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寒江渡,桅帆孤,浪花飞吐,载一船浊泪婆娑。
在大明万历十九年(1586)的那个悲凉肃杀的秋景里,汤显祖乘坐一叶扁舟溯流而上,向着他人生的必然漂去。
天近黄昏,他命船家靠岸停船。
望梅峡,西日下,关山升冷月,走尽海角天涯。
仿佛是命运有意识地安排他夜泊此地,仿佛他此前的宦海沉浮全都是为了引导他踏入这个如诗如梦的意境。
他登岸之后方才得知岸上的这座城名叫南安(今江西大余),明代在此设立府治,是被贬岭南的官员必经之地。唐代的宋之问、宋代的苏东坡等许多文臣名流,当时被贬全都途经于此,今夜这里又多了一个明代的汤显祖。
仲秋的黄昏和阴冷的山风一起衬托着汤显祖一脸的忧愤,他放眼望去,只见小城被迷雾笼罩着,默不作语。
人南漂,鸟离巢,两行孤旅泪,满腹是离骚。
汤显祖在这萧瑟的冷月之下徘徊起来,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孤雁,昨日从南京飞来,明日又要飞向他被贬谪的徐闻,念去去烟波浩渺,前程叵测,一种落寞孤寂的情绪涌上心来,他身上原有的狂傲不羁似乎无影无踪了,举头仰望秋夜的长空,残月如钩,云淡星稀,不禁长叹起来。
狂傲的个性使他在仕途上四处碰壁。因为他的妄语、耿直,被安上一个“狂奴”的外号,他的官途因此坎坷。两年前,40岁的汤显祖好不容易谋上南京礼部祭主事这个闲职,这时北京吏部有人给他捎信说,只要汤显祖不那么孤傲,折一下腰,摧一下眉,就能被提拔重用,汤显祖居然回信断然拒绝了这个好意。不仅如此,他的嬉笑怒骂全然显现于色,以至于“是非蜂起,讹言四方”,结果被骂为“狂奴”。当然,最能彰显他“狂奴”本色的,还是他面对科场舞弊、官场腐败、外族入侵,奋笔写下了《论辅臣科臣疏》,直接呈送给了万历皇帝。他扬言要为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开一剂猛药,甚至要将万历皇帝棒喝警醒。他在这份奏折的开始就指责辅臣欺上蒙下,抨击科臣上贿下索,最后要求万历皇帝罢他们的官,撤他们的职。汤显祖的矛头直指当朝首辅等,结果一下震动朝野。万历十九年(1586)五月,皇帝下旨给汤显祖扣上了“假借国事,攻击元辅”的罪名,贬至广东省徐闻县去做个小小的典史。
汤显祖被贬之后,从南京乘船一路南行,每当入睡便会被噩梦惊醒。有一次梦见自己在黯淡的月光下,连房门都找不着,急得要命,猛然惊醒,吓得浑身大汗。
42岁的汤显祖就是带着这样的愤世嫉俗,风餐露宿,一路向着他的人生的这个必然奔波而来。
夜空月色黯淡,四处一片朦胧,只能看到密林的轮廓,听到一群乌鸦在林间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
汤显祖在驿丞的指引下,向南安府的后花园走来。
夜雾缭绕,孤月残照,冷不丁走进了梦宵。当跨进了园门,他就一下子惊呆了,因为于他而言,南安府后花园的所有景观似乎全都似曾相识,一种久违重逢的感觉遍布了他的每一根神经。
那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那花木草丛、曲径回廊,还有那牡丹亭、舒啸阁、芍药栏、绿荫亭、梅花观,他全都熟烂于心。可他反复寻思,自己确实从未来过,他只能推断自己是在梦里相遇。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一阵砍伐的声音从花园深处传来,循声而去,却见花园东墙角的一株大梅树轰然倒下。汤显祖急急上前询问原因,众人居然说出一段离奇的故事来。原来南安前任杜太守之女如花似玉,曾在这个花园私会情人,遭到父亲的责骂。杜小姐最终忧郁而死,杜太守便将爱女葬于这株梅树之下。从此,每当月黑风高,梅树上便会发出簌簌声响,有时还会发出凄厉的呼喊:“还我魂来!还我魂来!”现任太守不堪梦魇之苦,因而命人砍掉这株梅树。
此时,汤显祖似乎看到梅树的身上正在沽沽流血,压抑于他心底的狂傲本性再一次显现出来了,他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大声疾呼着要将梅树扶起重新栽植。
夜色之中,所有人脸上的表情全都模糊不清,所有景物隐含的寓意全都被秋雾掩盖了。
汤显祖站在奄奄一息的梅树边,恍恍然不知自己是在夢里,还是在现实中。
是现实在梦里,还是梦在现实里?
