感受。也因此西方人会对中国的太极、道家特别感兴趣。很多时候那个看不到、不能言说的部分比看得到、能言说的部分更重要。我们设计中最美好的部分常常不在器物本身,而在影子里。中国古人最懂这个道理,就像宋代的家具和艺术品。讲融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汉唐盛世大融合,但我更偏爱宋的美感。宋看起来好似比较收和窄一点,但其实宋和辽金的关系一直很微妙。那个时代的融合、民族的融合都是大面上的融合,但每个时代里又有很多小点上的较劲,这种较劲就是在互相学习,方方面面都会有融合的内容出米,这种融合反而更自然和隽永。

Q:关于融合,中国要融汇西方,西方对吸纳东方又是怎样的态度?


  A:我在西方生活了30年,主业是中国艺术品顾问,但心中总会有遗憾,为什么我们的文化这么好,关于文明和精致,话语权还是在西方人手里?所以我们决心自己做,才有了“春在”。但不得不说,随着如安思远、Mr Dayton等老一辈西方收藏家的逐渐离去,他们的年轻一代对中国经典文化和家具的真正兴趣在快速没落。这时如何赢回我们的位置?中式家具的当代性就成了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有可能让西方接受并吸纳中式的审美情趣吗?我想绝对有可能,关键要看我们做得够不够好?目前已有的中式家具品牌里还没有一个足够站上国際舞台,包括我们自己。这个时代有没有作品可能沉淀下来变成代表这个时代的美好注脚?我觉得有可能,但需要更多人去做。像“德古春在”是一家,可能要有1000家或更多,大家一起做,过50年后再回头看你会不会留下来。我的理论是:别想太多,你就去做。另外,我们要有超越西方人对当代精致生活的认同,让他们发现“原来你比我更好”。现代设计不是只谈设计,它归根结底还是要谈文化和品位。若我们的文化够厚、品位够高、视野够宽,那他们没理由不接受。

Q:目前全球被大幅度“拉平”,如何在露合中保持自己的特性?


  A:我常想,如果能够破除形式,纯粹去谈线条和审美,我们是否能把这个时代的中式家具带到另一种形而上的境界去——退可生活实用,进可文化精神。但破除形式之后,尤其是在当代,我觉得东西方的界限会变得非常模糊。尤其是这40年来,东方的生活已经接受了西方的精致。我想,既然大方向上融合是不可逆的趋势,那我们就需要在每一件单品上保育自己鲜明的文化语言,譬如家具和器物。这要求我们做设计时一定要表达自己的文化语言、生活经验,最后到感情的温度,都要在每件单品上传递得更清楚一点。中式里有美好的一块,这美好是有根源的,我们把这个根源与当今的生活经验结合,再融入对未来的思考与探索,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喻红艺术家  她是著名当代艺术家,出生于西安,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班,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喻红作品的主题核心一直是“人性”与人是如何在这个社会、世界成长和生存,透过画笔下的人物表述其投入于现实与社会的情怀和个人剖析。在喻红的最新个展中,她再度尝试作品和VR的结合。“绘画和科技相融,有时会带来全新的体验。从大的格局来讲,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交融的。文化则是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交融的。
期刊
內心独白
期刊
白水、果汁、咖啡、茶……當你决定要喝什么的时候,最好先选对用什么杯!好用又美丽的杯子让补充水分这件事也变得仪式感十足,令你喝得更有滋味,也更有品位!
期刊
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里,墙、梁、柱、顶  如同山水一般纹理美妙。将全新的茶室建于其中,  映衬着窗外的风景,让视觉享受层层递进。  “我喜欢现代而简洁的空间,  没有普通中式茶室的拘谨,能够给人  带来舒适而不压抑的感觉。”  在莫干山路M50创意园区寻找廷泰茶空间,对于第一次前来的客人来说,多少都有些许曲折,往往在入口前往返数次,才发现原来低调而兼具设计感的大门其实就在眼前。入门之后,拾阶而上,
期刊
作为美国纽约,甚至是全世界都非常知名的名媛家族,卡戴珊一家凭借其在体育圈和娱乐圈的名望和地位,被称为娱乐界的肯尼迪家族。如此庞大家族离不开好的经营,而这一切毫无疑问要归功于这位了不起的“妈妈经纪人”KrisJenner,她善于将一切名望转换为经济利益。像她这样一位“妈妈经纪人”无疑是充满智慧的,一档由她在2007年开始制作并延续至今的电视节目《与卡戴珊姐妹同行》向人们展示了卡戴珊家族的真实日常,在
期刊
剛刚开业的香港瑰丽酒店令人将目光放回维港,这不只是一家香港的新酒店,更是一段关于香港的居停记忆。  抵临香港瑰丽酒店前,汽车先是钻进了隐藏在大厦底部一隅的“洞口”,随即沿一段由绿意、复古街灯、海景守护的坡道上行,最终在铺展有草坪、雕塑和马蹄形地砖的落客平台上停下,流动的维港景致和音律般起伏的天际线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这种抵达酒店的方式和不少香港豪宅的开场颇为相似。成长于酒店所在地块的瑰丽掌门人郑志
期刊
卡戴珊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金小小妹”KylieJenner刚刚拥有了成年后的首套房子。正如这位“史上最年轻白手起家亿万富豪”的彩妆产品一样,她的家里处处流光溢彩。  在执掌kylic家的设计师Martyn看来,“kylicie是最终极的名流,最极致的意见领袖。”  “我告诉设计师Martyn,色彩是关键元素,我热爱粉色,我想要非常多的粉色!”  “Kylic感觉自己和梦露之间有一种深层次的连接” 
期刊
窗外满眼绿色,室内也处处弥漫着丛林的自然气息,让孩子们在高层的公寓中自由吐纳、远离尘嚣。  “音乐抽象而充滿想象力,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段,能让他们在坚持的过程中有很多自处和自律的机会。”  住在两翼加起来有500平方米的平层公寓楼里,有4个小孩,这是我前往Brian夫妇家前得到的基本信息。我本以为会到达一个全盘被孩子的玩具、书和杂物占领的战场,出乎意料的是,整个家开放而透明,宽敞、明亮的空
期刊
山城重庆可谓近年来国内最具人气和魔幻气息的城市,但如果你对这座城市的印象还停留在云山雾罩、火锅底料、三D交通、抖音直播等这些热门标签之上,那便还未参透它的全貌。这座城市虽然自带麻辣滋味与江湖味道,但作为中国西部、长江边上最重要的枢纽城市,亦有其“高大上”的国际化视野。坐落在两江交汇处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的重庆IFS(国际金融中心),便以一栋高300米的地标性塔楼和另外四栋塔楼,集商场、办公楼和酒店于
期刊
“那些来自贵州凯里的银匠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每天都敲啊敲啊的,动静很大!有一天,我在厨房里看到了一笼子鸟,这些鸟竟然是他们用我们后院的竹竿抓的!山东潍坊的风筝手工艺人带来了很多好酒,天天拉着大家一块儿喝。喔,那些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工匠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在夏天请他们来青山村加工金银件,结果这些从来没离开过家乡的汉子一个个热得不行。不过,和我们合作完以后,他们反而还想留在村子里……”当品物流形联合创始人J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