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模糊语义学理论,以中英文数词为研究对象,从修辞的角度对数词的模糊性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模糊数词的修辞功用能使语言表达阂限扩大,表义丰富,功能增强。
关键词:数词;模糊性;修辞功能
作者简介:赵倩子,女,四川南充人,现四川师范大学2016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欧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一.引言
自从伍铁平教授一九七九年在《外国语》第四期上发表《模糊语言初探》一文后,便为我国模糊语言的研究开启了新纪元,有关模糊语言的论文涉及的范围广,在此笔者就其中的数词虚化后的修辞功用进行探讨。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特征之一。罗素《论模糊性》的发表,标志着模糊理论的初步形成。“語言是一个灰色系统,其中有已知因素,也有未知因素,但是不管怎么说,语言具有模糊性是绝对的。”(王寅,2014)。“数词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失去了基本的计数功能,一变而为表示泛化的虚数,在特定的语境中,模糊数词的语义外延扩大、延伸,给人以巨大的思索和想象空间。”(张智中,2009:74)在更多的情景中,数词不再仅仅表达一个确切的概念,而更多地被虚化,表达模糊的概念。当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翻译,日常生活时,数词的语义模糊性使其修辞效果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模糊语义学的角度对数词的修辞功用进行研究。
二.数词的修辞
吕叔湘先生说:“确定的数量用数目字来表示、、一、二、三、四、……十、百、千、万、亿等”这里的“数目字”就是数词。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文学作品,日常生活等,数词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计数和排序的基本功能,由确数变成了泛指和概化的“量”,而这种泛指和概化却能带来意料之外的语言简练,表义丰富等效果。基于《实用修辞》中对修辞格的划分和定义,本文对数词的修辞功用研究从以下3种修辞手法进行探讨。
1.数词的比喻功用
英语中很多这样的例子,如:All our efforts added up to zero.(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Zero在此就成了nothing之意。“the fifth wheel”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第5只轮子,但众所周知汽车就只有4个轮胎,但是第五只轮胎则是多余的。The chair is a fifth wheel,please take it away.(这把椅子是多余的,请把它搬走)。 “fifth wheel” 此处为多余之意,也可表示不受待见、不受欢迎。Catch-22原本是美国作家Joseph Heller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但现在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且使用频率较高,多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脱身的困境。
2.数词的借代功用
“All for one,one for all(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one”指代“a person”。数字“10”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除了表示数字,而且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精英。该意义源于美国电视台经常播放的颂扬那些贞淑式女人的电视剧。如:This revised version looks like a 10! You’ll definitely win with this.(这个修订版完美无缺,你肯定能够凭它获奖)。在西方,“thirteen-three”代表着不吉利、不祥之兆。这源于《圣经》中基督耶稣被13个门徒所害,故西方普遍认为数字“13”是凶险或不吉利的代表,常以“14(A)”或“12(B)”代替。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尽量避开這一数字,甚至有人会在13日这一天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停止一切工作和活动;更有忌讳13人同桌共餐的情况。
3.数词的夸张功用
莎士比亚的 “I loved Ophelia forty thousands brother could not,with all other quantity of love,make up my sum”中,“forty thousands”表达了哈姆雷特对欧菲利亚爱得深沉、浓烈,超过了她所有兄弟对她的爱。通过数词的虚化,达到夸张的效果,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爱的缠绵、坚定,也为后文的悲剧色彩埋下伏笔。“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显然运用了夸张手法,生动地描写猫顽强的生命力。
以上是以实代虚,用真实的数字来表达模糊的含义,以达到夸大或缩小的效果,目的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环境,使语义表达更加丰富。
三.结语
数词不仅是表达精确概念的名词,同时也被虚化用作表达模糊语义。当它被用作概数的时候,具有三个方面的修辞功能,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只有对数词的模糊性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正确地运用它的修辞功能,对于写作,翻译,以及日常交际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词修辞的运用,能使表情达意更有深度,言简意赅,留给他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文旭.浅论英汉数词的模糊性[J].外语学刊,1994.