其实,梦和现实全都在汤显祖的人生里。
二
他的生命已经耗去大半,他的一生似乎只是为了这个姹紫嫣红开遍的梦境。
偶遇南安府后花园之后的整整七年,他一直不能忘怀这个似梦非梦的意境,一直到他愤然辞官还乡,在江西临川(今抚州)的玉茗堂,终于将这段奇遇写进了他的千古绝唱《牡丹亭》。
几代寒儒,风吹雨注,漫说书中有财富,唯有浩然之气能诉。
“狂奴”仍然是汤显祖的本性,他敢于和封建专制叫板的人生,只能在《牡丹亭》里才能取得完胜。
他肯定是将自己暗喻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杜丽娘,将自己的满腹才华比喻成了杜丽娘的“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将自己的孤傲狂放、不为五斗米折腰,又比喻成了杜丽娘的纯情自恋。
就这样,汤显祖让年方二八的杜美人梳妆打扮一番,从深闺里走出,沿着自己走过的花园小径款款而来,让她看到在这座寂寞的庭院里,一片争芳斗艳,春意盎然,让她看到那盛开的百花被春风吹动,在自己的面前飘摇曼舞,使这位足不出户的千金不禁发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
杜美人看到姹紫嫣红的花朵却只能孤独地盛开在破败不堪的残院里,因为那春晨的云霞,如丝的细雨,青色的轩窗,雾里的画船,全都成为汤显祖孤芳自赏的一种曲笔,他浓墨重彩地渲染着杜美人向往爱情的唯美意境,更是在浓墨重彩地渲染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然而,主动辞官回乡的汤显祖,此时的理想已经被现实打破了。
他从南京被贬徐闻的第二年,就被调到浙江任遂昌知县,五年过去,虽政绩颇丰却终不得提升。这使他的“狂奴”本性再次得以暴露,他又写了一篇《感官籍赋》,公开揭露自己看到的官场丑恶。自己年将半百,却壮志难酬。正在这时,万历皇帝又下旨增收“矿税”,直接委派太监到全国各地征收矿产税,搜刮民财。对此,汤显祖义愤填膺,撰文公开和万历皇帝叫板,矛头直指封建王朝的最高领导人。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汤显祖主动向吏部递交辞职报告,自己炒了皇帝的鱿鱼,扔下了乌纱帽,拂袖而去,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如今,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只有在他的剧本中让自己的“狂奴”本性得以完全释放。因此,他让杜丽娘压抑已久的人性,在春游之后的美梦中得以充分的展现。
肠断句,情难诉,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一梦成千古。
汤显祖让杜美人回到香闺里昏昏入睡,让她做了一个春梦,在梦里看到一个翩翩书生,手执柳枝,翩然而至,站立在她的面前,还要她题诗作对,最后与那书生一同来到牡丹亭畔。
此前后花园里所有的百花盛开,似乎都是为了这一绽放。
汤显祖将柳梦梅设成与自己一样的读书人,柳书生对杜美人说的第一句话,便和诗文有关:“美人,你既爱好文学,可作一首诗来赞赏这柳枝吗?”汤显祖将自己对诗歌的爱好完全附会于柳梦梅的身上,然后就让柳书生右腿跪地大胆地表白。汤显祖的“狂奴”秉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泄。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杜丽娘在梦里“领扣松,衣带宽”之后,惊醒回到了现实,遇到的则是老母的严命和老父的斥责,再去后花园寻梦,寻来寻去都不见,只剩下牡丹亭、芍药栏,凄凉冷落,杳无人迹,自然是伤心无限了。
