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近两年越来越早醒后,我喜欢上赖在床上听鸟鸣。一墙之隔的南卧室窗外,那个椭圆形竹园里,很早开始,就有了细微的动静。侧卧,静听,起先是一两只,鸣声如水滴溅落竹丛;交错中越来越多,各种方位传出的叫声,以不同的调子、节奏在空中交会、碰撞、跳跃、敲打着小区在清晨醒来。自主净化了一夜的空气,清润地包裹着这些妙音,向四周抛掷。我想,附近几幢楼里的居民,耳膜也会被这些婉转、细碎、清灵的声音震颤,淡去了夜里噩梦的纠缠和前一日的不快,陆续起床,加入升起的旭日照耀人间的滚滚红尘。
一日一日,我开始习惯安享这晨鸟之鸣。
身体经过一夜脏器的协同运作、净化、排泄,晨醒听得的这些天籁之声,更清晰了。我猜想除了一些最初“元老级”的老鸟,每天会有不同的新鸟加入。我有时试着想从这盛大的交响里,分辨出哪些声音是哪种鸟的,几番尝试,不免泄气。但这竹园里却似乎没有我熟识的鸟叫,只有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我能肯定。
更多的时候,我不再“形而下”,细究那些闪点、片段、具象的真实。从满眼的黑灰,向熹微嘀嗒演进,不必时时轻推南窗查看、分辨、归类。能偶见忽忽的影子在竹枝间飞跳,听到曼妙歌吟,就够了。得了鸡蛋,为何要细究深查那下蛋之鸡?懵懂中,心智清空、物我皆忘,不亦很好?我已欣赏到了独鸟的歌唱,也饱尝众鸟的前呼后应,很圆满了。迷糊的“回笼觉”中,只消领受一种晨鸣总体印象,像是背景音乐,就好了。
我感恩,这热闹的鸟鸣是天赐的礼物,它简直是第一道早餐,皮囊已经排空,新日的煩琐还未填入。双休日早晨,很少赖床的我,有时会赖上一段时间,尽情享用群鸟啁啾。灌耳的歌唱中,我用想象把自己投放到了一座动物园的鸟雀馆旁,或海水冲击的崖边屋子里。悬崖所在的岛屿,是一个鸟岛,壁上筑满了鸟巢,无数的鸟鸣如大雨降至……如是,半醒半昧中,我又意识模糊,南窗外那些鸣叫就成了想象中海鸟广阔的喧响,哗啦啦,哗啦啦,与海浪一起飞溅。
我该用诗歌,来赞美这种鸟鸣。它们是生活间隙时间皱褶里,我们能采摘着的蜜露。直到现在,感觉哪天能睡到自然醒,在鸟语声中渐渐神志清晰,是无上的福分。这种自然醒来的生命,才是自足的,饱满的,带有质感、光亮和温情,如炊烟在我们的呼吸里升起。而事实上,多少年来,这种本来的生活品性与应有的纯色,往往求而不得。有来由和无来由的焦灼、沮丧、忧郁时时环绕着我们。因为白天留下的纷扰,因为身体的病痛,因为城市夜生活的喧闹,因为楼道邻里寸利必争的吵架……安然睡梦已是奢望。鸟儿呢,它们也一直在无限的驱逐、惊吓和猎杀中,寻一方清静安宁所在,好让自己栖息、产卵、孵化、喂养儿女。在一季季的仓皇中,你如能听得一些散落城际的鸣叫,也是零落的、破碎的,难有优雅、宁馨,有时还惊慌、喑哑、冰凉、无力,像雨中那些铁栅的锈迹,斑斑驳驳。
我是幸运的,因为购置这套未装修的二手房前,发现有这个半个球场大的椭圆景观区。后来陆续移种了东西两片竹林,竹子一派青翠,满眼生机,引来了南来北往的鸟儿。声声慢,乐缤纷,这爿景观便成了一块宝地。竹林与晨鸟婚配,在这块“飞地”上轻歌曼舞,小区硕大的身体上,缀佩了一块青玉翡翠。
竹林吸引着鸟儿飞来歌唱,鸟鸣与看不见的富氧空气,滋育着我的呼吸、聆听……这种彼此勾连、相依,恰似对土地哲学的吸附、亲近,一种生命存在的本质抵达。此组合,与二十四节律联动同舞,与植物的开花、结果,人事的代谢一起共振。
它也常使我想起那些乡居的日子。童年、少年时,从未觉得鸟鸣有什么特别,好像天生应该是这样,如清爽的空气,埂上的绿草,山巅的阳光,瓦檐流下的雨水,不用刻意去寻找。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村庄、林地、田野,及至小院的篱笆、楝树的枝杈……鸟影与鸟叫,皆触目灌耳,充溢如看不见的清补,无知也无觉。二十多年前,我刚来这城里工作,一周忙碌下来,谈不上疲惫,但因城里没有一个亲人,一日三餐几乎都在外面解决,常想念母亲做的菜——东畈田头或南港岸地上种的青菜、韭菜、芫荽、萝卜,自家母鸡下的袖珍蛋,承包田头沟渠里的黄鳝泥鳅……便说走就走,辗转几道车回到家去住上一晚。屋前屋后走走,几块承包田边瞅瞅,附近的塘滩、野渠去看看……便很轻松释然,心无挂碍,惬意自在。饭与菜,比在城里吃得多得多。尤其是睡觉,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躺在床上迷糊再睡,再渐进醒来。身体懒得动,能听得到自己的呼吸与心跳。睁开清灵空旷之眼,盯着屋顶上的房梁、瓦片,看那条银角子嵌钉木梁上的红绸轻轻摆拂……其时,晨鸟的鸣叫,即以不同的声调、密度,在后窗外,不歇地穿梭、弹奏、敲击、抛掷,在我的周围喧腾。它们并非刻意,也不知道所在院子这家的大公子回来了。它们因自己的舒适、快乐、沟通之需要而发声,在我抬眼就能见楝树、榆树枝杈的瞬间,目光游弋于劲挺疏朗竹林的所在。当我重新像天外来客降至,木桩一般扎入那自足的乡间生活,观照有些陌生感的曾经家园时,第三只眼也洞开,“看见了”另一种自我存在。由是,对很多物事倏然“上了心”,重新体察周遭一切,觉出了那些朴素、简淡,乃是一种自然的高贵、秩序和美,是经过了一个轮回再重返而观的独立审视里的和谐。那一刻,不仅是鸟声,所有家里简朴的家具,厨门后挨挤的沉笨的铁铲、钉耙,还有那些撒欢的鸡、猫、狗……每一种都生动起来,可爱起来,温馨起来,诗意起来,染罩了一层凡俗世间又诗梦空间的迷人光芒。
