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是“人类专门的知识传授场所”与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传统型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发展,降低了课堂的价值。本文从提升课堂价值为目的,试图构建一个以“关怀”为主要特征的课堂。宽容性、弱势性、公平性、激励性是其主要特征。
[关键词]关怀 课堂 价值
一、关怀教育理论的源起
关怀教育思想最早形成于伦理学领域,其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众多学者和著作的重要理论学派,其中理论最具有深度和最为系统的当推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的一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 ①诺丁斯认为关怀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提出从关怀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怀提升为学校教育最为重要的使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她的关怀教育理论的产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普遍关注,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什么是关怀?关怀也可以称作为关心,在《辞源》中,关怀是指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②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他认为关心怀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痛苦,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③
对于关怀的理解,诺丁斯认为其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关心者在关心他人时,不仅要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他所传递的一切信息,而且还要产生或感受到一种帮助这个人的愿望,对于被关心者来说,接受、确认和反馈就显得最为重要了。只有当关心者付出的关心被被关心者感受和接收到,并显示出她接受了关心,这个关心的关系才算是完成了。
基于诺丁斯对关怀的定义和分析,笔者认为关怀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关怀是需要被感知的。诺丁斯的关怀是一种关系则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心必须被对方所能够感知,否则就算你给予的再多也做的是无用功。我曾听一个中学生对我抱怨说他觉得他的父母一点都不爱他,他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家的温暖。其实,并不是他的父母不爱的、不关心他,只是他没有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2.关怀需要关心者的感同身受。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性的,关心也不例外。当一个人遭遇挫折、困难或者心灵上处于悲伤、痛苦而陷于时,来自他人的关心对他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正如诺丁斯所说的“全身心投入和接受”,当一个人真正的关心另外一个人时,就会认真地去观察他、感受他,认真地倾听他的烦恼和困难,并有种急他人之所急以及想要为其排忧解难的愿望与冲动。
二、构建关怀课堂,提升师生的课堂价值
以学生发展为本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这里的发展不只是指学生知识、智慧的增长,还应该包括学生心灵、精神世界的健康与丰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否则教育培养出来的就只是只有知识没有素质、没有文化的“残疾人”。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关心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积累的同时,也必须要关心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充分体现出教育的关怀性,这样才算是完整的教育,我们也才有可能培养出完整的人。虽然,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可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型课堂教学方式仍然还有很多。
在笔者看来,构建关怀型课堂是我国教育刻不容缓的事。关怀型课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宽容性、包容性。教师关怀的最好表现方式是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包容式引导。如:
画面一:
这是一堂数学公开课,数学教师在讲完例题后,请同学们练习背投电视上的题。他叫了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女生。
“老师,我看不清楚。”被叫的女生怯怯地回答。
“那就到投影仪前面来。”教师说道。结果,女生走到投影仪前面,回答了问题,可是错了。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嘲笑的声音,女孩的脸羞得通红。
“回去吧,请下一位同学回答。”数学老师不满意地说。
另一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出色,于是老师继续领着同学做下面的例题,而那位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女生,回到座位后再也没有抬起头来。临下课时,老师问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女生的手举了起来,可惜老师没有看到,就结束了这堂课。临走出教室时,我看到的是这位女生眼角晶莹的泪花。
画面二:
这是一堂语文公开课,恰巧的是角落里的女生又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然而,同样的一幕再次出现,女生的回答又错了,教室里同样出现了哄笑的场面。这时,只见语文老师打了一个“停止”的手势,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在回答问题时,都有出错的时候,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时,我们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使对方改正错误,而不应该嘲笑别人,相反我们应该感谢对方:一是她让我们避免了再次出错,二是她能够当着这么多老师勇敢地回答问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鉴于这两点,我们是不是应该向李玲同学表示感谢?”