假使说梦里的爱情是汤显祖人生理想的一种寄托,那么现实的冷酷便是汤显祖官场失意的一种写照了。
《牡丹亭》之梦,其实就是汤显祖在虚拟世界里的思想梦游,更是汤显祖从现实世界里的一次精神私奔。汤显祖的梦就是将自己的社会理想,附着在男女爱情的身上。因此说,他根本不是写梦里偷欢,而是为了借梦言志。
让爱在梦里开花,不仅是爱情之花,更是精神之花。
三
卷西风,月轮空,吹梦无踪,人去再难逢。
一曲追思亲人的唢呐和一条招魂的白幡,终于将汤显祖从美妙浪漫的戏曲里拉回了残酷悲苦的现实。
按赣东的风俗,在亲人离世七七四十九天时要为其招魂。
这时,现实中的月色已经被绵绵的雨雾遮掩住了,整个临川城里显得阴森森的一片迷蒙。玉茗堂庭院里正在焚烧纸钱、箔锭,几个和尚在念佛诵经超度亡灵。
就在一阵抑扬顿挫的唢呐声里,一声声伤心欲绝、撕心裂肺的哭喊,从院子向四周扩散开去。只见头发花白的汤显祖端坐在灵柩前,一边捶胸顿足一边哭喊着:“我的儿呀……你怎么忍心丢下老父撒手走了呀……我的儿呀……我对不起你呀……”他的哭声随着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秋雾在不断飘拂。
白发泪,黑发丧,生死两茫茫,秋夜梦见短松岗。
阴郁的夜雾还在不停地翻腾,摇摆的白幡还在不停地招魂,焚烧的纸钱还在冒着青烟。一只纸糊的轿子开始焚化,放射出一片耀眼的火光,招魂仪式却格外令人失魂落魄。
现实和梦境产生强烈的反差,让汤显祖的情感一下子无法接受,他猝不及防地跌落在现实的残酷里,久久地不能自拔。
49天前,汤显祖只有23岁的长子汤士蘧,去世了。
汤显祖原本将自己官场失意之后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满心希望儿子能当上翰林院学士。汤士蘧确是一个神童,3岁识经书,8岁能著文,12岁就读完二十一史,16岁就考取秀才,19岁被授予南京国子监生,被人称赞为“凤冠人群,人中之龙”,汤显祖也夸奖他有“佐王之才”,本以为他混个翰林院学士绝不会成问题。然而,汤士蘧20岁参加秋试居然名落孙山,这让汤显祖万分失望,一怒之下拿起戒尺狠狠地打向儿子病弱的身体。汤士蘧本来就多病,又加上疟疾、腹泻,在汤显祖的高压之下,准备下次秋试时不敢有半点懈怠,带着病体日夜苦读,结果一病不起,命归黄泉。
汤士蘧去世,不仅是他的儿子死了,更是他的理想死了。
将顺耳,望古稀,面如土,鬓如丝。此时汤显祖51岁。老年丧子真是人间灾难,肝肠寸断,泪痕哭干。儿子的命运和汤显祖在《牡丹亭》里描写的柳梦梅高中状元恰好相反。这时,他只能祈望和爱子在梦里相见。
他满脸是淚,为儿子检点遗物,看到儿子七八岁时读过的诗文,便一一将它们用厚纸黏起来,然后全部捧到牌位前,痛哭流涕地将这些遗物点燃,一边焚烧,一边哽咽着呼喊:“蘧儿呀!你在哪里?老父给你送诗书来啦!”这凄凉的呼喊与焚烧的纸烟随着夜风在空中升腾飘荡起来。
此时此刻,汤显祖还没有料到,就在儿子英年早逝之后不到一年,自己会再次遭受政治上的打击。虽然他已弃官三年,但还占着编制,因此被列入任期考核。因为当年汤显祖写了《论辅臣科臣疏》,现在再次遭到了报复,朝廷定汤显祖以“浮躁”之罪名,予以撤职罢官。这“浮躁”二字便是对他“狂奴”性格的一次书面鉴定。