[2]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3]张秀奇,郭鸿燕,刘菲露.实用修辞[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3.
关键词:数词;模糊性;修辞功能
作者简介:赵倩子,女,四川南充人,现四川师范大学2016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欧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一.引言
自从伍铁平教授一九七九年在《外国语》第四期上发表《模糊语言初探》一文后,便为我国模糊语言的研究开启了新纪元,有关模糊语言的论文涉及的范围广,在此笔者就其中的数词虚化后的修辞功用进行探讨。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特征之一。罗素《论模糊性》的发表,标志着模糊理论的初步形成。“語言是一个灰色系统,其中有已知因素,也有未知因素,但是不管怎么说,语言具有模糊性是绝对的。”(王寅,2014)。“数词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失去了基本的计数功能,一变而为表示泛化的虚数,在特定的语境中,模糊数词的语义外延扩大、延伸,给人以巨大的思索和想象空间。”(张智中,2009:74)在更多的情景中,数词不再仅仅表达一个确切的概念,而更多地被虚化,表达模糊的概念。当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翻译,日常生活时,数词的语义模糊性使其修辞效果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模糊语义学的角度对数词的修辞功用进行研究。
二.数词的修辞
吕叔湘先生说:“确定的数量用数目字来表示、、一、二、三、四、……十、百、千、万、亿等”这里的“数目字”就是数词。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文学作品,日常生活等,数词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计数和排序的基本功能,由确数变成了泛指和概化的“量”,而这种泛指和概化却能带来意料之外的语言简练,表义丰富等效果。基于《实用修辞》中对修辞格的划分和定义,本文对数词的修辞功用研究从以下3种修辞手法进行探讨。
1.数词的比喻功用
英语中很多这样的例子,如:All our efforts added up to zero.(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Zero在此就成了nothing之意。“the fifth wheel”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第5只轮子,但众所周知汽车就只有4个轮胎,但是第五只轮胎则是多余的。The chair is a fifth wheel,please take it away.(这把椅子是多余的,请把它搬走)。 “fifth wheel” 此处为多余之意,也可表示不受待见、不受欢迎。Catch-22原本是美国作家Joseph Heller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但现在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且使用频率较高,多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脱身的困境。
2.数词的借代功用
“All for one,one for all(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one”指代“a person”。数字“10”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除了表示数字,而且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精英。该意义源于美国电视台经常播放的颂扬那些贞淑式女人的电视剧。如:This revised version looks like a 10! You’ll definitely win with this.(这个修订版完美无缺,你肯定能够凭它获奖)。在西方,“thirteen-three”代表着不吉利、不祥之兆。这源于《圣经》中基督耶稣被13个门徒所害,故西方普遍认为数字“13”是凶险或不吉利的代表,常以“14(A)”或“12(B)”代替。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尽量避开這一数字,甚至有人会在13日这一天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停止一切工作和活动;更有忌讳13人同桌共餐的情况。
3.数词的夸张功用
莎士比亚的 “I loved Ophelia forty thousands brother could not,with all other quantity of love,make up my sum”中,“forty thousands”表达了哈姆雷特对欧菲利亚爱得深沉、浓烈,超过了她所有兄弟对她的爱。通过数词的虚化,达到夸张的效果,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爱的缠绵、坚定,也为后文的悲剧色彩埋下伏笔。“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显然运用了夸张手法,生动地描写猫顽强的生命力。
以上是以实代虚,用真实的数字来表达模糊的含义,以达到夸大或缩小的效果,目的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环境,使语义表达更加丰富。
三.结语
数词不仅是表达精确概念的名词,同时也被虚化用作表达模糊语义。当它被用作概数的时候,具有三个方面的修辞功能,包括比喻、借代、夸张。只有对数词的模糊性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正确地运用它的修辞功能,对于写作,翻译,以及日常交际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词修辞的运用,能使表情达意更有深度,言简意赅,留给他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文旭.浅论英汉数词的模糊性[J].外语学刊,1994.
[2]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3]张秀奇,郭鸿燕,刘菲露.实用修辞[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