随着一声“是”,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下,李玲红着脸坐了下来。在后来的课堂上,她始终昂着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认真地做着笔记,一脸的自信,一脸的幸福。
即将下课时,语文老师问:“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李玲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李玲,你来说。”语文老师仍旧笑着说。
“我学会了尊重和包容,更懂得了鼓励的重要性。”
她的话音刚落下,教室里便传出了“对、对”的应答声。离开这个班级时,我特意看了看这个女生,满脸是自信的笑容。④ 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我们老师应该及时地制止其他同学哄笑的声音,并告诉大家应该互相帮助那些学业上有困难的人,这样即避免了学生答错问题而遭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冷眼,又避免了学生因自尊心的损害而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做错是、说错话这是常见现象,对待学生这些常犯的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一点包容心,对学生多几分宽容、少几分严厉,因为有时候宽容政策更能够让学生自觉改正错误。
2.“弱势性”。所谓关怀型课堂的“弱势性”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心那些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弱势群体。今年来,“以生为本”、“素质教育”为口号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笔者发现,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的永远都是那些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尖子生”,大多数老师也很喜欢和这些“好”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而相当一部分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学节奏或者由于基础不牢,理解、分析、表达问题的能力不强而被老师“发配边疆”或直接无视。课堂也就成了少数尖子生的表演场所,因为他们代表着升学率,关乎着学校、班级、老师的荣誉,学校看好他们,老师重视他们,他们是老师们眼中的天子之娇。
而这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弱势群体”则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懒得去思考,久而久之因为老师们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总以为问题探索完毕,所有学生都理解了,导致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因长期得不到老师的热情关怀而失去自信,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学习成绩、实践能力永久的落后于别人。其实,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学困生更需要他们的特别关怀与帮助。
作为一个教师不应该只装着“苗子”学生,还应该时刻想着那些处于弱势的学困生,以慈母之心去关怀他们,给他们施以有效的帮助,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存在的“闭锁心理”和“自卑心理障碍”,让他们参与课堂互动,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与沟通,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方面的健康成长。
3.公平性。课堂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施以适合其能力的教育,使其智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近年来,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而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似乎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育中,课堂是教育最微观和最底层的场所,是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的“最重要场所”。因此,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教育公平的具体实施,体现着教育公平的过程公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发言、参与和表现上享有平等的机会,要做到:1.不能与自己偏爱的学生互动多,而与其他学生互动少;2.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并敏感地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⑤。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却采取选择性交往,只是高频率地和少部分学生互动,而另一些学生则很少有机会,这主要表现在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的机会的不平等。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教师可以将同一种内容以同一种方法同时教给很多不同的学生。”⑥这看似民主公平,可却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原则。对于知识掌握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待不同个性的、禀赋资质不同的学生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公平。
4.激励性。一次期末考试,小明考得不好,有3门没及格。在家长会上,老师把学生的成绩向学生家长作了通报,并对小明的母亲说:“这孩子无药可救了,他哪是读书的料啊……”,小明妈妈回家严厉地责骂小明,把老师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小明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第二学期开学后,他已经害怕去学校,常常一个人躲起来。⑦这种因老师的一句难听的话而从此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仍有可见。
对于学生来说,精神上的激励远比物质奖励的影响要积极有用得多,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因此,我们教师要以一颗关爱的心去激励学生,这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知识型课堂”,忽视或者缺少对学生自身的情感关怀,忽视了他们的个体经验、感受的差异性,从而降低了课堂的价值。关怀型课堂的构建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教学手段能够促进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寻,让他们自信地面对生活,课堂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教学,才算是有价值的教学。
[注释]
①侯晶晶.《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
②《辞源》.北京商务印书1991.263
③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 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25
④来源:http://www.dearedu.com/news/2005-10-21/n443.html
⑤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2003.72
⑥赵丹丹.《课堂教学公平问题透视》【J】.开封学院学报.2009.2
⑦来源http://news.qq.com/a/20050115/000033.htm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关键词]关怀 课堂 价值
一、关怀教育理论的源起
关怀教育思想最早形成于伦理学领域,其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众多学者和著作的重要理论学派,其中理论最具有深度和最为系统的当推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的一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 ①诺丁斯认为关怀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提出从关怀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怀提升为学校教育最为重要的使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她的关怀教育理论的产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普遍关注,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什么是关怀?关怀也可以称作为关心,在《辞源》中,关怀是指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②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他认为关心怀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痛苦,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③
对于关怀的理解,诺丁斯认为其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关心者在关心他人时,不仅要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他所传递的一切信息,而且还要产生或感受到一种帮助这个人的愿望,对于被关心者来说,接受、确认和反馈就显得最为重要了。只有当关心者付出的关心被被关心者感受和接收到,并显示出她接受了关心,这个关心的关系才算是完成了。
基于诺丁斯对关怀的定义和分析,笔者认为关怀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关怀是需要被感知的。诺丁斯的关怀是一种关系则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心必须被对方所能够感知,否则就算你给予的再多也做的是无用功。我曾听一个中学生对我抱怨说他觉得他的父母一点都不爱他,他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家的温暖。其实,并不是他的父母不爱的、不关心他,只是他没有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2.关怀需要关心者的感同身受。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性的,关心也不例外。当一个人遭遇挫折、困难或者心灵上处于悲伤、痛苦而陷于时,来自他人的关心对他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正如诺丁斯所说的“全身心投入和接受”,当一个人真正的关心另外一个人时,就会认真地去观察他、感受他,认真地倾听他的烦恼和困难,并有种急他人之所急以及想要为其排忧解难的愿望与冲动。
二、构建关怀课堂,提升师生的课堂价值
以学生发展为本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这里的发展不只是指学生知识、智慧的增长,还应该包括学生心灵、精神世界的健康与丰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否则教育培养出来的就只是只有知识没有素质、没有文化的“残疾人”。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关心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积累的同时,也必须要关心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充分体现出教育的关怀性,这样才算是完整的教育,我们也才有可能培养出完整的人。虽然,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可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型课堂教学方式仍然还有很多。
在笔者看来,构建关怀型课堂是我国教育刻不容缓的事。关怀型课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宽容性、包容性。教师关怀的最好表现方式是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包容式引导。如:
画面一:
这是一堂数学公开课,数学教师在讲完例题后,请同学们练习背投电视上的题。他叫了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女生。
“老师,我看不清楚。”被叫的女生怯怯地回答。
“那就到投影仪前面来。”教师说道。结果,女生走到投影仪前面,回答了问题,可是错了。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嘲笑的声音,女孩的脸羞得通红。
“回去吧,请下一位同学回答。”数学老师不满意地说。
另一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出色,于是老师继续领着同学做下面的例题,而那位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女生,回到座位后再也没有抬起头来。临下课时,老师问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女生的手举了起来,可惜老师没有看到,就结束了这堂课。临走出教室时,我看到的是这位女生眼角晶莹的泪花。
画面二:
这是一堂语文公开课,恰巧的是角落里的女生又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然而,同样的一幕再次出现,女生的回答又错了,教室里同样出现了哄笑的场面。这时,只见语文老师打了一个“停止”的手势,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在回答问题时,都有出错的时候,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时,我们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使对方改正错误,而不应该嘲笑别人,相反我们应该感谢对方:一是她让我们避免了再次出错,二是她能够当着这么多老师勇敢地回答问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鉴于这两点,我们是不是应该向李玲同学表示感谢?”
