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会想到,高傲如王尔德,却有一颗容易破碎的心:“心碎”的意象在王尔德的作品里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存在。
在最为著名的《快乐王子》中,当小燕子帮助王子完成一个个善举,最后却因寒冷冻死在他脚下的时候,“……在这座像的内部忽然起了一个奇怪的爆裂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了似的。事实是王子的那颗铅心已经裂成两半了。”(《快乐王子》,王尔德著,巴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以下童话作品引文出处皆同)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里的小矮人,头一次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竟是如此的丑陋可怖,他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真相而悲伤绝望,最终心碎死去。而在《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年轻的打鱼人为了和心爱的小人鱼在一起,毫不可惜地赶走了自己的灵魂。他的心一直被这份爱情填得满满的,根本没有空隙让灵魂再回来。直到小人鱼死去,小伙子的心“因为充满了爱而碎裂”,灵魂才终于找到一个入口进去……
还有《夜莺与蔷薇》中那只可怜的小鸟,让蔷薇刺穿了心,只为了让鲜血与歌声造出一朵献给爱人的红蔷薇。令人叹息的是,纵使破碎的心化为了艳丽的花,最终也只是被无情地遗弃在路边。
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意象:心,心碎。在王尔德笔下,“心”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名词和点缀,而是独立的、意蕴丰富的个体,是爱与恨、善与恶的最终象征和载体。“心”甚至可以和“灵魂”分开,它们不再是暧昧不明的一对概念:前者饱含情感,后者则更诉诸理智。
而纵观古代文明的历史,王尔德的“心”似乎有着一系列古老而又诗意的渊源:阿兹特克人相信心是充满能量的,因此他们会举行野蛮的“人祭”,把血淋淋的心脏敬献给太阳神,以增加神的活力;在苏美尔人的史诗中,心首先是身体内部最重要的生命动力,又是人类情感的源泉。对于古埃及人而言,心被看作是存在于身体内部的一个自我,因此,“我没有吃掉我的心”,就是说“没有动怒”;“我没有催促我的心”,就是指“没有着急”(参见《心的简史》,盖尔·戈德温著,彭亦农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就这样,工业时代到来之前的“心”被赋予了这许许多多感性的要素,因而变得沉甸甸的:仿佛是成熟的装满汁液的水果,不时会落下泪水和欢笑;又像是五彩透明的水晶,一旦碎裂只能留下美丽而令人痛惜的碎片。人类的一切喜怒哀乐、一切渴望与追求都能在“心”上得到最集中完满的体现,并且往往是极端的体现。
从“咬文嚼字”的角度来看,心的“碎”是一种并不太张扬的、却富含力度的变化。它充其量只是发出“奇怪的爆裂声”,甚至像小矮人的心那样默默地碎掉—如果不去触摸胸膛就根本不会发现。但正如托马斯·林奇在《殡葬师手记:一个阴森行业的生活研究》中所说:“心碎是一种看不见的极度悲伤。它不像跛足那么直观,也不像伤疤那么明显。……心碎了,灵魂也随之腐朽。这个不曾被救治过的伤口,将是生命的终结。”因其捉摸不透的极端、因其埋藏于沉默之下的爆发,“心碎”能以它本身的决绝姿态凸显出王尔德所推崇的“悲怆”的力量。
在王尔德看来,没有什么描绘比对“心碎”的形容更能引发悲怆的情感。“心”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而破碎,比如快乐王子对小燕子给予的巨大感恩和同情,比如小矮人对自己怀抱的期待,比如打鱼人对恋人的热烈爱情—当这所有的渴求都走向幻灭,空落落的心无法负担这不可承受之轻,“心碎”便成了唯一的宿命的结局,而悲怆的共鸣由此响彻在字里行间。