现在,听着这苕溪边小区的鸟声,交错嘈杂,阵阵排比,我想着一个整体的概念:鸟群。是的,竹林里,飞抵的鸟群,成员肯定在不时更新。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或是自主地进出?细致处,还是值得分辨。客观地说,不同季节里第一声鸟叫,起始时间点应是不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时令变化,日日累积“微调”而成。人的感受力,特别是粗枝大叶的我,是不能体味这细小的变化的。生活在天地之野的鸟,比吾等对风霜雨雪的感受更直接和敏锐。比如,有时遇到雨天,早上醒来你能听得窗外有雨落,这时鸟鸣会少很多,偶然几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些勉强、喑哑、潮湿、无奈,声音里也装满了哆嗦。冬天也有少量的鸣叫,瑟瑟、零落。在更早的秋夜,你也能听得若干,它们一恍而过如某些闪念,来不及剖析。有时有一阵惊悸的急呼,与那墙角不知何处的秋虫哀鸣,远处篱边上的蝈蝈欢叫,形成一种对照、映衬。我知道,若是我永远不再迁居,便会在一朝又一朝,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听闻中,野老苍颜;纵使这一代又一代“旧换新”的鸟们仍不改鸣叫,一次次送入我迟钝的耳朵,鼓动耳膜,温热苍凉之心,也总有一天我会永不再醒来。我的皮肉,化作火葬场冒出的浓烟,骨灰被纳入一只小盒葬于野外,重新融入黄土,成为植物汲取的元素。但我相信,在那个未来的世界里,肯定仍有鸟鸣,天籁之音如颂诗一般歌唱。 生活,是门前的苕溪水,从西天目山奔流而东,不舍昼夜。这源于天目山的苕溪,因河流夹岸多生苕草,秋后苕花漂浮水上犹如飞雪而得名。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亲河,她一直滋育着浙北这片膏腴之地,是一条流着美、装满诗的河,氤氲着丹青笔墨的河流。千年以来,有太多的文人墨客、丹青高手在此溪两岸踯躅徘徊,张志和留下了“桃花流水鳜鱼肥”“斜风细雨不须归”;苏东坡感叹“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羁人”;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自号“苕溪渔隐”,流连此“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故里人赵孟頫赞呼“自有天地有此溪,泓渟百折净无泥。我居溪上尘不到,只疑家在青玻璃”。还有至今可见的墨宝如杜牧苕上所写《张好好诗帖》,米芾的《苕溪帖》,张先的《十咏图》,李结的《西塞渔社图卷》,范成大的《西塞渔社图卷跋》,钱选的《浮玉山居图》,赵孟頫的《吴兴赋》《吴兴清远图》……可以说,它倒映着蓝天白云,养护着两岸桑林、苕草、芦苇,也让泥沙埋藏着陶片、青铜兵器、竹木之简,河面漂浮着纸帛墨韵……山水风光与人文胜迹,陈厚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自然诗意与现世富庶,是如此相契共融,一如那流动逝水,平淡天真又奇幻瑰丽。
在鸟鸣集中、繁多的春日,我常常能捕捉到第一声鸟叫。它不是从小竹林发出,而是来自客厅东窗外的枇杷林,或靠近北面厨房外的香泡树丛。过一会儿,才有南面竹林里鸟的呼应。有时出差,或生病住院,一段时日听不到这晨鸟之鸣,就觉得心理溢出了常态,生活驶出了常轨,即便旅馆或病房外有鳥声,也清脆交织,甚而更婉转,但入耳不走心。“家”的意念在鼓点般击呼——“早点回去啊”,回到这溪畔的水泥砌筑围护的空间,与家人围桌吃饭闲聊,在书房里习字画画看书写作。把生活列车纳入正轨,把搁置的雅好闲趣捡起,把停摆或错时的钟点校正。而最笃定的存在与标志,是每天晨醒后,欣然迎接窗外那一声声的鸟鸣。那样,身心才披上了霞光,目之极处,才见有排浪,一缕缕清水仿佛道路牵引着你向更深远的源头驶去。
每日上班路上,溪边的柳树或芦苇旁,我能看到无数条大铁驳船忙忙碌碌,拖运一船船黄沙、石子,东入太湖,再驶向上海。但我有时恍惚,疑问:在我没有看到它们的那些时候,它们又在托运什么呢?可能依然是敞开的满仓的建材,也可能是一船船人间的悲辛、苦难;是看不见的星光、雨水、鸟鸣,篷帆、油布掩盖着的见不得太阳的秘密。或者什么也没有,只是虚空。那刻我回到了自身,回到了时间中的自己。“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迷茫之夜,倚靠床上,听那些船只,如乡间劳累了一天的庄稼汉,渐次发出了哼哼,渐次抵达鼻鼾的沉厚。夜半醒来,有时能更清晰地听得它们在昂扬而驶,波浪向两侧展开,哗啦哗啦。而那时,若有鸟声,则像是“天外来客”。很多时刻,我觉得这鸟声未必是白天那些鸟儿发出来的。其时,自然造化的,人文历史的,文化艺术的,所有与概念对应的东西,瞬间全部消遁,它只剩一种生命原存的本真律动——那是“精神之鸟”在轻轻叫唤。泥泞之路或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东一溅西一溅,沾满着星光与夜露;踩踏在人性的灰暗地带上,点戳在柔软而玄色的灵魂之穴上,或陷入无尽的深渊里。然后天亮了,晨光熹微,我们的躯体、精神又复原了,有一刻满血复活,仿佛一夜的拉锯、斧斫全部存在,连同梦,如鸦纷扬而去。
有一些时期,我自作多情,想着好一段日子我没在南墙边卧听,灵敏的鸟儿们,肯定会感觉到,它们会焦躁,叫声喑哑或畸变。“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听鸟叫如此会心,鸟儿也肯定善解吾意,为暂失知音而失落。它们对着竹竿竹叶叫,对着晨曦叫,对着雨雾中肉眼不见、感知不到的另一时空叫,传递它们不安的问候,祈求哀怜……现在,所有的努力,都该回到常态,庸碌、俗常、简朴、淡泊的家居与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恪守初念,一以贯之。