汤显祖天资聪慧,5岁进家塾读书,12岁能写诗文,14岁便中秀才,21岁又中举人。以他的才学,应该鹏程远大,仕途上也可扶摇直上,可明朝的科举制度腐败,加上他天性耿直,不事权贵,他的仕途也就可想而知了。万历五年(1577)、八年(1580)两次会试,当朝首辅要安排自己的几个儿子参加考试,为掩人耳目,想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汤显祖十分憎恶这种腐败的风气,先后两次拒绝,并且大义凛然地说:“吾不敢服从,犹如处女怕失身也!”在首辅当权的岁月里,他便永远落第了。在这个首辅去世之后,继任首辅又去拉拢汤显祖,结果也被他拒绝了。这样的“狂奴”秉性,使他的仕途必然布满了荆棘,他日思夜想的翰林院学士也就更加望尘莫及了。也正因为此,他才将自己的理想寄情于梦境里的《牡丹亭》,同时也寄托于现实里的汤士蘧。
荒台,古树,寒烟。唢呐长叹,夜雨哽咽。
一队跳赣傩的戏班子开始狂舞起来了,他们全都戴着青面獠牙的面具,手里全都拿着各色各样的兵器,那一把把黄白色的纸钱便在傩舞队伍的四周飞舞着。
“我的儿呀……我对不起你呀……”汤显祖仍然在不停地号哭着。
赣傩班子开始跳起了大神,粗犷的锣鼓、凄凉的唢呐也一起演奏起来了。“当、当、当……”全身穿着红绿黄长袍、脸上戴着各色面具的傩舞者纷纷上场,按照锣鼓的节奏一起狂舞起来。紧接着,便是两将、四将、八将的对垒比武,只见刀光剑影,杀气横飞,表现出驱恶惩邪的祈望,也是在为逝者赴阴间开路壮胆。
寒江渡,桅帆孤,浪花飞吐,载一船浊泪婆娑。
在大明万历十九年(1586)的那个悲凉肃杀的秋景里,汤显祖乘坐一叶扁舟溯流而上,向着他人生的必然漂去。
天近黄昏,他命船家靠岸停船。
望梅峡,西日下,关山升冷月,走尽海角天涯。
仿佛是命运有意识地安排他夜泊此地,仿佛他此前的宦海沉浮全都是为了引导他踏入这个如诗如梦的意境。
他登岸之后方才得知岸上的这座城名叫南安(今江西大余),明代在此设立府治,是被贬岭南的官员必经之地。唐代的宋之问、宋代的苏东坡等许多文臣名流,当时被贬全都途经于此,今夜这里又多了一个明代的汤显祖。
仲秋的黄昏和阴冷的山风一起衬托着汤显祖一脸的忧愤,他放眼望去,只见小城被迷雾笼罩着,默不作语。
人南漂,鸟离巢,两行孤旅泪,满腹是离骚。
汤显祖在这萧瑟的冷月之下徘徊起来,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孤雁,昨日从南京飞来,明日又要飞向他被贬谪的徐闻,念去去烟波浩渺,前程叵测,一种落寞孤寂的情绪涌上心来,他身上原有的狂傲不羁似乎无影无踪了,举头仰望秋夜的长空,残月如钩,云淡星稀,不禁长叹起来。
狂傲的个性使他在仕途上四处碰壁。因为他的妄语、耿直,被安上一个“狂奴”的外号,他的官途因此坎坷。两年前,40岁的汤显祖好不容易谋上南京礼部祭主事这个闲职,这时北京吏部有人给他捎信说,只要汤显祖不那么孤傲,折一下腰,摧一下眉,就能被提拔重用,汤显祖居然回信断然拒绝了这个好意。不仅如此,他的嬉笑怒骂全然显现于色,以至于“是非蜂起,讹言四方”,结果被骂为“狂奴”。当然,最能彰显他“狂奴”本色的,还是他面对科场舞弊、官场腐败、外族入侵,奋笔写下了《论辅臣科臣疏》,直接呈送给了万历皇帝。他扬言要为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开一剂猛药,甚至要将万历皇帝棒喝警醒。他在这份奏折的开始就指责辅臣欺上蒙下,抨击科臣上贿下索,最后要求万历皇帝罢他们的官,撤他们的职。汤显祖的矛头直指当朝首辅等,结果一下震动朝野。万历十九年(1586)五月,皇帝下旨给汤显祖扣上了“假借国事,攻击元辅”的罪名,贬至广东省徐闻县去做个小小的典史。
