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认知、经济激励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海南省万宁市347个槟榔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来源 :林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5247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槟榔是海南重要特色热带经济作物,是海南“三棵树”之一,在助推海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槟榔病虫害不断发生和蔓延,危害损失严重,制约了槟榔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海南省万宁市347个槟榔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泊松模型探究了农户认知、经济激励对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基于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农户认知、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农户认知、经济激励均显著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第二,农户认知在政府激励和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效应占比为19.88%。这表明,在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过程中,政府激励的直接效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农户认知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弱。第三,市场激励在政府激励通过农户认知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因此,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户认知水平;在完善补贴机制的同时,稳定市场价格水平,保障农户合理的市场收益,从而激励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行,为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公立医院积极探索实施集团化管理。本文借鉴国内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经验应用于盐田医院集团管理,并阐述基层医疗机构借助医联体优势,通过完善工作制度、优化防控流程、管理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高效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实践,为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优势提供借鉴。
引导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促进耕地增产增效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南、黑龙江、山东和山西4省439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了主体认知与情景约束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情境约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随着技术采纳数量的增加,农户的比重逐渐下降。2)主体认知和情境约束均显著促进农户
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丝状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就诊入选的172例丝状疣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86例)予液氮冷冻治疗后外涂复方炉甘石外用散,1日2次,连续3天,第4天起外涂夫西地酸乳膏,1日2次,连续7天。治疗组(86例)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先涂抹复方炉甘石外用散,1日2次,连续3天,第4天起外涂夫西地酸乳膏,1日2次,连续7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深耕产品与技术创新并累积相关资源与能力,致使制造企业天生匮乏与服务创新相关的知识资源,且易形成路径依赖与能力刚性,阻碍从内部开发服务创新知识,从而陷入服务创新困境。通过创新性地整合服务创新、组织搜索和双元性理论,本研究提出技术—市场均衡搜索是制造企业突破服务创新困境的关键途径,进而基于中国重庆195家制造企业调研数据,探索了技术—市场均衡搜索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在其中的调节效
诺丁斯曾指出其关怀伦理与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之间具有共通之处。细查其关怀伦理,不仅可以窥见其中他者性思想的踪迹,而且可以发现其在关键概念与重要命题上似是而非的他者性特征。于是,诺丁斯关怀伦理中他者性的存在状态则成为一个晦暗不明的问题。以列维纳斯的他者性为思想坐标,从他者、自我与他者-自我三个维度上考察诺丁斯关怀伦理的有关论述,可以发现其中他者性线索时明时暗,并呈现出一种有限度的、隐微的他者性特征,形
跨界搜索能够完善企业知识储备,驱动企业创新发展。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及动态能力理论,将知识合作链与战略柔性纳入跨界合作研究框架,构建并实证检验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技术知识搜索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知识搜索对渐进式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跨界双元搜索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合作链;知识融合、知识转化在跨界双元搜索与双元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链式中介作用;战略柔
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速,物流模式创新,为生鲜物流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讨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创建生鲜产品物流模型,并提出分阶段开发建议,以促进电子商务环境中生鲜产品的更好发展。
高管团队断裂带会因不同的企业类型而对其战略柔性投资的影响程度产生一定的差异。故组织在增添新高管成员时,除需顾及其个人能力外,仍需以团队层次出发思考新成员对团队断裂带的影响。
已有的理论(例如,一般攻击模型)和实证研究表明,媒体暴力与攻击、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特别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暴力电子游戏接触可能增强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和欺凌行为。早期青少年(初中生)由儿童晚期过渡而来,是电子游戏成瘾易感和校园欺凌发生率较大的时期。因此本研究聚焦于早期青少年,采用纵向研究考察暴力电子游戏接触对其欺凌行为变化趋势的影响。基于一般攻击模型(Anderson&Bush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