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履行图书馆工作职能,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创新开展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经历了从简单的条件达标向品质内涵达标的发展。在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方面调整思路,拓展空间,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效益。
1 更新装备理念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提供必要的书刊情报资料和教育教学资料及阅读服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图书馆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基于目前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学生、教师的课业压力,学校图书馆往往束之高阁,学生教师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履行一系列的烦琐手续,致使其功能发挥大打折扣。因此,现阶段我们着力要求各学校图书馆要尽最大可能,方便和快捷地让读者获取所需资料,图书馆应是开放的、自助式的,要做到借书阅览一体。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要求图书馆的选址要科学合理,图书馆的设置要改变传统的有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划分的概念。图书馆的功能不在于收藏、管理,更重要的是图书的使用、功能发挥。
我们提倡:学校图书馆应设置在学校校园适中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且宜布置在一楼或较低的楼层。规模较小的学校,特别是小学图书馆,建议不单独设置藏书室,而是设置借阅一体大空间的图书馆;规模较大的学校,考虑有较多的馆藏,可单独设置藏书室,但阅览室要有书架、期刊架,图书馆的图书应尽可能布置在阅览室,当阅览室摆放不下后,才考虑放置在藏书室内。而不是沿袭现阶段藏书室藏书,阅览室放桌椅、放期刊的传统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阅览室的功能,我们建议,阅览室尽可能根据读者对象划分年段阅读区、年级阅览区,也可依阅读内容分为专题阅读区。阅览室桌椅与书架、期刊架应相互交错排布,创设“人在书中、书在手边”的阅览氛围,方便读者阅览。
2 提升装备品质
提升图书馆装备品质。图书馆建设不单纯是设备清单采购,每个图书馆建设前必须有设计方案、平面布局图及效果图。方案必须经论证,方可进行采购。设计时,图书馆设备的造型、色彩、高低、布局应该与学生和教师生理、心理特点和阅读功能相适应。同时,中小学图书馆也应是多功能的,既要能满足读者学习阅读的需要,也应能提供读者交流休闲的空间。图书馆不单要满足阅读纸质书功能,还应具备电子阅读功能。
教师阅览室不单纯是教师学习的空间,要集学习、休闲、研讨功能于一体。除配备必要的书橱、阅览桌椅外,还应配备必要的沙发、藤椅、茶几,吧台、咖啡机、显示设备等。
图书馆也是一个呈现文化的空间,应注重其环境设计与布置。教师阅览室室内环境,以优雅、清静为基调,以哲学、人文为主题,进行必要的装饰。学生阅览室的室内环境,以宁静、快乐为基调,以读书为主题,由师生共同创作一些书法、绘画作品,布置到墙壁、书柜上或空间中,或以校园文化为内涵进行环境装饰。阅览室宜布置适量的花草用于点缀与净化空气。
3 拓宽装备范畴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图书馆不单纯是狭义的图书馆室内空间,而是一个广义的读书空间,学校即图书馆。创设全方位、多元化的图书阅读环境,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室、公共走廊等区域,打造阅读环境,使校园处处可读书,时时能读书,形成学校泛在阅览室。除了建设高品质的图书馆外,我们要求学校还要建设班级图书角,配置与班级格局相协调的,有特色的图书柜,将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图书、期刊或学生自荐的图书、期刊,存放到班级,实现开放式阅读环境建设。
同时,各校还应在校园具备建设阅览条件的公共空间、走廊等地,配置公共图书架柜、计算机网络终端和较为有特色的、舒适的阅览桌椅等,放置一定量的图书、期刊,开通网络端口,建设“阅读书吧”。在走廊、墙壁建设“墙面图书馆”,在校园网上建设电子图书馆,创建立体式的阅读空间,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阅读。
4 提高图书质量
图书采购是学校的常规、基础装备项目,一要保证学校装备数量基本达标,二要保证学校图书逐年有所增长。
规范图书配备 每年市里出台图书装备指导意见,从图书经费安排、配备原则、图书采购、图书质量验收等方面提出要求。
合理制订图书采购方案 坚持主导目录配备与学校自采相结合的方式。主导目录配备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形成比较适合的学校供书目录,便于学校方便地了解、采购近期出版的优质图书。又通过化零为整,全市汇总集中采购降低采购资金。学校自采便于学校选择个性、特色需求的图书。
编制图书主导目录 主导目录包含学校各类图书的需求,并有一定的合理比例结构。主导目录通过一定的程序与方法评选产生:
一是成立评选小组,评选小组由校长、教师、图书馆管理、学生组成;
二是公开、公正、透明地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室)书目收集、编制;