汤显祖被贬之后,从南京乘船一路南行,每当入睡便会被噩梦惊醒。有一次梦见自己在黯淡的月光下,连房门都找不着,急得要命,猛然惊醒,吓得浑身大汗。
42岁的汤显祖就是带着这样的愤世嫉俗,风餐露宿,一路向着他的人生的这个必然奔波而来。
夜空月色黯淡,四处一片朦胧,只能看到密林的轮廓,听到一群乌鸦在林间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
汤显祖在驿丞的指引下,向南安府的后花园走来。
夜雾缭绕,孤月残照,冷不丁走进了梦宵。当跨进了园门,他就一下子惊呆了,因为于他而言,南安府后花园的所有景观似乎全都似曾相识,一种久违重逢的感觉遍布了他的每一根神经。
那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那花木草丛、曲径回廊,还有那牡丹亭、舒啸阁、芍药栏、绿荫亭、梅花观,他全都熟烂于心。可他反复寻思,自己确实从未来过,他只能推断自己是在梦里相遇。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一阵砍伐的声音从花园深处传来,循声而去,却见花园东墙角的一株大梅树轰然倒下。汤显祖急急上前询问原因,众人居然说出一段离奇的故事来。原来南安前任杜太守之女如花似玉,曾在这个花园私会情人,遭到父亲的责骂。杜小姐最终忧郁而死,杜太守便将爱女葬于这株梅树之下。从此,每当月黑风高,梅树上便会发出簌簌声响,有时还会发出凄厉的呼喊:“还我魂来!还我魂来!”现任太守不堪梦魇之苦,因而命人砍掉这株梅树。
此时,汤显祖似乎看到梅树的身上正在沽沽流血,压抑于他心底的狂傲本性再一次显现出来了,他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大声疾呼着要将梅树扶起重新栽植。
夜色之中,所有人脸上的表情全都模糊不清,所有景物隐含的寓意全都被秋雾掩盖了。
汤显祖站在奄奄一息的梅树边,恍恍然不知自己是在夢里,还是在现实中。
是现实在梦里,还是梦在现实里?
其实,梦和现实全都在汤显祖的人生里。
二
他的生命已经耗去大半,他的一生似乎只是为了这个姹紫嫣红开遍的梦境。
偶遇南安府后花园之后的整整七年,他一直不能忘怀这个似梦非梦的意境,一直到他愤然辞官还乡,在江西临川(今抚州)的玉茗堂,终于将这段奇遇写进了他的千古绝唱《牡丹亭》。
几代寒儒,风吹雨注,漫说书中有财富,唯有浩然之气能诉。
“狂奴”仍然是汤显祖的本性,他敢于和封建专制叫板的人生,只能在《牡丹亭》里才能取得完胜。
他肯定是将自己暗喻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杜丽娘,将自己的满腹才华比喻成了杜丽娘的“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将自己的孤傲狂放、不为五斗米折腰,又比喻成了杜丽娘的纯情自恋。
就这样,汤显祖让年方二八的杜美人梳妆打扮一番,从深闺里走出,沿着自己走过的花园小径款款而来,让她看到在这座寂寞的庭院里,一片争芳斗艳,春意盎然,让她看到那盛开的百花被春风吹动,在自己的面前飘摇曼舞,使这位足不出户的千金不禁发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