夜,闭了南窗,不再张望竹林,搜罗鸟影。案头,书本打开,茶香中,我常常心怀无限的感激。有多少先贤、智慧者,通过语言文字,星星点点地向漫漫历史长夜发出灵魂的鸟叫,如火种,如谷粒,如雨露。以人性的光辉,驱走世间的胆怯、孤寂、悲凉,引领着脚步向前,朝着黎明、温暖、清朗出发。像是罗盘一样指引、矫正着我们,甚至像是火把,猛烈地燃烧,以汹涌的光与热,一路护送、陪伴我们向前走。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
这些集聚在典籍里的鸣叫,画卷与影像里的鸣叫,无私、哲理、精妙、可亲,又历经时光的淘洗,坚硬如宝石,幽冷地散发穿透迷雾的光亮。只要你有一颗善良之心,赤诚之心,向上飞升的诗心,它们一刻不离地盘桓在你周围,任你随夺随取。它们构筑我们生长的养料,丰沛我们对自然与人世的爱情,也淬炼着我们的意志,怀抱对真善美永不迁移的持守,踏步向前,不舍昼夜。
己亥,惊蛰夜,春寒料峭。连续数月的雨水,浇灭了四围鸟儿的啁啾。一盏灯,心湖平静。夜空深处,一声春雷倏然掠过,让我重又低语念起美国诗人沃伦那首《世事沧桑话鸣鸟》——
那只是一只鸟在夜晚鸣叫,认不出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事物,而是鸟鸣时的那种宁静。
二
初夏,双休日的午后醒来,发现家里人都不在。西苕溪畔的居所,立于客厅的东窗前,看到窗外一年一挂果的枇杷,今又结出密密之果,已青黄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枇杷熟了,感觉有了变化:那些拿着竿子、篮子,搬个凳子赶来提前打果子的大妈们,较往年明显少太多了。
就在前几年,江南五月碧苍苍,四时之果枇杷黄。小区公共区域上几棵枇杷树挂果了,附近三五一群,四五一堆打牌或闲逛的退休老大妈,便会络绎不绝地前来采摘。小区外围行道的杨梅树结果子了,处于青春末期的杨梅,还颜色青黄,酸涩无比,那些遛着狗的男女,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妇女,同样欢喜异常,不管不顾,拿着个小篮子或旅游帽,忙不迭地采摘,兜走。还有,小区东门不远的绿化带路边,常见到一些老大妈,也有若干年轻女士,使劲摇着沁香的桂花树,树下面,她们撑开雨伞兜着,伞内已积有一层层银白或黄褐的桂花。夏日里,行道街上的玉兰花,小区里的广玉兰,也常有人们偷采。 我没有看到相关规定说,小区里的这些花朵、果实不能采,如此,“法无禁止皆可为”,是自然不过的了。也可能是物业或社区管理者一直在维护、督察,甚至可能有被抓到批评的,只是我没有亲眼见过。我能看到、碰到的,最多是正在偷采的老大妈或年轻女士,发现过路的我时稍有局促,手脚却并未停止。
采花自然是花美,采摘枇杷自然是饱口腹之欲,采桂花,也听有人说风雨过后落满地太可惜,不如采回腌渍做花茶或糕点,是“节俭”“惜物”的体现。路上碰到,我心绪实在也有点复杂。我没有打算临时自封成城市管理者或小区管理员,对她们的行为以呵斥或婉言告之“这不好”“不合适”,仅是目光里多少流露一点谴责、揶揄,点到辄止。
退一步,说到底,自己就那么言行高度一致,从未干过“损公肥私”的勾当?
扪心自问,真的很少,但不能说从未有过。
搬到旄儿港北面这个小区,是春节前,当时还不知道客厅东窗外几棵树是果树,只觉绿意葱茏。打开一排窗,远望,空白处能见到阳光,中景处是散落的香樟,最近处,枝叶贴近窗玻璃,后来才知道那是枇杷林。
那年也是初夏时节,有一天启窗发现,枝叶间有青黄的果子,遮遮掩掩的,煞是可爱。竟然是枇杷,惊讶之余,也颇欣赏。一段时间后,成串的枇杷,黄褐色,成熟了,伸手可采。有时晚饭后,忍不住,伸手摘了若干。然后呢,成群的居民纷纷入住小区,附近几幢的退休老大妈们,仿佛一夜间发现了藏宝洞,大白天也争先恐后来摘、打、采了。其时,小区社区刚刚建立,对公共植树疏于看管。又或是,管理者也看到了这一幕,却担心受社区居民“指责”而自己饭碗端不稳,便溜开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晚间了,还有些大妈招呼着自己下班的男人、儿子或女婿,来“占便宜”。站着够不到没关系,上护栏;护栏不行,就架凳子。那时,我就一直站在客厅的窗口,看着他们在忙活。心中有不快,脸上也难看,这树毕竟紧挨我家窗口,虽不属私产,这片绿色,让我们共享惯了,也不应这般糟蹋。但我终于还是没有开口。那些已摘尽枇杷的附近居民,大约也感受到了我们这些紧挨的住户的不悦,于沉闷至凝固的空气里,他们一个个“知趣”地溜开了。
再以后几年,这几棵枇杷树还是结有一些果子,但逐渐地,不知是小区管理者盯得牢了还是老大妈们觉得无趣、不光彩,再说市面水果也很便宜了……总之,来采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北窗外的几棵香泡树,十多个香泡,从夏秋看到隆冬,也没有人来偷摘。它们瓜熟蒂落,掉落到地上,也没见谁捡去。
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人心的知耻向善。文明的惯性、良知的内在齿轮,将扭曲的人性顺接到真善美的链条上,日子的轮辐便会优雅地飞转。