随着一声“是”,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下,李玲红着脸坐了下来。在后来的课堂上,她始终昂着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认真地做着笔记,一脸的自信,一脸的幸福。
即将下课时,语文老师问:“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李玲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李玲,你来说。”语文老师仍旧笑着说。
“我学会了尊重和包容,更懂得了鼓励的重要性。”
她的话音刚落下,教室里便传出了“对、对”的应答声。离开这个班级时,我特意看了看这个女生,满脸是自信的笑容。④ 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我们老师应该及时地制止其他同学哄笑的声音,并告诉大家应该互相帮助那些学业上有困难的人,这样即避免了学生答错问题而遭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冷眼,又避免了学生因自尊心的损害而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做错是、说错话这是常见现象,对待学生这些常犯的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一点包容心,对学生多几分宽容、少几分严厉,因为有时候宽容政策更能够让学生自觉改正错误。
2.“弱势性”。所谓关怀型课堂的“弱势性”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心那些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弱势群体。今年来,“以生为本”、“素质教育”为口号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笔者发现,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的永远都是那些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尖子生”,大多数老师也很喜欢和这些“好”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而相当一部分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学节奏或者由于基础不牢,理解、分析、表达问题的能力不强而被老师“发配边疆”或直接无视。课堂也就成了少数尖子生的表演场所,因为他们代表着升学率,关乎着学校、班级、老师的荣誉,学校看好他们,老师重视他们,他们是老师们眼中的天子之娇。
而这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弱势群体”则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懒得去思考,久而久之因为老师们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总以为问题探索完毕,所有学生都理解了,导致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因长期得不到老师的热情关怀而失去自信,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学习成绩、实践能力永久的落后于别人。其实,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学困生更需要他们的特别关怀与帮助。
作为一个教师不应该只装着“苗子”学生,还应该时刻想着那些处于弱势的学困生,以慈母之心去关怀他们,给他们施以有效的帮助,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存在的“闭锁心理”和“自卑心理障碍”,让他们参与课堂互动,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与沟通,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方面的健康成长。
3.公平性。课堂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施以适合其能力的教育,使其智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近年来,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而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似乎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育中,课堂是教育最微观和最底层的场所,是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的“最重要场所”。因此,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教育公平的具体实施,体现着教育公平的过程公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发言、参与和表现上享有平等的机会,要做到:1.不能与自己偏爱的学生互动多,而与其他学生互动少;2.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并敏感地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⑤。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却采取选择性交往,只是高频率地和少部分学生互动,而另一些学生则很少有机会,这主要表现在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的机会的不平等。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教师可以将同一种内容以同一种方法同时教给很多不同的学生。”⑥这看似民主公平,可却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原则。对于知识掌握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待不同个性的、禀赋资质不同的学生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公平。
4.激励性。一次期末考试,小明考得不好,有3门没及格。在家长会上,老师把学生的成绩向学生家长作了通报,并对小明的母亲说:“这孩子无药可救了,他哪是读书的料啊……”,小明妈妈回家严厉地责骂小明,把老师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小明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第二学期开学后,他已经害怕去学校,常常一个人躲起来。⑦这种因老师的一句难听的话而从此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仍有可见。
对于学生来说,精神上的激励远比物质奖励的影响要积极有用得多,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因此,我们教师要以一颗关爱的心去激励学生,这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知识型课堂”,忽视或者缺少对学生自身的情感关怀,忽视了他们的个体经验、感受的差异性,从而降低了课堂的价值。关怀型课堂的构建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教学手段能够促进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寻,让他们自信地面对生活,课堂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教学,才算是有价值的教学。
[注释]
①侯晶晶.《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
②《辞源》.北京商务印书1991.263
③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 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25
④来源:http://www.dearedu.com/news/2005-10-21/n443.html
⑤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2003.72
⑥赵丹丹.《课堂教学公平问题透视》【J】.开封学院学报.2009.2
⑦来源http://news.qq.com/a/20050115/000033.htm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