杜美人看到姹紫嫣红的花朵却只能孤独地盛开在破败不堪的残院里,因为那春晨的云霞,如丝的细雨,青色的轩窗,雾里的画船,全都成为汤显祖孤芳自赏的一种曲笔,他浓墨重彩地渲染着杜美人向往爱情的唯美意境,更是在浓墨重彩地渲染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然而,主动辞官回乡的汤显祖,此时的理想已经被现实打破了。
他从南京被贬徐闻的第二年,就被调到浙江任遂昌知县,五年过去,虽政绩颇丰却终不得提升。这使他的“狂奴”本性再次得以暴露,他又写了一篇《感官籍赋》,公开揭露自己看到的官场丑恶。自己年将半百,却壮志难酬。正在这时,万历皇帝又下旨增收“矿税”,直接委派太监到全国各地征收矿产税,搜刮民财。对此,汤显祖义愤填膺,撰文公开和万历皇帝叫板,矛头直指封建王朝的最高领导人。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汤显祖主动向吏部递交辞职报告,自己炒了皇帝的鱿鱼,扔下了乌纱帽,拂袖而去,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如今,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只有在他的剧本中让自己的“狂奴”本性得以完全释放。因此,他让杜丽娘压抑已久的人性,在春游之后的美梦中得以充分的展现。
肠断句,情难诉,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一梦成千古。
汤显祖让杜美人回到香闺里昏昏入睡,让她做了一个春梦,在梦里看到一个翩翩书生,手执柳枝,翩然而至,站立在她的面前,还要她题诗作对,最后与那书生一同来到牡丹亭畔。
此前后花园里所有的百花盛开,似乎都是为了这一绽放。
汤显祖将柳梦梅设成与自己一样的读书人,柳书生对杜美人说的第一句话,便和诗文有关:“美人,你既爱好文学,可作一首诗来赞赏这柳枝吗?”汤显祖将自己对诗歌的爱好完全附会于柳梦梅的身上,然后就让柳书生右腿跪地大胆地表白。汤显祖的“狂奴”秉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泄。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杜丽娘在梦里“领扣松,衣带宽”之后,惊醒回到了现实,遇到的则是老母的严命和老父的斥责,再去后花园寻梦,寻来寻去都不见,只剩下牡丹亭、芍药栏,凄凉冷落,杳无人迹,自然是伤心无限了。
假使说梦里的爱情是汤显祖人生理想的一种寄托,那么现实的冷酷便是汤显祖官场失意的一种写照了。
《牡丹亭》之梦,其实就是汤显祖在虚拟世界里的思想梦游,更是汤显祖从现实世界里的一次精神私奔。汤显祖的梦就是将自己的社会理想,附着在男女爱情的身上。因此说,他根本不是写梦里偷欢,而是为了借梦言志。
让爱在梦里开花,不仅是爱情之花,更是精神之花。
三
卷西风,月轮空,吹梦无踪,人去再难逢。
一曲追思亲人的唢呐和一条招魂的白幡,终于将汤显祖从美妙浪漫的戏曲里拉回了残酷悲苦的现实。
按赣东的风俗,在亲人离世七七四十九天时要为其招魂。
这时,现实中的月色已经被绵绵的雨雾遮掩住了,整个临川城里显得阴森森的一片迷蒙。玉茗堂庭院里正在焚烧纸钱、箔锭,几个和尚在念佛诵经超度亡灵。
就在一阵抑扬顿挫的唢呐声里,一声声伤心欲绝、撕心裂肺的哭喊,从院子向四周扩散开去。只见头发花白的汤显祖端坐在灵柩前,一边捶胸顿足一边哭喊着:“我的儿呀……你怎么忍心丢下老父撒手走了呀……我的儿呀……我对不起你呀……”他的哭声随着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秋雾在不断飘拂。