“悲怆,这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情感,既是一切伟大艺术所归的类型,也是一切伟大艺术必经的考验。” “天地万象,是以悲怆建造的,一个孩子、一颗星星的诞生,都伴随着疼痛。”在入狱后写给情人波西的长信《自深深处》中,王尔德淋漓尽致地抒写了自己对悲怆的体悟。此时的他,不再是从笔下的文学世界中,而是从残酷的现实空间里,全身心感受到由不被理解的悲伤痛苦所带来的锤炼和煎熬。他的心想必是破碎的,因为他不仅要面对世人的口诛笔伐,更要面对情人的冷漠疏远。这一颗破碎的王尔德之心,成了他笔下碎裂的心的缩影;但也是这样的心碎,令他有力量把想象的故事和他真实的人生一起变成富有感染力的悲怆的传奇。
如果回到作品中来,我们会看到那些被唯美的文字所描绘出的“心碎”其实还有更多意义。夜莺愿意刺穿心脏换一朵红蔷薇,是因为它笃信爱情的伟大胜过所有;它让蔷薇的刺深深扎入心间,却把爱的颂歌唱入了云霄。打鱼人面对爱人的尸体痛不欲生,装满爱的心方才裂出了一道口。因此王尔德的“心碎”首先是出于爱,对爱的推崇、赞美,为了爱的付出、牺牲,这些都是心存在的要义,也是心碎的前提—若是心里没有充实的、全面占有的、乐于奉献的爱,便不可能有彻底完全的心碎。
而在小矮人这里,“心碎”成了美丑之间的一次残忍嘲讽。原本以为颇得公主欢心的小矮人做梦也不曾想到,他的丑陋外表正是取悦别人的“法宝”;那位美丽的小公主真正喜欢的,不过是这份捉弄别人的快感。镜子里所呈现的那个映像,把真相一次性推送到小矮人面前:他的心碎仅仅因为美的破灭吗?恐怕还有深藏其下的对爱之期待的破灭吧。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还是快乐王子:王尔德特别“偏爱”他,所以赋予了他一颗“铅心”。一颗铅做的心,这同样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设定。原作中提到,王子在世时原本也拥有一颗人的心,但这颗心只知快乐不知悲伤,只懂美却不了解丑;当他被人们塑成雕像,心也换成了铅做的,反而能感受到世间种种悲苦,这颗铅心因为同情而颤抖,终于在悲伤中碎裂。
冰冷、灰暗、被人们所唾弃的铅心,却装满了爱与感恩、善良与同情,因而成为上帝面前最珍贵的东西。那曾经热乎乎的一颗人心,虽然拥有纯粹的快乐,却似乎更冷漠无情。这是独属于王尔德的悖论,他的“爱与美”、“善与美”的哲学就从这里开始瓦解。一八九三年,王尔德曾写给同性情人的信被作为“有伤风化”的证据在法庭上宣读,信的末尾他说自己“没有钱,没有赞誉,只有一颗铅一般沉重的心”(《奥斯卡·王尔德自传》,孙宜学编译,团结出版社)。这或许正是骄傲的他在作最后的抗辩:无论别人如何质疑和否定,在美与丑的反差之下,他仍然拥有最高贵的善良。
在最为著名的《快乐王子》中,当小燕子帮助王子完成一个个善举,最后却因寒冷冻死在他脚下的时候,“……在这座像的内部忽然起了一个奇怪的爆裂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了似的。事实是王子的那颗铅心已经裂成两半了。”(《快乐王子》,王尔德著,巴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以下童话作品引文出处皆同)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里的小矮人,头一次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竟是如此的丑陋可怖,他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真相而悲伤绝望,最终心碎死去。而在《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年轻的打鱼人为了和心爱的小人鱼在一起,毫不可惜地赶走了自己的灵魂。他的心一直被这份爱情填得满满的,根本没有空隙让灵魂再回来。直到小人鱼死去,小伙子的心“因为充满了爱而碎裂”,灵魂才终于找到一个入口进去……
还有《夜莺与蔷薇》中那只可怜的小鸟,让蔷薇刺穿了心,只为了让鲜血与歌声造出一朵献给爱人的红蔷薇。令人叹息的是,纵使破碎的心化为了艳丽的花,最终也只是被无情地遗弃在路边。
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意象:心,心碎。在王尔德笔下,“心”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名词和点缀,而是独立的、意蕴丰富的个体,是爱与恨、善与恶的最终象征和载体。“心”甚至可以和“灵魂”分开,它们不再是暧昧不明的一对概念:前者饱含情感,后者则更诉诸理智。