三是评选书目;
四是审核样书;
五是征求意见,综合评议。
学校根据主导目录和经费计划自主进行选订 市里进行统计汇总,公开招标,中标公司进行配送与服务。为了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所有通过自主目录采购的图书要求中标企业加工后配发到学校。
由于是经过层层选择编制的目录,保证采购的图书是近期出版、满足学校需要的图书,学校普遍感到满意。
5 推进管理创新
市区装备主管部门抓好图书馆常规装备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成立了图书馆管理中心组,负责学校图书馆业务工作指导。市图书馆管理中心组定期研讨图书馆装备方案、管理规范,开展市级业务培训和学校图书馆工作检查指导。各区图书馆装备中心组定期开展区级的研讨活动,参与区级学校图书馆装备方案论证和项目验收,开展区级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检查指导。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全市所有学校均实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图书借还实行条形码借阅方式,图书馆所有设施设备均纳入省教育装备资产管理平台,能实时查阅学校装备现状。今后还将配置图书集群式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图书数据的实时查阅、联合编目与馆际互通互借,随时掌握学生使用情况、图书借阅榜单等信息。全市还将建设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工作管理,包括工作安排、建设案例、培训课程、业务研究、活动开展等信息的共建共享。 针对学校图书馆人员配备普遍存在的不足,多数学校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实行图书自主管理,通过培训,让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事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图书馆工作评估上,我们将学校校园公共阅读区的面积纳入到图书馆馆舍面积的计算中,将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纳入到图书馆馆藏图书的范畴,将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班级阅读、公共区域阅读纳入到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估之中,改变以往仅凭学生借书证记录来评价图书的流通量的单一模式。这一方面是一个评价导向,更主要是适合目前学校图书馆阅读的现状,有利于真正发挥出图书馆作用。
6 健全培训体系
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创新培训机制,健全培训体系。
一是将图书馆队伍培训纳入市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在教育局备案,接受市局的考核监督。
二是培训对象做到全覆盖,要求每年所有在岗在职的教师均须接受一定课时的培训学习。
三是培训课程系列化。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高级研修班,各区推荐的优秀图书馆馆长代表参加,培训中邀请大学图书馆馆长、公共图书馆馆长到会作专业讲座与指导,提高中小学图书馆馆长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同时也是为全市图书馆中级班与基础班积聚师资力量。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基础知识培训班,开展上岗前的基础培训,把好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入门关,各区每年组织图书馆中级培训班,要求全员参加,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每年确定1~2个主题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
四是定期开展图书馆工作的研讨、交流,业务技能比赛,多层次、多形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7 促进效益发挥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督导检查,市每年开展图书馆装备示范校的评估,促进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提升管理使用效益。定期开展图书馆工作调研,切实解决学校关注的问题。定期召开现场会、工作交流会,以点带面,以示范促一般,推进整体水平上台阶。各区每年组织开展的学校综合评估督导,图书馆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内容,也都纳入考核。
各学校加强图书馆的使用。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课表。定期发布读书书目、好书推介、美文荐读等,引导学生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定期召开读书主题班队会、图书漂流、“亲子阅读”、读书节等活动,激发读书热情。开展“经典”诵读、读书征文、手抄报、读书心语等评比。举办“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到学校,开办阅读讲座,以名家的读书与成长经历启迪师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比表彰,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教师在读书中不断获得教育的智慧,孩子在读书中不断汲取成长的力量。