从听晨鸟能净化自己那或愚钝或庸俗或病态的心,我相信了人的自觉、自省。人心是天渊,相信了一种天然的美,会感化人,唤醒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是的,谁也没有权利或办法,让鸟儿早早醒来,为人类歌唱——为醒来的我们歌鸣。它们“不收费”,每日送达,送入不同的窗口,让醒来的居民们在鸟鸣歌唱中迎来新的一天。我们可以认为,这些鸟本来就不是为了我们的聆听而鸣叫的,是它们的“本能”,或它们彼此生存的“需要”。但客观上,我们人类听闻了,享受了,化为了心中的美好。我由此相信,千余居民们安享这鸟鸣,也领受、觉悟到了一定要保护这几种环绕我们生存周遭的“生命之绿色”:两片晨鸟停踞的小竹林,几株枇杷树,三五棵香泡树,十多棵小香樟……它们常年带来舒目的绿,清新的氧气,婉转的妙音,香气馥郁,果实累累。春有蝴蝶飞;夏有蜜蜂舞;秋夜里,蝈蝈嚯嚯而吟;冬日暖阳里,能看到喜鹊飞来,登枝叫唤……
三
美好的自然,当然能熏陶人,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人,改造人。同样,面临一种尴尬、窘境时,人也能“自我教育”,疗愈心智,更积极地去看待物事,化为一种正向的认知,并欣赏这一种“转化认识”后的美好。比如,我对居处紧挨的那所小学的认识。
这所小学是市里一所著名小学的分校,有五六幢楼。有时路过,正待放学,前面黑压压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里面的师生总数应该不下千人,学生均是附近七八个小区居民的孩子。
起先我不注意,因为孩子已上初中,自然也就不再关心小学的事。我一早去上班,下班后小学也已基本放学,但一到双休日,就“开锅”了。这两天时间里,小学的校广播仍像平时一样,按时播放眼保健操口令,上午、下午共两遍。时近课间或中午,还有背景音乐穿插。而如果有几天,我因身体不适在家休息,学校正是读书日,课间的喧闹声就十分嘈杂。我也成了这小学的学生一般,领受着早操、眼保健操、学校通知、课间十分钟校园新闻等广播放送。碰到上体育课,或学校开运动会,你就不要指望休息、静养了。而平时夏季,因我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近,单位食堂午饭后会骑公共自行车回家午休下,学校的喇叭里,永远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或台湾校园歌曲,音乐的调子总难与居民居家过日子保持一致。两者在看不见的气流中拧巴、纠结着。
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人就是这般奇怪的动物——我竟也慢慢适应了,习惯了,并从这熟悉的喧闹声里听出了亲切的味道,所有这一切化作了一种美妙。如此心境下,播放的校园歌曲、眼保健操口令甚至临时通知,虽入耳不入心,但也成为了一种生活的背景音乐。不知觉间,后来双休日的“照播”消失了我反而有一点淡淡的遗憾。
更重要,于我,于一切对生活极有善意、诗意甚至感恩者来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学会人生中的转圜——你可以想到,这校园的声音,本来就是美妙之声,是活力和希望之声,是晨鸟一般充满生机的天籁之音。
当你想到这些,会因此满怀好感,发出温良的微笑。孩子的吵吵嚷嚷,充溢我们的生活,蓬勃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于小区中的成人,能唤起很多美好的回忆。人到中年的我,就想起了曾经上过学的红卫小学、港口中学、观音桥中学,甚至虹溪中学、和平中学……回忆那些上课下课、师生游戏的过程,就是阳光洒进生命空间的过程。那些早操号令,眼保健操口令,课间休息的轻松背景音乐,好人好事广播,都是我们曾拥有、体味过的。只是当年我们不知精贵,甚至以为枯燥、苦涩,而此下,隔着世事、年岁与一种沧桑的心绪,再在居住的楼上,隔空远看校园的田径场、教学楼、隔离带边高耸的白杨树……便是另一番印证,陌生又熟悉,隔阂又亲切。多重的体验、回味,是时间的礼物,也是文化带来的结晶,棱柱般闪耀惹人怜惜的流光。
我就读过的小学、初中、高中,今日有的已搬迁,有的已改名,有的已拆迁,反正大都没有了。而我居所边的这所,以当年苏东坡在浙北湖州留下的“尚爱此山看不足”诗句中的“爱山”两字取名,它似时时印证一种读书人的其来有自,还时时印证、催发着我,仍不能松懈。
时光飞逝,一个年度的毕业生走出校园,几个月后,又有一批新生进来。新的喧闹声、歌唱声、嬉笑声,加入这种初生的生气、生命黎明的光亮合唱,也攀越着这道白杨隔离墙,伴随着杨花、玉兰花、桂花的芳香,冲入我的耳鼻,充溢于我的心际。它们催发着我们,永远年轻,永远少年,永远孩子——这无限幸福之事!因而想到,能居住这条古老母亲河苕溪边,能与孩子们一年又一年、一茬又一茬相伴,是多么幸运。
是的,一切都归在一个“化”字。通融、清透中,窗外的一片片、一陣阵“晨鸟之鸣”,润物细无声般随风潜入,迹化于我心野,像流动之泉,或蒸腾的水雾,垂挂的露珠,它们成了诗。居民硬摘小区绿化树上的枇杷、香泡或其他花果,一次次时光的柔润,就渐渐渗出了一种无言敲打与之后的悔悟,他们迟疑、反省、羞愧,“化”出住户们后来自律自觉的“退却”,不再张牙舞爪大呼小叫,不再“不采白不采”……如此,不仅在无形中修复、维护了这一片几幢居民楼间的绿色果实,大家的情怀里也无形中生出了一片盎然的善念之果。西边的校园,在一次次庸常沉寂中,将孩子们的欢闹声、朗朗书声,“化”为了我们的发现、喜悦、回忆、体味。在“新人换旧人”的时光流逝中,“化”出了些许感伤和凤凰涅槃般的欣羡、分享、丰厚。
“化”后的我们,也都是生机蓬勃的绿色植物,四季风雨里依然晨醒后的动听鸟鸣,校园里唱着真、善、美的校园歌,吟诵彩虹生命曲的孩子!