白发泪,黑发丧,生死两茫茫,秋夜梦见短松岗。
阴郁的夜雾还在不停地翻腾,摇摆的白幡还在不停地招魂,焚烧的纸钱还在冒着青烟。一只纸糊的轿子开始焚化,放射出一片耀眼的火光,招魂仪式却格外令人失魂落魄。
现实和梦境产生强烈的反差,让汤显祖的情感一下子无法接受,他猝不及防地跌落在现实的残酷里,久久地不能自拔。
49天前,汤显祖只有23岁的长子汤士蘧,去世了。
汤显祖原本将自己官场失意之后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满心希望儿子能当上翰林院学士。汤士蘧确是一个神童,3岁识经书,8岁能著文,12岁就读完二十一史,16岁就考取秀才,19岁被授予南京国子监生,被人称赞为“凤冠人群,人中之龙”,汤显祖也夸奖他有“佐王之才”,本以为他混个翰林院学士绝不会成问题。然而,汤士蘧20岁参加秋试居然名落孙山,这让汤显祖万分失望,一怒之下拿起戒尺狠狠地打向儿子病弱的身体。汤士蘧本来就多病,又加上疟疾、腹泻,在汤显祖的高压之下,准备下次秋试时不敢有半点懈怠,带着病体日夜苦读,结果一病不起,命归黄泉。
汤士蘧去世,不仅是他的儿子死了,更是他的理想死了。
将顺耳,望古稀,面如土,鬓如丝。此时汤显祖51岁。老年丧子真是人间灾难,肝肠寸断,泪痕哭干。儿子的命运和汤显祖在《牡丹亭》里描写的柳梦梅高中状元恰好相反。这时,他只能祈望和爱子在梦里相见。
他满脸是淚,为儿子检点遗物,看到儿子七八岁时读过的诗文,便一一将它们用厚纸黏起来,然后全部捧到牌位前,痛哭流涕地将这些遗物点燃,一边焚烧,一边哽咽着呼喊:“蘧儿呀!你在哪里?老父给你送诗书来啦!”这凄凉的呼喊与焚烧的纸烟随着夜风在空中升腾飘荡起来。
此时此刻,汤显祖还没有料到,就在儿子英年早逝之后不到一年,自己会再次遭受政治上的打击。虽然他已弃官三年,但还占着编制,因此被列入任期考核。因为当年汤显祖写了《论辅臣科臣疏》,现在再次遭到了报复,朝廷定汤显祖以“浮躁”之罪名,予以撤职罢官。这“浮躁”二字便是对他“狂奴”性格的一次书面鉴定。
汤显祖天资聪慧,5岁进家塾读书,12岁能写诗文,14岁便中秀才,21岁又中举人。以他的才学,应该鹏程远大,仕途上也可扶摇直上,可明朝的科举制度腐败,加上他天性耿直,不事权贵,他的仕途也就可想而知了。万历五年(1577)、八年(1580)两次会试,当朝首辅要安排自己的几个儿子参加考试,为掩人耳目,想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汤显祖十分憎恶这种腐败的风气,先后两次拒绝,并且大义凛然地说:“吾不敢服从,犹如处女怕失身也!”在首辅当权的岁月里,他便永远落第了。在这个首辅去世之后,继任首辅又去拉拢汤显祖,结果也被他拒绝了。这样的“狂奴”秉性,使他的仕途必然布满了荆棘,他日思夜想的翰林院学士也就更加望尘莫及了。也正因为此,他才将自己的理想寄情于梦境里的《牡丹亭》,同时也寄托于现实里的汤士蘧。
荒台,古树,寒烟。唢呐长叹,夜雨哽咽。
一队跳赣傩的戏班子开始狂舞起来了,他们全都戴着青面獠牙的面具,手里全都拿着各色各样的兵器,那一把把黄白色的纸钱便在傩舞队伍的四周飞舞着。
“我的儿呀……我对不起你呀……”汤显祖仍然在不停地号哭着。
赣傩班子开始跳起了大神,粗犷的锣鼓、凄凉的唢呐也一起演奏起来了。“当、当、当……”全身穿着红绿黄长袍、脸上戴着各色面具的傩舞者纷纷上场,按照锣鼓的节奏一起狂舞起来。紧接着,便是两将、四将、八将的对垒比武,只见刀光剑影,杀气横飞,表现出驱恶惩邪的祈望,也是在为逝者赴阴间开路壮胆。