而纵观古代文明的历史,王尔德的“心”似乎有着一系列古老而又诗意的渊源:阿兹特克人相信心是充满能量的,因此他们会举行野蛮的“人祭”,把血淋淋的心脏敬献给太阳神,以增加神的活力;在苏美尔人的史诗中,心首先是身体内部最重要的生命动力,又是人类情感的源泉。对于古埃及人而言,心被看作是存在于身体内部的一个自我,因此,“我没有吃掉我的心”,就是说“没有动怒”;“我没有催促我的心”,就是指“没有着急”(参见《心的简史》,盖尔·戈德温著,彭亦农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就这样,工业时代到来之前的“心”被赋予了这许许多多感性的要素,因而变得沉甸甸的:仿佛是成熟的装满汁液的水果,不时会落下泪水和欢笑;又像是五彩透明的水晶,一旦碎裂只能留下美丽而令人痛惜的碎片。人类的一切喜怒哀乐、一切渴望与追求都能在“心”上得到最集中完满的体现,并且往往是极端的体现。
从“咬文嚼字”的角度来看,心的“碎”是一种并不太张扬的、却富含力度的变化。它充其量只是发出“奇怪的爆裂声”,甚至像小矮人的心那样默默地碎掉—如果不去触摸胸膛就根本不会发现。但正如托马斯·林奇在《殡葬师手记:一个阴森行业的生活研究》中所说:“心碎是一种看不见的极度悲伤。它不像跛足那么直观,也不像伤疤那么明显。……心碎了,灵魂也随之腐朽。这个不曾被救治过的伤口,将是生命的终结。”因其捉摸不透的极端、因其埋藏于沉默之下的爆发,“心碎”能以它本身的决绝姿态凸显出王尔德所推崇的“悲怆”的力量。
在王尔德看来,没有什么描绘比对“心碎”的形容更能引发悲怆的情感。“心”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而破碎,比如快乐王子对小燕子给予的巨大感恩和同情,比如小矮人对自己怀抱的期待,比如打鱼人对恋人的热烈爱情—当这所有的渴求都走向幻灭,空落落的心无法负担这不可承受之轻,“心碎”便成了唯一的宿命的结局,而悲怆的共鸣由此响彻在字里行间。
“悲怆,这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情感,既是一切伟大艺术所归的类型,也是一切伟大艺术必经的考验。” “天地万象,是以悲怆建造的,一个孩子、一颗星星的诞生,都伴随着疼痛。”在入狱后写给情人波西的长信《自深深处》中,王尔德淋漓尽致地抒写了自己对悲怆的体悟。此时的他,不再是从笔下的文学世界中,而是从残酷的现实空间里,全身心感受到由不被理解的悲伤痛苦所带来的锤炼和煎熬。他的心想必是破碎的,因为他不仅要面对世人的口诛笔伐,更要面对情人的冷漠疏远。这一颗破碎的王尔德之心,成了他笔下碎裂的心的缩影;但也是这样的心碎,令他有力量把想象的故事和他真实的人生一起变成富有感染力的悲怆的传奇。
如果回到作品中来,我们会看到那些被唯美的文字所描绘出的“心碎”其实还有更多意义。夜莺愿意刺穿心脏换一朵红蔷薇,是因为它笃信爱情的伟大胜过所有;它让蔷薇的刺深深扎入心间,却把爱的颂歌唱入了云霄。打鱼人面对爱人的尸体痛不欲生,装满爱的心方才裂出了一道口。因此王尔德的“心碎”首先是出于爱,对爱的推崇、赞美,为了爱的付出、牺牲,这些都是心存在的要义,也是心碎的前提—若是心里没有充实的、全面占有的、乐于奉献的爱,便不可能有彻底完全的心碎。
而在小矮人这里,“心碎”成了美丑之间的一次残忍嘲讽。原本以为颇得公主欢心的小矮人做梦也不曾想到,他的丑陋外表正是取悦别人的“法宝”;那位美丽的小公主真正喜欢的,不过是这份捉弄别人的快感。镜子里所呈现的那个映像,把真相一次性推送到小矮人面前:他的心碎仅仅因为美的破灭吗?恐怕还有深藏其下的对爱之期待的破灭吧。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还是快乐王子:王尔德特别“偏爱”他,所以赋予了他一颗“铅心”。一颗铅做的心,这同样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设定。原作中提到,王子在世时原本也拥有一颗人的心,但这颗心只知快乐不知悲伤,只懂美却不了解丑;当他被人们塑成雕像,心也换成了铅做的,反而能感受到世间种种悲苦,这颗铅心因为同情而颤抖,终于在悲伤中碎裂。
冰冷、灰暗、被人们所唾弃的铅心,却装满了爱与感恩、善良与同情,因而成为上帝面前最珍贵的东西。那曾经热乎乎的一颗人心,虽然拥有纯粹的快乐,却似乎更冷漠无情。这是独属于王尔德的悖论,他的“爱与美”、“善与美”的哲学就从这里开始瓦解。一八九三年,王尔德曾写给同性情人的信被作为“有伤风化”的证据在法庭上宣读,信的末尾他说自己“没有钱,没有赞誉,只有一颗铅一般沉重的心”(《奥斯卡·王尔德自传》,孙宜学编译,团结出版社)。这或许正是骄傲的他在作最后的抗辩:无论别人如何质疑和否定,在美与丑的反差之下,他仍然拥有最高贵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