责任编辑
近两年越来越早醒后,我喜欢上赖在床上听鸟鸣。一墙之隔的南卧室窗外,那个椭圆形竹园里,很早开始,就有了细微的动静。侧卧,静听,起先是一两只,鸣声如水滴溅落竹丛;交错中越来越多,各种方位传出的叫声,以不同的调子、节奏在空中交会、碰撞、跳跃、敲打着小区在清晨醒来。自主净化了一夜的空气,清润地包裹着这些妙音,向四周抛掷。我想,附近几幢楼里的居民,耳膜也会被这些婉转、细碎、清灵的声音震颤,淡去了夜里噩梦的纠缠和前一日的不快,陆续起床,加入升起的旭日照耀人间的滚滚红尘。
一日一日,我开始习惯安享这晨鸟之鸣。
身体经过一夜脏器的协同运作、净化、排泄,晨醒听得的这些天籁之声,更清晰了。我猜想除了一些最初“元老级”的老鸟,每天会有不同的新鸟加入。我有时试着想从这盛大的交响里,分辨出哪些声音是哪种鸟的,几番尝试,不免泄气。但这竹园里却似乎没有我熟识的鸟叫,只有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我能肯定。
更多的时候,我不再“形而下”,细究那些闪点、片段、具象的真实。从满眼的黑灰,向熹微嘀嗒演进,不必时时轻推南窗查看、分辨、归类。能偶见忽忽的影子在竹枝间飞跳,听到曼妙歌吟,就够了。得了鸡蛋,为何要细究深查那下蛋之鸡?懵懂中,心智清空、物我皆忘,不亦很好?我已欣赏到了独鸟的歌唱,也饱尝众鸟的前呼后应,很圆满了。迷糊的“回笼觉”中,只消领受一种晨鸣总体印象,像是背景音乐,就好了。
我感恩,这热闹的鸟鸣是天赐的礼物,它简直是第一道早餐,皮囊已经排空,新日的煩琐还未填入。双休日早晨,很少赖床的我,有时会赖上一段时间,尽情享用群鸟啁啾。灌耳的歌唱中,我用想象把自己投放到了一座动物园的鸟雀馆旁,或海水冲击的崖边屋子里。悬崖所在的岛屿,是一个鸟岛,壁上筑满了鸟巢,无数的鸟鸣如大雨降至……如是,半醒半昧中,我又意识模糊,南窗外那些鸣叫就成了想象中海鸟广阔的喧响,哗啦啦,哗啦啦,与海浪一起飞溅。
我该用诗歌,来赞美这种鸟鸣。它们是生活间隙时间皱褶里,我们能采摘着的蜜露。直到现在,感觉哪天能睡到自然醒,在鸟语声中渐渐神志清晰,是无上的福分。这种自然醒来的生命,才是自足的,饱满的,带有质感、光亮和温情,如炊烟在我们的呼吸里升起。而事实上,多少年来,这种本来的生活品性与应有的纯色,往往求而不得。有来由和无来由的焦灼、沮丧、忧郁时时环绕着我们。因为白天留下的纷扰,因为身体的病痛,因为城市夜生活的喧闹,因为楼道邻里寸利必争的吵架……安然睡梦已是奢望。鸟儿呢,它们也一直在无限的驱逐、惊吓和猎杀中,寻一方清静安宁所在,好让自己栖息、产卵、孵化、喂养儿女。在一季季的仓皇中,你如能听得一些散落城际的鸣叫,也是零落的、破碎的,难有优雅、宁馨,有时还惊慌、喑哑、冰凉、无力,像雨中那些铁栅的锈迹,斑斑驳驳。
我是幸运的,因为购置这套未装修的二手房前,发现有这个半个球场大的椭圆景观区。后来陆续移种了东西两片竹林,竹子一派青翠,满眼生机,引来了南来北往的鸟儿。声声慢,乐缤纷,这爿景观便成了一块宝地。竹林与晨鸟婚配,在这块“飞地”上轻歌曼舞,小区硕大的身体上,缀佩了一块青玉翡翠。
竹林吸引着鸟儿飞来歌唱,鸟鸣与看不见的富氧空气,滋育着我的呼吸、聆听……这种彼此勾连、相依,恰似对土地哲学的吸附、亲近,一种生命存在的本质抵达。此组合,与二十四节律联动同舞,与植物的开花、结果,人事的代谢一起共振。
它也常使我想起那些乡居的日子。童年、少年时,从未觉得鸟鸣有什么特别,好像天生应该是这样,如清爽的空气,埂上的绿草,山巅的阳光,瓦檐流下的雨水,不用刻意去寻找。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村庄、林地、田野,及至小院的篱笆、楝树的枝杈……鸟影与鸟叫,皆触目灌耳,充溢如看不见的清补,无知也无觉。二十多年前,我刚来这城里工作,一周忙碌下来,谈不上疲惫,但因城里没有一个亲人,一日三餐几乎都在外面解决,常想念母亲做的菜——东畈田头或南港岸地上种的青菜、韭菜、芫荽、萝卜,自家母鸡下的袖珍蛋,承包田头沟渠里的黄鳝泥鳅……便说走就走,辗转几道车回到家去住上一晚。屋前屋后走走,几块承包田边瞅瞅,附近的塘滩、野渠去看看……便很轻松释然,心无挂碍,惬意自在。饭与菜,比在城里吃得多得多。尤其是睡觉,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躺在床上迷糊再睡,再渐进醒来。身体懒得动,能听得到自己的呼吸与心跳。睁开清灵空旷之眼,盯着屋顶上的房梁、瓦片,看那条银角子嵌钉木梁上的红绸轻轻摆拂……其时,晨鸟的鸣叫,即以不同的声调、密度,在后窗外,不歇地穿梭、弹奏、敲击、抛掷,在我的周围喧腾。它们并非刻意,也不知道所在院子这家的大公子回来了。它们因自己的舒适、快乐、沟通之需要而发声,在我抬眼就能见楝树、榆树枝杈的瞬间,目光游弋于劲挺疏朗竹林的所在。当我重新像天外来客降至,木桩一般扎入那自足的乡间生活,观照有些陌生感的曾经家园时,第三只眼也洞开,“看见了”另一种自我存在。由是,对很多物事倏然“上了心”,重新体察周遭一切,觉出了那些朴素、简淡,乃是一种自然的高贵、秩序和美,是经过了一个轮回再重返而观的独立审视里的和谐。那一刻,不仅是鸟声,所有家里简朴的家具,厨门后挨挤的沉笨的铁铲、钉耙,还有那些撒欢的鸡、猫、狗……每一种都生动起来,可爱起来,温馨起来,诗意起来,染罩了一层凡俗世间又诗梦空间的迷人光芒。