1 更新装备理念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提供必要的书刊情报资料和教育教学资料及阅读服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图书馆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基于目前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学生、教师的课业压力,学校图书馆往往束之高阁,学生教师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履行一系列的烦琐手续,致使其功能发挥大打折扣。因此,现阶段我们着力要求各学校图书馆要尽最大可能,方便和快捷地让读者获取所需资料,图书馆应是开放的、自助式的,要做到借书阅览一体。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要求图书馆的选址要科学合理,图书馆的设置要改变传统的有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划分的概念。图书馆的功能不在于收藏、管理,更重要的是图书的使用、功能发挥。
我们提倡:学校图书馆应设置在学校校园适中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且宜布置在一楼或较低的楼层。规模较小的学校,特别是小学图书馆,建议不单独设置藏书室,而是设置借阅一体大空间的图书馆;规模较大的学校,考虑有较多的馆藏,可单独设置藏书室,但阅览室要有书架、期刊架,图书馆的图书应尽可能布置在阅览室,当阅览室摆放不下后,才考虑放置在藏书室内。而不是沿袭现阶段藏书室藏书,阅览室放桌椅、放期刊的传统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阅览室的功能,我们建议,阅览室尽可能根据读者对象划分年段阅读区、年级阅览区,也可依阅读内容分为专题阅读区。阅览室桌椅与书架、期刊架应相互交错排布,创设“人在书中、书在手边”的阅览氛围,方便读者阅览。
2 提升装备品质
提升图书馆装备品质。图书馆建设不单纯是设备清单采购,每个图书馆建设前必须有设计方案、平面布局图及效果图。方案必须经论证,方可进行采购。设计时,图书馆设备的造型、色彩、高低、布局应该与学生和教师生理、心理特点和阅读功能相适应。同时,中小学图书馆也应是多功能的,既要能满足读者学习阅读的需要,也应能提供读者交流休闲的空间。图书馆不单要满足阅读纸质书功能,还应具备电子阅读功能。
教师阅览室不单纯是教师学习的空间,要集学习、休闲、研讨功能于一体。除配备必要的书橱、阅览桌椅外,还应配备必要的沙发、藤椅、茶几,吧台、咖啡机、显示设备等。
图书馆也是一个呈现文化的空间,应注重其环境设计与布置。教师阅览室室内环境,以优雅、清静为基调,以哲学、人文为主题,进行必要的装饰。学生阅览室的室内环境,以宁静、快乐为基调,以读书为主题,由师生共同创作一些书法、绘画作品,布置到墙壁、书柜上或空间中,或以校园文化为内涵进行环境装饰。阅览室宜布置适量的花草用于点缀与净化空气。
3 拓宽装备范畴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图书馆不单纯是狭义的图书馆室内空间,而是一个广义的读书空间,学校即图书馆。创设全方位、多元化的图书阅读环境,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室、公共走廊等区域,打造阅读环境,使校园处处可读书,时时能读书,形成学校泛在阅览室。除了建设高品质的图书馆外,我们要求学校还要建设班级图书角,配置与班级格局相协调的,有特色的图书柜,将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图书、期刊或学生自荐的图书、期刊,存放到班级,实现开放式阅读环境建设。
同时,各校还应在校园具备建设阅览条件的公共空间、走廊等地,配置公共图书架柜、计算机网络终端和较为有特色的、舒适的阅览桌椅等,放置一定量的图书、期刊,开通网络端口,建设“阅读书吧”。在走廊、墙壁建设“墙面图书馆”,在校园网上建设电子图书馆,创建立体式的阅读空间,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阅读。
4 提高图书质量
图书采购是学校的常规、基础装备项目,一要保证学校装备数量基本达标,二要保证学校图书逐年有所增长。
规范图书配备 每年市里出台图书装备指导意见,从图书经费安排、配备原则、图书采购、图书质量验收等方面提出要求。
合理制订图书采购方案 坚持主导目录配备与学校自采相结合的方式。主导目录配备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形成比较适合的学校供书目录,便于学校方便地了解、采购近期出版的优质图书。又通过化零为整,全市汇总集中采购降低采购资金。学校自采便于学校选择个性、特色需求的图书。
编制图书主导目录 主导目录包含学校各类图书的需求,并有一定的合理比例结构。主导目录通过一定的程序与方法评选产生:
一是成立评选小组,评选小组由校长、教师、图书馆管理、学生组成;
二是公开、公正、透明地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室)书目收集、编制;
三是评选书目;
四是审核样书;
五是征求意见,综合评议。
学校根据主导目录和经费计划自主进行选订 市里进行统计汇总,公开招标,中标公司进行配送与服务。为了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所有通过自主目录采购的图书要求中标企业加工后配发到学校。
