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家庭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姨家要是搬家,那就是书店搬家,他们一家四口都是学习高手。我说的高手就是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我姨家一共搬了4次,从北京张自忠路的筒子楼到香格里拉的高级公寓,房子越来越好,可家具始终是那老四样:饭桌、写字桌、床以及方便面包装箱若干。我姨搬家让搬家公司的几个伙计对读书人有了新认识——凡一整面墙都摆满书的可能是伪知识分子,而真正的读书人都把书藏在方便面包装箱里。
  我姨的儿子我表哥,自幼儿园始破万卷书,童子功非常扎实。从四中到清华再到现在供职克莱斯勒总部,一路勤奋学习,终把自己修炼成一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哥学的是高分子物理,现在主要研究新型汽车材料,克莱斯勒年度推出的新款车,里面无不渗透了我表哥的智慧。表哥的导师是个美国老头儿,他们实验室只有他一个中国人,表哥最近正朝博导努力,他最大的愿望是带出几个美国博士。
  跟表哥比,表姐的学习功夫更让人敬佩。表姐大学学的是汉语语言文学,本无需精通英文,但她还是把英文通得跟母语似的,然后只身飞到英国,攻读英语语言文学。表姐因为天才的语言功夫,根本不用靠刷盘子勤工俭学,她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用英文教英国人学中国文学。就这样,一26岁小女子,孤身异国,一边教中国文学赚钱深造英国文学,一边备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专业属理科,表姐一天高数也没学过,她就在不上课也不教课之余参加了高数辅导班,听英国人用英文讲拓扑和数理逻辑,这根本难不住表姐,最终她如愿以偿,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网络工程师。
  我姨是某中专的数学老师,已经退休了。退休后的老太太多以扭秧歌、搓麻娱乐晚年,最高了也就打一打桥牌。我姨却独自在家解数学题,每天5道代数5道几何,兴致高涨时还会试试求证费马小定理。我姨说解题是延缓衰老的最佳方式,胜过吃脑白金。我姨比我妈大,可看上去比我妈精力充沛,我妈也当了一辈子老师,教中文,她老人家退休后凡带字的都戒了。
  我姨夫是研究拉丁美洲历史的,经常作为访问学者去南美大陆,连乌拉圭、巴拉圭、厄瓜多尔那些生僻的小国都去过。姨夫曾从阿根廷给我带回来一个玩具灯塔和一盒卡带,那时不知道王家卫,更没看过《春光乍泄》,多年后才搞清楚,灯塔就是梁朝伟一直要去的合恩角的旅游纪念品,而卡带与《春光乍泄》的音乐曲风如出一辙。这元旦去我姨家,一进门就感觉姨夫心神不定,他不停地看表,到了9时,拽过一个方凳凑到收音机前,就谁也不理了。收音机里传来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下面播送×××先生的论文《拉美市场经济与中国市场经济之比较分析》,我姨说×××是我姨夫的笔名。
  我外甥贪玩儿不用功的时候,我姐就拿我姨一家为样板教育他,“要想让美梦成真,只有刻苦学习这一条路。”
其他文献
自从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的《绝对隐私》一书出版后,隐私这个概念就突然在中国畅销起来,有许多书写隐私。其实在此之前的许多电视征婚节目已经把隐私问题摆在了桌面上,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罢了。  隐私即便不是一种文化,至少也应该是一种传统或者习惯。在我的印象里,像我这样也算经历过文革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隐私二字。现在许多人把文革看做是对私人生活的一种摧残,让家里人互相告状,制造人民
期刊
我曾经跟一位大厨学厨艺。大厨告诉我一个秘诀———好厨师一把盐。若是盐放得恰到好处,几乎无须太多的调料,就有好的味道。  盐———最基本的调料,往往被忽视。倘若在基本功放盐这个环节上,多下点功夫,是否会事半功倍?  由此,我想到人生中是否有某种物质像盐一样,以最基本方式、最朴素物质贯穿生活,撇开似锦繁花,能够求得一份逍遥真味?  大道至简,简是胜的法则。  英国有个74岁的老汉,做了大半辈子园丁。本
期刊
有个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的先生偶然去菜场买鱼,在讨价还价的时候,被卖鱼人抢白:“你的夫人总是在我这儿买鱼,她从来不问价。她是我的老客,我都是给她最新鲜的鱼,最便宜的价!”  这位先生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的夫人是谁?”卖鱼人说:“她每次付钱,打开钱包,我就会看到你的照片,看过多少次了,我认识你!”  原来如此。我们大笑。后来呢?后来呢?笑过之后,我又追问,就像小时候听到精彩的故事,总想快点知道
期刊
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好像很“聪明”,它们似乎能思考,能对自己的生长发育作出合理计划。难道植物真的有“思想”?   一些科学家认为,植物群能够审慎地考虑它们的生存环境,预测未来,征服领地和敌人,有时候让人觉得它们有未卜先知的神力。   芥草是一种只能存活六周的普通植物,如果将其根尖上的一种颜色淡淡的寄生小植物切断后,它就无法存活。这种小植物似乎还能感知周围朋友、敌人或食物的存在,并且能迅速作出怎样靠
期刊
收获是经历    坦白说,到美国政府工作,图的肯定不是钱。我曾经研究过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的“起步价”,大约是一年4.5万美元-6万美元。这个工资与一些著名的投资公司和咨询公司至少8万美元的年薪相比,实在是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是在美国政府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历。这种经历首先包括你能积累足够的人脉——和社会各界打交道,可以认识不少新面孔;同时,美国政府的管理经验也非常值得学习。一、严谨的细节考虑,
期刊
中国人总喜欢讲“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一厢情愿,只要“情愿”,就会快乐。历史上有个周瑜打黄盖的故事,被打的情愿,皮肉很痛,心里却快乐着。  生命中有悲伤,才会感受到伤后的快乐,这就是完整的人生,如果我们仅仅把忧伤保持在记忆里,人就会活得很累很苦。  当遇到挫折和不如意时,我们可以唤醒内心一些美好的东西,以此来化解自己愤怒、伤心和不快。把这当成一种心理运动长期坚持下去,人的内心必然会产生惊人的变化。
期刊
檐下麻雀自以为翅膀坚强,总想率领雄鹰在辽阔蓝天翱翔;井底之蛙自以为见多识广,总想在大海航行中挥手指方向;磨道蹇驴自以为四蹄生风,总想领导千里马在大地上驰骋……  ——凡此种种,无不是天生我“菜”必有用的一厢情愿,自找难看。如此缺少自知之明,无异于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势必陷自己于主观想当然和客观实际严重脱节的尴尬境地,一而再,再而三地郁郁终生,认为明珠暗投怀才不遇,从而引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
期刊
一只章鱼的体重,将近32公斤。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伙,它的身体却是非常柔软的,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因为它没有脊椎,甚至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破它们的头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致死,然后美餐一顿。它几乎是海洋里最可怕的生物之一。  但是,渔民们有办法制服它。他们把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
期刊
生物学家捉来一只流萤。首先,他们小心翼翼地用镊子轻轻夹住这只流萤的两片又薄又小的翅膀,将它的翅膀用胶水紧紧粘在它的身体上,然后将这只流萤带进暗室,观察它的萤光。  令人吃惊的是,这只流萤的萤光彻底消失了。难道流萤的萤光跟它的翅膀有关?  生物学家怀着疑问,用稀释液稍稍稀释掉流萤翅膀边缘的胶水,它的翅膀边缘可以稍稍抖动了。然后,他们把这只流萤又带进暗室观察,发现流萤的萤光有一丝丝的微亮。  这次。他
期刊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突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他顾不得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