现在,听着这苕溪边小区的鸟声,交错嘈杂,阵阵排比,我想着一个整体的概念:鸟群。是的,竹林里,飞抵的鸟群,成员肯定在不时更新。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或是自主地进出?细致处,还是值得分辨。客观地说,不同季节里第一声鸟叫,起始时间点应是不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时令变化,日日累积“微调”而成。人的感受力,特别是粗枝大叶的我,是不能体味这细小的变化的。生活在天地之野的鸟,比吾等对风霜雨雪的感受更直接和敏锐。比如,有时遇到雨天,早上醒来你能听得窗外有雨落,这时鸟鸣会少很多,偶然几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些勉强、喑哑、潮湿、无奈,声音里也装满了哆嗦。冬天也有少量的鸣叫,瑟瑟、零落。在更早的秋夜,你也能听得若干,它们一恍而过如某些闪念,来不及剖析。有时有一阵惊悸的急呼,与那墙角不知何处的秋虫哀鸣,远处篱边上的蝈蝈欢叫,形成一种对照、映衬。我知道,若是我永远不再迁居,便会在一朝又一朝,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听闻中,野老苍颜;纵使这一代又一代“旧换新”的鸟们仍不改鸣叫,一次次送入我迟钝的耳朵,鼓动耳膜,温热苍凉之心,也总有一天我会永不再醒来。我的皮肉,化作火葬场冒出的浓烟,骨灰被纳入一只小盒葬于野外,重新融入黄土,成为植物汲取的元素。但我相信,在那个未来的世界里,肯定仍有鸟鸣,天籁之音如颂诗一般歌唱。 生活,是门前的苕溪水,从西天目山奔流而东,不舍昼夜。这源于天目山的苕溪,因河流夹岸多生苕草,秋后苕花漂浮水上犹如飞雪而得名。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亲河,她一直滋育着浙北这片膏腴之地,是一条流着美、装满诗的河,氤氲着丹青笔墨的河流。千年以来,有太多的文人墨客、丹青高手在此溪两岸踯躅徘徊,张志和留下了“桃花流水鳜鱼肥”“斜风细雨不须归”;苏东坡感叹“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羁人”;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自号“苕溪渔隐”,流连此“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故里人赵孟頫赞呼“自有天地有此溪,泓渟百折净无泥。我居溪上尘不到,只疑家在青玻璃”。还有至今可见的墨宝如杜牧苕上所写《张好好诗帖》,米芾的《苕溪帖》,张先的《十咏图》,李结的《西塞渔社图卷》,范成大的《西塞渔社图卷跋》,钱选的《浮玉山居图》,赵孟頫的《吴兴赋》《吴兴清远图》……可以说,它倒映着蓝天白云,养护着两岸桑林、苕草、芦苇,也让泥沙埋藏着陶片、青铜兵器、竹木之简,河面漂浮着纸帛墨韵……山水风光与人文胜迹,陈厚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自然诗意与现世富庶,是如此相契共融,一如那流动逝水,平淡天真又奇幻瑰丽。
在鸟鸣集中、繁多的春日,我常常能捕捉到第一声鸟叫。它不是从小竹林发出,而是来自客厅东窗外的枇杷林,或靠近北面厨房外的香泡树丛。过一会儿,才有南面竹林里鸟的呼应。有时出差,或生病住院,一段时日听不到这晨鸟之鸣,就觉得心理溢出了常态,生活驶出了常轨,即便旅馆或病房外有鳥声,也清脆交织,甚而更婉转,但入耳不走心。“家”的意念在鼓点般击呼——“早点回去啊”,回到这溪畔的水泥砌筑围护的空间,与家人围桌吃饭闲聊,在书房里习字画画看书写作。把生活列车纳入正轨,把搁置的雅好闲趣捡起,把停摆或错时的钟点校正。而最笃定的存在与标志,是每天晨醒后,欣然迎接窗外那一声声的鸟鸣。那样,身心才披上了霞光,目之极处,才见有排浪,一缕缕清水仿佛道路牵引着你向更深远的源头驶去。
每日上班路上,溪边的柳树或芦苇旁,我能看到无数条大铁驳船忙忙碌碌,拖运一船船黄沙、石子,东入太湖,再驶向上海。但我有时恍惚,疑问:在我没有看到它们的那些时候,它们又在托运什么呢?可能依然是敞开的满仓的建材,也可能是一船船人间的悲辛、苦难;是看不见的星光、雨水、鸟鸣,篷帆、油布掩盖着的见不得太阳的秘密。或者什么也没有,只是虚空。那刻我回到了自身,回到了时间中的自己。“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迷茫之夜,倚靠床上,听那些船只,如乡间劳累了一天的庄稼汉,渐次发出了哼哼,渐次抵达鼻鼾的沉厚。夜半醒来,有时能更清晰地听得它们在昂扬而驶,波浪向两侧展开,哗啦哗啦。而那时,若有鸟声,则像是“天外来客”。很多时刻,我觉得这鸟声未必是白天那些鸟儿发出来的。其时,自然造化的,人文历史的,文化艺术的,所有与概念对应的东西,瞬间全部消遁,它只剩一种生命原存的本真律动——那是“精神之鸟”在轻轻叫唤。泥泞之路或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东一溅西一溅,沾满着星光与夜露;踩踏在人性的灰暗地带上,点戳在柔软而玄色的灵魂之穴上,或陷入无尽的深渊里。然后天亮了,晨光熹微,我们的躯体、精神又复原了,有一刻满血复活,仿佛一夜的拉锯、斧斫全部存在,连同梦,如鸦纷扬而去。
有一些时期,我自作多情,想着好一段日子我没在南墙边卧听,灵敏的鸟儿们,肯定会感觉到,它们会焦躁,叫声喑哑或畸变。“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听鸟叫如此会心,鸟儿也肯定善解吾意,为暂失知音而失落。它们对着竹竿竹叶叫,对着晨曦叫,对着雨雾中肉眼不见、感知不到的另一时空叫,传递它们不安的问候,祈求哀怜……现在,所有的努力,都该回到常态,庸碌、俗常、简朴、淡泊的家居与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恪守初念,一以贯之。