由于是经过层层选择编制的目录,保证采购的图书是近期出版、满足学校需要的图书,学校普遍感到满意。
5 推进管理创新
市区装备主管部门抓好图书馆常规装备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成立了图书馆管理中心组,负责学校图书馆业务工作指导。市图书馆管理中心组定期研讨图书馆装备方案、管理规范,开展市级业务培训和学校图书馆工作检查指导。各区图书馆装备中心组定期开展区级的研讨活动,参与区级学校图书馆装备方案论证和项目验收,开展区级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检查指导。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全市所有学校均实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图书借还实行条形码借阅方式,图书馆所有设施设备均纳入省教育装备资产管理平台,能实时查阅学校装备现状。今后还将配置图书集群式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图书数据的实时查阅、联合编目与馆际互通互借,随时掌握学生使用情况、图书借阅榜单等信息。全市还将建设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工作管理,包括工作安排、建设案例、培训课程、业务研究、活动开展等信息的共建共享。 针对学校图书馆人员配备普遍存在的不足,多数学校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实行图书自主管理,通过培训,让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事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图书馆工作评估上,我们将学校校园公共阅读区的面积纳入到图书馆馆舍面积的计算中,将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纳入到图书馆馆藏图书的范畴,将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班级阅读、公共区域阅读纳入到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估之中,改变以往仅凭学生借书证记录来评价图书的流通量的单一模式。这一方面是一个评价导向,更主要是适合目前学校图书馆阅读的现状,有利于真正发挥出图书馆作用。
6 健全培训体系
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创新培训机制,健全培训体系。
一是将图书馆队伍培训纳入市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在教育局备案,接受市局的考核监督。
二是培训对象做到全覆盖,要求每年所有在岗在职的教师均须接受一定课时的培训学习。
三是培训课程系列化。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高级研修班,各区推荐的优秀图书馆馆长代表参加,培训中邀请大学图书馆馆长、公共图书馆馆长到会作专业讲座与指导,提高中小学图书馆馆长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同时也是为全市图书馆中级班与基础班积聚师资力量。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基础知识培训班,开展上岗前的基础培训,把好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入门关,各区每年组织图书馆中级培训班,要求全员参加,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每年确定1~2个主题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
四是定期开展图书馆工作的研讨、交流,业务技能比赛,多层次、多形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7 促进效益发挥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督导检查,市每年开展图书馆装备示范校的评估,促进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提升管理使用效益。定期开展图书馆工作调研,切实解决学校关注的问题。定期召开现场会、工作交流会,以点带面,以示范促一般,推进整体水平上台阶。各区每年组织开展的学校综合评估督导,图书馆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内容,也都纳入考核。
各学校加强图书馆的使用。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课表。定期发布读书书目、好书推介、美文荐读等,引导学生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定期召开读书主题班队会、图书漂流、“亲子阅读”、读书节等活动,激发读书热情。开展“经典”诵读、读书征文、手抄报、读书心语等评比。举办“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到学校,开办阅读讲座,以名家的读书与成长经历启迪师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比表彰,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教师在读书中不断获得教育的智慧,孩子在读书中不断汲取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