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我国基础教育,小学作为每一名学生必不可少的教育阶段,是责任也是义务,体育对于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强健体魄有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小学生需要的是劳逸结合,是通过不断的体育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意志,磨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并不是十分的热爱,再加上家长的不重视,只关注孩子的学成成绩,对体育素质的提升往往是忽视的,所以,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調研调查的方法得知这些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家长的教育,所以就这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交游戏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之后,从而实现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最终目的。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素质;综合素养;小学生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小学教育其实并不存在升学压力,但是关于体育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枯燥的教学活动也是会影响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积极性,乃至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根据教改内容要: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明确加强学校体育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教育部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所以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应该首先挑起体育教育的重担,为体育教学活动做出应尽的责任,可以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单一的体育教学方式里,通过趣味游戏体育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接下来我就详细的来探究一下如何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强调的就是对于游戏教学观念不强,收到传统的观念的影响,导致小学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目标不明确,导致了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受到忽视,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困难,学生也体现出不积极的态度。无异于给体育课堂的实施形成了阻力。其次就是体育游戏内容不够丰富,学生们没有参与积极性,面对枯燥乏味的体育课程,学生的态度是难以维持热情的,所以这就要考验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最后就是游戏没有发展性,大部分游戏都是趋于游戏的规则而却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性。游戏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差异甚大,导致两者无法融合,这就是体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出现的问题。接下来我就简单的谈一下如何将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有效的融合。
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
体育中最常见的田径运动短跑,我们就可以应用游戏教学法。短跑项目中,起跑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而在过去的短跑教学过程中,就是单一的讲解关于短跑的起跑技术,先是理论知识,在是实践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枯燥,激发不出学生对短跑的兴趣,老师做完示范后,学生跟着做,这回让学生感觉到只是在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已,而不是自愿完成的。所以就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将游戏融入以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创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首先,我们可以将两个人分为一组,施行你追我赶的方式,以50米距离为终点,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学生们在追逐的过程可以完全的体会到起跑的全过程,从而掌握起跑的技巧。还可以挑选出起跑动作规范的学生再次示范,让学生们有学习榜样,根据榜样的起跑动作及时调整自己的起跑动作。
在起跑后有一段是加速教学,我们可以对学生加速跑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加速节奏。等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后,我们可以采用接力跑的教学方式,根据班级人员情况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将进行比赛,优胜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一来,既可以测试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力,增强体质,激发孩子主动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最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先昂学生做几组高抬腿,放松肌肉,然后是进行大步迈等游戏方式进行肌肉的伸展运动。这些预热动作都是为了“跨障碍”这项游戏做准备,老师要准备符合学生条件的栏杆或者其他障碍物,采用短跑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成果下来不但可以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检测孩子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操能力和塑造良好的体格。
总结
总而言之,面对体育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最终重要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体育素质。我国的国民体育素质在不断的提升,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所以体育老师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对体育教学进一步创新和认识,同时加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学生的健康体魄,推动我国体育教学事业在上一个高度。
参考文献
[1]刘玲.以儿童立场为主——浅析户外低结构材料体育游戏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71-72.
[2]吴红,向往.基于主动学习理念的布类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1(29):78-80.
[3]谢会娇,傅桂芳.精准教研,打造运动幼儿园——以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X幼儿园“小球文化”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09):28-30.
[4]杨亚博.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现状研究——以西安市M幼儿园为例[J].山西青年,2021(17):41-42.
[5]王继奎.运用游戏教学实现“快乐体育”——略论高中体育游戏教学发展对策[J].成才之路,2021(25):128-129.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素质;综合素养;小学生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小学教育其实并不存在升学压力,但是关于体育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枯燥的教学活动也是会影响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积极性,乃至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根据教改内容要: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明确加强学校体育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落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教育部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所以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应该首先挑起体育教育的重担,为体育教学活动做出应尽的责任,可以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单一的体育教学方式里,通过趣味游戏体育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接下来我就详细的来探究一下如何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强调的就是对于游戏教学观念不强,收到传统的观念的影响,导致小学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目标不明确,导致了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受到忽视,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困难,学生也体现出不积极的态度。无异于给体育课堂的实施形成了阻力。其次就是体育游戏内容不够丰富,学生们没有参与积极性,面对枯燥乏味的体育课程,学生的态度是难以维持热情的,所以这就要考验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最后就是游戏没有发展性,大部分游戏都是趋于游戏的规则而却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性。游戏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差异甚大,导致两者无法融合,这就是体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出现的问题。接下来我就简单的谈一下如何将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有效的融合。
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
体育中最常见的田径运动短跑,我们就可以应用游戏教学法。短跑项目中,起跑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而在过去的短跑教学过程中,就是单一的讲解关于短跑的起跑技术,先是理论知识,在是实践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枯燥,激发不出学生对短跑的兴趣,老师做完示范后,学生跟着做,这回让学生感觉到只是在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已,而不是自愿完成的。所以就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将游戏融入以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创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首先,我们可以将两个人分为一组,施行你追我赶的方式,以50米距离为终点,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学生们在追逐的过程可以完全的体会到起跑的全过程,从而掌握起跑的技巧。还可以挑选出起跑动作规范的学生再次示范,让学生们有学习榜样,根据榜样的起跑动作及时调整自己的起跑动作。
在起跑后有一段是加速教学,我们可以对学生加速跑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加速节奏。等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后,我们可以采用接力跑的教学方式,根据班级人员情况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将进行比赛,优胜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一来,既可以测试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力,增强体质,激发孩子主动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最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先昂学生做几组高抬腿,放松肌肉,然后是进行大步迈等游戏方式进行肌肉的伸展运动。这些预热动作都是为了“跨障碍”这项游戏做准备,老师要准备符合学生条件的栏杆或者其他障碍物,采用短跑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成果下来不但可以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检测孩子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操能力和塑造良好的体格。
总结
总而言之,面对体育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最终重要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体育素质。我国的国民体育素质在不断的提升,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所以体育老师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对体育教学进一步创新和认识,同时加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学生的健康体魄,推动我国体育教学事业在上一个高度。
参考文献
[1]刘玲.以儿童立场为主——浅析户外低结构材料体育游戏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71-72.
[2]吴红,向往.基于主动学习理念的布类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1(29):78-80.
[3]谢会娇,傅桂芳.精准教研,打造运动幼儿园——以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X幼儿园“小球文化”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09):28-30.
[4]杨亚博.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现状研究——以西安市M幼儿园为例[J].山西青年,2021(17):41-42.
[5]王继奎.运用游戏教学实现“快乐体育”——略论高中体育游戏教学发展对策[J].成才之路,2021(2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