夜,闭了南窗,不再张望竹林,搜罗鸟影。案头,书本打开,茶香中,我常常心怀无限的感激。有多少先贤、智慧者,通过语言文字,星星点点地向漫漫历史长夜发出灵魂的鸟叫,如火种,如谷粒,如雨露。以人性的光辉,驱走世间的胆怯、孤寂、悲凉,引领着脚步向前,朝着黎明、温暖、清朗出发。像是罗盘一样指引、矫正着我们,甚至像是火把,猛烈地燃烧,以汹涌的光与热,一路护送、陪伴我们向前走。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
这些集聚在典籍里的鸣叫,画卷与影像里的鸣叫,无私、哲理、精妙、可亲,又历经时光的淘洗,坚硬如宝石,幽冷地散发穿透迷雾的光亮。只要你有一颗善良之心,赤诚之心,向上飞升的诗心,它们一刻不离地盘桓在你周围,任你随夺随取。它们构筑我们生长的养料,丰沛我们对自然与人世的爱情,也淬炼着我们的意志,怀抱对真善美永不迁移的持守,踏步向前,不舍昼夜。
己亥,惊蛰夜,春寒料峭。连续数月的雨水,浇灭了四围鸟儿的啁啾。一盏灯,心湖平静。夜空深处,一声春雷倏然掠过,让我重又低语念起美国诗人沃伦那首《世事沧桑话鸣鸟》——
那只是一只鸟在夜晚鸣叫,认不出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事物,而是鸟鸣时的那种宁静。
二
初夏,双休日的午后醒来,发现家里人都不在。西苕溪畔的居所,立于客厅的东窗前,看到窗外一年一挂果的枇杷,今又结出密密之果,已青黄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枇杷熟了,感觉有了变化:那些拿着竿子、篮子,搬个凳子赶来提前打果子的大妈们,较往年明显少太多了。
就在前几年,江南五月碧苍苍,四时之果枇杷黄。小区公共区域上几棵枇杷树挂果了,附近三五一群,四五一堆打牌或闲逛的退休老大妈,便会络绎不绝地前来采摘。小区外围行道的杨梅树结果子了,处于青春末期的杨梅,还颜色青黄,酸涩无比,那些遛着狗的男女,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妇女,同样欢喜异常,不管不顾,拿着个小篮子或旅游帽,忙不迭地采摘,兜走。还有,小区东门不远的绿化带路边,常见到一些老大妈,也有若干年轻女士,使劲摇着沁香的桂花树,树下面,她们撑开雨伞兜着,伞内已积有一层层银白或黄褐的桂花。夏日里,行道街上的玉兰花,小区里的广玉兰,也常有人们偷采。 我没有看到相关规定说,小区里的这些花朵、果实不能采,如此,“法无禁止皆可为”,是自然不过的了。也可能是物业或社区管理者一直在维护、督察,甚至可能有被抓到批评的,只是我没有亲眼见过。我能看到、碰到的,最多是正在偷采的老大妈或年轻女士,发现过路的我时稍有局促,手脚却并未停止。
采花自然是花美,采摘枇杷自然是饱口腹之欲,采桂花,也听有人说风雨过后落满地太可惜,不如采回腌渍做花茶或糕点,是“节俭”“惜物”的体现。路上碰到,我心绪实在也有点复杂。我没有打算临时自封成城市管理者或小区管理员,对她们的行为以呵斥或婉言告之“这不好”“不合适”,仅是目光里多少流露一点谴责、揶揄,点到辄止。
退一步,说到底,自己就那么言行高度一致,从未干过“损公肥私”的勾当?
扪心自问,真的很少,但不能说从未有过。
搬到旄儿港北面这个小区,是春节前,当时还不知道客厅东窗外几棵树是果树,只觉绿意葱茏。打开一排窗,远望,空白处能见到阳光,中景处是散落的香樟,最近处,枝叶贴近窗玻璃,后来才知道那是枇杷林。
那年也是初夏时节,有一天启窗发现,枝叶间有青黄的果子,遮遮掩掩的,煞是可爱。竟然是枇杷,惊讶之余,也颇欣赏。一段时间后,成串的枇杷,黄褐色,成熟了,伸手可采。有时晚饭后,忍不住,伸手摘了若干。然后呢,成群的居民纷纷入住小区,附近几幢的退休老大妈们,仿佛一夜间发现了藏宝洞,大白天也争先恐后来摘、打、采了。其时,小区社区刚刚建立,对公共植树疏于看管。又或是,管理者也看到了这一幕,却担心受社区居民“指责”而自己饭碗端不稳,便溜开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晚间了,还有些大妈招呼着自己下班的男人、儿子或女婿,来“占便宜”。站着够不到没关系,上护栏;护栏不行,就架凳子。那时,我就一直站在客厅的窗口,看着他们在忙活。心中有不快,脸上也难看,这树毕竟紧挨我家窗口,虽不属私产,这片绿色,让我们共享惯了,也不应这般糟蹋。但我终于还是没有开口。那些已摘尽枇杷的附近居民,大约也感受到了我们这些紧挨的住户的不悦,于沉闷至凝固的空气里,他们一个个“知趣”地溜开了。
再以后几年,这几棵枇杷树还是结有一些果子,但逐渐地,不知是小区管理者盯得牢了还是老大妈们觉得无趣、不光彩,再说市面水果也很便宜了……总之,来采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北窗外的几棵香泡树,十多个香泡,从夏秋看到隆冬,也没有人来偷摘。它们瓜熟蒂落,掉落到地上,也没见谁捡去。
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人心的知耻向善。文明的惯性、良知的内在齿轮,将扭曲的人性顺接到真善美的链条上,日子的轮辐便会优雅地飞转。
从听晨鸟能净化自己那或愚钝或庸俗或病态的心,我相信了人的自觉、自省。人心是天渊,相信了一种天然的美,会感化人,唤醒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是的,谁也没有权利或办法,让鸟儿早早醒来,为人类歌唱——为醒来的我们歌鸣。它们“不收费”,每日送达,送入不同的窗口,让醒来的居民们在鸟鸣歌唱中迎来新的一天。我们可以认为,这些鸟本来就不是为了我们的聆听而鸣叫的,是它们的“本能”,或它们彼此生存的“需要”。但客观上,我们人类听闻了,享受了,化为了心中的美好。我由此相信,千余居民们安享这鸟鸣,也领受、觉悟到了一定要保护这几种环绕我们生存周遭的“生命之绿色”:两片晨鸟停踞的小竹林,几株枇杷树,三五棵香泡树,十多棵小香樟……它们常年带来舒目的绿,清新的氧气,婉转的妙音,香气馥郁,果实累累。春有蝴蝶飞;夏有蜜蜂舞;秋夜里,蝈蝈嚯嚯而吟;冬日暖阳里,能看到喜鹊飞来,登枝叫唤……
三
美好的自然,当然能熏陶人,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人,改造人。同样,面临一种尴尬、窘境时,人也能“自我教育”,疗愈心智,更积极地去看待物事,化为一种正向的认知,并欣赏这一种“转化认识”后的美好。比如,我对居处紧挨的那所小学的认识。
这所小学是市里一所著名小学的分校,有五六幢楼。有时路过,正待放学,前面黑压压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里面的师生总数应该不下千人,学生均是附近七八个小区居民的孩子。
起先我不注意,因为孩子已上初中,自然也就不再关心小学的事。我一早去上班,下班后小学也已基本放学,但一到双休日,就“开锅”了。这两天时间里,小学的校广播仍像平时一样,按时播放眼保健操口令,上午、下午共两遍。时近课间或中午,还有背景音乐穿插。而如果有几天,我因身体不适在家休息,学校正是读书日,课间的喧闹声就十分嘈杂。我也成了这小学的学生一般,领受着早操、眼保健操、学校通知、课间十分钟校园新闻等广播放送。碰到上体育课,或学校开运动会,你就不要指望休息、静养了。而平时夏季,因我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近,单位食堂午饭后会骑公共自行车回家午休下,学校的喇叭里,永远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或台湾校园歌曲,音乐的调子总难与居民居家过日子保持一致。两者在看不见的气流中拧巴、纠结着。
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人就是这般奇怪的动物——我竟也慢慢适应了,习惯了,并从这熟悉的喧闹声里听出了亲切的味道,所有这一切化作了一种美妙。如此心境下,播放的校园歌曲、眼保健操口令甚至临时通知,虽入耳不入心,但也成为了一种生活的背景音乐。不知觉间,后来双休日的“照播”消失了我反而有一点淡淡的遗憾。
更重要,于我,于一切对生活极有善意、诗意甚至感恩者来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学会人生中的转圜——你可以想到,这校园的声音,本来就是美妙之声,是活力和希望之声,是晨鸟一般充满生机的天籁之音。
当你想到这些,会因此满怀好感,发出温良的微笑。孩子的吵吵嚷嚷,充溢我们的生活,蓬勃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于小区中的成人,能唤起很多美好的回忆。人到中年的我,就想起了曾经上过学的红卫小学、港口中学、观音桥中学,甚至虹溪中学、和平中学……回忆那些上课下课、师生游戏的过程,就是阳光洒进生命空间的过程。那些早操号令,眼保健操口令,课间休息的轻松背景音乐,好人好事广播,都是我们曾拥有、体味过的。只是当年我们不知精贵,甚至以为枯燥、苦涩,而此下,隔着世事、年岁与一种沧桑的心绪,再在居住的楼上,隔空远看校园的田径场、教学楼、隔离带边高耸的白杨树……便是另一番印证,陌生又熟悉,隔阂又亲切。多重的体验、回味,是时间的礼物,也是文化带来的结晶,棱柱般闪耀惹人怜惜的流光。
我就读过的小学、初中、高中,今日有的已搬迁,有的已改名,有的已拆迁,反正大都没有了。而我居所边的这所,以当年苏东坡在浙北湖州留下的“尚爱此山看不足”诗句中的“爱山”两字取名,它似时时印证一种读书人的其来有自,还时时印证、催发着我,仍不能松懈。
时光飞逝,一个年度的毕业生走出校园,几个月后,又有一批新生进来。新的喧闹声、歌唱声、嬉笑声,加入这种初生的生气、生命黎明的光亮合唱,也攀越着这道白杨隔离墙,伴随着杨花、玉兰花、桂花的芳香,冲入我的耳鼻,充溢于我的心际。它们催发着我们,永远年轻,永远少年,永远孩子——这无限幸福之事!因而想到,能居住这条古老母亲河苕溪边,能与孩子们一年又一年、一茬又一茬相伴,是多么幸运。
是的,一切都归在一个“化”字。通融、清透中,窗外的一片片、一陣阵“晨鸟之鸣”,润物细无声般随风潜入,迹化于我心野,像流动之泉,或蒸腾的水雾,垂挂的露珠,它们成了诗。居民硬摘小区绿化树上的枇杷、香泡或其他花果,一次次时光的柔润,就渐渐渗出了一种无言敲打与之后的悔悟,他们迟疑、反省、羞愧,“化”出住户们后来自律自觉的“退却”,不再张牙舞爪大呼小叫,不再“不采白不采”……如此,不仅在无形中修复、维护了这一片几幢居民楼间的绿色果实,大家的情怀里也无形中生出了一片盎然的善念之果。西边的校园,在一次次庸常沉寂中,将孩子们的欢闹声、朗朗书声,“化”为了我们的发现、喜悦、回忆、体味。在“新人换旧人”的时光流逝中,“化”出了些许感伤和凤凰涅槃般的欣羡、分享、丰厚。
“化”后的我们,也都是生机蓬勃的绿色植物,四季风雨里依然晨醒后的动听鸟鸣,校园里唱着真、善、美的校园歌,吟诵彩虹生命曲的孩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